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生育率下降
关注
德潤傳媒
22小时前
中國人口雪崩無解! 北大教授張俊妮預言:只剩4億老人的「鬼城中國」即將來臨! 2024出生僅780萬創歷史新低,地方發錢催生秒變追回
#中国人口雪崩
#人口危机
#老龄化社会
#生育率下降
#经济衰退
分享
评论 0
0
Ken Wong
1天前
咋不生娃了?🥲
#生育率下降
#不愿生育
#社会压力
#经济负担
#生育意愿低
分享
评论 0
0
Leva
1周前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教授——张俊妮的演讲。 她认为中国本世纪末会回到4万万人口,人口结构高度老化。 1949年,中国人口也是4万万,但超级年轻化,人均寿命只有不到40岁,不存在养老问题,而现在中国人普遍都活70岁,甚至80岁,本世纪末可能普遍都活80岁了。 这是她2025年的预测,我相信再过几年,她还会修改她的预测。 2020年到2024年,中国出生了差不多5千万人。 假设2020年以后出生的人都能活到2100年,假设中国本世纪末人口4亿,那么从现在开始到本世纪末,中国每年必须出生至少460万人,这是不可能的。 2023年中国出生了440万女婴,2050年代这些女性进入生育年龄,如果要生产460万人,生育率将需要超过1.0,但2050年中国生育率可能达到0.7以下了。 张俊妮教授不可能不知道以上情况,她很可能是担心如果预测中国本世纪末只有不到三亿人,会太炸裂,会政治不正确。 这里有个小问题,中国这些年盖了足够20亿人居住的房子,本世纪末只有不到4亿人,那些大基建、房地产咋办?坏了有钱修吗?全部炸掉?这一大堆垃圾搁哪儿?
#人口老龄化
#生育率下降
#张俊妮
#人口预测
#房地产
分享
评论 0
0
海外爆料
1周前
🔥 曾经人丁兴旺的文明古国,正在以全球罕见的速度滑向 生育断崖‼️
#生育断崖
#文明古国
#人口危机
#生育率下降
#社会问题
分享
评论 0
0
Morris
1个月前
在塔玛德星球,有一个叫物归旺霸旦古老的国家,这个国家历史悠久,这个民族的人们吃苦耐劳、勤奋勤俭、愚昧且麻木。这个国家过去几十年迎来了社会的高速发展,但高速发展建立在剥削奴隶的基础上。后来高速发展的果实,被这个国家的boss和利益集团抢夺了(过去几十年的财富)。并且,不只是抢夺了已有的财富,而且是未来计划要赚的钱(寅吃谋粮的N次方),也提前抢走了(未来几十年的财富)。然后,未来就需要奴隶持续奴隶,还数这数十年的钱。于是,奴隶们都绝望了,生育率急转直下。这时候,这个国家出现一些所谓的“英雄”,他去别的国家剽窃一些代替奴隶的技术(A唉技术),boss和利益集体重新看到了希望。并且这些利益集团内的谋士(毒士)贾诩说,未来不需要这么多奴隶了,还浪费粮食,于是...奴隶们不知不觉的陆续死去。后来,又发现这些A唉的技术没抄袭好,是这些“英雄”为了忽悠boss的的假技术。
#塔玛德星球
#物归旺霸旦
#剥削奴隶
#生育率下降
#A唉技术
分享
评论 0
0
Tao🇦🇺
1个月前
白人闹女权的结果就是,女人和男人成了竞争对手,女人不得不工作,回家还要承担大部分家务带娃。那么白人女性选择不结婚不生育,去工作、去交税,政府引进穆斯林,穆斯林女的不工作使劲生娃,生5-6个是少的,然后拿我们交的税养穆斯林的娃。穆斯林在西方国家的人数越来越多,白人人数越来越少,最后穆斯林成为大多数,人家选人家的穆斯林进政府各个要职,执行沙利法,掌控整个国家。 这就是真相。这就是白人西人闹女权的最终结果。
#白人女权
#穆斯林移民
#生育率下降
#文化冲突
#西方国家
分享
评论 0
0
易富贤Yi Fuxian《大国空巢》
1个月前
本科、硕士招生,女生早已远超男性。据2010年普查,6岁性别比高达119:100。这些孩子到2022年18岁,开始读大学,据教育部数据,本科招生中女生占63%。女性一般希望配偶有更高学历。一方面是女性稀缺,数量在锐减;一方面是女性择偶对象减少,推迟婚育、甚至终身单身,结果是结婚和出生持续下降。
#高等教育
#性别比例失衡
#女性择偶
#结婚率下降
#生育率下降
分享
评论 0
0
Salonbus
1个月前
如果高度发达,社会稳定的状态是什么,一定是老龄化。生物种群自有其隐秘的智慧。遭遇重大伤亡,自然生育率会提高,生活水平提高,但是边际获取资源的压力变大,自然会选择减少生育。老龄化不是危机,而是很长时间内大多数人都要面对的长期状态。
#老龄化
#社会稳定
#生育率下降
#长期状态
#资源压力
分享
评论 0
0
Ken Wong
2个月前
咋都不生娃了?
