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回到白宫,疲惫孤单的背影,老川现在压力非常大:第一,政府关门危机暂时无解。民主党为了明年的中期选举,是铁了心要拿到给非法移民的补贴,留住票仓。不然,民主党2028肯定就全新溃散了。但是共和党如果妥协,等于就是开了铁闸,后患无穷,以后但凡有点破事,都会被民主党威胁。但如果长期不开门,共和党是执政党,联邦雇员会把压力转到川普这边。所以川普已经不能再忍了,要求废除冗长辩论。 第二。奥巴马开始亲自下场发力,连线纽森,AOC,沃伦,奥马尔,曼达尼等一众极左,组成反川阵线,开始筹划明年中期选举的翻盘。只要民主党拿到众议院多数,他们马上会进行第三次对川普的弹劾,铁定无疑。 奥巴马具备颠覆性的影响力,他现在正在组建跨意识形态联盟,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扳倒川普。 第三,美国通胀压力未解,民众消费支出萎靡。这是考验川普政府的铁门槛,如果今年的圣诞消费季,美国民众还是不敢花钱,就是非常危险的信号,预示着中期选举变天就可能性增大。 我个人判断,导致美国民众不敢消费,是因为包括保险等刚性支出在增长,至于日常消费,影响不大。美国的房屋保险翻倍,汽车保险翻倍,上个月拿到地税单,也涨了,好多收费名目还没搞清楚是什么来头。 大家说说看,你怎么看今天的通胀无法打压下来?
Morris
1周前
辛亥之冬,湘人宋教仁立于时代的浪尖。清廷风雨飘摇,旧世界的门扉已裂,他却以三十未满之身,肩起一个新国的希望。那是1911年,一个王朝的残阳下,一个共和国的晨星正升起。彼时的中国,千年帝制甫崩,山河破碎、人心茫然。许多人想着如何登堂入室、分割新权,而他,却在南京的简陋书案上,起草了一份未完成的制度蓝图——宪政、选举、代议,这些被尘封已久的字眼,在他的笔下闪着理性与信仰的光。 他相信,革命不是换一个皇帝,而是换一种做人的方式。他要建的,不是“宋家的天下”,而是“国民的国家”。那是一种几乎天真的信念:权力可以被监督,政府可以向人民负责,民主可以在这片经年封建的土地上落地生根。他的理想,不是热血的呐喊,而是冷静的制度;不是刀枪的征伐,而是法律的秩序。有人说他不像革命党,更像立法者;但正因如此,他才是那群热血之士中,最冷静、也最危险的一个——因为他要以法束权,而非以权驭人。 辛亥之后,南京临时政府草创,群雄并起。袁世凯、黎元洪、黄兴,各怀心计;而宋教仁坐镇法制,起草《临时约法》。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成文宪法——它规定元首权力受限,内阁必须向议会负责;它确立了“主权在民”的原则,将“皇权神授”彻底葬于旧制的尘埃中。宋教仁明白,这一纸宪法,并不足以稳天下,却足以定方向。他要做的,不是胜一时之战,而是为后世立一个可被遵守的秩序。 1912年,民国初定。他转身走上另一条更险的路——以法律之名,与权力正面对抗。宋教仁组建国民党,主张以政党制衡总统之权。那一年,他三十岁,眉目清朗,语气坚定。他奔走于南北之间,演讲、筹款、招募议员候选人,用一场场公开的竞选,向这片土地讲述“民主”的含义。他说:“民权者,国之本;宪政者,民权之器。”这句话后来被印在了无数学生的笔记上,却没能印进一个军阀的心里。 1913年春,选举结果出炉,国民党大获全胜,几乎可以掌握内阁。那是中国史上第一次通过选票决定权力归属的时刻。可就在这一刻,宋教仁走出上海车站,迎面一声枪响,子弹击穿了他的胸膛,也击碎了一个新国的梦。血流在淮海路的石板上,他的手中还攥着一份未寄出的信——上书“宪政进行之急务”。他倒在那一页理想之上,带着尚未来得及实现的制度蓝图。 那一枪,不仅杀死了宋教仁,也杀死了中国民主政治萌芽的第一次春天。枪口后的人是谁,史家至今争论不休,但天下皆知——利益与理想的冲突,远比子弹更致命。袁世凯登上总统之位,旋即解散议会、禁绝党派,恢复帝制,民国的法统从此成了空壳。宋教仁用死告诉世人:革命易,立宪难;推翻暴君易,驯服权力最难。 他若不死,或许中国的宪政道路仍充满荆棘;但正因他死,后世才有了方向。