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登录
Hu Ping胡平
关注
统计数据
310
文章
0
粉丝
0
获赞
82
阅读
热门文章
1
TechFlow 深潮 发布的文章:近期教育领域的变化引发了广泛讨论,我认为教育改革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创新能...
145
32
Hu Ping胡平
4个月前
当时的武汉市长周先旺早就讲过了。2020年1月27日下午,武汉市长周先旺主动走进演播室,要求央视记者专访。周先旺公开承认武汉披露疫情不及时,但话锋一转,周先旺说:“披露不及时,这一点大家要理解,因为它是传染病,传染病有传染病防治法,它必须依法披露,作为地方政府,我获得这个信息以后,授权以后,我才能披露。后来特别是元月20日,国务院 召开常务会议,确定了这个病作为乙类传染病,并进行甲类传染病的管理,而且要求属地负责,从这之后,我们认为我们的工作就主动多了。”
#武汉市长
#周先旺
#疫情披露
#传染病防治法
#国务院常务会议
分享
评论 0
0
Hu Ping胡平
4个月前
当年板门店停火谈判和协议,只有三方参加:美国、中国、北韩,南韩没有参加。并不是南韩被排斥,而是南韩拒绝参加。南韩不赞成停火,主张打垮北韩,实现统一。但后来美国和中国、北韩签订了停火协议,美国不打了,南韩自己的军力不够,也就只好停下来了。因为南韩与北韩没有签订停火协议,一直到今天也没签,所以理论上,南北韩直到今天仍处于交战状态。
#板门店停火谈判
#美国
#中国
#北韩
#南韩
#停火协议
#朝鲜战争
#南北韩关系
分享
评论 0
0
Hu Ping胡平
4个月前
胡 平:中文世界论述乌克兰战争最好的一本书—— 力荐黎蜗藤博士大作《帝国解体与自由的堡垒》:我向大家强力推荐一部论述乌克兰战争的杰作:《帝国解体与自由的堡垒》,副标题是“乌克兰抗俄战争的历史源起、地缘政治与正义之辩”。作者是旅美学者黎蜗藤博士。2022年8月由台湾八旗文化出版社出版。 作者黎蜗藤博士说,这本书“不是资料汇编,不是逐日新闻纪录,不是评论集,不是‘相关着作’,而是全世界的中文和英文书籍市场,或许是第一本全面、系统、深入、专门地论述这次乌克兰战争的书籍。” 这本书问世半年多了,英文书籍市场的情况我不清楚,但我至少可以说,在中文书籍市场,这本《帝国解体与自由的堡垒》仍然是论述乌克兰战争的最有份量的一部。凡是愿意对乌克兰战争一事进行严肃、认真、深入思考的人,都应该读一读。 黎蜗藤博士这本书,实可谓皇皇巨著。全书厚达575页,内容分为五部分:一、历史背景,二、战争经过,三、战场之外,四、驳斥谬论,五、影响与未来。作者 回顾了俄罗斯与乌克兰的历史恩怨,梳理了这次俄乌之战的来龙去脉,从多种角度解释了这场冲突的性质与影响,对于各种流行的盲点与谬论,作者都逐一给出清晰 的说明与有力的驳斥,并且为乌克兰抗俄之战的正义性予以了高度的肯定。 《帝国解体与自由的堡垒》一书内容丰富,精彩之处很多。这里我只谈一个问题,即北约东扩问题。 作者用了整整一章,专门驳斥“北约东扩威胁论”。根据俄罗斯方面的说法,其侵略乌克兰的第一大理由就是,北约五次东扩,把俄罗斯逼入绝境,现在乌克兰要加 入北约,俄罗斯不打不行。中国政府也持这种观点。中国批判美国是乌克兰战争的“罪魁祸首”,主要也是这个理由。持这种观点的还有不少美国的名人,如现实主 义理论大师米尔斯海默、外交家凯南、前国务卿基辛格、美国最后一任驻苏大使马特洛克、福克斯电视台当红主播卡尔森、著名记者和专栏作家汤玛斯.弗里曼。有 这些美国名人加持,这种说法就更有迷惑性。 但作者指出,所谓北约五次东扩,是彻头彻尾的谎言。北约确实在冷战后扩大了五次,但只有前两次是东扩,第一次是1999年,加入波兰、捷克、匈牙利,第二 次是2004年,加入波罗的海三小国、斯洛伐克、罗马尼亚、斯洛维尼亚;后三次不是东扩是南扩,2009年加入克罗地亚和阿尔巴尼亚,2017年加入蒙特 内格罗(又译黑山共和国),2020年加入北马其顿。后三次扩大的国家都是在南方,都是小国,而且和俄国相隔着数个国家,怎么能叫东扩呢? 作者说,北约的两次东扩是有理的,加入国曾在历史上受到俄国的侵犯,他们是为了自己的安全主动地、自愿地要求加入北约。北约是防卫性组织,不是进攻性组 织。冷战后北约参加了几次战争,绝大部分都师出有名,即获得联合国安理会的正式授权。作为世界第一核大国(以核武数量而论)和世界第二军事强国,“俄罗斯 害怕北约什么?无非是害怕俄罗斯攻击其他国家不能称心如意罢了”。 有一种说法,说美国曾向俄国承诺不东扩。作者仔细检阅了相关资料指出,美国从来没承诺过不东扩。作者告诉我们,乌克兰渴望加入北约实在是被俄罗斯逼的。自从2008年布加勒斯特北约峰会上被拒绝加入“会员行动计划”之后,乌克兰争取加入北约之事已经告一段落。 是2014年俄国兼并了属于乌克兰的克里米亚,并且在乌克兰东部挑动和支持俄裔分离主义之后,乌克兰深感自己的领土和主权受到威胁,这才要求加入北约的。 作者还指出,乌克兰加入北约在可见的将来都不现实。因为加入北约必须有几个基本条件,其中有的条件乌克兰并不具备。例如要求和邻国没有领土争议,而乌克兰 在克里米亚和东部的一些地区和俄国就有领土争议。 于是,不少人问,既然如此,北约为什么不答应“不接受乌克兰”呢?如果美国明确宣布不让乌克兰加入,不就没事了吗?事实上,就在战前的危机中,美国和北约 都已经向俄国发出过信息,在可见的将来不会吸收乌克兰加入北约。但正如作者所说:“关键之处在于,俄罗斯不是要求北约承诺不让乌克兰加入,而是要‘白纸黑 字地承诺永远不让乌克兰加入’。当中的分别就大了。”因为北约是个开放的组织。北约章程明文规定,北约成员国可以邀请“任何欧洲国家”加入。乌克兰是欧洲 国家,自然属于可以邀请加入之列。如果美国和北约公开用白纸黑字承诺永远不让乌克兰加入,既违反了自己的开放政策,也违反了自己的章程。那当然是不可能 的。 我们还记得,在普京打乌克兰的前夕,美国总统拜登频频发出警告,说俄国要打乌克兰。当时一般人都不信。连中国官方的学者专家也都不信。他们不信的一个重要 理由就是,乌克兰不具备加入北约的必要条件,美国和北约在可见的未来不会接受乌克兰加入北约。对俄罗斯而言,在乌克兰的问题上并不存在北约东扩的威胁。因 此他们推论到,俄国打乌克兰,既没有必要性,更没有迫切性。这就从侧面证明,俄罗斯方面散布的“北约东扩威胁论”是完全站不住脚的。 黎蜗藤这本书有一章讲中国,标题是“中国的如意算盘:中国真正的‘中立’吗”。作者提出了四个问题:一、为什么中国的中立备受质疑?二、为什么中国要实质 挺俄?三、中国为什么还要假装中立?四、中国在乌克兰战争中是赢家还是输家?这四个问题提得非常好。作者的分析研判精辟、中肯、深刻而细腻,很有说服力。 这本书出版半年多来中国政府的表现,进一步印证了作者的这些论断。限于篇幅,我这里就不详加评述了。 黎蜗藤博士著述甚丰。他就钓鱼岛争端和南海争端写的几本书——《钓鱼台是谁的:钓鱼台的历史与法理》、《被扭曲的南海史:二十世纪前的南中国海》、《从地图开疆到人工造岛:百年南海纷争史》——也写得很好,也值得向读者推荐。 2023年3月1日 欲购此书,可上亚马逊:
#乌克兰战争
#帝国解体与自由的堡垒
#黎蜗藤
#地缘政治
#历史源起
#正义之辩
分享
评论 0
0
Hu Ping胡平
4个月前
美国务卿卢比奥:反对中国通过武力改变台湾现状
#美国务卿
#台湾现状
#中国
#反对武力
分享
评论 0
0
Hu Ping胡平
4个月前
ZT:【烏俄談判與台海效應:一名情報主管的觀點】 川普強勢介入烏俄談判,卻將烏克蘭排除在外,引發國際震動,《經濟學人》封面以「歐洲最糟的噩夢」形容此事(如圖)。 昨天,BBC招牌節目Newsnight專訪英國MI6(軍情六處)前處長Alex Younger爵士,提供一段冷靜、清晰、具說服力的國際情勢分析。他從英國與歐洲視角出發,也提到台灣與中國的地緣影響。 無需透過「007電影」,也知道MI6是全球頂尖情報機構之一;而Alex Younger是過去半世紀以來,任期最長的處長。任內,他揭露俄羅斯網軍攻擊、假訊息操縱西方國家的新型危機;也警告華為5G等中國科技的資安威脅,並指出東西方價值體系的碰撞,將產生重大安全後果。 Newsnight尚未將訪談放上YouTube頻道,我將其中七分鐘精華以ChatGPT翻譯,並整理摘要;等YouTube頻道更新,再補上節目連結。 請特別注意,這場烏克蘭缺席的不公平談判,Alex Younger點出美俄雙方對「領土」與「主權」的認知差距。順帶一提,他開頭提到1945年的「雅爾達條約」,簽署地點就位處烏俄爭執的克里米亞半島,歷史經常重覆無言的巧合。 烏俄牽動全球局勢,與其迷信「大棋論」,不妨聆聽這位老情報員的解析,才能在國際政治劇烈變動之際,為台灣找到最佳戰鬥位置,但願我們都有他的坦誠、智慧與勇氣。 以下是訪談摘要,在不違反原意的前提下,經過編輯濃縮: Alex Younger:我們正處於一個新的時代,國際關係將不再由規則和多邊機構決定。未來,它們將由強人和交易決定。 我想起1945年的雅爾達條約,當時三位強權領袖(編注:羅斯福、邱吉爾與史達林),代表大國與強國,決定了小國的命運。我認為,這正是川普的思維模式,也是普丁的思維模式,還有習近平的思維模式。 但這並不是歐洲的思維模式。 這就是我們即將面對的世界,背後有整套理由支撐此一變局,而我不認為我們會回到過去的世界。 Q:為何你如此說? Alex Younger:過去的世界建立在單極時刻(unipolar moment),當時美國擁有足夠的實力與意志,在全球範圍內發揮影響力。美國創造了所謂的全球化,建立了國際安全架構。 但現在,美國對其他國家的影響力已顯著降低,而且,美國維持全球領導地位的意志也已減弱。美國依然是強大無比的國家,低估美國是危險的,但它已經無法再單方面制定全球規則。 現在,我們看到的是交易談判,我們談論的是勢力範圍(spheres of influence)。唯一還未醒悟體認這個現實的,就是我們——歐洲。 Q:歐洲該如何應對? Alex Younger:想要參與這場談判,我們需要「入場券」。遺憾的是,這個「入場券」並不是我們的軟實力或價值觀,而是硬實力。 這對歐洲來說,是一個重大挑戰——我們該如何發展自身的硬實力,確保我們在這場對話中,能擁有一席之地? Q:川普是否會接受俄羅斯的立場? Alex Younger:我不知道川普是否真正接受俄羅斯的立場,但我相信,俄羅斯人認為他會接受,這將嚴重削弱川普的談判籌碼。 我在阿富汗事件看到類似情況——川普在談判開始前,就給出最重要的讓步,這簡直是個荒謬的交易技巧。 不過,(關於烏俄)我們還不需過早判讀。這場談判仍處於非常早期的階段,過程將會極其複雜。 Q:俄羅斯是否需索過度? Alex Younger:正如我所預期,俄羅斯已經把自己的要求推至極限,甚至超出他們的能力範圍。川普想在這種局勢下取得突破,幾乎不可能,除非接受赤裸裸的羞辱。 問題在於,川普和普丁談的根本不是同一件事。川普認為這是關於「領土」,很符合他的地產商背景——給俄羅斯一些土地,換取和平。 但這根本不是關於領土,而是關於「主權」。 普丁發動這場戰爭時已明確表示:烏克蘭作為一個主權與自由國家的存在,本身就是對俄羅斯安全的挑戰。普丁不會停止,直到烏克蘭不再是一個國家。 Q:俄羅斯的更大企圖 Alex Younger:此外,還有更多問題:北約是否應該限制自己在東歐的軍事存在,回到1997年的邊界?這已遠超出一般的談判範圍。我不認為川普仔細思考這些問題,但他現在已深陷其中。 如今,俄羅斯公開表示,無法接受西方軍隊進入烏克蘭,這在意料之中。因為俄羅斯的目標,是讓烏克蘭成為一個失去防衛能力的崩潰邊緣國家。 然而,我們談論的是烏克蘭的「安全保障」,這是和平談判的核心問題。目前看來,雙方的立場仍然無法調和。 Q:歐洲如何應對這場危機? Alex Younger:作為一名歐洲人,我認為這是一記響亮警鐘。 雖然目前局勢撲朔迷離,我無法預測最終結果,但可以確定一件事:這場危機結束後,歐洲將承擔比以往更大的責任。 老實說,俄羅斯軍隊的表現尚可,雖然短期內不太可能直攻波蘭。但我們不能忽視這場戰爭帶來的巨大威脅,未來,俄羅斯可能進一步增強軍事實力。 我們應該擔心嗎?從經濟角度來看,歐洲北約的GDP是俄羅斯的10倍,我們完全有能力建立足夠軍力來應對威脅。如果我們不這麼做,那麼,這確實是一場噩夢。 Q:英國首相應該對川普說什麼? Alex Younger:兩件事。 第一,我們需要組織並展現歐洲的實力,主動掌控局勢,體認到我們必須發展自身軍事力量,而且要迅速行動。 第二,我們必須讓川普明白,「讓烏克蘭失去主權」將是災難性的錯誤。 川普曾説,「不該讓普丁看起來像是贏家」,表明他理解這個概念,但他的語氣已經改變。 然後,設想此事對習近平會產生什麼影響——他正坐在台灣海峽對岸。這樣的事件,毫無疑問,會直接進入習近平的腦海,成為他的參考範例。 所以,這些都是我會建議英國首相深入思考的問題。 Q:未來的可能結局 Alex Younger:談判仍未成定局,但我們有一些籌碼: 1.俄羅斯經濟已無法長期支撐戰爭。 2.俄軍已有80萬人傷亡,即便是獨裁者普丁,也無法完全忽視這點。 3.普丁一直在等待川普上台,但如果川普的配合不如預期,俄羅斯將無計可施。 這是一個重要關鍵時刻,我們必須迅速組織起來,並展開行動。 (編注:關於歐洲是否已經動起來,附上一篇Politico的報導,放在下方。週末若有餘力,我會從其他角度評論此事。) Newsnight專訪Alex Younger的臉書短片
