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欲望
关注
Frank Wang 玉伯
6天前
一个工具,一旦能解决动机问题,其他所有问题就都是次要的。 比如一个炒股工具,号称能有 20% 收益,就会有很多人去用。如果少数人赚到了这个收益并传播出来,就会源源不断有人去用。直到大众发现,20% 收益是骗人的,还经常会亏钱。被勾起的动机一旦消失,工具就开始死去。 比如一个视频剪辑工具,通过短视频的网红和各种直播课程,勾起了你也想成为网红的动机,开始有欲望想去做视频,那么这个剪辑工具就会有人去用。哪怕非常难用,人也会去用。甚至因为难用,会激发出斗志。觉得自己如果能用起来,就有机会超越他人,有机会先一步成为网红。然而一旦发现自己做的短视频始终没流量,动机淡去,工具变得非常简单了,也不会再去用了。 万千工具,都需要有使用的动机。厉害的工具,往往都是刻意或恰巧踩中了大量用户的某种欲望。
#工具
#动机
#用户
#欲望
#炒股
分享
评论 0
0
章工
1周前
能让一个人持续自律、持续耕耘在某一件事上,其实只有——欲望。 你到底想达到什么目的,你这辈子想变成什么人,你终其一生想做到哪些事,只有从内心真正呼喊出来的欲望才是你的动力。 这时你会发现,你不用人催,每天睁开眼睛会动起来。欲望带着你年轻,会让人充满希望,让你感到酣畅淋漓的痛快。
#自律
#欲望
#动力
#目标
#积极
分享
评论 0
0
Wilde Hexe
3周前
我经常说人蠢,不是指智商,而是指智慧 智商是天生的,但智慧是心地纯净的人才会生出的 被欲望蒙蔽了心窍的人,越聪明越蠢,就算智商280也是蠢货,终会困死在自己的欲望中,不得解脱 能看懂这些话的人,就还有几分智慧
#智慧
#欲望
#心地纯净
#聪明
#解脱
分享
评论 0
0
Morris
1个月前
小米给了屌丝满足欲望的机会(加速度),但没给屌丝停下来的机会(刹车片)。
#小米
#屌丝
#欲望
#加速度
#刹车片
分享
评论 0
0
Colin Wu
1个月前
精神分析学家 雅克·拉康(Jacques Lacan):欲望的本质不在于被满足,而在于永远维持未被满足的状态。 他认为,人类欲望的真正对象不是“具体的东西”,而是那种“让我产生渴望的感觉”。 比如:我们追求爱情,不是为了“得到某个人”,而是为了体验“我被点燃、被吸引、被看见”的自己。我们想成功,不是为了钱本身,而是为了“我被肯定、有意义”的感受。 所以真正的欲望是一种镜像行为—— 我们通过外界对象,去确认“我还活着、我还有感受”。 弗洛伊德认为,人有“需要(need)”与“欲望(desire)”。需要是生理层面的:饿了要吃,冷了要暖。欲望是象征性的:想被爱、想被认可、想要意义。 拉康继承并深化了这点:“欲望不是对对象的渴求,而是对他者(the Other)认可的渴求。” 也就是说,我们要的不是真的“那个人、那份成功、那件物品”,而是它背后所代表的——我在他者眼中被看见、被理解、被承认的自己。 拉康早期提出“镜像阶段”理论:婴儿第一次在镜子里看到自己,会误以为镜中那个完整的形象就是“我”。但实际上,那只是外部的映像。 从此以后,人类的“自我”就永远通过外界确认:我需要别人看我一眼,我才知道我是谁;我需要有人爱我,我才觉得自己可爱;我需要社会承认我的成就,我才确信我有价值。 于是我们的欲望,总是通过“他者”的目光被激活。我渴望的,不是对象本身,而是被对象激起的自我镜像。 拉康说,人的欲望像一个被切开的圆环,我们永远在追寻能让自己完整的“另一半”,但无论得到多少对象,这个裂口都不会被真正弥合。原因是——那种“被看见”的感觉,只在瞬间成立。一旦我们得到它,就失去了它。于是我们会不断寻找新的对象、关系、目标,希望再一次感受到那种“我被点燃”的自己。 拉康并不是让人“放下欲望”,恰恰相反,他认为——欲望是唯一让我们保持活着的力量。人一旦彻底满足,就会陷入精神性的死亡。生命要持续,就必须维持那种“未完成感”。
