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在悉尼和稀泥
关注
统计数据
138
文章
0
粉丝
0
获赞
612
阅读
热门文章
1
TechFlow 深潮 发布的文章:近期教育领域的变化引发了广泛讨论,我认为教育改革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创新能...
145
32
在悉尼和稀泥
6个月前
不同认知下的成功路径
#认知
#成功
#路径
分享
评论 0
0
在悉尼和稀泥
7个月前
上了飞书精选,在归藏老师的 AIGC 周刊正下方 我这充满铜臭味的“恶俗”封面 🤣
#飞书
#归藏老师
#AIGC周刊
#封面
#恶俗
#幽默
分享
评论 0
0
在悉尼和稀泥
7个月前
知识付费在国内的观感,有点像健身房的年卡。 买的时候创造焦虑,承诺的时候信誓旦旦,三天后你也放弃了,商家也不闻不问了。最后只能怪割韭菜。 知识到底值不值钱? 为什么那么多人觉得被割韭菜? 真正值钱的知识是什么?
#知识付费
#割韭菜
#消费心理
分享
评论 0
0
在悉尼和稀泥
7个月前
小红书搞了个独立开发比赛,可能是发现有很多 app 作者,或者“一人公司”的【创始人/员工/运营/市场/设计师】在小红书了 程序员、设计师、产品经理们,是时候把你的点子变现了!🚀 你有什么奇葩又有趣的产品想法?评论区开个脑洞!
#小红书
#独立开发比赛
#程序员
#设计师
#产品经理
分享
评论 0
0
在悉尼和稀泥
7个月前
如果你想搞清楚 产品变现,特别是 出海、副业、工程师赚钱思维,那么我写的《搞到钱再说》可能正适合你。真实经历,百万实战,避坑指南! 👇 获取方式: 📖 小报童: 📄 PDF 版: 📂 飞书文档: 已经在路上的人,欢迎评论分享你的产品变现故事!🚀
#AI掘金:知识付费新机,流量为王时代· 218 条信息
#产品变现
#出海
#副业
#工程师赚钱
#避坑指南
分享
评论 0
0
在悉尼和稀泥
7个月前
为什么你学了一堆技能,工资还是上不去? 拼命学新技能、考证、上各种课程,结果工资还是稳如老狗? 公司不为你的技能买单,而是为价值买单。公司更关心的是——你能帮公司赚多少钱? 麦肯锡研究显示,能直接影响业务的员工,薪资增长比纯技术型员工高出45%。 市场决定薪资,而不是你的自我感动。 有些人学了很冷门的技术,比如C++嵌入式开发(不是说不好,但市场需求相对小),然后抱怨“我这么努力,为什么工资不高?” 2021年,国内一位普通Java开发转型做AI Prompt工程师(AI提示词优化),半年后年薪从30万涨到80万。原因?市场缺人,他赶上了风口! 升职加薪,不是靠技能,而是靠“可替代性” 如果你的岗位是“可替代的”,公司就不会给你高薪。你会写代码?AI 也会!你会画图?AI 也会!你会写文案?AI 还是会! 但如果你的工作是高决策、高业务影响力、低可替代性,那就值钱了。Glassdoor 研究发现,拥有跨学科能力(如技术+业务思维)的员工,薪资比单一技能型员工高出38%。 想涨薪,别光学技能,要学会提供价值! 1.技能≠价值,市场需求才是关键。 不会为你努力买单,只会为你的价值买单。 3.选对风口,比埋头苦干更重要! 所以,别再一股脑学一堆技能,先想想——你的工作,真的“不可替代”吗?
