时政
财经
科技
登录
#八九民运
关注
Hu Ping胡平
1周前
昨收到曹旭云太太萌萌来信,得知曹旭云病故,十分意外,十分哀痛。请萌萌节哀顺变。附上一篇书评,谨表悼念。胡平 读《致命自由》 浮想联翩 在描写八九民运和"六四"屠杀的文学作品中,曹旭云的《致命自由》(又名《爱尔镇书生》)别具特色。这部自传体长篇小说在“六四”30周年前夕推出后就受到广泛好评。近来我重读此书,感慨良多,浮想联翩。 《致命自由》一书,时间跨度长,场景变化大,事件庞杂,人物纷繁。作者将个人的经历与时代的变迁结合起来,从个人的视角见证了历史的巨变。 曹旭云出生于江西湖口县,就读于九江师专,毕业后不甘于沉闷平庸的体制内生涯,主动辞去中学教师的铁饭碗,走南闯北,浪迹天涯。89年春,曹旭云离开海南一路北上来到北京,正赶上天安门学运爆发。曹旭云立刻全身心投入运动,当上了在广场上仓促成军的中华各界人士赴京声援团的团长,亲身参与了绝食抗议,亲眼目睹了“六四”屠杀。 《致命自由》有两大看点。一是对“六四”屠杀的现场见证,一是对作者个人的成长历程、尤其是心路历程的书写。民主墙时期的资深民运人士任畹町,和作者相识于“六四”前夕的天安门广场,为这本书写了序。著名评论家、作者江西九江师专的师兄吴洪森为这本书写了跋。 《致命自由》的最后一章,第五章,30年后忆故人。曹旭云记叙了几十位故人的故事和结局。作者写到:“当年那些生动的场景,有些渐渐模糊起来。当年那些鲜活的身影,个个也渐行渐远。有的发迹、有的沉沦、有的坐监、有的辉煌、有的放达、有的平庸、有的贵为卿相、有的贱如刍狗、有的撒手人寰、有的怨天尤人、有的依然奋斗、有的却又在黯然疗伤......”。 是啊,一场“六四”,改变了多少人的命运!多少人抛离了原来的人生轨道而走上另外一条路;还有多少人貌似还在原来的路上,但是那心态心境已大不相同,俨然变成另外一个人。 对我们这代中国人来说,像“六四”这样重大的历史事变并不是第一次。文革是一次,改革又是一次。古今中外都很少有这样的一代人,在半个多世纪的光阴中,就经历了这么多这么大的变化。 当代中国,变化巨大,变化频繁。当我们回首往事,试图给我们过去几十年的生活作出一番整体的描述时,我们发现,我们的生活竟是如此的支离破裂,缺乏一贯性,它不象是一部长篇小说,而更象是几部互不相连的短篇:除了其中的人物没有变之外,其余的一切都在变,从场景到词汇。我们的心态,我们的观念,我们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处境,以及彼此相待的态度与方式,都一再发生巨大的改变。 所以我常常想,我常常期待,有这样一部小说或剧本,就记下某个中学某个班的几次同学会,65年的一次同学会,75年的一次同学会,85年、95年、05年或15年的同学会,人大体上还是那些人,但是他们各自的思想与心情,遭遇和处境有多大的变化。有坚守也有逃避,有奋进也有消沉,有友谊有爱情,也有出卖有背叛,有升沉有起伏,有高光也有至暗。在不同年代的同学会上,大家交谈的话题会很不一样,各自的价值观会很不一样,彼此说话的口气也会很不一样,连流行的词汇都会很不一样。但是在这种种变化中又有着某种不变。通过这些复杂的变与不变,可以深刻地揭示人性,揭示时代。 “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句便工。”我们的文化人知识人,理当贡献出这样的鸿篇巨制,以无愧于我们的时代,无愧于我们的奋斗,也无愧于我们的苦难。借由这种历史的回顾与反思,我们去发现、去创造我们的未来。 RFA首发。2023年5月23日。
勿忘六四:36年后对历史真相的追问与反思· 49 条信息
六四事件35周年:对话、镇压与未竟的追问· 228 条信息
#曹旭云
#致命自由
#八九民运
#六四
#书评
分享
评论 0
0
中国人权-Human Rights in China
2周前
又一公民组织解散,中国劳工通讯宣布停止运作。成立于1994年的“中国劳工通讯”于6月12日宣布解散,结束其长达30年关注中国工人权利的历史。该机构不仅积极协助工人通过法律途径争取权益,更是建立了中国最完整的劳工数据库,系统记录工人抗议、工伤事故与维权求助,成为学术界和媒体研究的重要资源。创办人韩东方为八九民运中北京工人运动领袖,曾说对香港“完全有信心”,但终究难敌国安法影响,这是继支联会、民研、端传媒之后,又一个香港的公民组织被迫退场。
中国劳工通讯因资金短缺宣布解散,工人权利捍卫者遭遇困境· 8 条信息
#中国劳工通讯
#公民组织解散
#工人权利
#国安法
#香港
#劳工数据库
#八九民运
分享
评论 0
0
张杰
2周前
预告:美东时间6月15日20:30将播出“八九民运”三十六周年纪念大会叶宁律师、杨巍先生和薛伟先生精彩演讲,敬请关注!