梁启超称他为“宪法之魂”,孙中山叹曰“国之干城失矣”。而鲁迅笔下那个“失去方向的民族”,在很长时间里,也是在寻找像宋教仁那样的人——不只是反抗者,更是建设者;不只是烈士,更是法治的奠基者。 许多年后,当人们再次谈起民国初年的动荡,总会想起那个被雨打湿的车站,那具年轻的遗体,以及那场未完成的民主实验。宋教仁的一生,短如流星,却划破了中国政治夜空的第一道光。他没有王侯的权势,没有将相的军功,却以理想之锋,挑战了权力的本质。他相信,国家的未来不在强人之手,而在制度之下;社会的秩序不靠恐惧维持,而靠公意支撑。 他死时,年仅三十二岁。后人立碑于衡阳,碑上寥寥数语:“以法立国,以宪为本。”这八字,简直像他的墓志铭——寡言而坚硬,如他一生的信念。有人说他太理想,不合时宜;可正如陈宫在白门楼上所示,正是那些“不合时宜”的人,才照亮了时代的天际。宋教仁之死,让我们明白:理想主义者未必能活成胜者,但他们能活成坐标;现实可以多次偏离,却终会被他们拉回正轨。 百年之后,中国的宪政之路仍未完全平坦,但那盏在衡门点亮的灯,从未真正熄灭。它在书本中、在思想中、在一代代追求法治与公正的人心中,微微闪烁。或许,宋教仁并未死去——他只是化作了每一个相信“权力应有界限、人民应有尊严”的灵魂,在历史的风口,默默地燃烧。
转)根据“全球火力”(Global Firepower)网站发布的2025年全球军力排名,军事实力前十的国家如下: 1. 美国:评分0.0744,以绝对优势蝉联榜首。其国防预算全球第一,拥有11艘核动力航母、1000余架F-35隐身战机,还有800多个海外军事基地,在核威慑、太空军事技术及网络战领域技术储备雄厚。 2. 俄罗斯:评分0.0788,与中国并列第2。核力量是其优势,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核武库,“萨尔马特”洲际导弹、“先锋”高超音速武器等威力巨大。常规力量方面,陆军保有大量坦克与火炮,空天军的远程轰炸机具备战略威慑能力,海军则以核潜艇为核心。 3. 中国:评分0.0788,并列第2。现役军人约200万,兵力规模与动员能力优势显著。海军舰艇总吨位持续增长,航母编队逐步形成战斗力,高超音速导弹、歼-20隐身战机等装备列装,在太空技术与反导系统领域也有突破。 4. 印度:评分0.1184,排名第4。现役兵力约145万,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军队之一,装备有两艘航母、核潜艇及从法国引进的“阵风”战机等,但军事装备高度依赖进口。 5. 韩国:评分0.1656,排名第5。K2主战坦克、世宗大王级驱逐舰等装备性能对标国际一流,F-35A隐身战机机队规模持续扩大,加之与美国协同构建的高度信息化指挥体系,在东北亚区域具备较强防御与反击能力。 6. 英国:排名第6,凭借两艘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与F-35B战机,维持着北约框架内的远洋投送能力。 7. 法国:排名第7,拥有欧洲最完整的国防工业体系,“戴高乐号”核动力航母、“阵风”战机等装备可支持其独立实施远距离军事行动。 8. 日本:排名第8,自卫队装备技术水平高,海上自卫队反潜能力全球领先,四艘直升机航母改装后可搭载F-35B,实际战力大幅提升。 9. 土耳其:排名第9,作为北约成员国,军队规模居中东首位,国产无人机在实战中表现出色,坦克、护卫舰等装备国产化率提升。 10. 意大利:排名第10,军事体系完备,海军舰艇制造能力欧洲领先,积极参与欧盟与北约防务行动。 ----------------------------------------- 老目评论:或者在中共得心里,他们真的以为自己即便现在不是世界第一,明天也必然是世界第一。可是,即便他真的做到了世界第一又如何?第一的最多只是那个邪恶得政府,而中共国最底层得老百姓还是世界第一穷人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