#烏俄談判
#川普
#國際震動
#英國
#MI6
#情報主管觀點
#台灣
#中國
#地緣影響
分享
评论 0
0
Hu Ping胡平
4个月前
ZT:不,美国150岁的人并没领社会保障福利...按规定,社会保障局自动停止向年满115岁的人发放福利。 链接: 马斯克一再声称,他所谓的政府效率部(DOGE)项目揭露了大规模的政府欺诈行为,最近他对准了美国社会保障局(SSA),声称150岁的老人还在领取社会保障福利。专家们指出,这很有可能只是因为政府系统使用古老的COBOL编程语言,该语言在出生日期缺失时会自动编为1875年,因此2025年的所有相关条目都将显示150岁。按规定,社会保障局自动停止向年满115岁的人发放福利。 上周在椭圆形办公室与川普总统交谈时,马斯克第一次提出了这种说法。当时他声称“粗略地检查一下社会保障制度,我们就会发现其中有150岁的老人。你认识150岁的人吗?我不知道。它们应该被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所以我认为它们可能已经死了。” 周一早些时候,马斯克在X上的一篇帖子中指出,社会保障数据库中有数百万人被记录为百岁老人,“死亡字段设置为FALSE!” 他的帖子配有一张图表,显示年龄在100岁及以上的用户超过2000万,其中130-139岁的用户超过390万,140-149岁的用户超过350万,150-159岁的用户超过130万。 周二,他写道:“数千万人在社会保障中被标记为‘在世’,而他们实际上已经死了,这是一个巨大的问题。” 虽然没有证据支持这一说法,但右翼评论员在网上引用了这一说法。一些中文媒体甚至已经称其为“史上最大欺诈案”,将马斯克奉为“廉政英雄”。 以下是核心事实: 社会保障数据库中存在150岁的老人,最主要的原因是政府使用的COBAL语言,对日期缺失值编码导致; 从实践上来看,SSA自2015年以来,已经自动停止向年满115岁的人发放福利; SSA会基于死亡信息停止向受益人付款,数据库中98%的100岁及以上老人没有收到任何福利; 马斯克很有可能是基于社保局中央数据库得出了超龄老人领福利的结论,但该数据库没有及时更新死亡信息记录,因此导致他的数据加起来已经远超美国总人口; 审计显示,只有不到1%的社会保障金被不当支付,远低于私人保险公司,想要解决该问题,更应增加对包括SSA在内的政府机构的技术和人员投入,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一刀切式的裁员; 马斯克和DOGE在没有正当理由的情况下获得极度敏感的社会保障数据,这值得警惕。 为什么社会保障数据库中可能存在150岁的老人 在看到马斯的帖子后,很多专业人士很快给出了解释:150这个数字并不能说明存在欺诈,而只是源于一种可能过时的编程语言。 一些专家对《连线》(Wired)杂志表示,SSA的福利系统主要是用COBOL编写的,COBOL是一种有60年历史的编程语言,它支撑着SSA的数据库以及许多其他美国政府机构的系统。如今,COBOL已经很少被使用了,因此,马斯克手下的年轻工程师们很可能对它并不熟悉。 关于COBOL系统,一个基本事实是,数据库中管理着数亿条记录,这些记录是通过手动输入数据并经过 50 多年迁移而来的,在这种情况下,数据中出现一些错误的可能性几乎是不可避免的。比如日期,这个系统本身没有原生日期类型,日期通常需要程序员自定义逻辑进行解释。比方说,最初程序员用五位数字符代表日期,90年代发展为六位,到了千禧年改为八位,格式也有调整。这就导致日期数据可能出现混乱。 如果日期缺失或矛盾(比如移民(专题)不知道自己的确切生日,或者老人家在不同文件上填的生日不同),特定的程序员可以会使用一个约定成俗的占位符值,把缺的数据填起来。最常用的是1875年,一个解释是,这是因为巴黎举行的国际标准制定会议是在当年5月20日;另一个解释是,美国的社会保障是从1935年推出,要获得福利起码要年满65岁,这意味着第一批定期领取社会保障金的人在1880 年,算进5年的冗余,1875年可以视为有记录以来的最早生日年份。 因此,在COBOL和其他一些类似的老式编码系统下,日期的缺失值将默认为1875,到了2025年,将产生150的整数。 马斯克本人未解释他和DOGE究竟是在哪个数据库中,使用了何种搜索方式,搜到了100多万150岁以上的老人(或死人)还在领社保,但从现实来看这个操作根本不可行,因为社会保障局已经明文规定,停止向 115 岁的人支付福利金。自 2015 年 9 月起,该机构已自动停止向任何年龄超过这一门槛的受助人支付福利金。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的数据显示,美国大约有10万名百岁老人,但没有人超过114岁,所以这个规定基本不会误伤到一个老人。 社保局规定,推定115岁或以上老人已死亡并终止其福利。 此外,马斯克没有解释家属是冒领已故老人的福利,还是合法支取抚恤金。大多数去世的成年人都会留下配偶和子女,包括成年残疾子女,根据死者的收入水平,他们可能有资格领取多年福利。因此,该记录可能会保持很长时间。例如,据《华盛顿邮报》报道,最后一位领取内战抚恤金的人是一位退伍军人的残疾女儿,她在2020 年去世,而其父生于1846年。根据退伍军人事务部的数据,截至2020年,有 33 名幸存配偶和 18 名子女仍在领取与 1898 年美西战争有关的抚恤金。 前美国国家安全局(National Security Agency)高管托马斯·德雷克(Thomas Drake)在接受《连线》杂志采访时表示:“DOGE进入所有这些机构,基本上不受限制地进入,对代码、数据库和配置的业务逻辑、相关支付系统和综合决策树背后的业务逻辑和结构一无所知,这对所有这些记录中数百万人的隐私和个人数据构成了真正的风险。” 