六四事件35周年:对话、镇压与未竟的追问· 228 条信息
#八九民运
#三十六周年纪念
#叶宁律师演讲
#杨巍演讲
#薛伟演讲
分享
评论 0
0
张杰
3周前
预告:美东时间6月8日20:30将播出陈破空、吕金花、李国涛在“八九民运三十六周年纪念大会”上的演讲视频。陈破空“从未来中国看八九历史”;吕金花“六四纪念馆的担当与传承”;李国涛“自由中国与中共出路”。敬请关注。
六四事件35周年:对话、镇压与未竟的追问· 228 条信息
#八九民运
#六四
#纪念大会
分享
评论 0
0
Free Wang Bingzhang
3周前
“中国八九民运高举“和平、理性、非暴力”的旗帜,只是要求中共进行政治改革,却付出了千百个无辜的生命。未来,人民大规模地奋起,包围并占领省、市政府,成立民主政权。这种形式的和平革命和人民革命,不见得会造成很大的损失。” 革命未必“流血” 一百一十问:一谈革命,有人就很害怕,好象又要“流血”了。你怎样解除这些些人的顧慮? 答:有人一谈革命就怕怕的,是因为共产革命给人的印象太恐怖了。其实,革命并不都象共产革命那样恐怖,有的革命尤如过节,令人开心,也不会造成什么大的损失。如菲律宾人民推翻独裁者马可仕的革命和印尼人民推翻苏哈托的革命。另外特别值得强调的是,手段与后果之间,并无必然的联系。革命不一定会造成比改良更大的代价。比如菲律宾的人民革命,虽然最后军队在马可仕的总统府投 下了炸弹,迫其仓皇逃命,但整个革命过程并未导致什么大的流血。反之,中国八九民运高举“和平、理性、非暴力”的旗帜,只是要求中共进行政治改革,却付出了千百个无辜的生命。未来,人民大规模地奋起,包围并占领省、市政府,成立民主政权。这种形式的和平革命和人民革命,不见得会造成很大的损失。
六四事件35周年:对话、镇压与未竟的追问· 228 条信息
#中国
#八九民运
#政治改革
#和平革命
#民主
分享
评论 0
0
CHRD人权捍卫者
3周前
十三年前的今天,#李旺阳 被自杀。 他在八九民运期间创建邵阳市工人自治联合会,组织罢工示威,举办六四死难者追悼会,后两次入狱22年;因酷刑双耳失聪,几近失明。
#李旺阳
#被自杀
#八九民运
#工人自治联合会
#罢工示威
#六四死难者
#酷刑
分享
评论 0
0
ZhengXuguang郑旭光
3周前
【八九民运成败谈】之十三:项小吉称八九学生正义感强,八九后大学生不是被镇压“吓大”的,他们不是恐惧而是冷漠,社会变化的作用比六四屠杀作用更大 [On the success and failure of the 1989 student movement] No. 13: Xiang Xiaoji said that the students of 1989 had a strong sense of justice, and that the college students after 1989 were not "scared" by the suppression. They were not afraid but indifferent. The effect of social change was greater than that of the June 4th massacre.
