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州政治版图正在更新!捷克亿万富翁、前总理安德烈‧巴比什领导的“不满公民行动党”(ANO)在周六(10月4日)捷克议会众议院选举中轻松赢得胜利,巴比什是美国总统川普坚定的支持者。此次大选投票率达到68%,创下捷克1998年以来的新高。在点算近99%的选票后,ANO党以34.7%的得票率领先。现任总理彼得‧费亚拉(Petr Fiala)领导的中右翼政党联盟“一起”(Spolu)以23.2%位居第二。费亚拉承认败选。 由于ANO党预计赢得80个席位(下议院共200席),巴比什必须寻求外部支持来组建政府。他表示将争取组建一党内阁,并与两个边缘小党进行谈判:反对欧盟“绿色政策”(去碳化)的“机动车党”(Motorists),以及右翼“自由及直接民主党”(SPD)。 巴比什曾是捷克第二大富豪,其政见抓住选民对近年高通胀导致实际收入下降的不满。ANO党承诺加快经济增长、提高工资和养老金、削减税收,并向学生和年轻家庭提供税收优惠。这些耗资数十亿欧元的承诺标志著捷克紧缩政策的结束。 在成为总理前,巴比什需面对多项法律挑战,包括他作为化学和食品商业帝国所有者所涉及的利益冲突,以及15年前牵涉欧盟补贴的欺诈指控。他否认所有带有政治泼污的指控。 巴比什曾在2017年至2021年领导一个中左翼内阁,曾一度想加入欧元区,后来转变为欧洲怀疑论者。巴比什是川普的支持者,受其“让美国再次伟大”理念启发,推出“强大捷克”棒球帽。他是匈牙利领导人维克托‧欧尔班的盟友,在欧洲议会中与多个右翼政党联手,挑战包括去碳化在内的欧洲政策主流方向。 在乌克兰援助问题上,巴比什表示将终止“捷克倡议”,即一项利用西方资金为乌克兰从全球购买数百万发炮弹的计划。ANO党希望将援助职责交由北约和欧盟处理,且过去在支持乌克兰加入欧盟的投票中投了弃权票。
川普10月4日继续施压哈马斯,要求哈马斯迅速行动,完成人质释放并达成加沙和平协议,否则一切赌注都将作废,他不会容忍任何拖延。川普周六在社交媒体平台“真相社交”上发帖说,“我感谢以色列暂时停止轰炸(加沙),为完成人质释放与达成和平协议创造了机会。” “哈马斯必须迅速行动,否则一切赌注都将作废。”我不会容忍任何拖延(许多人预计会发生),也不会容忍加沙再次构成威胁的结果。请迅速完成此事。所有人将获得公正对待。” 这是川普对哈马斯的进一步施压。此前一天,川普要求哈马斯10月5日晚上6点之前就加沙和平计划达成协议,否则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地狱般打击”。哈马斯随后迅速回应,同意释放所有人质以及移交加沙控制权,但对解除武装等其它条款尚未做出回应。 埃及外交部周六宣布,埃及于周一(10月6日)接待以色列和哈马斯谈判代表团,针对释放所有以色列人质以换取巴勒斯坦囚犯的细节进行谈判。 埃及希望谈判能够促成加沙战争结束。 川普10月3日向哈马斯发出最后通牒后,哈马斯迅速对川普的加沙和平计划作出回应,同意释放所有人质。川普随后要求以色列停止轰炸加沙,以便为人质释放创造条件。以色列政府随后表示,准备好实施川普提出的结束加沙战争并确保哈马斯释放所有人质方案的第一阶段计划。
巴基斯坦邀请美国在世界最敏感的地区建造新的阿拉伯海港口,用于运输关键矿产。此举使美国在东南亚获得一处关键立足点,该港口距离中国耗巨资兴建的瓜达尔港仅70英里,距离伊朗100英里。 10月3日,《金融时报》披露说,巴基斯坦陆军参谋长阿西姆‧穆尼尔的顾问与美国官员接洽,提出一项大胆计划,由美国投资者将海滨渔村帕斯尼(Pasni)开发为巴基斯坦关键矿产的运输枢纽。 此举源于穆尼尔与巴基斯坦总理谢赫巴兹‧谢里夫9月在白宫与川普举行的会晤。那次会晤中,谢里夫寻求美国企业在农业、科技、采矿和能源领域的投资。拟建的帕斯尼港口将与一条新铁路相连,用于运输巴基斯坦内陆的矿产,特别是铜和锑,是电池、阻燃剂和导弹的关键成分。该港口建设成本高达12亿美元,融资模式由巴基斯坦和美国支持的开发融资共同提供。 