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东、小群发布:“今天早晨,忽闻傅国涌心脏病突发去世的噩耗,悲痛万分。他生于1966年11月,还不满59岁啊! 我和傅国涌相识于20世纪末。当时,他刚刚经历了人生的至暗时刻。和他一起承受厄运的陈平,和我是朋友。陈平告诉我,有一个年青朋友,名傅国涌。失去了工作,没有经济来源,准备撰稿谋生。陈平给我看了他的一些手稿,我感到才华思想俱佳。受陈平之托,我在与国涌谋面之前,便将他的文章推荐给相识的报刊编辑。有的编辑比较识货,登了几篇。有的报刊不敢署傅国涌的名字,便署他的儿子傅阳。傅国涌写作速度很快。发表了几篇文章以后,便不管认识不认识,只要觉得刊物对路,就广泛投稿,两三年的功夫,他的文章已经在国内有影响报刊遍地开花。2001年,我应夏中义之邀,参加《大学人文读本》编选工作。这个读本选文三分之一来自世界哲人,三分之一来自中国现代先贤,三分之一来自国内时贤。我将傅国涌的半篇随笔命名为《华盛顿的选择》,向编委会推荐,大家同意收入其中,让国涌也进入时贤行列。读本由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后,风行一时。傅国涌很高兴。接着他找来朱锦东投资,约我和谢泳、王丽等朋友选编《中学人文读本》,拿到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并在自己的著作《脊梁》一书中对我有所评述。由此成为朋友。 我妹妹丁宁是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的编辑。该社有一套中国现代作家传记丛书,已经出了二十余种。在策划《胡适传》和《金庸传》时,我妹妹问我有什么合适的作者,我说,那些功成名就的老专家太忙,很难按时交稿,不如请一些正在崛起的学界新锐。于是向她推荐了南京的邵建和杭州的傅国涌。邵建研究胡适很有心得,却不愿意按别人规定的节奏写作,推掉了《胡适传》的约稿。傅国涌承担了《金庸传》。他只用了五个多月的时间就写成了这部书,而且那五个月的写作时间只有每周的周末,因为星期一到五他还得去一家公司打工。在撰写此书之前,傅国涌研究二十世纪中国新闻出版史下了很大的功夫,完成了一部专著但没有机会出版。所以,当他进入金庸的报人生涯时,就显示出自己的优势。金庸以武侠小说出名,但他的武侠小说只是办报的副产品,本来是为了扩大报纸的影响而写。金庸首先是一个报人。创办《明报》,付出了他一生中最好的年华。《明报》创办于1950年代末,发展于1960年代中。当时正是中国大跃进到文革的那一段。金庸主持《明报》笔政,定位于以“公正与善良”为宗旨的中立立场,由小到大,成为香港舆论界举足轻重的大报。尤其是文革时期的社评,以善于预见事态的发展见长。历史已经证明,在大多数问题上,《明报》的见解是对的,而一味紧跟大陆的报刊,时过境迁,便站不住脚了。拨乱反正,改革开放,旁观者清的金庸成了大陆的座上客。金庸虽然早已告别报界,但他当年的报人生涯,仍然不失现实意义。傅国涌这方面的发掘,可谓独具只眼。 《金庸传》在市场上畅销之后,我又将傅国涌的书稿《1949:中国知识分子的私人记录》推荐给出版家刘硕良,出版后又在市场上畅销,出版社和书商纷纷找上门,从2004年到2006年,他多年积攒的书稿纷纷付梓。接着,他又不断拓荒,从现代报业、出版业的历史,到现代知识分子的历史,从现代民族企业家的历史,到现代律师的历史,从现代中学的历史,到现代小学的历史,他从一个领域进入另一个领域,筚路蓝缕,开启了中国近现代历史研究的新天地。二十几年的时间,他在国内和海外,先后出版著作数十种,真正实现了著作等身。  有一段时间,地北天南,不少机构请他演讲,他一度甚至成为电视台追捧的对象。在纸质媒体兴旺的年代,他还成为时事评论高手。一些风格新锐的日报和新闻周刊,遇到突发新闻事件,争相约稿,希望以他的时评为媒体增色。