#八九民运
#大学生
#社会变化
分享
评论 0
0
Hu Ping胡平
3周前
你知道吗?八九民运期间,李双江差点参加刘晓波等四人发起的六二绝食。——近来(说明:此文写于2011年9月),由于儿子李天一仗势行凶一事,年近七十的军旅歌唱家李双江成为网民热议的对象。 余杰在推特上披露一件往事:根据八九年的史料记载,六月二日下午,刘晓波、周舵、高新和侯德健决定在天安门广场绝食,先去侯德健家中会合,李双江也在,强烈要求也参加绝食,周舵劝告说,你是军人,要杀头的。李双江这才放弃。 这条推文引起很多人的关注:原来,这位如今讴歌盛世的李双江当年竟是如此积极地投身民运,还差点参加六二绝食呢! 其实,象李双江这样的情况千千万万。现在中国的那些知名人士成功人士,不论是学界商界还是文艺界或其他行业,但凡五十岁以上者,有几个当年不曾积极地参加过八九民运抗议过六四屠杀呢?包括现在的毛派新左派。甚至也包括现在的一些官员。据说,如今出任国务院新闻办主任的王晨,六四后本来是要退党的,正要上人民日报大楼作此宣布,碰巧遇上一位朋友,劝了几句,这才没退成。 海外也是如此。例如杨振宁,当年也曾和李政道、丁肇中、李远哲等诺贝尔奖得主一道发表联名信,严厉批评北京戒严“违反宪法”。六四屠杀后,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发起成立了学自联,强烈抗议六四屠杀,愤怒声讨邓李杨,来自洛杉矶的丁健,观点激进,上台竞选主席;然而就是这位丁健,几年后回国,积极参与了官方的以钳制信息自由为目的的金盾工程。 这里,我们不得不向这些知名人士成功人士提问:既然你们当年也曾积极地支持民运抗议屠杀,为什么二十二年以来却一直保持沉默,不再抗议了呢?忍一年两年是忍,忍十年二十年二十多年,那就不是忍,那就是放弃,就是屈服了。如果仅仅是出于害怕而不敢发声,固然情有可原,但为什么又要回过头去,对那个杀人的政权表示认同表示拥护,去歌颂什么盛世赞扬什么模式呢? 如果有人宣称他真的是出自内心地改变了观点,那你们为什么不现身说法,讲出来给我们大家听听呢?也好帮助我们这些依然“执迷不悟”的人“迷途知返”嘛。我还要说的是,就算你真的改变了观点,你也应该悼念六四的死难者和慰问他们的亲属。就因为你当年曾经和他们肩并肩,手挽手,你比谁都知道他们是好人。他们是值得我们纪念的。你当年曾经和他们站在一起,他们倒下了,共产党还在他们尸体上泼污水,你怎么能心安理得,甚至在长达二十多年的时间里都不去表示一点悼念呢? 我希望这些人能对我的提问作出回应。我也希望有人能对这些人的转变做调查做心理分析。除非人们不再自欺欺人,除非人们敢于诚实地面对自我,否则只会继续堕落,继续沉沦。在中国重建道德,这也是一个切入点。 2011年9月
六四事件35周年:对话、镇压与未竟的追问· 228 条信息
#八九民运
#李双江
#刘晓波
#六二绝食
分享
评论 0
0
ZhengXuguang郑旭光
3周前
【八九民运成败谈】之十一:胡平称邓小平六四后活得太久,八九学生是“长大”的,之前之后的大学生是“吓大”的,民运失败是因为我们这一代人没有宣传好博弈论【20250530】 [On the success and failure of the 1989 democracy movement] Part 11: Hu Ping said that Deng Xiaoping lived too long after the June 4th Incident, that the 1989 students "grew up", and that the college students before and after them "grew up in fear", and that the democracy movement failed because our generation did not promote game theory well [20250530]
#八九民运
#邓小平
#胡平
#大学生
#博弈论
分享
评论 0
0
Jiang Xu-Freedom Voice 自由之声