#拉康
#欲望
#精神分析
#自我认知
#未满足感
分享
评论 0
0
Colin Wu
1个月前
叔本华提出人类存在的“痛苦循环”: 人生在“欲望—满足—无聊”之间永无止境地摇摆。 欲望得不到满足,人便痛苦;欲望一旦满足,又陷入空虚与无聊。 如何“缓解”或“超越”? 第一,艺术和审美体验可以让人暂时摆脱欲望与痛苦。当你完全沉浸于美的对象(音乐、绘画、大自然、思想)时,你不再作为“意志的奴隶”去追求满足,而是以“纯粹认知的主体”去直观存在。 “在审美的沉思中,我们暂时不再是意志的仆人,而是纯粹的观察者。” 这种状态短暂、纯净、无功利,是从欲望中暂时解放的第一层自由。 第二,通过理性的洞见,理解生命的悲剧性本质,人会逐渐“看破”意志的无尽循环,从而减少执着与痛苦。你看到了万物皆苦,反而会对一切生命生出慈悲与平静。 他称这种态度为“否定意志的第一步”——类似佛教的“观照苦空”。 第三,当你能感受他人的痛苦,你的自我边界就会松动,从“我的欲望”中解脱出一部分。慈悲让你超越个体意志,进入一种更宁静、温和的存在状态。 第四,在他思想的终点,叔本华赞美那些彻底否定生存意志的圣人、隐士、苦行者。他们通过禁欲、冥想、超脱世俗,达到一种“无欲的宁静”。 叔本华认为,欲望—满足—无聊的循环无法真正打破,但可以通过审美、哲思、慈悲与否定意志来逐渐超越它。真正的自由,不在于欲望的满足,而在于从欲望中解脱。(通过 GPT 讨论整理)
#叔本华
#痛苦循环
#欲望
#解脱
#哲思
分享
评论 0
0
Morris
1个月前
人贫穷的原因就三个:第一,起点低,这来源于原生家庭与环境,这是改变不了的。第二,悟性差,认知和决策有局限,思维固化,很多时候难以洞察事物的本质,在人生重大选择上还屡屡失误。第三,欲望强,缺乏自律自控,沉迷于感官享乐,小生意看不上,大生意做不了。
#阶层固化:求变之路,殊途同归· 900 条信息
#贫穷原因
#原生家庭
#认知局限
#欲望
#消极
分享
评论 0
0
Journeyman
1个月前
囚禁我们的不仅仅是房子,也是不必要的食物、形而上的教育方式、扩张的资本,更是人无尽的欲望 - 梭罗
#阶层固化:求变之路,殊途同归· 900 条信息
#梭罗
#欲望
#物质主义
#反思
#人文
分享
评论 0
0
Weiping Qin 秦偉平
1个月前
美好生活,应该知足常乐。 为何有时还想更多的财富? 为何有时还想更大的房子? 为何有时还想更新的车子? 为何有时还想更美的妹子? 要不要一日三省吾身?
#阶层固化:求变之路,殊途同归· 900 条信息
#知足常乐
#财富
#欲望
#反思
#生活
分享
评论 0
0
币到家 BDJ
1个月前
醒来浏览很多博主写自己赚钱的晒单和经历,这些都是我上个牛市我经历过的,车 房 表 一夜实现。币圈确实是一个把人的欲望会推向巅峰的一个赛道,说到这里还是提醒大家:低调行事 保持初心,身心灵健康大于一切。 Hello everyone !
币圈“1011”六倍崩盘:高杠杆爆仓潮,谁在裸泳?· 6053 条信息
#币圈
#牛市
#赚钱经历
#欲望
#身心灵健康
分享
评论 0
0
海外爆料
1个月前
🔥 好一篇《凡人賦》 👉 凡人之所以困苦,不是因為命運,而是因為自己困在欲望的牢籠! 👍 只有看透名利,守住本心,才能真正得到自由‼️
#凡人
#欲望
#名利
#自由
#积极
分享
评论 0
0
RamenPanda
2个月前
抱歉刚刚腾不出手,但现在我不禁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我们人类的欲望,只是生理上的激素而已。那我们的未来,将何去何从。在这里我不禁想问,宇宙的奥秘是什么呢?人活着的意义又是什么呢?是什么促使我们活在这个宇宙上面呢?