#生育率下降
#人口问题
#社会压力
#经济负担
分享
评论 0
0
佛瑞德里希4th😷
2个月前
人类文明正在从匮乏模式转向繁荣模式,我们,正处于新旧交替的关口。 在全球范围内,经济层面,传统农业正在被现代工业包括工业化的种植技术和生产方式取代;政治层面,基于伤害链逻辑的统治模式正在被基于产业链逻辑能更好地支撑经贸发展的现代化政治模式取代;文化层面,普世价值正在攻城略地。 人们的生产方式改变了,于是生活方式随之改变,最后,生育模式不得不同样迎来改变,这一切改变的结果是,新人类正在出现,旧人类正在消亡。 打工人正在出现,牲人正在消亡。 这不能算是“种族灭绝”,因为旧人类的肉体生命并没有消失。 只是,当一个个的“翠花”、“二狗”离开世代栖居的土地,离开传统农业生产生活方式,进入城市,进入流水线上或格子间里的工作场景,变成Peter、Linda,当他们想到生育时再也回不去“多个孩子多双筷子”的老一辈心态,他们在精神层面的存在就已与旧时不同。 在新旧交替的时代,旧人已变成新人。 而且他们将留下新的传承,因为旧人的传承已不合时宜,旧的传承方式在新时代里正在失效,坚持旧传承并不能让旧人、旧族复兴,只能让个体失去传承的可能。 因为当整个世界的生产生活方式都已改变时,你按牲人的传承方式生育抚养出的儿子将无法适应职场、无法谋生,无法在经济上自立,从而无法为你生下孙子。 当世界变成打工人的世界,打工人就只能构建打工人的传承。 或者,在个体层面,因构建传承失败而断绝传承。 从牲人到打工人的蜕变,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尤其是,在最有难度的项目上,在构建全新的、完整的传承模式上,在让已经从牲人蜕变为打工人的自己成功生育新一代打工人,并让这新生的一代同样拥有生育下一代的全部能力这件事上,许多人都会失败。 因此,在每个处于新旧交替关口的国家里,你都会看到生育率的急剧下跌。 因为许多人作为个体的蜕变是成功的,作为家庭,作为传承者的蜕变,是失败的。 许多自己从牲人家庭里走出来的打工人,在生育子女时并不能摆脱原生家庭的巨大影响,他们仍会下意识地按培养牲人的方式去培养自己的孩子——于是培养出无法满足现代社会要求的孩子。 许多农民工在城市里养大他们的孩子,但他们的孩子既无法回到农村,也无法完全融入城市,既无法回到农村去娶个旧式媳妇给他们生孙子,也无法在城市里的职场上和情场上,胜过在各方面都更具优势的城市原居民。 但农民工把孩子送回老家,让孩子以留守儿童的身份长大,他们的孩子同样会活得尴尬,既难以适应城市的生活方式人际关系,也难以象自己从小接受祖辈传统教育的父辈一样过旧式的农村生活。 我们处于新旧交替的关口,新人类正在出现,旧人类正在消亡。 无法养育出下一代合格打工人,无法构建出新传承的家族会消亡,会绝嗣。 而这令不明真相的专家感到困惑,令不明真相的个人感到痛苦。 为什么有那么多孩子成了“烂尾娃”? 为什么那么多孩子明明已经非常听话、非常努力,却仍是令父母失望? 因为在父母们决定生育的时候,在父母们进行教育的时候,他们不知道自己该培养出怎样的孩子,也不知道自己要怎样培养孩子。 孩子的失败,常常是注定的。 因为父母的教育失败。 而父母的教育失败又来自父母的父母,来自祖辈压根就没有培养过父辈们的教育能力。 一个家庭,一个家族,一个族群,在它想要延续的时候,真正需要关注的,真正需要培养的,实际上是教育能力的传承。 而教育能力的传承在中共国是早已被绝然斩断的。 中共国的人口危机,实质上是传承危机。 既是打工人的传承危机,也是牲人的传承危机。 