3周前
“八九民运”36周年纪念大会上西藏民选政府藏人行政中央北美办事处慈诚嘉措为纪念“六四”抗暴36周年发表演讲。
#八九民运
#六四抗暴
#西藏
#纪念大会
分享
评论 0
0
李老师不是你老师
3周前
35 刘春永 #八九民运 #六四屠杀 刘春永,24岁,北京天桥南通服务楼浴室工作人员。1989年6月3日夜晚,在天桥附近15路公共汽车总站,遇上从南边过来的部队开枪滥射,头部中弹,经友谊医院抢救无效,于4日凌晨死亡。 图二为刘春永遗体。 刘春永,男,24岁,北京天桥南通服务楼浴室工作人员。家庭所在地:北京市。 1989年6月3日夜晚,在天桥附近15路公共汽车总站,遇上从南边过来的空降部队开枪滥射,头部中弹,经友谊医院抢救无效,于4日凌晨死亡。医院出具的死亡证明为:“头部枪伤引起心衰、呼衰”。其遗体葬于通县某地。 其母孙秀芝,早年丈夫病逝,她一人把两个孩子拉扯大,小儿子被枪杀,大儿子被惊吓精神错乱,她常年精神抑郁罹患癌症去世。其大儿子后也因煤气中毒离开人世,整个家庭因为“六四”家毁人亡。 刘春永的母亲孙秀芝、哥哥刘春林是“天安门母亲”群体成员,现均已去世。 ;
#八九民运
#六四屠杀
分享
评论 0
0
李老师不是你老师
3周前
34 南化通 #八九民运 #六四屠杀 南化通,31岁,北京市住宅壁板厂司机。1989年6月4日晨5时左右,离家去长安街,再没回家。家人遍寻不见其踪影,两天后在协和医院找到其遗体。子弹从其左后肩胛骨下射入,胸腔被炸烂。南化通遇难时,其女儿才一岁多。 其妻徐宝艳是“天安门母亲”群体成员。 ;
#八九民运
#六四屠杀
分享
评论 0
0
李老师不是你老师
3周前
33 王钢 #八九民运 #六四屠杀 王钢,20岁,北京焦化厂技工。1989年6月4日早7点,王钢下夜班后,到焦化厂大门口刚买了早点油条,恰遇大队军车开过,站在路边等待过马路时,一辆军车朝人群冲来,多人受伤,王钢被撞倒,重创内脏,是当场死亡3人之一。 其骨灰安葬于北京西郊金山陵园。 王钢喜欢交往,性格开朗,遇难后很多同事到其家中安慰其父母并捐款。 王钢的母亲齐志英是为“天安门母亲”群体成员。 ;
六四事件35周年:对话、镇压与未竟的追问· 228 条信息
#八九民运
#六四屠杀
分享
评论 0
0
李老师不是你老师
3周前
32 周欣明 #八九民运 #六四屠杀 周欣明,16岁,北京雪花电器公司技术学校一年级学生。1989年6月4日凌晨,在民族宫前救援伤员时,被戒严部队的炸子射中右肋,子弹从其右背下方穿出,肝脏粉碎,送积水潭医院,已无法手术,于清晨5时死亡。其骨灰安葬于北京市金山陵园。 周欣明的父亲周国林、母亲穆怀兰均为“天安门母亲”群体成员。 ;
六四事件35周年:对话、镇压与未竟的追问· 228 条信息
#八九民运
#六四屠杀
分享
评论 0
0
Hu Ping胡平
4周前
不应指望89年的赵紫阳去当91年的叶利钦(胡平)指望1989年的赵紫阳做出1991年叶利钦的举动,是严重脱离实际的,因此是很不恰当的。 第一,叶利钦粉碎苏共保守派政变是1991年8月,中国的八九民运和六四屠杀是发生在1989年4月到6月,中间相隔两年多。这两年是人类历史上极不寻常的两年。就在这两年之间,苏联和东欧,以及蒙古,先后都结束了共产党的一党专政,其中若干国家民主派还赢得大选上台执政。在这两年之间,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翻天复地变化,人心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因此,我们不能用这两年后叶利钦的所作所为去要求这两年前的赵紫阳。 第二,在1991年8月19日苏共保守派发动政变时,叶利钦早已脱离苏共,并成为俄罗斯第一个民选总统,俄罗斯已经宣布为主权国家,在俄罗斯境内,俄罗斯的地位至高无上,俄罗斯的军队首先效忠的是俄罗斯而不是苏联。另外,在那时,苏联本身也已经不再是共产党一党专制,而且,作为联邦,苏联在当时就已经名存实亡,叶利钦在当时已经是全苏联最有权力的人,他的实际权力已经超过了戈尔巴乔夫,超过了当时已经是空架子的苏共中央。