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登录
#职业转换
关注
在悉尼和稀泥
3周前
写代码,不等于掌握了高价值技能;对大多数人来说,程序员就是新时代的“钳工”。 我当过卖房中介,开过面包店,也在商场尝试地推过。后来去五星级酒店轮岗,干过客房、传菜、工程部……才发现:写代码这个技能,放到这些地方,基本没啥用。这些活的复杂度和让我的不舒适程度,远大于解决技术问题。 写代码很“值钱”?那是我们圈子里的想法。实际上,大量人连一个程序员朋友都没有。他们的生活、决策和消费行为,根本不会因为你的代码发生什么变化。 这才是现实世界:业务不靠技术驱动,而是靠情绪、关系、地推、眼力和手速。程序员容易陷入“技能幻觉”,觉得自己掌握了效率核心,而大多数消费者不光不在乎效率,甚至不在乎逻辑。 技术最多是个“碎片”。真正能搞到钱的,是那些能整合各种碎片、搭建闭环的人。
#程序员
#职业转换
#技能价值
#职场经历
分享
评论 0
0
Suyutong
2个月前
对于我的机构被停经费一事,不管未来我们的诉讼如何?我都已做出决定:离开所服务多年的机构,并转换到新的赛道。 还记得2014年8月19日,我被德国之声亲共台长开除,在德国举目无亲的我,当时还遭到我曾鼎力相助的人落井下石并封上井盖,但倔强的我一个人打完与德国之声的官司、走过冰冷的人性荒芜之地,一个人拎着七个箱包离开Bonn。 多年以后,我真的非常感激德国之声这段经历,正是因此,我从Bonn来到Berlin,见识到更大的世界,结识到更多的朋友,有了更丰富的人生际遇。 现在的我比2014年的我,有了太多的底气;与那时比,没有落井下石的人,有的是朋友们对我说:别担心,我们是你的依靠! 独立如我,当然不会依赖任何一个朋友,但他们的温暖情义我收下了。 接下来我的赛道是更接近我的理想的、更有审美的工作。离中国更远,离生活更近。
#机构停经费
#离职决策
#职业转换
#德国之声
#法律诉讼
#人性冷暖
分享
评论 0
0
夏天晚风吹
3个月前
学一行,干另一行,你见得多不? 我好些同学转行,有会计、老师、风电工程师、还有个割包皮的医生。 讲真,中国人能转行自由,中文功不可没。 识4000个汉字,拿起心理学、军事学、商法、中医、工商管理、大气物理书,大致都能看懂。 这在英语世界不可想象。 论文字先进性,中文世界第一。 你同意不?
#转行
#中文优势
#职业转换
#语言能力
分享
评论 0
0
Weiping Qin 秦偉平
6个月前
今天遇到一个华裔Clerk,半年前从波士顿调到休斯顿,之前是Carrier,转工种,但保留了工资级别,时薪37刀,但他说收入有下降,因为在波士顿邮局每天都有送不完的邮件,天天狂加班。 波士顿的小房子卖了120万刀,在休斯顿花50万全款买了一个大房子,但每年地税15000刀,很不习惯,因为波士顿地税低,另外,因为外出就餐便宜些,经常在外面吃饭,结果每月消费还超过在波士顿,因为在波士顿很少出去吃饭,天天加班也没有时间去消费,费用也不菲。 我说,想开一点,现在生活品质可是大大提升了,人活着不是为了做牛马天天干活啊! 他今年60岁,估计根本还没有考虑退休的事情,人很不错,在邮局干了27年。
#邮政员工
#职业转换
#生活成本
#波士顿
#休斯顿
分享
评论 0
0
NO CONTEXT HUMANS
6个月前
If a civil engineer becomes a barber
#工程师转行
#土木工程师
#理发师
#职业改变
#职业转换
#工程行业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