我们已经看到了父子双双送外卖的“寒门难出贵子”剧码,看到了买天价学区房把孩子供进名校,孩子毕业后却再怎么拼命也买不起同样房子的苦涩笑话。 活在中共国,这一代打工人里,有无数人都已无力留下自己的传承,他们没办法把孩子培养成和自己一样不用啃老、能有份稳定工作自食其力的打工人。 但牲人式的传承也将断绝。 政府对农村的压榨,对农业人口的竭泽而渔,教育、医疗、住房这新三座大山,早已使最底层农村人口没了不出门打工也能养家糊口的底气,使牲人式传承没了存在的现实基础。 苦吗? 苦。 但在新旧交替的当口,无力完成蜕变的旧人类在传承层面的消亡,是整个社会只能支付的代价。 尤其是,在没有任何政策、任何指引去协助个体完成蜕变,在面对传承危机,每个人都孤立无援的状态下,我们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无数人成为这种“代价”。 能改变这一切的办法是什么? 是意识到这不是人口危机而是传承危机,是不再着眼于恢复人口、恢复生育,而是修复传承体系,完成新人类传承体系的构建,协助已经走到半路的人们冲破瓶颈。 是在传承模式的竞择里,有意识地让打工人的传承胜出,摒除牲人传承的干扰。 是不再卡在新不新、旧不旧的尴尬位置,索性弃旧迎新。
#新旧交替
#传承危机
#打工人
#生育率下降
#教育失败
分享
评论 0
0
Ken Wong
2个月前
说好了再怎么发钱也不会有人生娃呢?
#生育率下降
#发钱政策
#人口问题
#生育意愿
#社会现象
分享
评论 0
0
佛瑞德里希4th😷
2个月前
今天我想说一说传承: 纷繁世事,皆属表象,真正有意义的,永远是传承,也只是传承。 因为只有传承,能让人泅渡于时光长河,逆流而上,肉体为传承而生,文化为传承而起,一个个族群兴起又湮灭,无数个体生命的悲欢离合,不过是载道之筏,是传承借取的宝器。 而文明之演化,部落之兴衰,男女之论争, 全都围绕着传承展开。 所以不深思于传承,你将无法理解世界的真实面向。 欧美当前最大也最重要的问题,就是他们的传承危机。 也是他们把传承危机错认成了人口危机、生育率危机。 当欧美国家为了“解决”人口问题,为了提高生育率而推出种种移民政策、生育鼓励措施时,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些政策虽然能缓解人口问题,却加剧了传承危机。 大量引入移民,只会令本土传承因受到冲击陷入更深困境。 在生育一事上补贴肯多生、滥生的弱者,却会令慎于生育的较强者的后裔传承沦为社会中的少数。 单纯追求人口数量是没有意义的,对传承没有意义,且时常有负面作用。 欧美国家的人口政策、移民政策,就这样因设错目标令本国传承不断被削弱。 也令男女矛盾不断加深加剧。 错了,这一切都错了。 我们需要重新认识困扰“发达国家”已久的人口问题、生育率问题。 我们需要意识到,当每个发展中国家都随着社会发展进步而出现生育率下滑,出现人口危机,甚至在较发达的东亚国家,生育率降到令人发指,超过欧美的程度,它就不该继续被看成一个单纯的“生育问题”。 而是传承问题。 因为在发展中国家,在近百年来新发展起来的发达国家里,你会看到典型的生育率下降现象是与代际更替同步发生的。 是发展初期的父母生育的儿女,无力或不愿重复父母的生育模式。 是旧的生育模式适应不了新的时代,因此没创造出可行的新生育模式的儿女一代只能让旧模式的传承在自己这里中断。 是旧模式无法传承。 是儿子们无法生育孙子。 只有意识到现代社会的人口问题,本质上是传承问题,不是“新生儿数量不足”,也不是“年轻劳动力供应不足”,而是各国政府用生育补贴和吸纳移民得到的人口不能为这些国家提供更多“孙子”,不能为这些国家提供有能力孕育更多孙辈的“传承者”的问题,把注意力和资源重新投向传承,精准投向“增加能生孙子的儿子”这种可持续项目,各国的生育率才能得到根本性的恢复。 