当苏共保守派发动政变,软禁戈尔巴乔夫,下令武装部队接管国家政权,叶利钦可以以俄罗斯民选总统的身份,名正言顺地宣布接管俄罗斯境内的全部苏联军队;保守派领导人顿时就成了孤家寡人,毫无还手的余地。简言之,当年叶利钦所拥有的权力,和89年的赵紫阳根本不在同一个级别上。 第三,本来,在八九民运期间,直到赵紫阳下台,大多数学生对赵紫阳的评价都不高,并没有把他看成自己的联合对象,否则,他们早就和赵紫阳联手,共同对付强硬派了。那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对赵紫阳后来的表现抱太高的期望呢?事先对赵的估计那么低,事后又对他要求那么高。这显然是自相矛盾的。 最后,第四,不错,我们可以批评党内开明派表现得不够大胆、不够果断,不过在这里,我们首先需要检讨的是我们学生和民众方面的策略过失。如果你说,八九民运中,学生方面、民众方面都已经做得很好很好了,输就输在赵紫阳没当叶利钦。这岂不是等于说,民运要避免失败、获得成功,民运自身如何改进都不是关键,归根到底还有赖于出个好皇帝么?讽刺的是,那些认定八九民运输就输在赵紫阳没当叶利钦的人,十之八九,又是最认为民运不应该对共产党领导人抱幻想的。 所以,综上所述,我们不应当指望89年的赵紫阳去当91年的叶利钦。
#赵紫阳
#叶利钦
#历史事件
#八九民运
#六四天安门事件
#苏共政变
#苏联解体
分享
评论 0
0
李老师不是你老师
4周前
31 王建平 #八九民运 #六四屠杀 王建平,27岁,北京市煤气公司司机。1989年6月3日晚,王建平和妻子骑车出去,在西单被挤散。他左胸中弹,4日凌晨去世。北京市急救中心大夫说,他被抬进来时还活着,但上级指示只能给受伤士兵治。他留下一对8个多月的孪生女(图二)。 王建平,男,27岁,北京市煤气公司南郊车队司机。家庭所在地:北京市。 1989年6月3日晚,王建平下班回家后,和妻子一起骑车出去,在西单被挤散,彻夜未归。家人和同事四处寻找打听,不知下落。直到6月7日,家人在北京市急救中心贴出的死者照片中认出他。据知,是在西单路口左胸中弹,4日凌晨死于北京市急救中心。据急救中心的大夫对家人说,他被抬进来时还在呻吟,如及时抢救还有希望。但当时上级有指示:只能给受伤的士兵治,不给老百姓治。王建平的母亲说:她儿子很老实,在单位人缘也很好。王建平留下一对8个多月的孪生女。其骨灰现安放在海淀区J骨灰堂。 王建平的母亲袁淑敏是“天安门母亲”群体成员。 ;
#八九民运
#六四屠杀
分享
评论 0
0
ZhengXuguang郑旭光
4周前
【八九民运成败谈】之五:胡平称六四后民间再无大规模抗争,朝中再无赵紫阳,有关民运人士必须躬身自省 【20250530】 [On the success and failure of the 1989 democracy movement] Part 5: Hu Ping said that there have been no large-scale civil protests since June 4th, and there is no Zhao Ziyang in the government anymore. Protesters must reflect on themselves [20250530]
六四事件35周年:对话、镇压与未竟的追问· 228 条信息
#八九民运
#六四事件
#赵紫阳
#民间抗争
#民主运动
分享
评论 0
0
李老师不是你老师
4周前
30 刘凤根 #八九民运 #六四屠杀 刘凤根,40岁,地质部北京钻探工具厂工人。1989年6月3日夜晚10时左右,他听说戒严部队开枪后,赶赴西单一带参与抢救伤员工作,结果自己受伤,背部、胳膊中三弹,有一弹从左臂处穿过心脏,终因失血过多身亡。其时女儿只有8岁。 刘凤根,男,40岁,地质部北京钻探工具厂工人。家庭所在地:北京市。 刘凤根为人侠义,乐于助人。1989年6月3日夜晚10时左右,他听说戒严部队开枪打死许多人后,随同民众一起赶赴西单一带参与抢救工作,结果他自己受伤,背部、胳膊中三弹,有一弹从左臂处穿过心脏。他被送到二龙路医院。该院大夫对他印象深刻,说他曾多次抬伤员进来,没想到最后他自己也被抬进来。刘终因失血过多身亡。其时女儿8岁。 刘死后,其骨灰先被存放在京郊老山骨灰堂。三年以后,因当局要求骨灰堂拒绝办理“六四”遇难者骨灰的续存手续,家属必须自行处理,而其妻收入微薄,无奈之下,只能把丈夫的骨灰盒存放在家中壁柜里。刘凤根的父亲已于1987年去世。亲友们一直未告诉他母亲儿子的死讯,只是说失踪了。老人于2003年岁末因病去世,死前一直盼望着儿子有一天会回来。 刘凤根的妻子李桂英是“天安门母亲”群体成员。 ;