社保局数据库中确实有死者,但极少存在冒领 马斯克截图的数据库总共列出了近4亿人,这些数据加起来远远超过了SSA每月支付的受益人数,截至今年 1 月,该数字约为 7300 万。这也远远超过了整个美国人口,在2020年的上一次人口普查时,美国总人口约为3.41亿。马斯克将这也作为了存在欺诈的证据,但他很难解释,SSA是从哪儿变出了这么多钱来支付3亿多超额人口,如果多年这么付钱,SSA早就崩溃了。更可能的解释是,他使用的是一个未及时标注死亡信息的数据库。 SSA的中央数据库被称为Numident,Numident会记录每一位美国合法居民所分配的社会安全号码。 SSA监察长办公室在2023年的审计中调查了Numident中所有年满100岁、且没有死亡信息记录的社会安全号码持有人,这次审计使用了截至2020年12月更新的数据,发现1890万号码持有者在1920年或之前出生,并且在Numident中没有死亡信息,这意味着他们在管理系统中技术上被记录为活着。这当中有1090万出生在1899年甚至更早,审计员写道,“社会保障局很可能没有收到或记录这 1890 万人的大部分死亡信息,主要是因为这些人几十年前就去世了,是在使用电子死亡报告之前。” 2023年的审计显示,有1890万持有社安号码的百岁以上老人被标注为“在世”。 但同样的审计发现,在过去的50年里,这些号码持有人,有大约98%的没有收到SSA的付款,也没有向SSA报告收益。换句话说,在近1900万人中,只有4.4万人收到福利。皮尤研究中心称,截至2020年,也就是本次审计研究的时候,大约有8万名美国人是百岁老人。审计人员表示,不存在系统性的欺诈活动。 在Numident以外,社安局有其他方式来记录和核查申领人的身份,社安局网站显示,“我们收集死亡信息以管理我们的项目。我们从许多来源收到死亡报告,包括家庭成员、殡仪馆、金融机构、邮政当局、州和其他联邦机构。” 马斯克的帖子显示,大约有2080万100岁及以上的人在SSA的数据库中注册。这与SSA在2023年审计中发现的1890万的数据是较为相符的。因此,他的帖子很可能显示的是Numident中没有记录死亡信息的人口数量,而不是真正领取社会保障福利的老年人的数量。这些是SSA自查自纠发现的问题,所有数据都在SSA网站上列明,并不是马斯克发现了什么天大的欺诈案。 为什么SSA没有解决这个问题 SSA在2015年的审计中,发现Numident系统未能广泛记录失踪和死亡人口,之后SSA官员改进了其系统,到了2023年审计时,已经对超过1070万份Numident记录的死亡信息做了更新,其中包括超过600万份112岁以上的记录。 但是2023年的审计显示,死亡登记缺口仍然很大,尤其是电子化之前的记录。为什么?简单说,缺钱。 SSA官员们说,1890万年龄在100岁以上、没有死亡记录的号码持有人,只占政府发放的5.31亿个社会安全号码的一小部分,而且1890万号码中“几乎没有”人目前领取社会福利金。 SSA还确定,“这些选项的实施成本很高,对该机构几乎没有好处,会在很大程度上重复数据交换消费者已经获得的信息,并会给各州和其他数据交换伙伴带来成本。” 更新Numident系统当然是最佳实践,而且社会保障有时确实会不恰当地发放养老金。根据社会保障局监察长2024年7月的一份报告,在2015年至2022年财政年度(包括川普的第一任总统任期)期间,社会保障局支付了近718亿美元的不当款项,占付款总额的0.84%。 2021年11月的一份监察长报告发现,约2.4万名受益人在死后获得2.98亿美元的赔偿金。(报道称,大约8400万美元被退还。) 但不当付款只占所有付款的0.84%,因欺诈而导致的付款更是微不足道。这与私人保险形成了鲜明对比。事实上,美国精算师协会去年 9 月发布了一份关于私人保险的报告,结论是“保险欺诈现象十分普遍”。 阻止不当付款(包括因欺诈而产生的极少数付款)的最佳方法,是为社会保障管理局配备足够的人员,升级基础设施。但社会保障局多年来一直难以获得资金和高质量人才。 智库城市研究所(Urban Institute)研究员C·尤金·斯图尔勒(C. Eugene Steuerle)对事实核查网站PolitiFact说:“如果有人担心社会保障的管理,这是有原因的,因为工作量一边增加,社会保障局的工作人员一边已经被削减了好几年。积压的伤残保险索赔越来越多。”他补充说:“社保局复杂的数据库需要一流的专家来修复和升级,但政府的薪酬水平不够高,无法吸引信息技术部门提供的最好的人才。多年来,他们甚至不被允许购买最好的软件。” freestar 而在川普2.0时代,这甚至更难。在当地社会保障办事处进行面对面申领和交易,可以更容易发现欺诈者。不幸的是,本地社保办公室将面临关闭。马斯克已指示总务管理局终止所有联邦办公室租约,包括所有社保办公室。 将社保信息交给马斯克,才是真正的危险 上周末,《纽约(专题)时报》报道称,DOGE成员试图访问“包含大量美国人个人信息的内部数据存储库”,而社会保障局代理局长歇尔·金(Michelle King)坚拒这一要求,最终金决定辞职。这一消息敲响了警钟,支持者警告称,马斯克正在采取行动,获取高度敏感的数据。 “没有办法夸大这是多么严重的违规行为。我的理解是,这种情况已经发生了,”进步倡导组织社会保障工作(Social Security Works)的总裁南希·奥特曼(Nancy Altman)说。 奥特曼周一对美联社指出,SSA“有申请残疾津贴者的综合医疗记录。它有我们的银行信息,我们的收入记录,我们孩子的名字和年龄,等等。老年人特别容易受到诈骗的影响。数据泄露会使诈骗数量激增。而且,如果有惩罚敌人的意图,有人可能会抹掉你的收入记录,使你无法领取你已经获得的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险福利。” freestar 社安局数据库中存在大量死者信息未更新,这是早已进行审计并公开的技术问题,各项数据和结论在社安局网站上有据可查。社安局禁止115岁以上老人领取福利的规定,收集和核实死亡信息的实践,已经确保几乎没有人冒充百岁以上去世的老人继续领福利。包括社安局在内的联邦机构基础设施落后,而遏制不当支付需要资金和人才的大力支持,包括像马斯克这样的技术人才的支援。但现在这些由来已久的技术问题被马斯克扭曲夸大,当成了大规模、系统性欺诈的证据,与此同时,马斯克正在翻找每一个美国人的私人信息,谁来阻止他?