只有意识到“不能生孙子的儿子”是传承方面的无效人口,“只会生别家孙子”的移民同样是对强化本国传承没有价值的无效人口之后,欧美列国才有可能摸索出真正强化自身传承的方案,才有可能既治标又治本地解决自己的人口危机,解决产业链阵营的传承危机。 而要解决传承危机,我们首先要认真审视“传承”。 我们需要意识到,“传承”和“生育”是不同的。生育,只生出人类的肉体,传承,却既指向肉体,也指向精神,既需要完成生物基因的复制,也需要完成文化基因的复制。 所以,当绝大多数人口学专家都认为生育的责任应由女性承担,家庭,甚至只有育龄女性一人支撑的家庭是生育最小单位时,他们错了。 确实,只要有一名具备生育能力的女性,和她随便从哪里获得的精子,怀孕生育就是可能的。 但要实现传承,这远远不够。 家庭,甚至由单亲妈妈独力支撑的家庭,可以是完成生育活动的最小单位。 但传承需要更大的单位——在最原始的时代,传承的最小单位,是部落。 后来是村落,是宗族,是城邑,是民族,是国家。 传承看似由小家庭中的夫妻双方进行,但在真实的生活里,每个家庭的传承活动都会得到整个部落/村落/宗族的资助。 人类社会,到今天,看似已经允许每个人成为独立自主的存在。 但真相是我们群居,我们如同蚁群、蜂群,把自己的生活轨迹和无数同类交织在一起,没有与同类的合作,我们就无法生存,尤其是,无法繁衍。 真相是,传承看似由个体承载,是一个人生下另一个人。 但实际上,传承是一个部落孕育出另一个部落,一代人孕育出另一代人,一群人孕育出另一群人——另一群同样有能力孕育后裔的人。 就象一个蚁群,孕育出另一个蚁群,一个蜂群,孕育出另一个蜂群。 需要复制的不止是生物基因,还有社会结构,还有令生物基因和社会结构得以传承的整套行为方式。 当你指责女人的不愿生育导致了社会人口结构问题时,你实际上等于在指责一个细胞、一个器官没能承担整个人体需要协调起来共同承担的任务。 当你认为该惩罚“不肯生育”的男男女女时,你做的事和生不出儿子就用力捶打腹部指责子宫的愚妇并无区别。 不肯生育,或是不愿生育,或者说丧失了正常生育能力的,不是个体。是至今仍昏昏然的群体,是在现代社会现代生活方式中“失能”的,本应担起传承责任的真凶——部落。 是部落。 是应向每个生育者和她的孩子们提供足够物资和心理、文化层面支持的,应稳定存在着的社会支持体系。 是应与“子宫”共同组成具备传承功能的完整机体的社会组织结构。 欧美真正的问题,是遗失了自己的部落。 不但遗失了自己的部落,也失落了自己曾长期依赖的部落代替品——包括宗教,包括教会,包括社区。 但在强势进驻的移民那里,部落还在。
#传承危机
#欧美
#人口问题
#生育率下降
#部落
分享
评论 0
0
躲猫猫5.0
2个月前
再也没有婴儿潮了,一旦尝到了躺平的无奈快感之后,忽悠了几千年的“多子多福”的概念,终于进了历史的尘埃...……
#躺平
#生育率下降
#多子多福观念转变
#社会无奈
#人口趋势
分享
评论 0
0
德潤傳媒
2个月前
中国的生育率也快跌至全球倒数第一了⋯⋯
#中国生育率
#生育率下降
#全球倒数第一
#人口问题
#社会
分享
评论 0
0
Jeff Li
2个月前
为什么中国人不生娃?因为半夜12点还在公司加班。连性生活都没有,哪里来的娃
#生育率下降
#加班文化
#工作压力
#性生活
#中国
分享
评论 0
0
Daniel Fang
2个月前
现在的孩子越来越少,少得很多学校已经办不下去了。
#高招就业季#:志愿填报与就业攻坚· 261 条信息
2025年高考报名人数首次下降,教育改革引发热议· 28 条信息