自从川普5月调停巴基斯坦和印度之间爆发的数十年来最严重冲突之后,美巴外交官开始称双方之间建立了兄弟关系,穆尼尔和谢里夫公开感谢川普,并提名他角逐诺贝尔和平奖。这也是巴基斯坦的国际平衡术,在中共之外,又把中共视之为好兄弟。 在冷战期间以及2001年9月11日美国遭遇恐怖袭击后,美国曾是巴基斯坦的亲密盟友,由于巴基斯坦在美国领导的阿富汗战争期间支持塔利班,两国关系一度紧张。如今,巴基斯坦正积极重塑对美关系,并以投资和贸易为重点。 中国过去几十年加强跟巴基斯坦的关系,并为巴基斯坦提供了大量军备以及数十亿美元的贷款和投资,还有所谓的中巴经济走廊。不过,巴基斯坦并不希望成为中共的附庸,更希望在最新的地缘政治关系中,寻求对其更安全和有利的多重平衡。 一位巴基斯坦顾问告诉《金融时报》:“我一直告诉我们的领导人,我们需要将对华依赖多元化。我们不需要与中方磋商,因为这不在瓜达尔港的特许权范围内。” 周六,巴基斯坦高级军官表示,穆尼尔“没有任何官方顾问”。帕斯尼港口的构想是在与美国企业的“私下讨论中浮现出来的”,并未“通过官方渠道提交”,目前仍是一个有待适当考虑的商业构想。
当地时间10月4日,日本执政党自民党总裁选举结果揭晓,高市早苗击败小泉进次郎,成功当选自民党新一任总裁。由于自民党是执政党,高市早苗将被推举为日本新一任首相,这意味着日本首相首次由女性担任。作为日本保守派领导人,高市早苗被视为“女版安倍”。 高市早苗亲美亲台,对华立场强硬,反对非法移民,强调管控边境。还要修宪把日本自卫队改成日本国防军。她的当选意味着:1.中日矛盾议题可能被放大/在领土、海洋权益、历史记忆(靖国神社参拜、历史教科书表述等)等议题上,高市可能有更强硬立场,这可能使中日矛盾更容易公开化、冲突可能性增加。 2.更强的“安全议程”/在国防与安全议题上,高市可能倾向于推动日本在军事防卫、前沿监控、情报能力等方面加码。这可能使中国在东海、南海、海上巡航、海上军事态势中面对更紧张的邻国安全环境。 3.日美联盟角色可能强化/高市可能更加主动地靠拢美国,同美国在印太区域战略、军演、安全合作等方面的联手可能更加密切。这样在区域对抗或战略竞争中,中国面临的对手组合更为巩固。 在区域外交策略或需调整/面对一个态度更强硬的日本政府,中国不得不重新布局对日外交策略,例如以“稳妥、紧张管理”方式为主,避免冲突升级;在经济、文化、民间层面继续保持合作以缓和紧张。 5.对台湾与东海、南海议题的连带效应/如果日本在区域安全议题上表态更积极(如更明确支持台湾安全、对中国岛礁活动更敏感、更加强化海上监控),那么对中国在台湾海峡、南海、东海的战略施压可能有“外部牵制”作用。
一个名叫日本的沼泽国家 ——逼迫、文化与真理独一性的抉择   文/赵晓   谁都知道,日本满天神佛,但唯独不是一个福音化的国家。那么,日本这片土地到底发生了什么?在日本,我和同学们一起观看了《沉默》的电影,同时一起思考日本这个国家。   一、沼泽的比喻 说日本人天生不信主、不渴慕是不懂历史、没有文化的表现。 福音,也曾在日本曾经如火般传播。 但可惜的是,福音的大火很快被德川幕府铁血镇压。 这是一种比罗马帝国更残酷的“东方式镇压”。 在罗马,只要你承认凯撒为主,就能逃过逼迫; 在日本,幕府却是试图彻底毁灭信仰,为此不惜用酷刑与“踏绘”一步步逼人背弃。 日本作家远藤周作在《沉默》中讲述了这段故事,并借人物之口说出一句意味深长的话: “日本就像一片沼泽(mud swamp)。任何移植过来的树木,不论多么挺拔,都会在这里腐烂、变形。” 官员井上也用“泥沼日本”来嘲讽宣教士说:“打败你的不是我们,而是这片泥沼——日本。” 沼泽,意味着不完全是刀剑般的直接毁灭,而是悄无声息的吞噬,把清晰的真理化解为模糊的文化符号。 二、沼泽的历史:被吞没的信仰 1、16世纪的兴旺 1549年,耶稣会方济各·沙勿略(St. Francis Xavier)把福音带到日本。短短几十年,即产生数十万信徒,甚至有基督徒大名,似乎一棵茁壮的橄榄树正在成长。日本福音化指日可待。 2、17世纪的逼迫 不曾想,1614年起,幕府全面禁教,酷刑、火刑、穴吊接连不断。许多信徒至死忠心,更多人被迫“踏绘”,在外表上否认基督。 3、潜伏基督徒的变形 几百年间,日本信徒失去圣经、牧者、圣礼。