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立自己完善的宏观经济分析框架? 兄弟们要清楚,宏观经济分析是破解金融周期、流动性密码的重要节点。 无论币圈还是股市唯有理解 “央行 - 银行 - 财政 - 金融 - 实体” 的联动逻辑,才能在市场波动中把握趋势,实现资产的 “跨周期配置”, 让投资决策扎根于经济运行的底层规律,而非短期噪声。 一、构建宏观经济分析框架的基本思路 明确分析目的:根据关注的重点(如经济增长、周期、生产与分配等)来确定框架的侧重点。 划分经济层面:将经济划分为实体层面和金融层面。实体层面包括生产活动和非金融流通活动;金融层面主要涉及资产定价与资源分配。 构建基础框架:以“银行体系 - 金融市场 - 实体经济”为核心,结合财政体系,形成基本分析框架。 二、宏观经济分析框架的主要组成部分 央行与货币政策: 央行资产负债表:了解央行的资产与负债结构,分析其对市场流动性的影响。 超储率体系:通过分析央行货币政策工具(如MLF、SLF等),把握货币市场的松紧程度。 资金供求分析: 社融与M2:通过分析社会融资规模和货币供应量,了解经济中的资金供给与需求情况。 经济增长分析: GDP体系:运用支出法和生产法,从消费、投资、净出口等角度分析经济增长的来源和产业结构变化。 财政体系分析: 财政收支:关注一般公共预算和政府性基金预算,了解财政收入结构、支出方向及赤字情况。 具体领域分析: 房地产投资体系:分析房地产投资的分类、库存、销售、资金来源、对GDP和就业的影响等。 制造业投资体系:关注库存周期、需求与生产的传导链条,结合GDP支出法和生产法进行分析。 三、周期分析 社融周期:分为信用收缩、政府逆周期融资上行、顺周期信用扩张三个阶段,反映金融层面的信用变化。 库存周期:约2 - 3年一个周期,通过观察库存与销售的变化,判断实体经济的短期波动。 朱格拉周期(产能周期):约8 - 10年一个周期,通过产能利用率或固定资产投资等指标分析。 库兹涅茨周期(代际周期):约20 - 25年一个周期,主要与人口抚养比相关,对房地产等领域有一定影响。 四、宏观经济学习的方法论 建立宏观经济指标统一框架:梳理主要宏观议题,构建完整的指标体系,打破知识点之间的孤立关系。 经济危机的梳理:以时间轴为脉络,客观梳理经济危机的全过程,结合历史经验理解当前经济现象。 阅读各个流派观点:选择体系完整、有时间和空间解释、被执政者采纳的理论进行梳理,形成自己的评价。 五、进一步拓展与完善 全球视角:分析全球三级分工联动框架(核心国、半边缘国、边缘国),结合国际贸易、汇率等因素,理解全球经济的相互影响。 多维度整合:尝试将不同领域的分析框架整合到一起,构建更全面的宏观经济三维体系,通过编程等方式实现数据联动关系的可视化。 兄弟们要明白,建立宏观经济分析框架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不断学习、积累和实践,逐步完善自己的分析体系。才能让自己的股市、币圈投资游刃有余。
《新教伦理与加密精神》 当马克斯·韦伯在1905年写下关于《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这本著作时,他试图理解资本主义为何在特定地区和特定的环境中兴起。 如果他今天还活着,他可能会对加密货币着迷。不是因为价格疯狂上涨,也是因为两者中惊人的相似之处,不可能仅仅只是巧合。 1、干掉中间人 新教的核心创新不是神学上的——而是架构上的。它移除了中间人。你不再需要神父来与上帝对话。你可以自己阅读圣经。 加密货币对金钱做了同样的事。你不需要银行来储存价值或发送支付。你可以成为自己的银行。私钥就是你与网络的直接连接,就像个人祈祷是新教徒与上帝的直接连接。 这不仅仅关乎效率。这关乎权力。当中介被去除时,从根本上,就是改变了权力结构。 2、对自己负责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新教徒必须自己找出救赎之路。 这就是为什么加尔文教徒发展出如此严格的道德准则——当你独自一人时,你需要规则。 加密货币用户面临对自己的同样的责任。私钥就是你的钱,丢失私钥,就丢失了自己的资产。 没有客服。没有密码重置。这种程度的责任改变了行为。它让人们更加谨慎、更加偏执,但也更有力量。 3、践行信仰最好的方式是创造财富 新教徒不只是热爱通过工作创造财富——他们将其神圣化:工作就是精神生活本身,商业上的成功成为上帝恩宠的标志。 加密货币的hodler,如很多比特币以太坊的持有者,他们不只是购买并持有;他们传播共识,他们参与建设,他们不断学习。 他们写代码、运行节点、不断cx。就像新教徒一样,他们将财务成功视为信仰的验证。 4、HODL心态 新教伦理强调储蓄而非消费。积累资本,进行生产性再投资,避免奢侈。这不是吝啬——而是要去建设比超越小我的东西:山巅之城。 加密货币的"HODL"文化是类似的逻辑。不要卖,不要恐慌。以十年为单位思考,而不是以天为单位。这个因拼写错误而生的meme成为了一种哲学:真正的信徒可以延迟满足,甚至可以无需变现。 5、天选之人(the chosen few) 加尔文教徒相信预定论——上帝已经选择了谁会得救,因此,你无法争取救赎,但世俗的成功可能是你已经拥有它的标志。 加密货币有自己的版本。早期采用者不只是认为他们聪明;他们认为自己以一种其他人没有的方式"理解了"未来。这不完全是预定论,但它是同样的自我强化信念系统。 6、代码即法律(code is law) 新教徒用圣经的系统性权威取代了教会的任意权威。一切都必须是理性的、有文档记录的、可验证的。 加密货币用数学的系统性权威取代了政府和银行的任意权威。智能合约完全按照编写的方式执行。区块链不在乎你的意图,就像新教教义不在乎你的借口。 7、渐进的变革,slowly then suddenly 两个运动都将变革的目标与渐进式方法相结合。新教徒没有攻击梵蒂冈;他们建立了平行机构。他们创建了自己的教堂、学校,最终是整个社会。 加密货币正在做同样的事情。它没有直接攻击银行,而是在建立一个平行的金融系统。去中心化金融不是试图改革传统金融,而是离开它。 8、集体的共识 新教教会是自治的社区,没有教皇具体告诉你怎么做,决策是基于对圣经的共同解释集体做出的。 区块链治理以同样的方式运作,没有CEO,决策通过共识机制做出,上链成为协议。 9、一切只是刚刚开始 新教改革花了几个世纪才体现其影响,但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世界。 它不只是创造了新的教会;它创造了新的人群。"新教工作伦理"如此深入当代资本主义文化,以至于我们将其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 加密货币正在做同样的事情。不只是创造新的货币,而是新的人群。以不同方式思考信任、价值和责任的人群。 有趣的问题不是加密货币是否会成功——而是如果成功了,它会创造什么样的社会。如果这个平行关系成立,我们看到的不只是一场金融革命。我们看到的是人类组织方式的改革。 就像新教改革一样,它始于一小群被其他人认为疯狂的真正信徒。 从'In God We Trust'到'In Code We Trust'——信任的对象越来越抽象,力量却越来越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