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经济学
关注
Mr Panda
1周前
我也是在两年前学经济学的时候懂的。 就像我们扶贫, 以前某扶贫干部直接送给他们两只羊, 希望这家人能把用这两只羊生小羊, 然后慢慢养成一群羊。 一年后, 扶贫干部回来, 发现羊没了, 就问他们怎么回事。 他们说过年羊杀了, 吃肉了。
#阶层固化:求变之路,殊途同归· 644 条信息
#扶贫失败
#杀羊吃肉
#经济学
#短视
#资源浪费
分享
评论 0
0
铁手
1周前
严重推荐一本经济学书籍,把你的经济学知识都串起来!书名:《New Ideas from Dead Economists》(《来自已故经济学家的新思路》) 🗣 作者:Todd G. Buchholz(托德·布赫 霍尔兹) 书中不仅梳理了经济理论的演变脉络,更帮你看透现代经济的底层逻辑:通货膨胀、市场竞争、政 府政策……
#经济学
#书籍推荐
#托德·布赫霍尔兹
#经济理论
#通货膨胀
分享
评论 0
0
德潤傳媒
2周前
🔥查理·柯克以其在經濟學、歷史和政治等多個領域的廣博知識而聞名,並常在公開討論和辯論中展現這一點。 看看他為什麼說👉 大學是個騙局! 你只是在接受灌輸!
#查理·柯克
#大学是骗局
#经济学
#历史
#政治
分享
评论 0
0
陳威廉
2周前
AI不管是不是泡沫,都注定是要写进金融和经济学教科书的资本历史了。
#AI
#金融
#经济学
#资本
#泡沫
分享
评论 0
0
𝙩𝙮≃𝙛{𝕩}^A𝕀²·ℙarad𝕚g𝕞
1个月前
什么力量塑形了经济走向?是在数学模型里吗? 什么是经济学?我们常常忘记了研究对象-人! 而人的感性vibe主导了我们的经济行为,而不是理性决策。 叙事经济也是经济,有没有逃脱经济周期的惩罚的演进路径?还是不过也是为了逃避和延长经济周期性惩罚的另一种叙事? 这一切源自人性,源自理性根植于感性的人性现实,源自经济行为的语言本体的叙事账本。
#经济学
#人性
#感性
#叙事经济
#经济周期
分享
评论 0
0
Crypto_Painter
1个月前
原来不可能三角处处都在!
#不可能三角
#经济学
#金融
#挑战
#普遍性
分享
评论 0
0
小牛OTC
1个月前
哈佛大学经济学家肯尼斯·罗戈夫公开承认,他十年前对比特币将跌至 100 美元的预测存在根本性错误,并承认他的评估中存在三个关键错误。
币圈:山寨币盼涨,机构牛再现?· 4447 条信息
#比特币
#肯尼斯·罗戈夫
#预测失误
#经济学
#哈佛大学
分享
评论 0
0
洛克船长
1个月前
查了一下「刚需」这个词,本来源于西方经济学里的概念 inelastic demand,但好像在日常英语中很少使用。 反而我们这里说的很硬气,这两天还听说了“县城刚需”。
#刚需
#县城
#经济学
#西方
#inelastic demand
分享
评论 0
0
Olivert
1个月前
人工智能普及为何迟缓?经济学角度解读个中原因
#人工智能
#经济学
#普及迟缓
#原因解读
分享
评论 0
0
dontbesilent
1个月前
最低工资标准是个极其基础的经济学问题 如果一个社会的最低工资标准是 5000 块,那么月薪 4000 块的人将会失业 如果一个社会强制每个人都要缴纳 1500 元的社保,那么那些月薪 3000 的人就只能领取 1500 元的月薪 交易摩擦的成本由买卖双方承担,老板和员工都会很难做 那么,强制缴纳社保的规定,是由那些不懂经济学的人制定的规则吗 实际上这是最懂经济的一批人制定的规则
#最低工资标准
#社保缴纳
#经济学
#交易摩擦
#失业
分享
评论 0
0
德潤傳媒
2个月前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哈耶克7句封神的话。
#诺贝尔经济学奖
#哈耶克
#经济学
#名人名言
#积极
分享
评论 0
0
看不懂的sol
2个月前
