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Colin Wu
关注
统计数据
211
文章
0
粉丝
0
获赞
3084
阅读
热门文章
1
TechFlow 深潮 发布的文章:近期教育领域的变化引发了广泛讨论,我认为教育改革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创新能...
145
32
Colin Wu
2个月前
前几天看院士们讨论未来 20 到 50 年的最重要技术突破,似乎集中在这四个领域 室温超导 量子计算机 可控核聚变 AI for science 用 GPT 研究了下,它认为可能还会包括脑机接口、全脑模拟、合成生命、原子级制造等
#未来科技
#技术突破
#室温超导
#量子计算机
#AI for science
分享
评论 0
0
Colin Wu
2个月前
我去,我以为是笑话,结果人民日报报道了。。。 快手冯某私吞补贴给服务商的 1.4 亿奖金,利用八个交易所换成比特币等,混币后又换回人民币,最终被查出、交出剩余藏匿的 90 多个比特币,7 人被判 3 到 14 年有期徒刑 原文:
币圈“1011”六倍崩盘:高杠杆爆仓潮,谁在裸泳?· 5066 条信息
#快手
#冯某
#比特币
#贪污
#判刑
分享
评论 0
0
Colin Wu
2个月前
前几天健身房锻炼,看见最传统的香港新闻台都在播富途赞助的加密货币行情分析广告,几乎大部分商场都有他们的线下店,这种地推力度是极大的,未来可能香港加密货币交易市场也会被这种地推能力超强的互联网券商霸占。
币圈“1011”六倍崩盘:高杠杆爆仓潮,谁在裸泳?· 5066 条信息
#富途
#加密货币
#香港
#互联网券商
#市场扩张
分享
评论 0
0
Colin Wu
2个月前
很多朋友很怕飞机颠簸,我原来也是。 但今年我突然变了个想法,把飞机颠簸想象成在坐一个刺激的过山车,戴上耳机听个摇滚乐,配上一杯冰可乐,发现这甚至是一种很独特的刺激享受。 既然改变不了什么,不如让自己快乐一些。换个想法,换个活法。
#飞机颠簸
#心态转变
#积极生活
#享受刺激
#摇滚乐
分享
评论 0
0
Colin Wu
2个月前
今天有个新闻在小红书好火 香港 70 岁老头 whatsapp 接到信息,对方自称女邻居,逐渐发展成网恋。 女自称新加坡交易所工作,有加密货币内幕消息带老头暴富。 老头 37 次转账了 327 万给女方 34 个户头,还欠下上百万债务。 最终老头还要继续转,直到职员发觉有问题找警方才揭发骗局。 香港之前有 90 岁老太被诈骗 2.65 亿。老人家钱多脑袋糊涂,确实太容易被忽悠了。。。
#香港
#诈骗
#网恋
#加密货币
#老年人
分享
评论 0
0
Colin Wu
2个月前
如果不是 Pumpfun 被起诉,好像大家也不知道他们团队谁是谁,这次才发现原来有: 21 岁的首席执行官 Noah Bernhard Hugo Tweedale 21 岁的首席技术官 Dylan Kerler 23 岁的化名首席运营官 Alon Cohen 地点位于英国伯里圣埃德蒙兹镇的一个商业园区 00 后无情 P 小将
#PUMPFUN
#起诉
#00后
#团队成员
#英国
分享
评论 0
0
Colin Wu
2个月前
健身房看新闻,香港有个有趣的博弈: 本地劳工认为输入太多外劳导致他们失业 餐饮业认为外劳不足导致餐饮倒闭潮 餐饮业还指责有劳工故意不上班,避免薪水超额无法申请公屋 还有个新闻,菲佣买菜时间偷偷去餐馆洗碗,被抓了不少 也发现确实不少餐厅的盘子都是油腻腻的 世界是灰色的,最终应该就是妥协一个中间值吧。以及 AI 机器人快点发展吧,减少繁重的基层人力。