他面对国内发生的许多大是大非问题,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热烈地是其所是,鲜明地非其所非,他从百年中国言论史的研究者,又变成以言报国的实践者。他以一介布衣之身,完全凭自己的正气、热情和才华,在公共领域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 后来,报纸杂志媒体式微,出版空间日益逼仄。傅国涌再次转型,潜心于教育,特别是儿童作文。他招收了一些十岁上下的孩子,传道授业解惑,还开门办学,带着孩子们,远赴俄罗斯的皇村讲普希金,波良那的庄园讲托尔斯泰,到英国的哈什福德讲莎士比亚,到意大利的佛罗伦萨讲文艺复兴,甚至把国语书塾开到东京,桃李遍天下。  七年前,我在公众号上发文写他。他当时留下感言:“感谢丁东先生,与他的相遇也是我生命极为重要的相遇,转眼近二十年了。假如没有遇见他,一定不会有我的《金庸传》,我的小文《华盛顿的选择》也不会在十八年前入选《大学人文读本》,并选入山东人民版的高中《语文》课本。是他将我带到李鋭先生家,请李老给我写序;将我引荐给何方等许多老先生……他带我认识老出版人刘硕良先生,推动了《1949年:中国知识分子的私人记录》的问世。十六年前,他应我之约主编了《中学人文读本》。从1999年到2004年,在我早期的研究写作生涯中,处处有他无私的帮助。”
【首发】 王安娜:九十华诞松树长青--来自故乡雪域高原对达赖喇嘛尊者的致敬与祝福   ---纪念一位伟大精神领袖的智慧、慈悲与坚忍 达赖喇嘛尊者1935年7月6日诞生于青海省西宁市红崖子村,作为来自尊者家乡——青海西宁的一员, 能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与我故乡千千万万生活在中共严酷控制下的藏汉同胞不同,而能在此自由地表达对尊者的敬意与祝福,令我倍感荣幸。 我从中学时代起就与藏族朋友结下深厚友谊,他们让我了解了藏族历史上曾经的辉煌与现今的苦难,尤其是1958年西藏大起义的悲壮历史,以及随后中共以“平叛”之名对藏区人民展开的残酷镇压。 从1956年起,勇敢善良的藏族人民在尊者达赖喇嘛的领导下,在整个藏区兴起了中共建政后境内第一个全民性民族起义,以对抗中共暴政,保护自己的文化和信仰。这次起义虽然最终未能成功,但却展现了藏族人民无畏强暴、誓死捍卫民族尊严的坚毅精神,值得永远铭记。起义失败后,尊者被迫流亡印度,在此他积极推动藏族民主政治改革,建立流亡政府议会制度,接轨现代文,他对藏族文化的弘扬以及对西藏问题在国际社会上持续的推动,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 达赖喇嘛不仅是藏传佛教的精神领袖,更是和平、慈悲与人道主义的象征。他一生倡导非暴力抗争,为藏族的宗教自由与文化传承而奔走。他的著作,如《幸福的艺术》,帮助无数人找到内心的宁静。他也致力于推动宗教间的对话与合作,携手应对全球气候、贫困与冲突等挑战。尊者去年成功接受膝盖手术,衷心祝愿这位智者健康长寿,继续为世界带来光明与智慧。 值此尊者达赖喇嘛九十华诞之际,谨代表家乡的汉藏父老,向尊者致以最崇高的敬意与最诚挚的祝福 九十载春秋, 愿尊者如松莲智慧如光, 慈悲永存 健康
1971年10月4日,叶剑英亲笔写了一封信给毛泽东。信封上有叶剑英“呈主席阅示”和毛泽东圈阅及“总理阅,交汪存”的笔迹。汪,即汪东兴。信的内容如下: 主席: 首先敬祝万寿无疆! 林彪、妻、子叛变,黄、吴、李、邱附逆,以为结纳几个死党,掌握几架飞机,散布几句谣言,制造几桩借口,就可以施展阴谋 ,篡党篡国,结果作恶自毙,余孽落网,从反面上使全党提高觉悟,提高警惕,增强团结,增强战斗力,证明坏事做到头可以变成好事。 中央57号通知发出后,军委直属各单位、军兵种和院校,按总理指示,分批分片进行传达、学习、讨论、批判和揭发。据各单位初步反映: 一、明摆:各常委会上传达时,讲到林彪谋叛三阶段(暗害主席、广东割据、北窜投敌)同志们初听惊奇,再听愤怒,最后听到林逆机毁人亡,一种沉重心情又爽然消失,转为快慰,发人深省。 