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平

朱韵和
1个月前
王锐:谁签署了遇罗克的处决令 发表《出身论》与并为此创刊《中学文革报》的牟志京曾在一篇回忆文章中有所披露。牟志京称:“除关锋、陈伯达、戚本禹外,林彪在一九六七年五月曾作了一篇关于出身的长篇讲话,不点名地批判了《出身论》和《中学文革报》。”然后笔锋一转,直接谈及遇罗克的处决:有内部 消息讲,罗克的死刑是经高层人物亲自指示,重要人士受托办理的。这虽未能从其他途径再经证实,却是合乎逻辑,并能解释刑定十五年到死刑的突变的。 牟志京这里写得曲折隐晦,没有直接写明是谁作出的处决决定,自有其不便写明的苦衷。仔细分析这段话,导致遇罗克被处决,有两个关键性人物,一是“高层人物亲自指示”,二是“重要人士受托办理”。这“高层人物”指谁?这“重要人士”又指谁?似乎谜一样费猜。不过,只要认真一分析,还是容易找到答案。笔者以为,牟志京前者影指的是周恩来,后者影指的是谢富治或吴德。因为当时身居高层有决策权,“文革”后报刊及公众又不便直接指名责难的,只有周恩来(林彪、“四人帮”、以及康生、陈伯达此时已是千人骂、万人批的角色,若真是在遇罗克处决上作过指示,早就直接指名,而且会为之记上一笔罪证。)谢富治、吴德都是当时北京市委主要负责人,“受托办理”,也是情理之中。 再以后,笔者看到有海外著述,直接讲当年遇罗克处决令是周恩来签署的。不过未提供相关证据。比较有说服力的是胡平的说法。胡平在其著述《评“晚年周恩来”》中说: 还有遇罗克问题。遇罗克是谁下令杀害的?据友人Y君说,吴德之子曾亲口告诉他是周恩来。周说:“这样的人不杀,杀谁?” 。 在读到笔者此文的初稿后,胡平又传来电子邮件,其中写道:“我一位北京的诗人朋友告诉我,他认识吴德的儿子,吴德儿子对他说,是周恩来说的要杀。”“除了周,大概没别人。遇罗克和当时同被枪决的人不同,他当时影响很大,估计他的案子是中央的定的,不可能只是北京市一级的领导人定的。”这个说法,也与牟志京“罗克的死刑是经高层人物亲自指示,重要人士受托办理的”的说法相吻合。
Suyutong
4个月前
再鄙视一下「见好就收」论,眼见六四大屠杀36周年纪念日临近,胡平等人的「见好就收」论又来了。 2021年5月30日,ClubHouse 的「八九六四房间」竟然邀请了陈军,听说邀请者是当时这个空间主持人之一的茶老贼。作为其中一名主持人,我是提出反对意见的,因为以前就领教过其「见好就收」论。 果不其然,在他的输出时间,他指责了八九学运学生幼稚、不知见好就收,竟然还延伸指责香港反送中抗议是「无知的狂欢」。 作为严肃空间的主持人,我必须得收敛平日的小暴脾气,但在中间,我还是忍不住打断陈军,并表达我的观点:当时的年轻学生反抗中共无耻政权,确实单纯而直接,不像一些精致利已者一样老谋深算,那恰恰是年轻抗争者的可贵。 如果今天要反思,就应该反思当年抗争者还对中共政权还有不切实际的期待,没有更决绝与之决裂。 我说:永远不要指责抗争者的姿势是否符合你们的标准,而是要指向镇压者,不断追问它们为何出动坦克和部队杀人? 陈军怼我:幼稚。我回怼:我宁愿幼稚,也不愿意做精于事故的老油条。 每期的空间结束前,作为主持人的我都会对当天的内容做一个总结,那天,我拒绝为陈军的「见好就收」论做总结,我感恩了当天对他的言论提出质疑的吴仁华老师和一些当年的亲历者、其他听友。 我也引述了浦志强律师也曾在这个空间中的发言:当时我们二十多岁,我们纯粹,我们没有经验,也没有任何资源,我们有的只是那个年龄的勇气。而中共有行政资源、军事资源……三十多年过去,如果让我再选择,老子还是会那么干。 (下面就是当时结束前的录音,我的声音中依然有压制不住的愤怒) 陈军和胡平一直主张「见好就收」论,他们用这个理论支撑, 多次用以批评八九学生和香港反送中抗议者。特别是陈军。 我只想问问这两位:好在哪里?是赵紫阳亲临广场的无能劝说?是四二六社论?还是李鹏惺惺作态的与学生见面(实则是恐吓学生)? 中共真正聆听八九学运人士的诉求了吗?像李登辉一样接见野百合学运的学生并且做出改革承诺吗? 中共一点「好」都没释放!哪怕是学生妥协,也一定会遭秋后算帐和报复。 陈军和胡平这两位如此精明,缘何抱着一个「见好就收论」不放,哪怕知道共共一点好也没有! 老奸巨滑、精致利己,这才是中国人的悲哀。 中国之所以是今天这副烂德性,这些老贼功不可没,等它们死了,我要送它们挽联:见好就收!虽迟但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