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生花5499元报96个本科志愿全滑档 报61个专科又滑档】 #新高考志愿填报乱象调查 山东高考出分后第三天,杨楠见到了高考志愿填报规划师。这是2024年6月28日。当年,山东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444分,杨楠只考了469分。这个分数比较“险”,再加上文科生可选专业有限,她觉得“找机构更稳一些,自己也能轻松一点”。规划师先是简单问了她的专业和城市意向,将她的分数、位次输入一个线上系统,根据地域要求,拉出一张长长的清单,有200多个志愿。从6月28日到7月5日提交志愿,杨楠一直在拼命删志愿。山东从2020年起推行新高考改革,实行“专业+学校”的平行志愿填报模式,考生最多可以一次性报96个志愿。杨楠觉得这5499元花得不值。录取结果公布后,杨楠的96个本科志愿全部滑档。接下来是专科志愿填报,她报了61个“3+2”专本贯通专业,“规划师说能稳上”,结果又全部滑档。她最终被南方一所专科学校的康复专业录取。“我当时明确说,不想去南方,也不想学医,但规划师说后面的专科学校只是凑数的。”一位不愿具名的资深高考志愿规划师对《中国新闻周刊》说,杨楠这样的案例并不罕见。目前,市场上有许多小程序和软件,可以根据学生的分数和需求自动筛选学校。很多规划师只会简单地使用软件,就敢收取四五千元的咨询费。有资深规划师披露,高报的“入行”培训费在几千元到一万元不等,有的机构会承诺培训结束后“可以分几个学生服务”,用于“回本”。记者在调查中还发现,每到高考季,各志愿填报机构还临时招聘大量兼职人员,以大学生、大中学老师为主,培训3—5天就上岗。一位参与过培训的考生家长对《中国新闻周刊》介绍,这类速成培训班的内容很基础,包括志愿填报规则、全国大学的总体情况、最热门的专业,特别是如何使用AI工具。她去参与培训,原本是为了更好地助力孩子的专业选择,结果却发现,多数知识点她都了解,“很多内容一笔带过”。对此,多位升学规划专家指出,志愿填报服务的特殊性在于,每年只能服务一批学生,服务时间全部压缩在6月25日至7月初的一周内。有规划师为记者算了一笔账:假设服务一个学生收费5000元,每年服务50名学生,则年营业额为25万元,即使只给兼职规划师1000元/学生,但抽取销售分成,负担房租、水电和所有员工工资后,真正的利润非常有限。“机构要想有更多盈利,只能一方面靠炒作把客单价提到15000元以上,另一方面大量招募便宜的兼职人员。目前业内真正赚到钱的,只有张雪峰等少数几个头部‘网红规划师’,最多的‘玩家’是具有双重身份的教培机构,平时做学科培训,高考季做志愿填报。”前述资深规划师说。更多内容请查看原文>> :sys_link: 网页链接 https://www.sohu.com/a/907767020_220095 :icon_weibo: https://weibo.com/5890672121/PycDbeit6#搜狐新闻
难于理解的一哭 消息最终是等来了:林彪及妻儿摔死在异国的沙漠里。 弥漫着高度紧张气氛的东大厅终于慢慢恢复了平静,面色严峻的军机大员们渐渐地各自散去,偌大的大厅里只剩下周恩来、纪登奎和另一人(笔者注:此人可能是李先念)。 纪登奎回忆:“见总理独自一人坐在他临时的办公室发呆,一副心事 重重的样子。我们两人不知道他究竟为什么事情闷闷不乐,便进去好言劝慰。开始时,总理只是听着,一言不发。后来当我说到‘林彪已经自我爆炸了,现在应该高兴才是,今后可以好好抓一下国家的经济建设了’这样一席话时,显然是触动了他的心事,总理先是默默地流泪,后来渐渐地哭出声来,接着又号啕大哭起来,其间曾经几度哽咽失声。我们两人见总理哭得这么伤心,一时不知说什么好,就站在一边陪着。最后,总理慢慢平静下来,半天才吐出一句话来:‘你们不明白,事情不那么简单,还没有完……’下面就什么也不肯再说了。” 纪的回忆描述得还算是平静的,有的文章却不平静:说是人散席凉,纪也正准备离去之时,“突然,一阵嚎啕之声如江水崩堤猛然爆发,从背后传来。纪回首一看,发出这种哭声的不是别人,正是周恩来,他面对着墙壁双肩在不住地颤抖着。纪登奎一下呆住了,不是亲眼目睹,他压根儿不会相信,这就是刚才还和大家一样露出久违的笑容,举杯庆祝这不幸中的万幸的周恩来,举杯庆祝毛泽东思想的又一伟大胜利的周恩来。” 让我们大家想一想吧!一个70多岁的老人,一个参加了中共革命全过程,始终在政治斗争漩涡中心历经沧桑的大国总理,一个资深的老革命家、大政治家,他的失声恸哭该是一个什么样子? 这不是“掩面而泣”。“掩面而泣”是一种克制的哭,动作小小的,哭声嘤嘤的,泪水当然也会有的,也会从指缝间流出来。 