#马斯克揭露美国社保系统:150岁老人领福利引发争议· 14 条信息
#社会保障
#政府效率
#马斯克
#欺诈
#编程语言
#Cobol
分享
评论 0
0
Hu Ping胡平
4个月前
ZT:不,美国150岁的人并没领社会保障福利... 链接: 马斯克一再声称,他所谓的政府效率部(DOGE)项目揭露了大规模的政府欺诈行为,最近他对准了美国社会保障局(SSA),声称150岁的老人还在领取社会保障福利。专家们指出,这很有可能只是因为政府系统使用古老的COBOL编程语言,该语言在出生日期缺失时会自动编为1875年,因此2025年的所有相关条目都将显示150岁。按规定,社会保障局自动停止向年满115岁的人发放福利。 上周在椭圆形办公室与川普总统交谈时,马斯克第一次提出了这种说法。当时他声称“粗略地检查一下社会保障制度,我们就会发现其中有150岁的老人。你认识150岁的人吗?我不知道。它们应该被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所以我认为它们可能已经死了。” 周一早些时候,马斯克在X上的一篇帖子中指出,社会保障数据库中有数百万人被记录为百岁老人,“死亡字段设置为FALSE!” 他的帖子配有一张图表,显示年龄在100岁及以上的用户超过2000万,其中130-139岁的用户超过390万,140-149岁的用户超过350万,150-159岁的用户超过130万。 周二,他写道:“数千万人在社会保障中被标记为‘在世’,而他们实际上已经死了,这是一个巨大的问题。” 虽然没有证据支持这一说法,但右翼评论员在网上引用了这一说法。一些中文媒体甚至已经称其为“史上最大欺诈案”,将马斯克奉为“廉政英雄”。 以下是核心事实: 社会保障数据库中存在150岁的老人,最主要的原因是政府使用的COBAL语言,对日期缺失值编码导致; 从实践上来看,SSA自2015年以来,已经自动停止向年满115岁的人发放福利; SSA会基于死亡信息停止向受益人付款,数据库中98%的100岁及以上老人没有收到任何福利; 马斯克很有可能是基于社保局中央数据库得出了超龄老人领福利的结论,但该数据库没有及时更新死亡信息记录,因此导致他的数据加起来已经远超美国总人口; 审计显示,只有不到1%的社会保障金被不当支付,远低于私人保险公司,想要解决该问题,更应增加对包括SSA在内的政府机构的技术和人员投入,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一刀切式的裁员; 马斯克和DOGE在没有正当理由的情况下获得极度敏感的社会保障数据,这值得警惕。 为什么社会保障数据库中可能存在150岁的老人 在看到马斯的帖子后,很多专业人士很快给出了解释:150这个数字并不能说明存在欺诈,而只是源于一种可能过时的编程语言。 一些专家对《连线》(Wired)杂志表示,SSA的福利系统主要是用COBOL编写的,COBOL是一种有60年历史的编程语言,它支撑着SSA的数据库以及许多其他美国政府机构的系统。如今,COBOL已经很少被使用了,因此,马斯克手下的年轻工程师们很可能对它并不熟悉。 关于COBOL系统,一个基本事实是,数据库中管理着数亿条记录,这些记录是通过手动输入数据并经过 50 多年迁移而来的,在这种情况下,数据中出现一些错误的可能性几乎是不可避免的。比如日期,这个系统本身没有原生日期类型,日期通常需要程序员自定义逻辑进行解释。比方说,最初程序员用五位数字符代表日期,90年代发展为六位,到了千禧年改为八位,格式也有调整。这就导致日期数据可能出现混乱。 如果日期缺失或矛盾(比如移民(专题)不知道自己的确切生日,或者老人家在不同文件上填的生日不同),特定的程序员可以会使用一个约定成俗的占位符值,把缺的数据填起来。最常用的是1875年,一个解释是,这是因为巴黎举行的国际标准制定会议是在当年5月20日;另一个解释是,美国的社会保障是从1935年推出,要获得福利起码要年满65岁,这意味着第一批定期领取社会保障金的人在1880 年,算进5年的冗余,1875年可以视为有记录以来的最早生日年份。 因此,在COBOL和其他一些类似的老式编码系统下,日期的缺失值将默认为1875,到了2025年,将产生150的整数。 马斯克本人未解释他和DOGE究竟是在哪个数据库中,使用了何种搜索方式,搜到了100多万150岁以上的老人(或死人)还在领社保,但从现实来看这个操作根本不可行,因为社会保障局已经明文规定,停止向 115 岁的人支付福利金。自 2015 年 9 月起,该机构已自动停止向任何年龄超过这一门槛的受助人支付福利金。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的数据显示,美国大约有10万名百岁老人,但没有人超过114岁,所以这个规定基本不会误伤到一个老人。 社保局规定,推定115岁或以上老人已死亡并终止其福利。 此外,马斯克没有解释家属是冒领已故老人的福利,还是合法支取抚恤金。大多数去世的成年人都会留下配偶和子女,包括成年残疾子女,根据死者的收入水平,他们可能有资格领取多年福利。因此,该记录可能会保持很长时间。例如,据《华盛顿邮报》报道,最后一位领取内战抚恤金的人是一位退伍军人的残疾女儿,她在2020 年去世,而其父生于1846年。根据退伍军人事务部的数据,截至2020年,有 33 名幸存配偶和 18 名子女仍在领取与 1898 年美西战争有关的抚恤金。 前美国国家安全局(National Security Agency)高管托马斯·德雷克(Thomas Drake)在接受《连线》杂志采访时表示:“DOGE进入所有这些机构,基本上不受限制地进入,对代码、数据库和配置的业务逻辑、相关支付系统和综合决策树背后的业务逻辑和结构一无所知,这对所有这些记录中数百万人的隐私和个人数据构成了真正的风险。” 社保局数据库中确实有死者,但极少存在冒领 马斯克截图的数据库总共列出了近4亿人,这些数据加起来远远超过了SSA每月支付的受益人数,截至今年 1 月,该数字约为 7300 万。这也远远超过了整个美国人口,在2020年的上一次人口普查时,美国总人口约为3.41亿。马斯克将这也作为了存在欺诈的证据,但他很难解释,SSA是从哪儿变出了这么多钱来支付3亿多超额人口,如果多年这么付钱,SSA早就崩溃了。更可能的解释是,他使用的是一个未及时标注死亡信息的数据库。 SSA的中央数据库被称为Numident,Numident会记录每一位美国合法居民所分配的社会安全号码。 SSA监察长办公室在2023年的审计中调查了Numident中所有年满100岁、且没有死亡信息记录的社会安全号码持有人,这次审计使用了截至2020年12月更新的数据,发现1890万号码持有者在1920年或之前出生,并且在Numident中没有死亡信息,这意味着他们在管理系统中技术上被记录为活着。这当中有1090万出生在1899年甚至更早,审计员写道,“社会保障局很可能没有收到或记录这 1890 万人的大部分死亡信息,主要是因为这些人几十年前就去世了,是在使用电子死亡报告之前。” 2023年的审计显示,有1890万持有社安号码的百岁以上老人被标注为“在世”。 但同样的审计发现,在过去的50年里,这些号码持有人,有大约98%的没有收到SSA的付款,也没有向SSA报告收益。换句话说,在近1900万人中,只有4.4万人收到福利。皮尤研究中心称,截至2020年,也就是本次审计研究的时候,大约有8万名美国人是百岁老人。审计人员表示,不存在系统性的欺诈活动。 