#八九民运
#六四屠杀
分享
评论 0
0
ZhengXuguang郑旭光
1个月前
王军涛:八九英烈在天上看着我们!我们为曾经与“八九暴徒”切割而忏悔!六四抗暴是八九民运最高光;告别和理非(和平、理性、非暴力);六四后知识分子不断在良心上内卷 Wang Juntao: The heroes of 1989 are watching us from heaven! We repent for having cut ties with the "1989 thugs"; the June 4th resistance was the highlight of the 1989 democracy movement; say goodbye to peace, rationality, and non-violence; after June 4th, intellectuals continue to involute their consciences
六四事件35周年:对话、镇压与未竟的追问· 228 条信息
#八九民运
#六四抗议
#历史反思
#知识分子责任
#悼念英烈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1个月前
忆父亲赵紫阳不忍镇压 赵二军:不相信可恢复名誉 赵二军近年常在北京和广州居住,与他相约在广州的一间餐厅访问,他侃侃而谈,但婉拒录影。赵紫阳曾在文革前后两次担任广东省委书记,赵二军在广州长大,曾任海军飞行员,说得一口流利广东话,访问时国粤语夹杂。八九民运期间,他在海南工作,不时回北 京了解局势,也曾到天安门广场拍照。 拒做用军队镇压学生的总书记 1989年4月15日,胡耀邦逝世,学生和市民到天安门广场悼念,后发展成反官倒、反贪腐和争取自由民主的运动。《人民日报》在4月26日、赵紫阳外访朝鲜(北韩)期间发表社论,将民运定性为动乱。赵紫阳回国后希望为学运降温,但并不成功,更指邓小平仍为党的最高决策人。据其回忆录《改革历程》,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5月17日决定戒严,赵当时在想「不能让自己成为动用军队镇压学生的总书记」。 三十年前的5月19日凌晨近5时,赵紫阳在时任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后来当上总理的温家宝陪同下,到天安门广场探望已绝食近七天的学生。他拿着扩音器说:「同学们,我们来得太晚了。对不起同学们了。你们说我们、批评我们,都是应该的。」同日晚上,李鹏在首都党政军干部大会宣布北京5月20日起戒严。 赵紫阳曾自言自语「还来得及」 当时身在北京的赵二军说,戒严后「父亲自言自语,说了几次『还来得及,还来得及』」。5月24日离京前夜,他在中南海住处看到戒严部队拿着铁桩通过隧道前往人民大会堂,「那时父亲还抱有一线希望,希望邓小平回心转意,但想不到最后悲剧还是发生了。」 六四开枪镇压后,赵紫阳被指「分裂党」和「支持动乱」,被革职审查三年,但找不出任何勾结、串连的证据,事件不了了之,但他被软禁至2005年1月17日逝世,终年85岁。回顾赵紫阳的功过,赵二军说子女只会认为父母伟大,应留代历史和人民评价。 监控赵家愈趋严密「250份盒饭,是纳税人多少钱」 每年赵紫阳忌日、清明、六四,赵家都被严密监控,「今年清明节上百个公安在门口,保母不敢外出,吃饭都成问题。她问监控的人能不能去拿盒饭,去派出所拿,里面的人说有250份盒饭。