#香港劳工
#外劳政策
#餐饮业困境
#菲佣兼职
#AI机器人
分享
评论 0
0
Colin Wu
2个月前
稳定币天才法案后值得关注的是《CLARITY 法案》,核心是代币发行相关,建立在 FIT 21 基础上,7 个标准决定一个代币能否从“证券”转为“数字商品”,分别是: 去中心化治理(无单一控制者);开源代码;自动化运行;代币持有分散度(无单一实体高于 20%);价值来源于使用和运作;无特权限制;时间限制(ICO 后需完成上述规则)。
美国参议院通过GENIUS法案,稳定币监管新规引发热议· 49 条信息
#稳定币
#CLARITY法案
#代币发行
#数字商品
#FIT 21
分享
评论 0
0
Colin Wu
2个月前
推荐文章《关于以太坊微策略的十问十答:四大美股公司押注 ETH 的逻辑与持仓解析》 SharpLink、Bitmine、Bit Digital 与 BTCS 四家公司均未依赖现金购币,通过 PIPE、ATM 增发、可转债、DeFi 借贷、BTC 变现等路径。 SharpLink 与 BitMine 在短期经历超 70% 的深度回撤,显示高风险、高波动特征。 SharpLink 是目前唯一公开可追踪 ETH 地址的企业,在盈亏披露与链上透明度方面最为完整。 SharpLink 与 Bitmine 初步形成了“ETH 微策略”代表。但要成为真正的“以太坊版 MicroStrategy”,不仅需要持续积累 ETH,更需在融资能力、链上部署、叙事掌控与估值传导等多个维度形成闭环。 全文:
币圈“1011”六倍崩盘:高杠杆爆仓潮,谁在裸泳?· 5066 条信息
#以太坊
#美股公司
#ETH持仓
#风险波动
#投资策略
分享
评论 0
0
Colin Wu
2个月前
看了黄仁勋和王坚对谈全文,有几个感兴趣的点: - 下一波浪潮就是物理 AI,所有的能力都能够融入到我们的物理世界,比方说机器人。 - 人工智能时代更重要是学习第一原则,人类的智慧需要回到第一原则上 - 年轻一代会成为人工智能时代的原住民,人工智能好像你的伙伴,从出生到你离开这个世界,给你提供建议,教导你,终生陪伴你 - 不管是农民还是老年人,必须尽快用上人工智能,它一定会给你赋能 全文:
#黄仁勋
#王坚
#物理AI
#第一原则
#人工智能时代
分享
评论 0
0
Colin Wu
3个月前
看了篇财新报道,果然都疯狂动起来了🤣 香港稳定币牌照申请过热,因此改成邀请制,只有在预沟通中获得认可,金管局才发出申请表格。 申请人必须提供具体应用场景,没有应用场景拿不到申请表。 已有五六十家公司有意申请,包括中国内地央企、金融机构以及互联网巨头。 全文:
#香港稳定币
#牌照申请
#邀请制
#应用场景
#金管局
分享
评论 0
0
Colin Wu
3个月前
飞机上看了一饭封神,其中有个香港女生挺感人,说自己之前做秘书,被裁员三次,后来转行做厨师,不断获得认可,重获新生。 从这个角度,自己还是挺感恩币圈的,不然估计还在某个大厂苦哈哈打工,上下班打卡挤地铁,搞什么加班排名,面临中年裁员危机。所以还是要踏踏实实继续做好,回馈这个行业。
币圈“1011”六倍崩盘:高杠杆爆仓潮,谁在裸泳?· 5066 条信息
#香港女生
#裁员
#厨师
#币圈
#感恩
分享
评论 0
0
Colin Wu
3个月前