#生育率下降
#学校倒闭
#学生减少
分享
评论 0
0
Gancheng Wang
3个月前
把一个数千年来崇尚多子多福的民族治理到厌婚厌育,这水平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登峰造极足以复加了。
#人口问题
#生育率下降
#社会现象
#负面情绪
#民族文化
分享
评论 0
0
iPaul
3个月前
能把中国人整的不生育,在整个人类历史上也是屈指可数的。
#生育率下降
#中国
#人口问题
#社会压力
#负面情绪
分享
评论 0
0
howie.serious
3个月前
后知后觉,今天才知道武汉大学的事情。 其实并不复杂啊:如果能用裤裆湿疹挠痒(更正常)来解释一个动作,何必非得解释为一个不正常的少见的动作呢? (思维模型之汉隆剃刀:如果可以用愚蠢来解释,就没必要解释为恶意) 现在这个社会的性别对立,已经到影响民族发展、社会功能正常运行的程度呢(听说 2024 年结婚数又暴跌了 100 多万对,新生儿出生率正式全球最低了) 另外,敢于性别对立的人,只怕是只敢性别对立吗?面对其他的结构性不公,怕是另一套标准吧? 这操蛋的世界。💩 不如研究 ai,自得其乐。
#武汉大学
#性别对立
#生育率下降
#社会不公
#AI研究
分享
评论 0
0
凤凰网-凤凰网综合
3个月前
德国生育率降至17年来最低水平,持续处于“超低”生育率门槛下方
#德国
#生育率下降
#超低生育率
#人口问题
分享
评论 0
0
德潤傳媒
4个月前
抗战时都比现在能生 小道消息说, 最近卫健委摸排了前几个月的产妇建档数据, 估算出今年出生婴儿为800万。 什么概念呢? 这创下了1939年以来的最低值, 抗战期间中国4亿人口都比现在14亿能生! 也就是说, 当前体制对每个人的摧残, 远比战争年代对人口的摧残来得严重!
中共统治下:民怨沸腾,社会矛盾激化· 1485 条信息
民生维艰:欠薪蔓延,底层挣扎· 2123 条信息
民生凋敝:欠薪潮激化社会矛盾,底层陷生存危机· 2157 条信息
多地欠薪维权频发,底层民生困境难解· 2613 条信息
#生育率下降
#人口危机
#卫健委
#1939年以来最低
#体制问题
分享
评论 0
0
卫斯理
5个月前
社区医生来给小朋友做了一下身体检查,目前看还不错。 和她聊了一下,目前当前的生育率下降挺多的,以前是三班倒的去给小朋友做检查,现在排一班就差不多了🥲
#社区医生
#小朋友
#身体检查
#生育率下降
#三班倒
分享
评论 0
0
Ignatius Lee
6个月前
江西省中小学教师计划招聘人数5年时间暴跌85% 果然是生育率断崖式下跌,见效太快
#江西省
#中小学教师
#招聘人数
#生育率下降
分享
评论 0
0
陈丹青
8个月前
对于生育率下降的问题,一位养猪大户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
#生育率下降
#养猪
#社会问题
分享
评论 0
0
易富贤Yi Fuxian《大国空巢》
8个月前
中国的结婚和出生还将跌跌不休: 1、第一,初婚人口还在快速下降。 第二,单身率还将上升。 第三,婚育年龄还将继续推迟。 第四,青年失业率居高不下。 中国初婚年龄仍早于日、台、韩,育龄人口未婚率也低于这三地,但生育率已远低于日本了,意味着中国的生育率下降势能很大。
#中国结婚率
#出生率下滑
#初婚人口下降
#单身率上升
#婚育年龄推迟
#青年失业率高
#生育率下降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