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转移

与中国市场高度捆綁的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在中美贸易战升级的大背景下,要求所有供应商最迟在2027 年终止中国采购,将北美生产车辆的供应链完全迁出中国,此举早于 2024 年底启动,因贸易战更趋紧迫,虽然中国在部分汽车零部件领域占主导地位,转移供应链成本高、难度大,但痛定思痛,不得不壮士断腕,告别中国市场。行业内已有相关转移趋势。 当数千家供应商收到通用汽车的“最后通牒”时,全球汽车业的神经被狠狠攥住——这家美国汽车巨头正挥起供应链“手术刀”,誓要将中国零部件从自己的产业版图中彻底剔除。从电池材料、芯片到照明组件、定制模具,这场“清场行动”覆盖的范围远超此前的预期,打破了外界对通用仅针对高敏感部件的猜测,其目标只有一个:让中国供应链从北美生产体系中彻底“消失”。 通用CEO玛丽·芭拉口中的“供应链韧性”,在此刻露出了锋利的獠牙。当“低成本采购”让位于“政治安全优先”,这家百年车企用最激进的姿态,给全球制造业上了最残酷的一课——地缘风暴面前,没有永远的供应链伙伴,只有随时可调整的利益棋局。  中国供应链不是说拆就能拆的“积木”,在照明电子、精密模具等领域,中国早已构建起难以替代的产业生态,就像一张渗透到毛细血管的网,强行撕裂必然带出血肉模糊的代价。美国零部件供应商协会主席直言,不是不想换,是找不到能无缝衔接的替代者。 为了这场迁徙,通用砸下真金白银:与美国稀土企业绑定,在内华达州圈下锂矿,试图在电池原材料上实现“自给自足”。这种“另起炉灶”的成本惊人。业内估算,仅基础零部件的替代成本就可能推高整车制造成本15%以上,最终要么转嫁给消费者,要么吞噬企业利润。
德潤傳媒
2个月前
📉💥共美贸易关系,正在上演“断崖式自由落体”! 最新数据一出,真是让人直呼:“Made in China”的黄金时代,正在谢幕。 🔹 美国从共匪国的进口: •2025年第二季度,暴跌到 648亿美元,这是自2006年以来的最低季度值! •光6月份,进口额只有 189亿美元,创下 2009年以来最低月度值。 🔹 美国对共出口: •同期也不妙,几乎腰斩,下降近30%。 🔹 双边贸易总额: •第二季度直接缩水 34%。 🔹 贸易逆差: •从共匪国来的货少了,逆差自然缩水,缩减39%,跌到21年来的新低。 📌 为什么会这样? 1.关税重锤:川普政府直接把平均关税抬到 55%以上,这是自1934年以来美国最高的关税水平,近期又将含钢铝的407大类进口产品叠加50%关税!所以,七、八、九月及之后共匪的出口额更难看! 2.供应链重排:美国企业纷纷转单,把工厂和订单转向越南、印度、印尼等国。 3.经济效果:逆差下降,Q2美国GDP反而年化增长 3.0%,一边打击共匪,一边顺带给自己加分。 🧮 算一笔账: 过去几十年,共美贸易撑起了全球化,如今就像断了气的风箱,呼呼两声就快没了。 😏 对共匪来说,这不是“贸易摩擦”,而是“贸易窒息”!三个月前还能吹“美国离不开中共匪国制造”,现在数据啪啪打脸。 美国不只是“去风险”,而是真正“去共匪”。全球供应链正在重塑,灭共不只靠军火和科技战,钱包这一刀才是最狠的,共匪还能撑多久❓❗️
蔡慎坤
6个月前
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和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日内瓦举行的美中贸易谈判只是试探,外界不要抱太大希望。习近平目前并沒有打算跟美国达成任何贸易协议,他手中还有许多牌要打,一方面可以把中国商品疯狂倾销到东南亚和拉丁美洲甚至是欧洲,另一方面刚刚鼓动巴基斯坦对印度开战,让美国转移供应链的希望落空,病毒肆虐之后,习近平看到西方产业虚空,连基本战略物资都无法自给而且离不开中国,这更加增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指方向的野心。 不久前,中国财政部长蓝佛安与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美国悄悄会见,但中美双方都沒有对外透露消息,很显然蓝佛安做不了主,也不希望让外界知道中国想谈。在瑞士何立峰和贝森特才是公开接触,而且是在第三国,这说明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式的谈判,很可能会拖到美国中期选举乃至下一次美国大选,中国对美国两党政治非常了解,也知道如何利用一方打击一方,况且中共对美国政客和商界学界精英的滲透收买已经取得辉煌的战绩。 外界对这次接触式谈判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期待在关税重锤之下达成新的协议,完全是无视习近平新时代的政策改变,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当天强调对话必须基于“相互尊重、平等协商、互惠互利”的原则,并警告“打,奉陪到底;谈,大门敞开”。中国明确表示,不会接受任何形式的“以谈促压”或放弃自身原则的协议。 也就是说,中美谈判主要围绕既脱钩又对抗,还要对危机进行适度的调控。 中国国内的政治气氛也沒有跟美国达成贸易新协议的可能,外交部甚至制作了精美的“不跪”短片,加上军队和党内的大清洗还在延续,四中全会何时召开也沒有说法,习近平究竟选择跪还是不跪恐怕连何立峰也不清楚,就像川普上一个任期,刘鹤也不知道习近平的真实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