今天看到一句话好有趣 比特币是为了世界崩溃做准备,以太坊是为了避免世界崩溃而努力。 用 GPT 研究了下: 比特币:保底的反叛者,硬通货的“末日保险” 它不指望世界变好,而是构建一个脱离现有体系的、抗审查、稀缺、不可篡改的价值锚。 极简设计:固定总量、不追求复杂功能、少即是多 —— 它像是末日之中你最后能依靠的资产。 逻辑像黄金:如果货币贬值、信用崩溃,它仍然可以存在于全球节点之间,无需信任任何人。 所以:比特币不是来拯救世界的,而是来“保存火种”的。 以太坊:建设性的理想主义者,编程货币的实验场 Vitalik 更像是工程理想主义者,他不是要推翻世界,而是希望用区块链“改善世界”。 不断升级、支持智能合约、Layer 2、大量实验和治理参与 —— 充满变化与活力。 逻辑像互联网:它不是要成为黄金,而是要成为一种基础设施,让人们用代码创建新秩序。 所以:以太坊是“如果我们仍有希望,那就试着重新建一个系统”。 两者并不矛盾,反而相辅相成 比特币是防御型武器:守住最低限度的自由、抗通胀、反控制。 以太坊是进攻型工具:尝试构建去中心化的“替代世界”。 比特币是逃生舱,以太坊是重建图纸。
币圈“1011”六倍崩盘:高杠杆爆仓潮,谁在裸泳?· 5066 条信息
分享
评论 0
0
Colin Wu
3个月前
真是弱智回复,比时薪是送外卖呢? 清北有多少政商 top 领袖,这种校友资源是大中华区任何学校无法比拟的(当然仅限本科) 就拿币圈来说,清北大老板们也比比皆是,港大有个啥,牙医律师?一个知名创业者也没有 当然选择是自由的,学生就是喜欢港大无所谓,但这个评论太弱智了😂
分享
评论 0
0
Colin Wu
3个月前
和香港立法会议员邱达根做了个对谈,基本讨论了目前所有热门问题,推荐来港的行业人士阅读,问题包括: 香港政策是否太保守 香港会否像新加坡赶人,如何看 base 本地向海外服务、DeFi 如何看香港和内地前店后厂 如何看合规机构亏钱、稳定币有市场吗 港股代币化问题 欧美公司不愿意来香港 香港究竟支持 Web3 的态度和力度如何 有一段话感觉也是有道理的: 如果你贸然放开,三五年内任由市场疯狂炒作、割韭菜,最终结果可能是整个市场崩掉,不仅对香港无益,还可能牵连传统金融体系,对香港金融品牌造成严重影响。 毕竟这个市场聪明人太多,有能力快速套利的人很多,如果缺乏监管,一两年可能会得到外界称赞,但三五年后整个生态就可能崩塌,这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局面。 (这段话让我想到最近一些 base 香港疯狂搞内地用户的 CX 盘,甚至还有一些所谓大佬的投资和背书,真丢人,这种必须集体抵制) 全文
币圈“1011”六倍崩盘:高杠杆爆仓潮,谁在裸泳?· 5066 条信息
分享
评论 0
0
Colin Wu
3个月前
和朋友瞎聊天,朋友说起来第一次去纽约的经历,他住在万豪,还算不错的酒店,他往自己房间走,同一楼层,几个黑人敞开大门,正在音箱公放,极其吵闹的嘻哈音乐,他好奇,往里面瞅了瞅,桌上赫然放着一把枪。老哥吓得后来都不太想去美国了。
分享
评论 0
0
Colin Wu
3个月前
我觉得 U 卡和股票代币(RWA),都有点内在逻辑的类似。 币圈低垂的果实已经摘完了,后面的生意都有点难。上面这俩,理想状态下都非常厉害,有极大想象力。但中间监管链条太多,不胜其烦。 RWA 也是。币安的稳定币理财利息低到令人发指,为啥不包装个美债产品。也是因为监管因素麻烦。
币圈“1011”六倍崩盘:高杠杆爆仓潮,谁在裸泳?· 5066 条信息
分享
评论 0
0
Colin Wu
3个月前
和 GPT 聊天,他说现代心理学上有三种真正的快乐和深层次满足,很有意思: 1. 意义感(meaning):你做的事情与你的价值观一致,感觉“这事值得我做”。 2. 关系与连接(connection):你和他人有真实的情感联系(亲密、信任、爱)。 3. 成长与流动(growth / flow):你在做一件事时,全神贯注,忘记自我,有投入感(心流)。 很多人在“追求物质、刺激或短暂快感”时可能体验的是短暂的快乐,但不是深层的满足。