#欲望
#生理激素
#未来
#宇宙奥秘
#人生意义
分享
评论 0
0
10xMyLife
2个月前
今天决定休息,克制自己写代码的欲望,攒一下
#休息
#克制
#攒
#代码
#欲望
分享
评论 0
0
Morris
2个月前
一定要珍惜你身体尚存的欲望,比如想去的地方,想吃的东西,心心念念的人。因为你不知道哪一天,这些突然就不想要了。没有欲望真的会痛苦,如果你买衣服只是为了保暖,吃东西只是为了不饿,上班只是为了存钱,你做的所有事情都是为了实用,那你虽然是活着的但你会麻木,犹如行尸走肉。人是必须靠疯狂爱上什么来维持生命力的,买衣服吃美食吃宵夜,这些看起来没有用,但却让你真真切切觉得自己活着,感受得到快乐和得到满足。
#珍惜
#欲望
#生活
#快乐
#满足
分享
评论 0
0
Morris
3个月前
你对我好,我才对你好,这叫交易。不管你对我好不好,我都对你好,这叫慈悲。凡是达不到慈悲的境界,都是化了妆的欲望。
#人际关系
#利他
#慈悲
#交易
#欲望
分享
评论 0
0
比特Coffee
3个月前
降息是100%会降的,至少在我的认知里不降的概率是0%! 盘口永远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不降息自有聪明钱提前出逃,价格也不可能在3600附近! 市场收割的逻辑只有两套: 勾起你的欲望 引起你的恐慌 好事多磨~
#降息
#市场
#恐慌
#欲望
#收割
分享
评论 0
0
德潤傳媒
3个月前
心累,是因为坚持与放弃之间总是举棋不定。 烦恼,是因为记住了太多本不该记忆的东西。 痛苦,是因为期待和愿望设定得太多太高。 愉快,是因为你的欲望得到了满足。 人的欲望越低就越愉快, 无欲无求就是最高的精神境界!
#心累
#烦恼
#痛苦
#欲望
#精神境界
分享
评论 0
0
大宇
3个月前
突然隐隐有点怀疑自己捐的某些钱 会不会让方丈失了法度? 我觉得爱美好色是人之天性,若有欲望,不如还俗。
#方丈
#捐款
#还俗
#欲望
#质疑
分享
评论 0
0
Lao Mao
3个月前
那些看起来不快乐的人,是因为他正在欲望的牢笼里挣扎。
#欲望
#挣扎
#不快乐
分享
评论 0
0
看不懂的sol
3个月前
今天有兄弟问我,经济学的底层逻辑是什么?(深度) 首先从交易的角度而言,“经济学本质是研究人性,并设计规则以提高效率” 经济学的第一性原理,是源于 “人性”(无限欲望和趋利避害的内在驱动)与 “稀缺性 ”(有限资源的外部约束)之间的永恒矛盾。 说的简单点:资源是稀缺的,而人的欲望是无限的。 这就是一切经济活动的起点,是经济学之所以存在的根本理由。如果资源取之不尽,或者人类无欲无求,那么选择、成本、效率、贸易、增长…… 所有经济学的核心概念都将失去意义,甚至这门学科本身也会随之消亡。 “稀缺性” 不是一个复杂的理论,而是对我们生存世界的一个基本事实陈述。你的时间是稀缺的(每天 24 小时),你的精力是稀缺的,地球上的石油、干净的土地、顶尖的医生、甚至你此刻的注意力,都是稀缺的。 而与此同时,人类的欲望清单却可以无限拉长:我们想要更健康的身体、更愉悦的体验、更广阔的知识、更深的社会联结…… 这 “有限” 与 “无限” 之间永恒的矛盾,就是经济学的第一性原理。 一旦我们锁定了 “稀缺性” 这块基石,经济学的整座大厦就可以被逻辑清晰地推导出来。 首先,稀缺性 → 必然产生 “选择”。因为资源有限,你不可能同时拥有所有你想要的东西。你必须做出选择。个人要选择是消费还是储蓄,企业要选择是扩大生产还是投入研发,国家要选择是优先发展教育还是国防。每一个决策的背后,都是稀缺性在发挥作用。 然后,选择 → 必然伴随 “机会成本 ”。这是由 “选择” 直接派生的核心概念,也是经济学思维的精髓。你做出一个选择的真正成本,不是你为此付出的金钱,而是你因此放弃的那个最有价值的替代选项。你花 3 小时看电影的机会成本,可能就是你用这 3 小时加班能获得的收入和晋升机会。理解了机会成本,才算真正开始用经济学的方式去思考。 最后,为了做出最优选择 → 人们会对 “激励 ” 做出反应。既然必须在不同的选项中权衡,人们自然会倾向于选择那个能给自己带来最大好处或最小坏处(即最优激励)的选项。价格、利润、工资、税收、罚款、荣誉…… 这些都是激励。经济学家相信,如果你想预测人们的行为,你必须先搞清楚他们面临的激励结构。 这就囊括了经济学的绝大多数研究内容。 ------------------------------------------- 现在,我需要知道:供求关系 在哪里? 