一日三餐,是多少纳税人的钱?」今年清明后第四日,监控人员才全部撤走。 上世纪八十年代,赵紫阳主政,赵二军说那是中国政治最宽松、最开放自由的时候,没有学生和市民认为政府会开枪,「当时政治(气氛)宽松,大家敢说话,老百姓上街游行,就像香港回归后市民上街反对23条立法,但现在就更难,因为香港逐渐向大陆的机制转换,对自由的压力更大了。」赵二军说赵紫阳本能上觉得国家的体制有问题,「我父亲没有完全否定共产党,认为中国共产党要重新取得合法性,要有一个竞争的过程,在自由开放的过程中维持合法。比较世界这么多种制度,美国模式的自由民主政制还是符合多数人的利益。」 八九官方论调回归「反革命暴乱」 赵二军:冇眼睇 六四成为中国政治改革的分水岭,赵二军说,六四前赵紫阳主张党政分开,但六四后中国又在各层级恢复强化党的领导,削弱民主和法治,政治体制改革走了回头路,「把最应该国有的教育、医疗推给市场,老百姓没有自由,不听话、有不同意见的干部就升不上去。现代到处都贴着『自由、民主、法治』的标语,但老百姓举牌要这些就不可以。」 官方对六四的评价,从「反革命暴乱」变成「春夏之交的政治风波」,2008年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员钦定、新华社刊发的改革开放三十年大事记亦沿用此论调;但到2018年,改革开放四十年大事记就重新定性为「反革命暴乱」。赵二军笑说少看这些报道:「冇眼睇!原本想淡化,但绕不过去,又恢复了吧。」 对于平反六四、恢复赵紫阳的名誉,赵二军斩钉截铁地说「不可能」,「为什么胡耀邦和赵紫阳的待遇不一样,胡的问题是自由化,人民内部矛盾;赵紫阳是反对这个体制,他们觉得威胁政权合法性,是敌我矛盾。动用军队镇压老百姓是谁的责任、死难者怎么赔偿?所以(平反)是不可能的。」 骨灰安排与当局有共识但年内难成事 赵紫阳逝世后,骨灰一直存放家中,当局与家属就骨灰安放问题有不同意见,其遗孀梁伯琪2013年逝世后,二人的骨灰至今未能安放。赵二军透露,当局约两年前同意家属自己安排,双方亦商定地点,赵家今年已完成准备工作,「我们希望在今年,但估计很难,今年太多事了,是六四三十周年、建国七十周年、五四运动百周年,还是我父亲诞辰百周年。」 他说,当局最初要求安葬在八宝山,但家属不同意,「父亲被撤销一切职务,离世前只是普通党员,是老百姓,旁边埋葬谁我们也不知道。我们看了一些公墓,但组织不批准,还讲过一些规定,严格来说是违反人性的。」他认为当局害怕赵紫阳墓地会变成标志,「他们必须害怕,最后同意的地点也是容易控制的。」 ---香港01 图:2005年1月17日,赵紫阳逝世,终年85岁。当时赵家设灵,赵二军(右一)在场打点。(法新社)
#赵紫阳
#八九民运
#天安门广场
分享
评论 0
0
李老师不是你老师
1个月前
29 何洁 #八九民运 #六四屠杀 何洁,23岁,15岁时曾考上清华少年班,87年免试被录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生。1989年6月3日夜晚,和同学一起骑车去天安门广场,在南池子遇上戒严部队士兵向民众开枪扫射。何洁头部中弹,被送到附近的北京医院,但已无法挽救,于6月4日凌晨去世。 何洁,男,23岁,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生。家庭所在地:黑龙江宝清县。 何洁是1989年天安门民主运动的参加者。6月3日夜晚,和同学一起骑车去天安门广场,在南池子遇上戒严部队士兵向民众开枪扫射。何洁头部中弹,被送到附近的北京医院,但已无法挽救,于6月4日凌晨3点40分去世。医院开具的死亡证明为“颅部损伤”。其骨灰由家人带回黑龙江老家,安葬于完达山脉的小青山上南山陵地。 何洁是当地出名的“小神童”,15岁就考上清华大学的少年班,又因学业优秀,1987年由清华大学推荐,免试被录取为中科院计算技术所硕士生。 何洁的父亲何兴才、母亲杨志玉均为“天安门母亲”群体成员。 图二为何洁之墓。 ;
#八九民运
#六四屠杀
分享
评论 0
0
李老师不是你老师
1个月前