#职业发展
#工资增长
#技能提升
#市场需求
#自我价值
分享
评论 0
0
在悉尼和稀泥
7个月前
澳洲总算进入了降息周期。 我在朋友圈发个打油诗的功夫,大佬几个小时就撸了一个贷款计算器出来。我去一看ui的完成度好高啊。(下面是我从他朋友圈截的) 我觉得很多人不是技术问题,而是 1 要转变思维方式 2 要持之以恒的练习 在此之下,才是去看具体比如落地页怎么做,内容怎么写,seo怎么搞。 很多人上来就一个一个的技能学,到最后就和看了一堆BBC的纪录片一样,信息获取了一堆,生活没半点变化。
#澳洲
#降息周期
#朋友圈
#打油诗
#贷款计算器
#UI设计
#技术问题
#思维方式
#持续练习
#落地页
#内容写作
#SEO
#技能学习
#信息获取
分享
评论 0
0
在悉尼和稀泥
8个月前
推特因为1 个晚上关注了差不多快 100 人,被误判为机器人然后封号了 10 天... 总算放出来了。 10 天没闲着,手打了一个小报童 🤣 --- 我在2024年上班之余,副业做产品赚了超过40万美金。 2024年第一个独立开发项目就达到 $25000 美金的 MRR后,从副业的第一天开始,就陆续写了一些心得体会在小红书和推特分享。创业这种东西,千人千面,重要的是一些通用的思维方式结合每个人的经验。 这个册子不一定能教你什么东西,也谈不上什么文笔。回顾了从第一天到现在的整个经历和心路历程,记录一下我当时的一些思考和行为,还有收获到的心得体会。 199 元定价,没有 AI,没有期货。就当朋友直接吃顿饭,听我说说我的故事,希望对你有启发。 如果对小报童反感的🤣,这里有电子书的直达链接
#Twitter封号
#机器人误判
#副业收入
#产品开发
#创业心得
分享
评论 0
0
在悉尼和稀泥
8个月前
有了 AI,国内 35+ 的大龄程序员,应该翻身了吧?项目经验,系统架构经验,团队协作经验,技术选型,产品感觉等等,配合 AI。已经不需要和年轻人比 996 了才是。
#AI
#程序员
#大龄职场
#项目经验
#团队协作
#技术选型
分享
评论 0
0
在悉尼和稀泥
8个月前
去个魅。给一组数据,单位是澳币(目前汇率 1 澳币=4.58 人民币): 澳洲目前的收入中位价是 $67600 每年(税后大概$55000) 悉尼的公寓房租中位价是$720 每周 电费网费煤气费平均差不多$3300 每年 另外还有车险,医保,手机话费,维修消耗(水工,电工,杂工等每小时$100 起) 国内网上中介引流的算法很简单,$67600 算70000,4.58 算 5。算出来 35 万人民币,算 40 万。除以 12 个月,算 10 个月。得出: 来到澳洲随便干点啥一个月最少赚 4 万。
#澳洲生活成本
#悉尼租房
#收入中位数
#生活费用
#中介引流
分享
评论 0
0
在悉尼和稀泥
10个月前
我的 制作了2天,上线了2天,变现了2000刀。相信比很多学习做seo拿到的结果要快要好。 为什么我要提seo呢?因为seo本身就是个热词,这样有人会拿我这个做案例去seo的群里面发,相当于免费帮我二次扩张了。而做seo的群体,本身是做出海的开发,和我产品面对的人群重合度高。😂 seo是增长的一个方法,kol是另外一个方法,甚至是更有效的方法。事实上我头两天拿到的成绩,有一半是我自己作为一个小小的kol造成的。 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也证明了kolfind的价值。你去找一些对应赛道和我一样的小 kol,得到的结果又快又好。怎么找到这些人,相信kolfind能帮你起码实打实的节约不少时间,而时间的价值是绝对大于现在的黑色星期五特价 $59 的,还是一次性付费。 那有人可能会说,这么个产品就这么晒出来不怕被抄吗?怎么说呢,这个产品不管是我做还是谁做,靠这个产品都不是很容易发财。如果你有信心能卖出去,那么与其去抄,我顺便上了一个分销系统,你直接卖我的,拿纯利润,可能更划算。 后面我会开始迭代一下产品,然后再进行二次运营动作。可以关注一波。 最后,这条其实是AB测试。 #独立开发 #黑色星期五 #公开构建