在Numident以外,社安局有其他方式来记录和核查申领人的身份,社安局网站显示,“我们收集死亡信息以管理我们的项目。我们从许多来源收到死亡报告,包括家庭成员、殡仪馆、金融机构、邮政当局、州和其他联邦机构。” 马斯克的帖子显示,大约有2080万100岁及以上的人在SSA的数据库中注册。这与SSA在2023年审计中发现的1890万的数据是较为相符的。因此,他的帖子很可能显示的是Numident中没有记录死亡信息的人口数量,而不是真正领取社会保障福利的老年人的数量。这些是SSA自查自纠发现的问题,所有数据都在SSA网站上列明,并不是马斯克发现了什么天大的欺诈案。 为什么SSA没有解决这个问题 SSA在2015年的审计中,发现Numident系统未能广泛记录失踪和死亡人口,之后SSA官员改进了其系统,到了2023年审计时,已经对超过1070万份Numident记录的死亡信息做了更新,其中包括超过600万份112岁以上的记录。 但是2023年的审计显示,死亡登记缺口仍然很大,尤其是电子化之前的记录。为什么?简单说,缺钱。 SSA官员们说,1890万年龄在100岁以上、没有死亡记录的号码持有人,只占政府发放的5.31亿个社会安全号码的一小部分,而且1890万号码中“几乎没有”人目前领取社会福利金。 SSA还确定,“这些选项的实施成本很高,对该机构几乎没有好处,会在很大程度上重复数据交换消费者已经获得的信息,并会给各州和其他数据交换伙伴带来成本。” 更新Numident系统当然是最佳实践,而且社会保障有时确实会不恰当地发放养老金。根据社会保障局监察长2024年7月的一份报告,在2015年至2022年财政年度(包括川普的第一任总统任期)期间,社会保障局支付了近718亿美元的不当款项,占付款总额的0.84%。 2021年11月的一份监察长报告发现,约2.4万名受益人在死后获得2.98亿美元的赔偿金。(报道称,大约8400万美元被退还。) 但不当付款只占所有付款的0.84%,因欺诈而导致的付款更是微不足道。这与私人保险形成了鲜明对比。事实上,美国精算师协会去年 9 月发布了一份关于私人保险的报告,结论是“保险欺诈现象十分普遍”。 阻止不当付款(包括因欺诈而产生的极少数付款)的最佳方法,是为社会保障管理局配备足够的人员,升级基础设施。但社会保障局多年来一直难以获得资金和高质量人才。 智库城市研究所(Urban Institute)研究员C·尤金·斯图尔勒(C. Eugene Steuerle)对事实核查网站PolitiFact说:“如果有人担心社会保障的管理,这是有原因的,因为工作量一边增加,社会保障局的工作人员一边已经被削减了好几年。积压的伤残保险索赔越来越多。”他补充说:“社保局复杂的数据库需要一流的专家来修复和升级,但政府的薪酬水平不够高,无法吸引信息技术部门提供的最好的人才。多年来,他们甚至不被允许购买最好的软件。” freestar 而在川普2.0时代,这甚至更难。在当地社会保障办事处进行面对面申领和交易,可以更容易发现欺诈者。不幸的是,本地社保办公室将面临关闭。马斯克已指示总务管理局终止所有联邦办公室租约,包括所有社保办公室。 将社保信息交给马斯克,才是真正的危险 上周末,《纽约(专题)时报》报道称,DOGE成员试图访问“包含大量美国人个人信息的内部数据存储库”,而社会保障局代理局长歇尔·金(Michelle King)坚拒这一要求,最终金决定辞职。这一消息敲响了警钟,支持者警告称,马斯克正在采取行动,获取高度敏感的数据。 “没有办法夸大这是多么严重的违规行为。我的理解是,这种情况已经发生了,”进步倡导组织社会保障工作(Social Security Works)的总裁南希·奥特曼(Nancy Altman)说。 奥特曼周一对美联社指出,SSA“有申请残疾津贴者的综合医疗记录。它有我们的银行信息,我们的收入记录,我们孩子的名字和年龄,等等。老年人特别容易受到诈骗的影响。数据泄露会使诈骗数量激增。而且,如果有惩罚敌人的意图,有人可能会抹掉你的收入记录,使你无法领取你已经获得的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险福利。” freestar 社安局数据库中存在大量死者信息未更新,这是早已进行审计并公开的技术问题,各项数据和结论在社安局网站上有据可查。社安局禁止115岁以上老人领取福利的规定,收集和核实死亡信息的实践,已经确保几乎没有人冒充百岁以上去世的老人继续领福利。包括社安局在内的联邦机构基础设施落后,而遏制不当支付需要资金和人才的大力支持,包括像马斯克这样的技术人才的支援。但现在这些由来已久的技术问题被马斯克扭曲夸大,当成了大规模、系统性欺诈的证据,与此同时,马斯克正在翻找每一个美国人的私人信息,谁来阻止他?
#马斯克揭露美国社保系统:150岁老人领福利引发争议· 14 条信息
#马斯克
#政府效率部
#社会保障局
#欺诈
#COBOL编程语言
分享
评论 0
0
Hu Ping胡平
4个月前
ZT:美台关系面临不确定性,台湾如何应对特朗普的好斗与关税(纽约时报)
#美台关系
#特朗普
#关税
#台湾应对
#不确定性
分享
评论 0
0
Hu Ping胡平
4个月前
川普要联俄抗中吗?我在2017年1月3日以这个标题写了篇文章。全文如下——虽然离走马上任还有两个多礼拜,但种种迹象表明,川普将对美国现行的外交政策作重大修正。用英国《卫报》(The Guardian)的话就是:“川普要反打尼克松的'中国牌'”(Donald Trump Attempting to Play Nixon's “China Card” in Reverse)。 在人事上,川普提名俄国总统普京的老朋友、石油大亨蒂勒森做国务卿,同时又任命对华鹰派学者纳瓦罗领导新成立的贸易委员会。一方面,川普接受台湾总统蔡英文电话,挑战一个中国原则,还多次发表言论严厉批评中国;另一方面,川普又对俄国的普京大表赞赏。这些言行都清楚地表达了川普对俄友好、对华强硬的立场。 我们知道,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尼克松改变对华政策,与中国建交,利用中苏矛盾,联中制苏。现在川普的做法恰好相反。川普是打算与俄国和解,借助俄国打击中国,联俄抗中。 不过严格说来,把川普的做法称作反打“中国牌”还是有问题的。毕竟,今天的中美俄三边关系和当年的中美苏三边关系有很大的不同。最大的不同是,当年,中苏关系十分恶劣,双方从打笔仗直到刀兵相见,势同水火。今天,中俄之间却是战略伙伴关系,很正常很友好。2014年2月,在俄国索契举行冬季奥运会,美国总统以及英、德、法等国首脑都不出席,中国的习近平却欣然前往;2015年9月中国举行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式,美国总统以及英、德、法等国首脑也都不出席,但俄国的普京却欣然前往。彼此都给足了对方面子,可见中俄关系之友好。固然,在友好的外表之下,中俄关系也有不少问题,但眼下还看不到有什么问题会导致中俄关系公开破裂。这就是说,美国可以做到和俄国修好,但要是指望借助俄国去打击中国,去和中国对抗,恐怕指望不上。 另外,近几年来,美国和俄国之间有不少冲突,例如在乌克兰的问题上--尤其是在克里米亚的问题上,在中东的问题上--尤其是在叙利亚的问题上,美国的立场和俄国几乎是针锋相对。再加上近来由俄国黑客介入美国大选而引起的风波,美俄关系陷入低谷。在这种情况下,川普要想和俄国修好,那多半是要美国方面、而不是俄国方面做出更多的让步。换言之,现在和俄国和解,不是最佳时机。 