结果:玛利亚变成观音,祷文成了口传咒语。信徒对圣物的依赖甚至超过对福音内核的理解。信仰被吸入日本文化的“沼泽”,失去十字架的锋刃。 4、今天的日本,仍是“宣教士的坟场” 明治维新后,禁教令废止,基督教重新进入日本,但信徒比例始终徘徊在 1% 左右。尽管日本经济现代化、文化繁荣,却对福音冷漠甚至无感。许多宣教士终身劳苦,却鲜少见果实。今天的日本被称为“宣教士的坟场”,正是那片“沼泽”仍在吞没真理的写照。   三、沼泽的逻辑:权力的恐惧与文化的相对 为什么日本会成为“沼泽”?日本社会并非只靠暴力“砍倒”福音,而是像沼泽那样把它泡软、同化、腐蚀,让福音看似存活实则变形。 1、权力的恐惧 幕府担心基督信仰威胁忠诚体系与政治稳定。对他们而言,“基督是主”意味着“天皇不是神”,权力不是主,因此必须铲除。 2、佛教的相对化世界观 佛教讲无常、空、方便法门,排斥唯一的真理。 → 一切宗教只是“诸法之一”,基督信仰的“独一”很快被消解。 3、文化的同化力 日本善于吸收外来文化:汉字、佛教、儒学都被日本化。 → 基督教也被“日本化”,失去核心,成了民俗。 4、社会的“和谐”压力 日本社会强调群体和谐,任何“唯独”的宣告都会被视为破坏秩序。 → “唯有基督是主”被贴上“异端”的标签。   四、沼泽的得逞:缺乏真理的教导 日本的“沼泽”之所以能够真正吞没福音,不仅仅因为外部的压力,更因为宣教先天不足,信仰内部缺乏根基。 1. 没有圣经 o    禁教后,圣经无法流通,信徒只能靠口传祷文。 o    “信道是从听道来的,听道是从基督的话来的。”(罗10:17),失去神的话语,信仰失去了根基。 2. 没有牧养 o    宣教士被驱逐,教会失去了牧者。 o    羊群没有牧人,就容易分散(结34:5)。 3. 没有圣礼 o    圣礼是神设立的恩典管道,教会因此成为“信徒的母亲”,但日本受逼迫后形成的“潜伏基督徒”失去了圣餐,只保留了洗礼的形式,逐渐异化为个人信仰与民俗。 4. 没有纪律 o    教会没有监督与治理,信仰逐渐与民间宗教混合,真伪难辨。 结果就是,福音在日本被稀释成一种文化符号,潜伏基督徒虽然保留了某种“身份认同”,却失去了基督信仰的核心力量。 正如耶稣所说:“凡听见我这话就去行的,好比一个聪明人,把房子盖在磐石上……凡听见我这话不去行的,好比一个无知的人,把房子盖在沙土上。”(太7:24–26) 日本的教会因为缺乏真理根基,就像建在沙土上的房子,最终在暴风雨中倒塌。   五、神学的反思 1、福音的独一性不可妥协 耶稣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借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约14:6) → 这句话对任何文化都是挑战。若福音被文化相对化,就失去了本质。 2、信仰需要根基 没有圣经、牧养和圣礼,信仰容易沉入文化泥沼。 → 潜伏基督徒提醒我们:若失去圣道、圣礼、纪律,信仰必被吞没。
“枫桥经验”已经根植在这块历经苦难的土地上,沒有人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会走向何方?“进京零上访”并不是一句抽象口号,而是把“零”拆成可量化、可追溯、可问责的十几条硬杠杆,逐人逐案逐环节“算细账”。综合各地实操,核心流程可概括为“清仓—盯人—断链—劝返—销号—问责”六步闭环,每一步都有白纸黑字的指标和时限: 1 清仓:会前40天左右启动“信访积案清零” • 对近三年所有进京、到省、来市登记过的案件重新过筛,建立“红黄绿”台账:红色(已进京)、黄色(有进京迹象)、绿色(暂时平稳)。 • 9×%以上必须在会议召开前15天“实体化解”或“协议息诉”,确实化解不了的,由县级领导签字“背书”并制定一人一策稳控方案 。 2 盯人:把重点对象“画像”后全部纳入公安+信访“双系统” • 个人信息(身份证号、手机、车牌、人脸、亲属关系)录入“重点人员库”,与国家信访局、公安部铁路售票系统、民航离港库实时比对。 • 对红色人员实行“五包一”:1名县领导、1名乡镇书记、1名社区民警、1名网格员、1名亲属共同签字负责,24小时“人随案走、案随人走” 。 