#产品上线
#SEO
#变现
#kol
#增长黑客
#用户群体
#网络营销
分享
评论 0
0
在悉尼和稀泥
1年前
我举一个为什么程序员必须走出门的例子。 多年前我上班之余做项目,一年都泡在图书馆写代码,因此认识了另外一个也在图书馆写产品创业的上班族。他花了一年业余时间写了一个网站。整个故事是这样的: 他在澳洲勤工俭学时候在按摩店打工,观察到按摩店客人都是打电话预约,员工都是纸笔记录预约和排班。忙碌起来的时候感觉非常混乱。这种生意里面的员工流转率也高,所以员工请假或者离职了,排班什么也都是手工在本子上处理。有的老板可能还有几个店,就感觉更乱了。 从程序员的角度出发,他觉得弄一个网站,集成日历,可以处理排班和客户预约。然后那边再做一个手机端,客户还可以网站上下单预约,然后客户和商家还能得到提醒等。再加一个多店管理,这么一套东西收点订阅费,不光可以卖按摩店,美容,美发店都可以是潜在客户。 然后我和他去跑地推,那对程序员真的很挑战。这个过程就不细说了。 最后没一个买单的,原因是这样的: 首先按摩店的客户,就算不考虑产品触达的问题,也不会用app或者网站来预约。因为他们最方便的方式就是打个电话预约,麻不麻烦是商家的事。何况按摩店的客户群里面很多可能是中老年,更习惯传统方式。 客户没有用这个产品下单的需求,那么商家用这个产品就不是刚需。事实上对于商家来说,这个网站也并没降本增效。因为对于按摩店,很多就不会专门请一个接电话的前台,本来就是谁闲着谁接电话记录一下。即使专门找个打杂的,他们的人工成本也巨低。而采用一套系统,意味着小小的店面里面,还要有一套前台,电脑和wifi。更别说员工培训的成本,而且这个行业员工还是高流转率。所以这个东西其实反而是增本降效。 美容院和高档美发店,有连锁也有需求,但是他们的需求早就被满足了,对于这种高利润行业,系统迁移和学习的成本,远比订阅是不是便宜一点来的重要。 这件事对我朋友伤害是巨大的,他基本上就不再做创业了。上班的人,没有多少心气和时间可以再来几遍。从 #精益创业 的角度,有很多方法论可以避免我朋友这种浪费了一年的情况。 但是我想说的是,现实和程序员的思维方式往往是完全两样的。从程序员的角度,这个世界上太多东西都不够自动化,不够高效。如果待在自己思维里面头脑风暴,只会越想越对。但是从商业或者行业角度,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是不是全自动化,很多时候一点也不重要。 小到个人创业者,大到互联网企业给传统行业做转型,很多时候都犯了这种自以为是的错误。 #独立开发 #公开构建
独立创业者如何突破零收入困境,迈向月入1000元· 62 条信息
#程序员思维
#市场需求
#创业失败
#按摩店
#自动化
分享
评论 0
0
在悉尼和稀泥
1年前
数字游民和独立开发的风很火,但我们做也是要讲“国情”的。老外毕业的时候就很多 gap year 了,20 多岁甚至30 多岁不婚跑去东南亚旅居。对比国内很多独立开发或者出海的人,等到职业出现瓶颈甚至被裁,都已经 35+ 了,其实本质只是想用副业来补主业的不足。再加上家庭,教育,医疗,父母等等都是牵挂。你别说旅居了,你下班不承担家庭义务还没收入搞个半年一年试试看 🤣 既然是这样,先赚到钱让自己生活压力小点,比如房贷还完了再说。别天天自己琢磨生产力和效率的东西,多问问女朋友,问问孩子,问问公司的前台,问问收银这帮人,需求比咱们那点东西刚的多,受众也广的多。 #独立开发 #indie #indiehackers
#数字游民
#独立开发
#35+职场瓶颈
#生活压力
#家庭责任
分享
评论 0
0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