供求关系,正是在上述这个逻辑链条的顶端,当无数个 “对激励做出反应” 的个体,在 “稀缺” 的约束下,进入市场进行 “选择” 和交换时,所涌现出的一种宏观现象和分析模型。 需求:本质上是消费者在预算稀缺的约束下,面对价格等激励,做出的一系列选择。价格越低,购买此物所需放弃的机会成本就越小,所以他们愿意买得更多。 供给:本质上是生产者在生产要素稀缺的约束下,为了追求利润这个激励,做出的一系列生产选择。价格越高,激励越大,他们愿意生产得更多。 我之所以认为这是第一性原理,是因为面对现代经济,我们仍然可以利用稀缺与欲望的原理来分析。 在互联网时代,软件、音乐、电子书的复制成本近乎为零,它们似乎不再 “稀缺”。供求模型在这里好像失灵了? 如果我们回归第一性原理,就会发现,稀缺性只是转移了阵地。商品本身的稀缺性下降了,但用户的时间和注意力,成为了新的、最核心的稀缺资源。 理解了这一点,你就能瞬间明白为什么全球的科技巨头都在拼争夺夺你的屏幕使用时长,为什么 “免费增值”、“流量变现”、“平台生态” 会成为主流商业模式。它们争夺的不是产品售价,而是这个时代最宝贵的稀缺资源。 我们亦可以此洞察政策设计的核心。 无论是碳税、环保政策,还是教育改革,所有公共政策的本质,都是在重新定义和分配稀缺资源,并构建新的激励机制。例如,征收碳税,就是认为 “清洁的空气” 是稀缺的,通过创造一个价格激励,引导企业和个人做出有利于环境的 “选择”。 近年来兴起的行为经济学 ,挑战了传统经济学 “理性人” 的假设,指出人的选择常常是非理性的。但这并没有推翻第一性原理。它只是揭示了,人类在面对 “稀缺” 和 “激励” 时,其大脑这部 “选择处理器” 存在着各种有趣的 “Bug” 和 “快捷方式”。我们依然在做选择,只是选择的方式比想象中更复杂。 “所以,经济学的第一性原理不是“供求关系”。 更恰当的比喻是:稀缺性”是经济学这台计算机的“操作系统”——它是一切运算的基础,是所有程序得以运行的底层规则,利润,BTC我也同样可以这样去理解。
#经济学
#人性
#稀缺性
#资源
#欲望
分享
评论 0
0
UNICORN⚡️🦄
3个月前
凉兮,熬鹰 其实是点燃了一种希望 或者说欲望 迅速通过交易赚他几千万甚至几亿 从此醉生梦死的生活 1/其实99%都是炮灰 需要天赋和胆量 还得扛压 还得聪明 当然还有运气 以上都不是重点 重点是得把钱不当钱 2/醉生梦死的生活其实没啥 很快会厌倦 还会回归交易 交易产生多巴胺比醉生梦死更大量
币圈“1011”六倍崩盘:高杠杆爆仓潮,谁在裸泳?· 6053 条信息
#凉兮
#熬鹰
#交易
#欲望
#财富
分享
评论 0
0
Morris
4个月前
一定要珍惜你身体尚存的欲望,想去的地方,想吃的东西,心心念念的人,因为你不知道哪一天这些突然就不想要了。终于我也明自了古人那句:心脉受损,郁郁而终。
#珍惜生命
#欲望
#心灵
#人生感悟
分享
评论 0
0
郭宇 guoyu.eth
5个月前
中午起床打扫卫生,思考最近和朋友们的对话,突然对欲望有了更深的理解,我虽然看起来是个无欲无求的人,生活也是过的闲云野鹤,但本质上我从不会隐藏自己的欲望,也不喜欢和对生活消极的人做朋友,如果要用一句话定义自己的欲望的理解,我希望尽量做一个有所欲但无所求的人。 想到这里,忽然又思考到禅宗的「五感互通」人脑的精神容量有限(我们专注于一件事,就会忽略其他的事情,专注于看抖音,就会忽略真实生活中的其他四感,而过度使用了眼睛)灵活运用身体创造平衡的精神享受,不能说是一种无欲,和「出家」的追求正好是相反的。 所以对自己的修行,一开始,排除更多的外部刺激寻求回对五感的控制,这是一种 fake it until make it 的做法,然后才是破除我执,最后连善恶都没有了,才是出家,出世的般若涅槃境界。
#自我反思
#欲望
#禅宗
#生活哲学
#五感
分享
评论 0
0
江河老于
5个月前
安托万·达加塔(Antoine d'Agata) 他拍摄了世界上最为绝望、危险的角落。光线往往很弱,达加塔常用大光圈和低速快门,人的形象被拉扯,如弗朗西斯·培根的画,呈现直刺人心的张力。"摄影师如何看待这世界并不重要,重要在他与世界的紧密关系。" "恐惧与欲望让我举起相机,尝试着超越生命的不安。"
#安托万·达加塔
#摄影
#艺术
#弗朗西斯·培根
#恐惧
#欲望
分享
评论 0
0
牛哥.eth
5个月前
亏着亏着,对女人也没有欲望了。
#情感
#欲望
#女性心理
#生活方式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