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府关门!!怎么影响我们?为什么关门还上涨? 美国会参议院9月30日先后否决两党拨款法案,美国联邦政府时隔7年再次停摆,有意思的是,上次出现这种情况,也是川普执政。 为什么政府关门的事在别的国家没见过,在老美这就能说停就停呢? 原因很简单,钱花完了。 根据老美的宪法规定,政府花钱的权利,也就是钱袋权,完全掌握在国会手里。 而政府的财年是每年9月30日结束,在这之前,国会必须把新一年的花钱计划批了,否则政府就会断粮。 也就是说,美国不是破产没钱了,是没谈妥财政预算。 历史来看,两党分歧太大,批准不了新拨款法案的情况比比皆是,最后通常都会拖到最后一刻解决。 实在不行就搞个CR持续决议案,也就是临时拨款,让政府拿着去年的钱再撑几个星期或几个月,给谈判争取时间。 简单理解,就是个救火的方案。 可不巧的是,今年两党争得比较厉害,连临时方案都没通过。 最核心的原因,是两党都想在临时拨款的法案里,确保自己的利益。 具体争议最大的,体现在医疗保健上 川普所在的共和党这边,7月份通过了一个叫《一揽子美好法案》的东西,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大而美法案,里面大幅削减了医疗补助计划,预计未来十年能省下8400亿美元,代价是780万美国人可能失去医保。 民主党那边当然不干,坚持要保住医疗补助计划,还要延长平价医疗法案,也就是奥巴马医改的补贴。理由是这项补贴要是在年底到期,明年很多美国人的医保费用就会暴涨。眼看11月就要开始申请明年医保了,想把这事抓紧解决。 结果就是,共和党在众议院提的方案,被民主党否掉了。民主党在参议院提的方案,又被共和党否掉了。 双方都很强硬,谁也不让步。时间就这么耗尽了,政府只能关门。 可以看出,表面上是预算谈不拢,本质上是两党在医保问题牵扯的政治博弈上死磕。 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关门最吓人的地方,是川普史无前例地威胁要永久性裁员。 以往政府关门,大家最长听到的是无薪休假,意思是非必要岗位的员工回家待着,等政府重新开门了再回来上班,工资会补发,虽然生活有些压力,但好歹饭碗还在。 但这次,川普利用这个机会搞起了裁员动作,系统性地解决掉他不喜欢的政府部门,直接清理门户。这事儿没有先例。 联邦工会已经因为这事儿把政府给告了。 这一下就把压力给到了极点。政府停摆从一个短期的施压工具,变成了一个可能带来永久性后果的政治武器。 从1980年代的资金短缺、1990年代中期的意识形态争夺,再到现在的极化加剧,我们清晰地看到,政府关门的频率似乎有所下降,但持续时间却越来越长,两党之前的对抗性也越来越明显。 这就表明,美国两党为了实现各自的党派目的,目标,已经开始愿意把巨大社会和经济作为代价了。政府关门已经从一个短期的谈判策略,演变为一种用于党争的武器。 说白了,把党派利益放在了国家利益之上。 既然已经关门了,这事儿什么时候是个头呢?要怎么收场呢? 从过去的经验来看,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停摆加紧急临时拨款。 两党先相互指责几天,等民意和市场的压力上来了,再一起找个台阶下,先通过一个不含任何争议条款的临时拨款法案,让政府先开门,然后再继续谈条件。 不过我倒是认为这种概率不高。 从之前市场给出的关门概率达到86%来看,侧面表明这不是一场简单的小打小闹,博弈蛮激烈的。 可能性比较大的是关门2到4周。 老百姓的痛感会越来越强,生活中的不方便开始显现出来,机场因为安检人员短缺陷入混乱、联邦雇员没法支付自己的账单、社会环境没人打理垃圾遍地,这类的媒体报道会给两党带来巨大的舆论压力,迫使尽快做出妥协方案。 一旦对峙超过35天,那就打破了2018年川普执政时期创下的政府最长停摆纪录,这就很危险了。那时候双方唯一坚持对峙的理由,只剩下看看谁先撑不住,被迫让步。 也就是说,这次政府到底关门多久,一来取决于美国老百姓的痛感,二来取决于两党谁能扛到最后。 实际上,无论这次关门怎么收场,长期伤害都是不可避免的。 最直接的影响是,美国政府每停摆一次,都在告诉全世界,美国政府连最基本的维持运营都做不到,这种治理危机一旦变成常态,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就会逐步瓦解。 再深一层,老美作为世界头号强国,却反复因为内部政治斗争导致政府停摆,向全球投射出一个极不稳定的信号,会极大程度降低它在全球舞台上的形象。 政治闹剧总有结束的时候,对国家形象和治理能力的损害,才刚刚开始。 对于资本市场而言,美国政府关门最大的冲击,不是经济马上回怎么样,而是一个更让人头疼的问题,关键经济数据停发,市场瞎了。 劳工部、商务部这些要害部门全部放假,我们平时最盯着的那些高频数据,比如非农、就业、CPI通胀、零售销售,通通不公布了。 市场一下子就变成了信息黑箱。 受影响最大的是美联储,失去官方数据支持,美联储很难判断经济的真实情况,10月份的议息会议会变得非常棘手,年内再降息的预期便会增加, 搞清了上面的逻辑,那么在看待各类资产的时候,思路就清晰了: 盯住美元和美债。 美元走弱,通常对黄金、原油这些用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是利好,对一些新兴市场资产也相对有利。 美债收益率往下走,则对科技股这类长久期资产的估值有一定支撑。 对于A股和港股来说,美国政府关门的影响没有那么直接,主要是通过美元汇率和全球风险偏好来传导。 如果美元持续走弱,美债收益率下行,那么外部流动性的环境会相对友好一些。 从这个角度看,美国这次政府关门会导致弱美元,也会分流到美股和币圈市场。 ——格兰!!