分享
评论 0
0
Colin Wu
3个月前
武汉土生土长的 Manus 拿了硅谷顶级 VC Benchmark 的钱,被要求出走新加坡。 这也从某个角度体现了为啥新加坡赶走币圈公司,因为要去的实在太多了,根本不差币圈这点人和这点钱。 对香港也是好事吧,好好承接一些币圈的人和公司,还是没问题的,这几天已经听到很多朋友要从新加坡来 HK 了。
币圈“1011”六倍崩盘:高杠杆爆仓潮,谁在裸泳?· 5066 条信息
分享
评论 0
0
Colin Wu
3个月前
上海国资委的新闻讨论很火,最近关于稳定币和 RWA。很明确是高层定调,上海有心力推,后面上海/沪港联动,应该还有大动作。 不过也要提醒,高层很明显兴趣集中在稳定币和 RWA,其他那些东西,尤其是涉及加密货币的洗钱、赌博、传销,严打不会有一丝放松,这个界限搞不明白迟早要出事。
币圈“1011”六倍崩盘:高杠杆爆仓潮,谁在裸泳?· 5066 条信息
分享
评论 0
0
Colin Wu
3个月前
今天看脱口秀节目有个梗,演员说自己 90 年高压电手断了,赔了 8 万,当时可以在上海买套房,相当于他爸 30 年的工资。 他爸心想,这可是儿子拿命换的,必须死死留住不能乱花,于是 8 万块死死留到了今天。 想起家里的爷爷奶奶一辈,好像也有类似的遭遇,一辈子省吃俭用最后攒了几十万。
#阶层固化:求变之路,殊途同归· 747 条信息
分享
评论 0
0
Colin Wu
3个月前
美国 SEC 来给股票代币化踩刹车了,不知道后续会如何,希望这个热度不要突然就断了🥲 美国律师的 TLDR 总结:我们听到一些关于你们计划发行代币化美国股票的疯狂故事,你们真的需要认真踩刹车了。与我们见面谈谈,我们可以考虑是否有必要豁免或修改规则。但别误会,证券法在链上和链下同样适用。
USDC美股IPO引发币圈热潮,估值72亿引关注· 45 条信息
分享
评论 0
0
Colin Wu
3个月前
Bankless 对 Tether 的采访,早上详细看了看,里面有几段蛮有趣的: 1、坦陈“我们实际上是在推动美元霸权的扩展” 2、豪言“预计将在今年年底成为全球最大的比特币矿工” 3、去年 137 亿美金利润,今年会更多 以及一段感性表达: USDT 为全球新兴市场而生,当你的家庭处在危险之中,你一整年辛苦工作,年底却比年初更穷,只因为你的本国货币贬值得太快,你就会不惜一切代价去保护你的家庭。当人们真正需要时,他们自然会找到解决方法。这就是我们看到的现实,也是 Tether 用户爆发式增长背后的真正原因。 全文:
币圈“1011”六倍崩盘:高杠杆爆仓潮,谁在裸泳?· 5066 条信息
分享
评论 0
0
Colin Wu
3个月前
想想曾经无比热闹、如今烂尾无人问津的数字人民币。。。
分享
评论 0
0
Colin Wu
3个月前
最近内地高层狂推人民币/港币稳定币(中美争霸背景下),香港成热点,但我感觉还是雷声大雨点小 稳定币几个需求:逃税、逃避中介费、逃避制裁、逃避银行体系、逃避本国货币波动等 这些东西一旦合规,和传统的金融比,合规稳定币优势在哪? 人民币/港币稳定币就算做出来了,和 USDT/USDC 比,又有什么优势? 如果没有特别的优势,还有巨大的天然劣势(美元品牌,先发优势),人们为什么会用?
分享
评论 0
0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