3 断链:会议前7天启动“三道过滤线” • 铁路、机场、高速卡口加装“刷证即报警”前端,重点人员一旦购票,属地指挥部同步收到红色预警,必须在发车(起飞)前2小时完成劝返; • 通信管理部门对重点人员手机做“漫入提示”,一旦进入北京基站范围,驻京组立即收到坐标,15分钟内到场核查 。 4 劝返:驻京工作组“前移战场” • 各省(市、县)提前1个月向北京派驻“前方指挥部”,在国家信访局接待司、久敬庄接济服务中心、北京南站等7个“高概率落脚点”设暗岗; • 发现本地籍人员即“三同步”:同步带离、同步拍照取证、同步通知属地后方;对拒不返回的,协调北京警方以“扰乱单位秩序”先行治安拘留,再由家乡干部“接人”带回 。 5 销号:实行“日调度、零报告” • 会议期间每天15:00前,各乡镇通过政务微信或视频点名向县信访局报送《当日重点人员稳控情况表》,无事报“零”;少报一次扣月度考核1分,瞒报进京访一次扣5分并启动问责 。 • 出现进京登记后,立即启动“倒流案”复盘:1小时内查清购票渠道、盯控环节、责任人,24小时内写出《进京非访倒查报告》报省市联席办 。 6 问责:指标直接决定“乌纱帽” • 国家对省、省对市考核实行“双计分”:出现1批4人以下进京登记扣5分,5人以上扣10分;属“特护期”加倍扣分,并取消当年平安建设评优资格 。 • 对发生进京集体非访或“倒流”2次的乡镇、部门,先停职再调查;对包案领导视情节给予党内警告、行政记过直至免职处理 。 通过上述“六步闭环”,把“零上访”拆成可量化的数据链、责任链、考核链,最终形成“人到县、事解决、责到位”的硬约束,确保会议期间北京不出现本地登记上访记录。
10月1日是中共建政76周年,北京按照惯例在纪念日前夕举行盛大招待宴会。习近平9月30日出席招待会时表示,“深化两岸交流合作,坚决反对台独分裂行径和外部势力干涉,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招待会由李强主持,政治局常委赵乐际、王沪宁、蔡奇、丁薛祥、李希以及国家副主席韩正等人出席。参会的还有国务院各部委重要官员、各国重要使节、外交官和政要等等。 习近平去年出席75周年招待会提及涉台议题时,强调“台湾是中国的神圣领土,两岸人民血脉相连、血浓于水。”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深化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坚决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大势所趋、大义所在、民心所向,历史的车轮谁都无法阻挡。”今年习近平涉台言论明显减少,而且还沒有提及统一。 日前有消息指,习近平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要求川普政府正式表态反对台湾独立。对此美国国务院回应称,美国对台立场不变;反对任何一方片面改变现状,并强调中共是台海和平的最大威胁。 《华尔街日报》9月27日引述知情人士称,习近平对于美国以往“不支持”台湾独立的立场,不再满意。因此,在未来一年的中美经济谈判中,要求川普正式表态:美国“反对”台湾独立。 报道称,对习近平而言,不支持台湾独立和明确反对台湾独立,其差别不单是语义上的。这将意味著美国政策从中立转向积极与北京联合反对台湾主权,从而进一步巩固习近平在国内的权力地位。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9月29日表示,美国对台湾的立场没有改变,“我们仍然坚持一中政策,其依据是台湾关系法、美中三个联合公报,以及对台湾的六项保证”。美国致力维护台海和平与稳定。美方一贯表明,反对任何一方片面改变现状。中共构成台湾海峡和平与稳定的最大威胁(single greatest threat)。 根据美、日等国的情报显示,习近平在2023年之前就在做攻台准备。2022年,习近平在二十大做报告中多次提到台湾问题,强调“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选项。2023年,时任美国中央情报局长伯恩斯数度提出警告,习近平已经命令解放军准备在2027年之前武力统一台湾。近年国际媒体热议习近平有关2027年武力攻台的说法,随著中国经济低迷以及美国不会允许武統台湾的政策,习近平被迫调整武统台湾策略,从外交孤立到渗透台湾内部从而改变台湾的政治结构,尽早实现和平统一。