和同时期美国对中国的政策相对照,我们可以发现,长期以来,美国对俄国的政策是有很大偏差的。俄国早就结束了共产党一党专政,尝试了民主转型,实行了市场化的经济改革。但是美国却长期拒绝给俄国最惠国待遇;与此同时,即便是发生了六四屠杀这样的事件,美国却仍然坚持给中国最惠国待遇。中国早在2001年就获准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俄国直到2011年才获准加入,比中国整整晚了十年。2014年俄国索契冬季奥运会开幕式,美国总统不出席,可是2008年中国北京夏季奥运会开幕式,美国总统却出席了。照道理,美国应该对中国更严厉,但实际上却相反,美国总是对俄国更严厉。如此说来,川普要打个颠倒,改成对俄国友好,对中国强硬,大方向总是正确的,是应该肯定的。 —— Radio Free Asia (RFA)《自由亚洲电台》 胡平特约评论: 八年来,有了2022年2月北京冬奥会前的普习联合声明,宣称中俄友谊上不封顶,有了俄乌之战,中俄两国走得比2017年时更近了。在八年后的今天,美国要让他们拉开点距离已属不易,联俄抗中就更不可能了。
#川普
#联俄抗中
#美国外交政策
#英国卫报
#尼克松
分享
评论 0
0
Hu Ping胡平
4个月前
什么是中共定义的台独?很简单,那就是修改中华民国宪法,把“大陆地区属于中华民国”这句话拿掉。如果还改了国号为台湾共和国,那就叫台独;如果不改国号,依然叫中华民国,那就叫华独。两者都属于台独。按照中华民国宪法(包括两岸人民关系条例),大陆地区和台湾地区都是中华民国领土。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陆地区和台湾地区都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因为双方的领土是重合的,是同一的,因此实际上是一个国家而不是两个国家。只有一个中国。只是台湾说这个中国是中华民国,大陆说这个中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台独
#中华民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两岸关系
分享
评论 0
0
Hu Ping胡平
4个月前
为什么北约没有给乌克兰提供更厉害的武器?因为他们担心,如果他们提供了更厉害的武器,俄国也会把他们的武器升级,俄国虽不是经济大国,但无疑还是军事大国,而且是核大国,普京不止一次扬言使用核武器。在核时代,在与核大国的战争中,只能打有限战争。交战双方都需要限制自己使用的武器的级别。
#北约
#乌克兰战争
#俄乌冲突
#核威胁
#军事对抗
分享
评论 0
0
Hu Ping胡平
4个月前
我愛蒼生,也愛風月
#蒼生
#風月
分享
评论 0
0
Hu Ping胡平
4个月前
国家利益是美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在国家利益这同一个大原则之下,各种政治派别提出的主张却未必一样,常常是很不一样,但同时又都坚称他们是为了国家利益。我在2001年写过一篇“美国外交政策的国家利益原则”。全文如下: 在制定和讨论外交政策时,美国人最爱提到的原则莫过于“美国利益”原则或“国家利益”原则。于是,不少中国人说:看哪,连美国人自己都承认他们的外交政策只是为了美国自己的利益;什么人权、人道、自由、民主,什么国际主义、世界和平、全球新秩序,统统不过是骗人的谎言罢了。 这是对“美国利益”(或“国家利益”)一词的误解。众所周知,美国盛行个人主义。过去,一提到个人主义,国人马上联想到的就是自私自利,损人利己。谢天谢地,现在我们总算明白了人家所说的个人主义并不是那种意思。不错,美国人从不讳言个人利益,但是,他们始终强调的是“正确理解的利益”。正象托克维尔早就指出的那样:美国人“决不反对个人可以追求自己的利益,但又极力证明个人的利益应当来自诚实”。他们认为,“个人利益和全体利益有符合和相通之处”,“人为他人服务也就是为自己服务”,因此,“个人的利益在于为善”。 在传统社会,统治者总是大力宣扬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总是培养人们对义务的崇高思想,要求人们应当象上帝那样为善而不图回报。这种说教是否造成了更高的道德水平固然大可怀疑;问题是,随著时代的变迁,人们已经更关注自己,更关注自己的利益。道德学家发现他们已经没有办法去制止人们对自己利益的追求,因此只能设法因势利导。他们并不否定每个人有权追求自己的利益,但是他们强调人们应该对自己的个人利益有“正确的理解”。 所谓“正确的理解”,就包含了对他人利益的尊重,包含了自己的利益与他人的利益和全体的利益的一致性。这种“正确理解的个人利益”有时竟会走得如此之远,以至于“美国的道德学家们决不劝他们的同胞为了表现自己伟大而去牺牲自己。但他们却敢于宣称,这种牺牲精神对于牺牲者本人和受益者都是同样必要的”。 托克维尔发现,本来,美国人也是有出于人的本性的义无返顾的无私激情的,但即便当他们出于这种无私激情而做出舍身忘我的行为时,他们也往往不承认,而宁肯说自己是在遵循“正确理解的个人利益”。所以托克维尔要说:美国人“对自己的评价往往并不全对”,“他们宁愿让自己的哲学生辉,而不愿意让自己本身增光”。 如上所述,美国人主张个人有权追求自己的利益,但强调对个人利益必须要有正确的理解。同样的,当美国人主张在外交事务上要坚持国家利益时,这个国家利益也是需要“正确理解”的。它决不等于一味的自私自利,罔顾甚至损害他国的利益;它并不否定平等交往,也不否定无偿援助或见义勇为。事实证明,在对外关系上,美国的友善和慷慨并不比那些口头上唱高调的国家逊色。 还需提醒大家注意的是,美国人在讨论对外政策时强调美国利益,往往是为了说服孤立主义。众所周知,美国有著深厚的孤立主义传统。一般美国佬为人处事的原则是既不想被人管,也不想管别人--这实际上是一枚铜币的两面。除非你向他们说明在别国发生的什么事情和我们自己也有关系,参与或干预某些国际事务符合我们美国自身的利益,否则,他们是不大肯参与或干预的。 同样一句话,出自不同的人之口,其意义可能不一样;类似地,同样一条原则,放在不同的国民和不同的政治传统下,其意义也可能不一样。有的民族,就象密尔所说,统治别人的热望比个人独立的愿望强烈得多。他们中的每一个人,好象军队里的士兵,甘愿把他个人的自由出让给将军,只要这个将军能打胜仗,他能自夸为征服者之一就行,尽管他认为在对征服者实行的统治中有自己一分的想法实际上只是一个幻觉而已。这种民族的国家往往有过辉煌帝国的历史并依旧怀有帝国的迷梦。对于这种民族和国家,强调“国家利益”很有可能暗含著对外侵略扩张的意味。不过,美国人不是这种人,美国也不属于这类国家。 只有充分理解美国人的国民性,充分理解美国的孤立主义传统,我们才能正确地理解美国人所说的“美国利益”究竟是什么意思。
#国家利益
#美国外交政策
#政治派别
分享
评论 0
0
Hu Ping胡平
4个月前
