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春华

海外爆料
2个月前
🔥 传新常委名单震撼曝光! 汪洋胡春华张又侠成三核心? 近日,一份中共内部流传的新政治局常委名单震撼性曝光。 该名单据称由三个独立消息来源交叉核实后整理而成,非坊间传言性质,而是具备来源、逻辑与系统性的版本(阿波罗网评论员王笃然表示,江峰说来源是评论员晓说家) 最引人注目的是,现任中共最高领导人习近平并未出现在其中,这也被解读为习近平政治生命终结的重大信号。 新政治局常委名单:三人构成领导核心 根据流出的名单,未来中共政治局常委会将由三人构成领导核心:汪洋:卸任后回归,接任总书记职务,形象老成持重,被视为政局平稳过渡的代表人物。 胡春华:团派代表人物,出任国务院总理,被外界认为是最接近前总理李克强风格的接班人。 张又侠:现任军委副主席,被视为“带枪入常”,象征军方的稳定与镇场作用。 此外,其余四席常委职位将透过差额竞选方式,从以下七人中选出:丁薛祥、尹力、李书磊、张国清、陈吉宁、袁家军、张庆伟。 尽管名单中不乏习近平提拔的亲信人物,但消息人士指出,这次常委班底的产生,并非由习主导,而是新中央系统筛选后“保留可控习系”成员,旨在“留壳不留魂”,确保过渡平稳,同时清算旧政遗产。 三层政治杀机:系统性格式化政治清洗 分析指出,这份名单背后暗藏三层政治杀机:一、习派人在,习魂已散:如丁薛祥、尹力等人虽为旧部,实际角色从代理人转为体制内的“清算员”。 二、技术官僚当道,派系退位:包括张国清、李书磊、张庆伟等人,多为低调稳重的行政技术官僚,具备跨派系合作能力,有利于当前体制稳定过渡。 三、非换人,而是静默清查:习近平的名字被“静悄悄”从核心权力中移除。 未见辞职公告,也无指控与罪名,体制以“安静关机”方式去除其权力根基。 这是一场名为“换届”,实则为系统性格式化的高层政治清洗行动。 旧版“最高用户”被拔除权力鼠标,画面尚存,指令无效,体制形同重启。 习近平的出路:体面退场或因病辞世 对于习近平是否有机会东山再起,观察普遍持否。 内部消息人士指出,现阶段习近平仅剩两种可能:以健康为由,选择“体面退场”,进入沉默不语的“退休长老”模式;或某日“自然消失”,党内低调贴出讣告,称“因病辞世”。 无论哪种方式,均象征习时代的正式结束。 中美通话曝光:习仅为“发声工具” 就在该名单外泄的同时,中美官方宣布川普与习近平通话。 中共官方通稿强调双方“深入沟通、达成共识”,并互邀访问。 然而观察者指出,整通电话从流程、用词到立场均显示习近平仅为党内“外交代言人”,被安排出场“背台词”。 川普则于记者会轻描淡写表示:“我们谈得不错,把复杂的东西理顺了。”此话被视为美方确认习仍有“剩余价值”,但仅作为外交工具使用,其发言内容亦非其本意,而是由中共内部控方主导撰写。 从这通精心安排的中美重启通话中,可见习近平的政治角色已从昔日定于一尊的领袖,沦为高层剧本中的“符号性人物”,权力实质早已被拔除。 来源:人民报; 作者:萧兮
蔡慎坤
7个月前
胡春华在广东的投名状:关闭中国唯一文革博物馆。位于广东汕头的文革博物馆是胡春华担任广东省委书记时下令强行关闭的,当时胡春华已经敏锐意识到一场暴风骤雨席卷而来,在政治问题上必须表明立場做出选择!拆毁文革博物馆是胡春华的投名状,以为可以藉此在政治上与习近平保持一致,他根本没有意识到习近平根本不把共青团官员放在眼睛里,也没有打算让他们在未来中国政坛上发挥作用。 2016年8月我写过一篇《中国唯一文革博物馆消失了》这篇文章,发在很小众的《博客中国》上,阅读者多达千万人次,留言超过17万条,许多人都表达了对文革彻骨铭心的反思,足以说明千千万万中国人不希望在这片土地上重演文革悲剧。 位于广东汕头澄海区塔山风景区的文革博物馆,是中国唯一以反思文化大革命为主题的纪念场所,2016年是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50周年,在文革50周年到来之际,博物馆内所有的石刻资料,包括石碑、牌坊、遇难者碑文、历史展览等资料被水泥覆盖。广场上名曰“塔园魂”的巨大石碑,也被巨幅海报遮盖,所有涉及文革的元素消失殆尽。 博物馆创办人、前汕头副市长彭启安对这种赤裸裸的行为大为震惊。