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追究

【 #天然溶洞为何成垃圾桶 湖南慈利溶洞污染调查】近期,有网民反映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有溶洞被倾倒大量垃圾,拍摄的画面触目惊心。事发后,当地迅速组织人力物力对存量垃圾进行清理,按照“一洞一策”开展系统治理,目前已累计清理出约51吨垃圾;同时,对相关单位4名责任人采取停职检查等措施,对15名相关责任人立案调查。“一次性用品、破旧衣服、塑料袋……什么垃圾都有。”在位于通津铺镇长峪铺村15组的罗家天坑溶洞,垃圾清理工作安全员唐勇指着一旁打包摆好的十多袋垃圾向记者介绍,每袋重量在60斤左右,部分垃圾已与淤泥混为一体。除生活垃圾外,有的溶洞内还存在养殖粪污。3月16日以来,张家界市和慈利县两级生态环境、农业农村等部门对相关乡镇养殖场(户)开展排查。目前,相关部门已对12家涉嫌违法排污的养殖场(户)立案调查。巨量垃圾究竟从何而来?慈利县有干部反映,由于地处山区、经济欠发达,慈利各乡镇、村庄的垃圾运输车、垃圾桶等环卫基础设施不足;2010年当地禁止焚烧垃圾后,农村地区随意倾倒、堆放垃圾问题明显。于是,溶洞成为天然“垃圾桶”。直至2015年,国家层面对农村垃圾处理工作进行全面部署,上述情形有所好转。今年51岁的长峪铺村村民罗庭喜的家离一处被污染的溶洞只有200多米,罗庭喜说,每下一场大雨,雨水就把里面的垃圾往更深处冲,溶洞像“黑洞”一般,人们并不知道它究竟有多深。“也有些垃圾是当时村里或乡镇收集后,统一倾倒进溶洞的。”在另一村走访时,有村民向记者回忆,每逢镇里赶集,从集场上清理的垃圾都是“用卡车拖过来的”。当地部分干部也承认,2015年之前,在乡村两级,存在集中焚烧、填埋、朝溶洞丢弃等多种垃圾处理方式。慈利县位于湘西北山区,境内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溶洞较多。在本次污染被曝光之前,慈利并未就全县溶洞底数、分布、环境开展过摸底,对溶洞被污染程度、生态脆弱程度缺乏系统研究。湖南省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监测所环境地质调查中心副主任帅焕介绍,污染物一旦进入岩溶含水层,短时间内可能污染下游地表水体,造成水质恶化,影响水生态环境。而一旦洞内石笋、钟乳石等岩溶景观被污染破坏,自然恢复将十分缓慢。更多详细内容请查看原文>> :sys_link: 网页链接 https://3g.k.sohu.com/t/n898011859?serialId=b7877c985d0a7904c9af498f2046c1f5&showType=news :icon_weibo: https://weibo.com/5890672121/Pw9uktFKt#搜狐新闻
4个月前
新华社老记者顾万明公开质疑李克明死因付出慘重代价,不仅被判刑,还失去了退休待遇。顾万明2023年10月30日向党中央、国务院发出公开信,要求彻查李克强死因,给全国人民一个交代。公开信中提出五点诉求:1. 停止遗体火化安排;以待调查;2. 成立党中央、国务院联合调查组,查清李克强死亡真相,给党员和人民一个交代;3. 对所有相关人员进行调查鉴别,并相应追究责任;4. 遗体解剖;5. 成立治丧委员会,给李克强以应当的礼葬规格。 署名“中共党员顾万明”的公开信指出,根据党中央关于高级领导干部外出的纪律要求,李克强到上海“休息”显然经过党中央批准、安排,否则不可能出京、入沪。许多党员、人民群众对李克强25日到上海,26日仅仅一天就突然逝世(实际情况是李克强26日下午或晚上已逝世,抢救工作延宕到27日0时10分)觉得不可理解,认为其中有很多事实没有说清,很可能存在严重的问题。 信中指出,李克强是正国级的党和国家高级领导人,对他的突然死亡原因不查清楚,匆忙进行遗体火化很不应该。“李克强突然逝世后,有关方面没有向众人说明其死因、抢救过程,只说了‘因心脏病’,其中有很多疑点不可理解,产生了很多、很大的意见,在社会上议论纷纷,造成很大的舆论影响。” 公开信还写道,李克强显然属于不正常逝世,应该不受过去丧事简办的限制。“目前仅仅发布了一个讣告,没有发布治丧委员会名单,也没有其他通告。在北京派专机到上海接李克强遗体时,也没有发布有关新闻,不知道有没有党和国家领导前来接送。这是前所未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