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负面评价

毛泽东的生活肖像 作者以相当多的笔墨描写了毛泽东的生活状况。 1、毛泽东生性狡诈、功于心计。“毛泽东为人狡猾,善于随机应变。这个肌肉松弛、行动迟缓的人貌似坦率,实则老谋深算,看自己的目标看得很清楚,因而对敌友也就分辨得很清楚。”(474页) 2、毛泽东知识面不宽、但又喜欢炫耀博学。作者 写道:毛泽东“对西方哲学了解得很少,对马克思主义的看法是庸俗的。”(167页)“凡属不是中国的东西,毛泽东一概加以蔑视。可以这样说,对他说来,中国的东西是世界文化的顶点,是终极真理。他经常看的,是一套中国百科全书,古代哲学论文,和一些旧小说。”(168页)“毛泽东一点不懂外语。他倒精通中国古典文学,而且随时准备炫耀他的知识。他亲自治军,享有游击战专家的声誉。毛泽东确信自己是有才能的历史学家、诗人和作家。”(110页)“毛泽东懂得中国的古典文学,他的同胞所以给他唬住了,这是主要原因。”(167页)“毛泽东对文化抱着不屑一顾的轻蔑态度,令人吃惊。这说明他眼界狭小。他喜欢叫人怕他,并且对怕他的人抱有好感。”(107-108页) 3、毛泽东深居简出、离群索居。“他呆在家里就像是在关禁闭。谁也不记得主席曾视察过哪个工业企业或部队。”(110页)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就变成了一个高高在上的官僚。 4、毛泽东习惯于一言堂。“毛泽东说话声音低。他一开口,谁也不说话了。他还是当众演讲那副神态。人们得听惯他那口南方话。”(107页)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就不愿意听到别人的声音了。 5、毛泽东在生活上骄奢淫逸。尽管在战争年代,老百姓衣食无着,延安的共产党高层却过着奢侈的生活,经常举办舞会和宴会,有的宴会居然有“七十道菜”(107页)。毛泽东烟酒俱好。“毛泽东抽起烟来,一根接着一根。他用拇指和食指夹香烟。他的酒量也很大。”(107页) 6、毛泽东好色成性、薄情寡义。毛泽东“在长征期间遗弃了他的第二个妻子贺子珍,是在她生病的时候遗弃她的。他把他的五个孩子留给农民照管。”(567页)毛泽东曾经向作者夸耀中国姑娘是多么漂亮。几天以后,一个中国姑娘就派到了作者的住处,显然是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党中央命令她来送货上门、取“精”献宝的。 7、毛泽东贪生怕死、胆小如鼠。作者认为毛泽东患有忧郁症。只要形势稍稍对他不利,他就会抱怨身体不适,经常叫驻延安的苏联医生奥尔洛夫上门为他治病。毛泽东的贪生怕死集中表现在重庆谈判问题上。中国共产党宣传,抗战胜利之初,毛泽东为了避免内战、救人民于水火,置个人安危于不顾,不听党徒的劝阻、大义凛然地赴重庆与蒋介石谈判。但是作者揭示的历史事实却与此正好相反。毛泽东“对他去参加谈判时的人身安全问题担心、害怕。他认为蒋介石的邀请是个圈套,他担心自己的生命安全。”(570页)在一连接到蒋介石三次邀请后,毛泽东觉得不能再回避,被迫接受了邀请。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将军和国民政府首席代表张治中将军乘专机专程来延安接他去重庆。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写道,“毛泽东再度要求证实,苏联政府是否准备保障他在重庆的人身安全。他要求,如果他的安全受到威胁,他就到重庆苏联军事代表团驻地去避难。我明确对他说,他的人身安全是有保证的,同时让他放心,必要时可以到苏联军事代表团驻地去避难。可是,所有这些顾虑都是多余的,因为蒋介石还不敢侵犯他的生命。这是莫斯科可以坚决担保的。”(571页)得到作者代表苏联政府作出的保证,毛泽东才吃了定心丸。他做好随时逃入苏联军事代表团驻地避难的准备,诚惶诚恐地在第二天(1945年8月28日)随赫尔利和张治中去了重庆。 ---毛泽东的“肖像画” ——读[苏]彼得·弗拉基米洛夫著《延安日记》 作者: 辛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