28 田道明 #八九民运 #六四屠杀 田道明,22岁,北京科技大学85级管理系学生。1989年6月4日清晨,田道明随学生队伍从天安门广场撤离,在六部口遭遇戒严部队坦克追杀。戒严部队施放毒气瓦斯弹,强行碾压,田道明被熏晕后碾掉半个额头,当场死亡。 田道明,男,22岁,北京科技大学85级管理系学生。家庭所在地:湖北省石首市高陵镇栗林嘴村。 1989年6月3日晚,田道明和同学一起赶往天安门广场;路上遇到戒严部队开枪,他和同学一起参加了抢救受伤的学生和市民。4日清晨,田道明随学生队伍从天安门广场撤离,在六部口遭遇戒严部队坦克追杀。戒严部队施放毒气瓦斯弹,强行碾压,田道明被熏晕后碾掉半个额头,当场死亡。其骨灰葬在湖北石首市高陵镇老家。 田道明是农家子弟,其父母靠种地养活5个孩子。得知儿子惨死后,他的父母精神上受到很大打击,无法去北京,由两个侄子赴京料理后事。 田道明的父亲田维炎、母亲黄定英都是“天安门母亲”群体成员。 ;
六四事件35周年:对话、镇压与未竟的追问· 228 条信息
#八九民运
#六四屠杀
分享
评论 0
0
ZhengXuguang郑旭光
1个月前
【八九民运成败谈】之一:王丹的主持人开场白主张基于事实的理性深度讨论,拒绝诛心论【20250530】 [Discussion on the success and failure of the 1989 student movement] Part 1: Wang Dan’s opening remarks as host advocated a rational and in-depth discussion based on facts and rejected the theory of punishing the heart [20250530]
#八九民运
#理性讨论
#王丹
#成功与失败
#历史事件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1个月前
黄雀行动 港人光荣一页 作家李怡在六四20周年前夕曾撰文稱黃雀行動是「屬於香港人的光榮一頁」。89年6月至97年回歸前,約800名內地民運人士透過黃雀行動偷渡來港,,黃雀足迹踏遍港、九及新界,除支聯會成員外,本地黑幫及演藝界也參與其中,包括歌星梅艷芳及已故影星鄧光榮。 三救吾爾開希花60萬 六四屠城後,中共通緝學運領袖及搜捕民運人士,香港隨後展開黃雀行動。核心人物是支聯會前主席司徒華,藝人岑建勳、牧師朱耀明及商人陳達鉦等也有份策劃。司徒華在回憶錄《大江東去》透露,當時支聯會有6人知情及參與,每次營救需支付5萬元至60萬元定金;其中學運領袖吾爾開希營救3次才成功,共花了60萬元。 江湖人士也有參與黃雀行動,利用多條走私路線把民運人士營救來港。海路一般從廣東登船,偷運至筲箕灣阿公岩、柴灣避風塘或西環及黃竹坑登岸;西貢清水灣、屯門踏石角及龍虎灘(今稱龍鼓灘)都是接應地點。學運領袖柴玲和丈夫封從德也是從深圳坐小艇到吐露港,再到中文大學。陸路則從沙頭角中英街非法入境。 經黃雀行動來港的民運人士,一般先到上水新屋嶺的扣留中心進行審查,再申請香港入境許可證,等待甄別到外國期間,都暫住安全屋,地點包括西貢泥涌舊村、黃麖地村、匡湖居;沙田富豪花園、銀禧花園;馬料水赤泥坪村、大埔尾村;上水金錢村及屯門藍地等。 ---記者王家文
#黄雀行动
#六四事件
#香港回归
#民运人士
#八九民运
分享
评论 0
0
周锋锁 Fengsuo Zhou
1个月前
巴黎纪念六四36周年。自由廣場 Le front de la liberté 、團結中國Solidarité Chine 共同組織 八九民運36週年巴黎的紀念活動,活動將在75020的 SQUARE ÉDOUARD VAILLANT 的六四紀念碑前舉辦,屆時藝術家王克平先生將組織現場行為表演,翻譯家Béatrice Desgranges 將朗讀劉霞所作诗
#巴黎
#六四纪念
#八九民运
#自由广场
#团结中国
#王克平
#诗歌朗诵
#刘霞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