Iggie🚁
1个月前
有人动不动耍小聪明、抖机灵扯爱尔兰大饥荒。1850年代前后,包括美国、英国和法国在内都不是现在的民主国家,甚至连选举权都没有扩大到普选。 在有的人眼中好像英国光荣革命以后、美国独立战争以后、法国大革命以后就是成熟的民主国家了。这就是群氓见识。 英国真正形成现在的成熟民主制度是1928年以后的事情,在那之前经历过多次议会改革和选举权改革。在19世纪,你最多说英国是一个宪政国家(君主、议会和政府服从于宪法),虽然肯定不是独裁国家,但是跟现在的民主完全不是一回事,连选举权都没有扩大到每个理智健全的成年公民头上,这算什么民主?英国尚且不是民主国家,19世纪爱尔兰是怎么凭空捏造民主的? 美国也不一来就是民主国家,而是跟英国一样是从宪政国家开始的。到1830年代美国并不是每个白人男性公民都有选举权,更不要说女人和黑人。1920年代美国才给女人选举权,到1965年才正式废除选举权的种族歧视限制,这才正式形成完全成熟的民主制度。 法国就更不用说了,整个19世纪法国都不是现在意义上的民主国家,甚至很多时候都不是宪政国家。哪怕到戴高乐时期,法国也有威权主义倾向,这完全取决于戴高乐的个人品格:他如果不尊重他自己的制定的游戏规则,他就会变成皮诺切特那样的独裁者。所幸的是戴高乐尊重他自己制定的游戏规则,才给法国保留了比较成熟的民主政治。 只有认知错乱的群氓才会把现在的英法美等成熟的民主国家拿来要求他们祖上同样民主。他们不这么玩德国,因为知道德国现在虽然是民主国家,但第一次统一后到1945年以前的德国甚至都不是制度比较完善的宪政国家,更不要说民主了。但是轮到英法美的时候要求就严格了:他们好像必须从祖上一开始就是民主国家,否则就不是民主国家。 群氓就是群氓!
韩连潮
1个月前
【国庆日反思:暴政的现代化】今天是中共党国的“国庆日”,我们不应庆贺,而应当反思这个政权给中国人民和世界带来的、以及即将带来的深重灾难。 中共认苏俄为父,与日寇勾结,用暴力窃取政权,执政76里,杀害了包括强制堕胎致死的数亿计中国人,当下的中国是世界最大监狱,但很多人用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来为这个暴政存在找借口,为其恶行开脱,这是极其荒谬的。 这就像是说:将动物庄园”现代化**,解决了驯从动物的温饱问题,并将由此而强化的对动物的全面监管,说成是社会的进步。这种论调完全混淆了物质进步与人权底线的本质区别。 我们不能因为生活水平的提高,就忘记了政治压迫的成本。如果说中共早年的镇反、文革等政治清洗和屠杀已成历史记忆,那么近年来的新疆集中营和严酷的疫情清零政策,其对基本人权的粗暴践踏,也应当让人记忆犹新,并成为对这种体制的清醒警示。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共统治的核心逻辑: 中共所做的一切都是以诡道为方式,以人民的名义来实施恶行。其核心目标是不惜一切代价为党内少数权贵阶层谋取私利,永坐家天下,而不是为人民的福祉。 在东升西降的叙事下,这种专制体制的“崛起”不是人类的进步,而是对自由和民主价值的深刻威胁。因此,在这个特殊的日子,反思和警惕这种体制的本质危害,才是对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最负责任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