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

看公众号,读到一句话:人类大脑不是用来思考的,而是用来避免思考的。 这句话有点意思,但直觉不是原话。马上搜索后发现原话来自心理学家 Daniel T. Willingham 的书籍《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 「人生来就有好奇心,但我们并非天生善于思考。除非认知条件刚好合适,否则我们会避免思考。」 所以上学还是很有必要的。人是环境的反应器,好的学校可以营造合适的认识条件,引导学生去思考。但绝大部分学校营造不出合适的认知条件,于是学生就不喜欢上学了。 真正的问题来了:什么是合适的认知条件。快速找到原书翻阅,发现总结得很棒: 1. 问题有可解的挑战性。太难或太容易,大脑都会偷懒。最好,是跳一跳能够得着。 2. 有相关背景知识。这个也很重要。网络上很多喷子,看见什么问题,都觉得自己能解,然后瞎解一气而不自知。有相关知识,可用避免瞎思考。 3. 有目标带来的意义感。无论是考公务员,还是要写文章发公众号,都是一种对自己有意义的目标。没目标,就会沉溺在不用思考的短视频中。 4. 有及时反馈。比如想做小红书,但发的每篇笔记,阅读十几个,点赞为零。那做小红书的梦,就会在反馈的缺失里,荡然无存。 总之:人要思考,需要有合适的环境。这个环境让你感受到:问题有希望、知识有基础、目标有意义、过程有反馈。 营造出四有环境,人在其中,就会逐步擅于思考。 做产品的乐趣,就是尝试为用户营造出四有环境。人在好的环境中,会开始思考,而不是避免思考。
Y11
1个月前
对于创业者而言,若能每天花15分钟聚焦三个核心问题,或许能让事业的发展速度实现质的飞跃。 第一个问题是思考自己的想法究竟有多大的野心。 一个真正有价值的创业项目,其目标应该是解决行业内长期存在的痛点,甚至创造全新的市场需求。 比如,当我们看到现有产品在用户体验上存在明显不足,或者某个领域的技术应用还停留在初级阶段,这时候提出的解决方案如果能突破现有边界,具备改变行业格局的潜力,那么这个想法的野心就足够大。 有了这样的野心,才能驱动团队不断探索未知,在激烈的竞争中找到差异化的发展路径。 第二个问题需要审视团队和所处的环境。 一个优秀的团队是创业成功的基石。团队成员不仅要有专业的技能,更要具备共同的价值观和奋斗目标。 就像在阿里巴巴早期,马云组建的团队虽然规模不大,但每个人都对互联网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并且愿意为之付出努力。 同时,所处的环境也至关重要。 无论是政策支持、市场机遇还是技术发展趋势,都可能成为创业的助力。比如,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当下,选择在相关领域创业,就能更好地借助时代的东风。 第三个问题则是思考如何加速前进。 在快速变化的市场中,速度往往意味着机会。 这时候需要不断优化商业模式,提高运营效率。 比如,通过数据分析来精准定位用户需求,利用自动化工具来简化流程,或者积极拓展合作资源来扩大市场影响力。同时,也要保持对市场的敏锐洞察力,及时调整发展策略,避免因为固步自封而错失良机。 每天花15分钟思考这三个问题,看似简单,却能帮助创业者理清思路,明确方向。 当我们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目标、团队的优势以及加速发展的方法后,就能在创业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这种持续的自我审视和反思,是创业者不断成长的关键,也能让事业在正确的轨道上快速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