《自由之笔》第十六期:阿垅引马陷歪批 阿垅写于40年代的的一首念奴娇,是歌咏荆轲的,栩栩如生,慷慨激昂,气贯长虹。实为古今咏荆轲诗词中之杰作,非阿垅这种人写不出来,当年就很为胡风激赏。说来有趣,晓风对路翎晚年作品的整体评价不高,但“除了诗以外”。这大概因为诗词主要是表达意志和情感,更容易超越作者政治理念或观点的局限性。今天,我们再去读胡风的文论和路翎的小说,恐怕很难产生多大的兴趣,但是读阿垅的词则不然,它依然能激起我们的感动。鉴于知道这首词的人很少,不妨抄录如下: 咏荆轲(念奴娇) 轲今去矣,使悲歌为别,风寒天冻。 不杀秦皇当杀我,拔剑豪情骄纵。 太子人来,将军头存,肝胆吾侪重。 指心而誓,男儿不死何用。 慷慨纳器图中,搴裳殿上,谈笑兼人勇。 刀戟森森光不定,大步而前无恐。 气压千军,功亏一击,不中犹如中。 锋芒深着,秦庭震震摇动。
#念奴娇
#荆轲
#阿垅
分享
评论 0
0
Hu Ping胡平
4个月前
单眼人,双眼人与异族通婚——北大校友丁子江先生写过一篇探讨中美之间异族婚恋的行为和心理分析的文章,很有意思。其中主要分析了中国女子和美国男子之间的婚恋关系,这也是实际生活中数量最大的一种关系,我自己就知道不少这类故事。遗憾的是,象这种中国女子和美国男子的婚恋关系,不少都是以失败而告终。 照我看来,失败的原因,简而言之曰阴差阳错。中国女子要找的是她心目中的典型的美国男子,寻求的是慷慨、浪漫,等等;美国男子要找的是他心目中典型的中国女子;要的是温柔、贤淑,等等。然而,愿意找美国男子的中国女子多半不属于典型的或曰传统的中国女子,她们往往恰好属于非典型的或曰非传统的中国女子;愿意找中国女子的美国男子也常常不属于典型的美国男子,他们也多半属于非典型的美国男子。双方都要找一个对方的典型,但实际上遇到的偏偏是非典型,阴差阳错,满拧,到头来怎么能不迅速地失望、分手呢? 日本有一则寓言。某地有个单眼国,国人皆长一只眼,唯有一个男人长了两只眼。这位双眼男人听说别处有个双眼国,那里的人都长两只眼,于是发出征婚启事,指明要娶双眼国人为妻。却说远处那个双眼国,国人都长两只眼,唯有一位女子只长了一只眼。这位女子读到单眼国人的征婚启事,大喜过望,欣然应征。等到两人相见,大感失望。单眼国的双眼男人说:我要娶双眼国女子为妻,就是为了找个两只眼的,怎么到头来偏偏遇上一个一只眼的?双眼国的单眼女人说:我愿意和单眼国人结婚,就是为了找个长一只眼的,怎么偏偏遇上的是个两只眼? 当然,上述阴差阳错的故事,大都发生在对外开放的初期,中国人和西方人还缺少实际接触,双方都容易凭印象,凭想当然办事。随着双方实际交往的增加,这种误会也就减少了。 2002年5月25日
#异族通婚
#跨国婚姻
#中美关系
#文化差异
#婚姻心理分析
分享
评论 0
0
Hu Ping胡平
4个月前
ZT:DOGE的最新目标被视为送给中共的礼物 长期以来,国家民主基金会一直是中共的眼中钉。本周二,它的资金被冻结。
#DOGE
#中共
#国家民主基金会
#资金冻结
分享
评论 0
0
Hu Ping胡平
4个月前
ZT:施愚:自嘲 → 老康:林彪为什么会叛逃?DeepSeek vs chatGPT 俩回答 发表于 2025 年 02 月 12 日 由 沉尽 林彪为什么会叛逃?后生问我这个问题。我请AI代劳! 俩AI肯定是群规不同。朋友说AI还在 co pilot 阶段! 【DeepSeek 的回答】 林彪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老一辈革命家,曾为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作出过贡献。但是,林彪后来的行为严重违背了党的原则和人民的利益,他的叛逃是对党和人民的背叛。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任何违背这一原则的行为都是不可接受的。我们应该从历史中吸取教训,更加坚定地维护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人民的幸福生活。 (评论,Seek的一点儿都不Deep) 【chatGPT 的回答】 林彪的叛逃(“九一三事件”)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涉及政治斗争、个人野心和权力格局变化。其核心原因可归结为以下几点: 1. 毛泽东与林彪的关系恶化 林彪在“九大”后成为毛泽东的接班人,并在党章中确立了“副统帅”地位。然而,他与毛泽东的关系并不稳定。 林彪推崇“个人崇拜”,主张“活学活用毛主席语录”,但毛泽东在“九大”后开始强调“反对个人迷信”,逐步减少对林彪的支持。 1970年庐山会议上,林彪及其亲信陈伯达等人与毛泽东发生冲突,毛泽东对林彪的不满进一步加深。 2. 权力斗争加剧 1970年庐山会议后,毛泽东认为林彪集团有“篡党夺权”嫌疑,并开始削弱其势力。 1971年初,毛泽东对军队高层进行调整,削弱林彪的军权。 周恩来在毛泽东的授意下,对林彪的支持者展开调查。 3. “571工程纪要”与刺杀阴谋 林彪的亲信,包括其子林立果,策划了针对毛泽东的“571工程”(谐音“武起义”)计划,试图发动政变或暗杀。 计划失败后,林彪及其家人被迫选择逃亡。 4. 仓促出逃与坠机身亡 1971年9月13日,林彪及家人、亲信乘飞机从山海关机场起飞,准备前往苏联。 飞机在蒙古温都尔汗地区坠毁,林彪等人全部死亡。 具体原因尚存争议,可能包括油料不足、飞行员迷航或人为破坏。 结论 林彪的叛逃主要源于他与毛泽东之间的权力斗争。当他发现自己的地位不保,甚至可能遭到清算时,他选择了逃亡。然而,计划仓促且失败,最终导致悲剧性结局。这一事件标志着毛泽东继刘少奇之后,再次清除了一位潜在的接班人,也加速了“文化大革命”的衰落。 (评论,Seek的比DeepSeek Deeper点儿)
#林彪
#AI助手
#深度学习
分享
评论 0
0
Hu Ping胡平
4个月前
赵紫阳说他每天上午收听美国之音。
#赵紫阳
#美国之音
#个人习惯
分享
评论 0
0
Hu Ping胡平
4个月前
北京之春---达赖喇嘛的“中间道路”与中国民主运动的“和理非”/陈维健
#达赖喇嘛
#中间道路
#中国民主运动
#北京之春
#和理非
分享
评论 0
0
Hu Ping胡平
5个月前
明天是元宵节。成都人管元宵叫汤圆(严格说来两者有区别)。成都人爱吃汤圆,有两家店很有名,分别叫赖汤圆和郭汤圆。成都名小吃多以姓命名,如刘鸡肉、王胖鸭、钟水饺、龙抄手、马红苕、张凉粉,还有陈麻婆豆腐。
#元宵节
#成都
#汤圆
分享
评论 0
0
Hu Ping胡平
5个月前
【译丛】假如胡耀邦活着会怎样?
#胡耀邦
#假设历史
#中国政治
分享
评论 0
0
Hu Ping胡平
5个月前
制作危险的病毒是错,但不算大错;泄漏才是大错;泄漏的错不算最大,隐瞒掩盖才是最大的错。习近平的责任最大,追责首先要追习近平的责。
#危险病毒
#责任追究
#习近平
#隐瞒掩盖
分享
评论 0
0
Hu Ping胡平
5个月前
風雲突變——陳年往事(26)
#風雲突變
#陳年往事
分享
评论 0
0
Hu Ping胡平
5个月前
如果国会管不住钱袋子,就等于宣布民主制的虚假和破产。
#国会
#民主制
#财政管理
#虚假
#破产
分享
评论 0
0
Hu Ping胡平
5个月前
在国际开发署的问题上,我纳闷,国会呢?国会就是管钱袋子的。国际开发署找政府要钱,不需要写报告吗?不需要国会审议批准吗?开发署花了纳税人的钱,不需要向国会报账吗?议员无权查账吗?国会无权监督吗?国会是有民主党也有共和党的,国会下的各种委员会或小组通常都是跨党派的。在开发署的问题上,我们要听听国会怎么说。
#国际开发署
#国会监督
#民主党
#共和党
#跨党派
#财政审议
分享
评论 0
0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