也不是“喜极而泣”,周的脸上一丝笑容也没有。 也不是“委屈而泣”,一般人在受了过度的委屈和伤害后会向自己的亲人、知已,哭泣诉说委屈,寻求理解、支持。 周的哭声很大很大。这种痛哭是在经受了长久压抑,压抑再压抑,终于到了极限,终于无法再压抑而突然爆发的痛哭,是一种无比痛楚、撕肝裂肺般的痛哭。这种痛哭既不是为了诉说委屈,也不是为了寻求理解和支持。他的委屈太多了,堆积得如山高、似海深,却没有地方去诉说。他太需要理解支持了,却没有人能给予他所需要的理解与支持。他的哭泣,没有目的,没有动机,纯粹是一种真情流露、感情宣泄。有人说周的一生都在演戏,无论这种说法对不对,但这一次绝非如此。 他太苦了,比黄连还苦。一个70多岁的人,每天只睡二三个小时,三四个小时,没日没夜地干,做的都是“吃力不讨好的事”,都是“为别人擦屁股的事”,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的事”,做的都是“全他娘的叫什么事儿”的事! 他太冤了,比窦娥还冤。一个八亿人口的大国的总理,时时刻刻没有自我,事事时时都要看别人的脸色行事,看毛的脸色也就罢了,谁让他是他的老领导呢!却还要看他老婆的脸色,还得向她致敬,向她学习! …… 这个哭的内涵太丰富了,没有人能解释清楚。 历史上有过申包胥哭秦庭,孟姜女哭长城,诸葛亮吊孝哭周瑜……这些有名的“哭”,都能说得清原因、动机、目的,不但说得清,而且比较单一。唯有周恩来的这一哭,说不清,它的内涵太复杂了,有委曲,有抱怨,有无奈,有惘然,有恐惧,有对时局更大更深的忧虑……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人的哭可以类比。 这一哭,包含了中国共产党建党五十年,建国二十二年的历史,包含了瑞金的八角楼、遵义的柏公馆,延安的土窑洞…… 当年,周就是在延安的土窑洞里挨整的,挨整一年多,五次检查通不过。毛培养的新贵们,高岗、康生指着鼻子数落他,谩骂他,毛则在一旁不吭气,毛的脸色很难看。那时周就不止一次地痛哭过,当然是暗地里哭,小声地哭。 也包含了反冒进挨批评,毛威胁他说离右派只剩50米了。毛像一个恶婆婆,开一次会数落一次,短短数月内,他竟然做了13次检查。 也包括了刘少奇的专案,周在材料上写了那么一大篇注定要被历史否定的话。他在他的屋里踱来踱去,他明白他是躲不过去的,毛正等着他的态度呢! 也包括当初放下“老资格”的身段向全党推荐两个人,一个就是林彪,另一个是陈伯达。如今这两个人,一个死在异国它乡的沙漠里,一个关在秦城监狱里 他还曾多么丢脸地向林副主席做检查,多么丢脸地一再举手高呼:“祝林副主席身体健康!永远健康!” 中国有句歇后语:“猫哭耗子——假慈悲!”周不是的。周很清楚自己的角色不是猫,猫是另有其人的,他只是帮着老猫捉老鼠的,帮着吆喝,帮着驱赶。现在这只老鼠被赶得无家可归、无处可逃,居然飞到天上给摔死了。猫呢?猫却一点也不高兴,猫也没有一点后悔的意思,猫还没玩得过瘾。毛说:这个林彪,又没有人赶他。言下之意,这只老鼠怎么这样不经逗? 周也一样高兴不起来。他当然知道这件事没有完,猫玩老鼠的游戏还会继续进行下去,只是不知道下一只老鼠轮到谁? 周的哭太复杂了,没人能准确地理解这一阵哭。 不由得让人想起《红楼梦》里的那一段“黛玉葬花”来。 那天,天气不错,荷锄葬花的林妹妹将《葬花词》念了出来,她念着念着,不仅自己被自己渲染的气氛搞得悲痛欲绝,也触动了躲在假山背后的贾宝玉。“不想宝玉在山坡上听见,先不过点头感叹;次后听到‘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等句,不觉恸倒山坡之上,怀里兜的落花撒了一地。试想林黛玉的花颜月貌,将来亦到无可寻觅之时,宁不心碎肠断!既黛玉终归无可寻觅之时,推之于他人,如宝钗、香菱等,亦可到无可寻觅之时矣。宝钗等终归无可寻觅之时,则自己又安在哉?且自身尚不知何在何往,则斯处、斯园、斯花、斯柳,又不知当属谁姓矣!——因此一而二,二而三,反复推求了去,真不知此时此际欲为何等蠢物,杳无所知,逃大造,出尘网,使可解释这段悲伤。正是,花影不离身左右,鸟声只在耳东西。” 周也面对这样的感伤局面:林彪死了,摔死异乡;刘少奇死了,死在开封,赤身裸体;贺龙死了,彭德怀死了,陶铸也死了……一个个都不得善终。革命,革命,继续革命,活到老,革到老,革到最后竟是这样一个结果!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他能不“恸倒”吗?他能不痛哭吗? 即使他不哭了,他的心仍在痛哭。 ---周恩来的一哭与一喊 作者: 胡鹏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