二、物证:在军委直属各兵种首长会议上,曾把林彪给黄永胜的亲笔信(照片)给大家传观了一遍,又选了三篇交待(代)材料(王飞、江腾蛟、鲁珉)给大家念了一遍,这种铁证如山,完全粉碎了可能在少数人心上半信半疑的精神状态,收到全功。 三、要快:(传达)林彪叛党叛国罪行,是按中央规定,有计划有步骤进行的,我们是逐步扩大,层层下达,严格保密。但从传达效果看来,显比隐好,快比慢好,大家同意中央意图,加快步伐,拟于十月中旬传到基层,这样似台风过后,万里无云,做到思想上充实提高,组织上调整巩固。 估计到十一月以后,工作重点将转到正常,为使政治局参加军委办公会议同志和我,了解一下军委各方面的工作情况,拟提出第一批汇报题目: 一、战备情况。由总参负责准备; 二、连队建设情况。由总政负责准备; 三、军工生产情况。由总后和国防工办准备。 我这个人脑子空,水平低,能力弱,有时也产生“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的自卑感,这不对。当努力克服,努力学习,努力工作。 这次主席令我主持军委日常工作,我十分感戴主席的信任,但又十分害怕工作做不好,误了大事。 昨天军委办公会上,我坦白地说出我的低能,请求同志们经常提示工作意见。同志们果然在会上提出许多建设性的宝贵的意见。如果我能虚心地经常请教各同志,特别是经过东兴同志能够得到主席指示,加上在政治局会议上能够得到总理和各同志的指示,那么工作上的错误可能比较少些,我当尽力做去,请主席放心。 有时间请赐一见,得到指示,以利工作。 谨致 敬礼! 叶剑英谨上 一九七一年十月四日
【贺第十四达赖喇嘛尊者九十寿辰】 达赖喇嘛尊者: 值此您九十华诞的殊胜时刻,我谨向您致以最崇高的敬意与最诚挚的祝福!愿您法体安康,福寿绵长,喜乐无边,智慧永炬,继续为世人带来启迪与希望。 正是通过研读您的自传、积极参与您倡导的汉藏交流,以及与您的近距离接触,我才得以彻底扭转中共政权长期以来灌输的错误观念。我真切感受到,您绝非中共污蔑的“分裂分子”或“披着羊皮的狼”,而是一位在遭受巨大迫害与不公后,依然秉持和平、慈悲、慈爱,并以德报怨的伟大导师,堪称大慈大悲的举世典范。 数十年来,您与您的人民遭受中共政权的残酷迫害,历经深重苦难。然而,您始终拒绝以暴制暴,坚定倡导“中间道路”,坚持通过对话与相互尊重来化解仇恨。您对汉族人民的真诚友善,毫无怨怼,如春风化雨,感化人心。您不懈推动汉藏沟通,以慈爱与真诚搭建理解桥梁,为两族谋求持久和平,展现了无比宽广的胸怀与深刻的慈悲。 您以德报怨,宽恕施暴者,主动伸出和解之手。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时期硕果仅存的国家领导人,您对曾与您结下友谊的老一辈领导人,如习仲勋、胡耀邦等人,怀念之情真挚而深沉。尽管您的善意一次次被北京当局以怨报德地拒绝,您却从未放弃希望。如果中共领导人能存一丝慈悲之心,具备些许智慧和远见,就应当放下执念,与您真诚对话,欢迎您重返故土,从而一劳永逸地解决西藏问题。 您高瞻远瞩地提出转世框架,实为深谋远虑之举。宗教自由是联合国及国际法保护的核心原则,宗教领袖的继任由宗教自身决定,更是宗教自由的应有之义。北京当局公然干涉您继任者事务,无疑是悍然违反国际法的行径。我在此呼吁习近平尊重第十五世达赖喇嘛的合法接任,并衷心祝愿寻访转世灵童的工作圆满成功。 在与您的接触中,您作为宗教领袖的独特风范令我深受感动。与我见过的其他宗教领袖不同,您从不劝人改宗,却总能以大道至简的方式点醒人们追求真正幸福的路径。这种谦逊的态度和博大的智慧使您卓尔不群,展现了包容万物、超越界限的普世灵性。 最后,再次衷心祝愿您的九十华诞充满喜悦与吉祥!愿您重返故土的心愿得以实现!愿您的和谐愿景继续引领我们迈向更光明、更和平的未来! 韩连潮敬贺 2025年7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