“我们修建这座博物馆是出于善意,我们想悼念亡者、铭记历史、吸取教训,决不让文化大革命的悲剧再次上演。这件事肯定不是澄海、汕头决定的,肯定是上面指示的事。”彭启安后来对媒体坦言:“我们以为,随著国家变得更加开放和进步,博物馆会得到改善,我们以为春天就要来了。但没想到春天没来,冬天倒是来了。”彭启安希望文革博物馆可以完整保留,让后人以史为鉴反思文革,但“他们好像回避这些东西”。 也是在那一年,文革博物馆被糟蹋得面目全非。入口的牌坊原本刻着“首座文革博物馆”七个大字,后来被一张写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活动”字样的红黄相间横幅遮住,两侧的“天壤独存浩劫史,人间最重是非心”的对联,以及“反思”“惊醒”等字样,分别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印有党徽、五星红旗的海报所覆盖。 广场上一块约20公尺宽、5公尺高名曰“塔园魂”的巨大石碑,原刻着已故前广东省委书记任仲夷所题的“要以史为鉴千万不要让文化大革命的悲剧重演”。也不幸变成宣传“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巨幅海报。碑林中刻有各地名人题词的石碑也被一系列“核心价值观”海报遮住,刘少奇铜像叶剑英铜像和藏有众多资料、文物的塔楼被竹棚、塑胶板严严实实围住。 文革博物馆在1996年由前汕头副市长彭启安筹资兴建,彭启安和一群志愿者在陡峭的大路小径上修建了多座塔楼牌坊。这个位于汕头市澄海区的地方很适合怀念故人,当地很多在文革中遭受迫害去世的人也长眠于此,其中不少人是被集体埋葬。2005年对外开放时,彭启安与一班当地老干部承受了来自各方的巨大压力。 文革博物馆本来应该建在文革爆发地北京,可悲的是,由于中共高层并未彻底否定文革反思文革,筹建文革博物馆只是在民间有行动,没想到在文革爆发50周年之际,首座民间文革博物馆也被肢解,可见中共忌讳文革,淡化文革,不让人们纪念文革反思文革,更不让人们把今天中国的现实与文革产生联想。 在文革博物馆被关之前,曾任深圳市委书记、山西省省长、文化部党组书记的于幼军在中山大学发起文革讲座,于幼军原本要从2015年12月讲到次年2月,因主题敏感,被临时叫停,也不再回答学生的提问。 在12月9日的第一场讲座中,也是唯一一次课后提问环节,有学生问:“文革有死灰复燃的可能吗?” 于幼军回答:“文革的土壤还在,特别是人们还没有理性、深刻认识的情况下,文革有可能会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部分重演”。 于幼军的讲课引起各方广泛关注,不仅是由于他的特殊身份,更重要的是他讲的内容涉及中共此前发动的持续10年之久的一场大浩劫。 于幼军当时对媒体坦言:他向学校提出“保持低调、不贴海报、不上校园网”等,但“想低调也没办法” 。 于幼军曝出的“文革”部分内部数据 数字惊人!于幼军在讲课中曝光了文革期间部分内部数据。 迫害人员方面,于幼军给出的数据是,据不完全统计,230万中共官员被“立案审查”,约占“文革”前全国官员总数——1200万人的17.2%。 近3万中共中央国家机关各部委官员被“审查”,占部委官员总数的16.7%。其中中央副部级和地方副省级以上的高级官员,被审查或遭打击迫害的高达75%;军队8万多人遭诬陷迫害。 经济上,十年动乱使国民收入损失5,000亿元,相当于中共建政后30年全部基本建设投资的80%,超过30年中共全国固定资产的总和。 1966年5月到1976年10月,毛泽东发动了长达10之久的“文化大革命”,期间制造了数以百万计的冤假错案,不仅迫害死了无数无辜的知识分子和中国群众,各级官员也难逃其难,包括上至国家主席,下至普通官员很多惨遭迫害致死。 据叶剑英在1978年12月13日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闭幕式上的讲话披露:“文化大革命”中,无辜死了2,000万人,1亿人被迫害,占全国人口的九分之一,造成8,000亿元的经济损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