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行宇宙中成为美国首任女总统的希拉里·克林顿,在 Kirk 已因被污蔑为“法西斯/纳粹”而惨遭暗杀之后,依然继续发布这种煽动仇恨的言论。 在当下政治语境里,许多美国左派媒体和政客习惯把反对跨性别教育、反对激进教材的家长与保守派人士标签化为“法西斯”。这与 Charlie Kirk 等保守派人士长期遭受的“纳粹、法西斯”污名化叙事高度重合。 Kirk 的遇害,动机与其“被妖魔化为极端危险的法西斯人物”直接相关。在这种背景下,继续把保守派教育主张与“法西斯”绑定,就像是在为这种暴力提供叙事合法性。你一边谴责政治暴力,另一边却在语言上给对方贴上最极端的标签,这是极其矛盾和危险的。 当左派政客、工会领袖用“法西斯”攻击保守派时,这是“自由表达”;但当保守派人物批评跨性别议题、批评公立教育时,却被定性为“仇恨言论”,因此被取消、封号,甚至被司法迫害,银行账户都被禁用。结果导致一种“不对称的舆论环境”——只允许左派骂你,不允许保守派回击。 这样的极端书籍与不负责任的推荐,只会让对立进一步升级:左派受众会更坚定地认为“对手就是法西斯,必须消灭”;保守派受众则觉得自己被“非人化”,更担心暴力升级。在 Kirk 遇害后继续推动这种叙事,本质上就是在加深仇恨裂痕。 更讽刺的是,《Why Fascists Fear Teachers》能在美国出版、推广、公开销售,本身就是言论自由的有力证明。 如果真处在一个“法西斯独裁”的环境(比如中国),这类书籍根本不可能问世。 希拉里今天还能在社交媒体上高调宣传这本书,本身说明她享有充分的言论权利。在真正的独裁政体里,像她这样曾经挑战政权、输掉选举又持续批评当局的人,早就会被清算、坐牢,甚至从肉体上彻底消灭。 他们一边享受着极高的言论与出版自由,一边却滥用“法西斯,纳粹,种族主义者”去给对手贴标签,完全忽视了真正极权制度下没有这些权利的现实。这样做不仅虚伪,还削弱了“法西斯”一词的真实含义,把它降格成党派斗争的口号,而不是对真正独裁的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