一直以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穆加贝是非洲大陆在位时间最长年龄最大的独裁者,沒想到还有一位更厉害的独裁者长期活跃在喀麦隆政治舞台上,今年92岁的喀麦隆总统保罗·比亚,在位时间43年,马上又要迎来第8个总统任期,任期长达7年。 今年七月,喀麦隆总统保罗·比亚在 X 账户上宣布:"我是 2025 年 10 月 12 日总统选举的候选人。"请放心,我为你们服务的决心与我们面临的严峻挑战相匹配。我们齐心协力,没有克服不了的挑战"。保罗·比亚力于终身为人民服务,“确保我们亲爱而美丽的祖国儿女的安全和福祉”,取得了准备自我接班的候选人(他自己)认为的“可见和可观的”成果。他宣布“仍有许多工作要做”。 一些深受独裁统治之苦的人呼吁这位92岁的独裁者下台,他的亲信也公开站出来挑战他,比如就业和职业培训部长先是离开政府,然后宣布成为其所属政党 CNSF 的总统候选人。国务部长、前总理马加里也宣布参选。他是与保罗.比亚结盟的政党全国民主进步联盟(UNDP)负责人,近 30 年来一直是保罗.比亚的盟友。还有保罗·比亚的独生女布伦达·比亚呼吁选民不要在2025年10月12日举行的总统选举中把选票投给她的父亲。 在一段广泛传播的视频中,布伦达·比亚讲述了她与家人之间的“个人纠葛”,之后她明确了自己的政治立场。她说:“不要投票给保罗·比亚,不是因为我自己,而是因为他让许多人受苦。我希望我们能迎来一位新总统。”她强调,父亲长期执政给喀麦隆人带来了苦难。这段视频在社交网络上引发大量评论与分歧:有人称此举为“政治勇气”,也有人视之为“背叛家族”。她的公开表态能否影响即将到来的总统选举,还是未知数。
蔡慎坤
1个月前
中国和墨西哥唱双簧主要是演给美国看。中国商务部9月25日晚发布公告指出,根据墨西哥《国会公报》2025年9月9日刊登的提案,墨西哥计划对包括中国在内的非自贸伙伴产品大幅提高进口关税。这一措施将严重损害中国企业在墨西哥的贸易和投资利益。中方决定自9月25日起,对墨方相关涉华措施正式启动调查。调查对象主要涉及墨西哥拟提高关税的产品类别,包括汽车及零部件、纺织品、服装、塑料、钢铁、家电、铝、玩具、家具、鞋类、皮具、纸及纸板、摩托车、玻璃等。近年来墨西哥针对中国采取的其他贸易投资限制措施,也纳入本次调查范围。调查期限为6个月,如遇特殊情况可延长,但不得超过3个月。 商务部并发布“答记者问”新闻稿进一步说明。发言人称,"在美国频繁滥用关税的背景下,各国应共同抵制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不能因外部压力而牺牲第三方利益"。"墨西哥如果单方面加税,不仅会损害包括中国在内的相关贸易伙伴权益,也会严重破坏墨西哥营商环境的稳定性,打击外资信心。中方对此坚决反对"。 中方将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必要措施,坚定维护自身正当合法权益。 墨西哥政府9月10日宣布,将把中国及其他未签署自贸协定国家的汽车关税提高至50%,并表示此举是为了保护就业。此举实际上是为了安抚美国。墨西哥女总统11日就表示,墨西哥政府并不希望与包括中国在内的受加税国家发生冲突。对此,中国商务部发文呼吁墨方慎重考虑,并指出单边加税只会被视为对“单边霸凌主义”的妥协。墨西哥目前是中国汽车出口的最大市场,现行关税为20%。如果大幅调高至50%,势必对中国汽车产业造成沉重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