今天有兄弟问我,经济学的底层逻辑是什么?(深度) 首先从交易的角度而言,“经济学本质是研究人性,并设计规则以提高效率” 经济学的第一性原理,是源于 “人性”(无限欲望和趋利避害的内在驱动)与 “稀缺性 ”(有限资源的外部约束)之间的永恒矛盾。 说的简单点:资源是稀缺的,而人的欲望是无限的。 这就是一切经济活动的起点,是经济学之所以存在的根本理由。如果资源取之不尽,或者人类无欲无求,那么选择、成本、效率、贸易、增长…… 所有经济学的核心概念都将失去意义,甚至这门学科本身也会随之消亡。 “稀缺性” 不是一个复杂的理论,而是对我们生存世界的一个基本事实陈述。你的时间是稀缺的(每天 24 小时),你的精力是稀缺的,地球上的石油、干净的土地、顶尖的医生、甚至你此刻的注意力,都是稀缺的。 而与此同时,人类的欲望清单却可以无限拉长:我们想要更健康的身体、更愉悦的体验、更广阔的知识、更深的社会联结…… 这 “有限” 与 “无限” 之间永恒的矛盾,就是经济学的第一性原理。 一旦我们锁定了 “稀缺性” 这块基石,经济学的整座大厦就可以被逻辑清晰地推导出来。 首先,稀缺性 → 必然产生 “选择”。因为资源有限,你不可能同时拥有所有你想要的东西。你必须做出选择。个人要选择是消费还是储蓄,企业要选择是扩大生产还是投入研发,国家要选择是优先发展教育还是国防。每一个决策的背后,都是稀缺性在发挥作用。 然后,选择 → 必然伴随 “机会成本 ”。这是由 “选择” 直接派生的核心概念,也是经济学思维的精髓。你做出一个选择的真正成本,不是你为此付出的金钱,而是你因此放弃的那个最有价值的替代选项。你花 3 小时看电影的机会成本,可能就是你用这 3 小时加班能获得的收入和晋升机会。理解了机会成本,才算真正开始用经济学的方式去思考。 最后,为了做出最优选择 → 人们会对 “激励 ” 做出反应。既然必须在不同的选项中权衡,人们自然会倾向于选择那个能给自己带来最大好处或最小坏处(即最优激励)的选项。价格、利润、工资、税收、罚款、荣誉…… 这些都是激励。经济学家相信,如果你想预测人们的行为,你必须先搞清楚他们面临的激励结构。 这就囊括了经济学的绝大多数研究内容。 ------------------------------------------- 现在,我需要知道:供求关系 在哪里? 供求关系,正是在上述这个逻辑链条的顶端,当无数个 “对激励做出反应” 的个体,在 “稀缺” 的约束下,进入市场进行 “选择” 和交换时,所涌现出的一种宏观现象和分析模型。 需求:本质上是消费者在预算稀缺的约束下,面对价格等激励,做出的一系列选择。价格越低,购买此物所需放弃的机会成本就越小,所以他们愿意买得更多。 供给:本质上是生产者在生产要素稀缺的约束下,为了追求利润这个激励,做出的一系列生产选择。价格越高,激励越大,他们愿意生产得更多。 我之所以认为这是第一性原理,是因为面对现代经济,我们仍然可以利用稀缺与欲望的原理来分析。 在互联网时代,软件、音乐、电子书的复制成本近乎为零,它们似乎不再 “稀缺”。供求模型在这里好像失灵了? 如果我们回归第一性原理,就会发现,稀缺性只是转移了阵地。商品本身的稀缺性下降了,但用户的时间和注意力,成为了新的、最核心的稀缺资源。 理解了这一点,你就能瞬间明白为什么全球的科技巨头都在拼争夺夺你的屏幕使用时长,为什么 “免费增值”、“流量变现”、“平台生态” 会成为主流商业模式。它们争夺的不是产品售价,而是这个时代最宝贵的稀缺资源。 我们亦可以此洞察政策设计的核心。 无论是碳税、环保政策,还是教育改革,所有公共政策的本质,都是在重新定义和分配稀缺资源,并构建新的激励机制。例如,征收碳税,就是认为 “清洁的空气” 是稀缺的,通过创造一个价格激励,引导企业和个人做出有利于环境的 “选择”。 近年来兴起的行为经济学 ,挑战了传统经济学 “理性人” 的假设,指出人的选择常常是非理性的。但这并没有推翻第一性原理。它只是揭示了,人类在面对 “稀缺” 和 “激励” 时,其大脑这部 “选择处理器” 存在着各种有趣的 “Bug” 和 “快捷方式”。我们依然在做选择,只是选择的方式比想象中更复杂。 “所以,经济学的第一性原理不是“供求关系”。 更恰当的比喻是:稀缺性”是经济学这台计算机的“操作系统”——它是一切运算的基础,是所有程序得以运行的底层规则,利润,BTC我也同样可以这样去理解。
#经济学
#人性
#稀缺性
#资源
#欲望
分享
评论 0
0
多伦多方脸
3个月前
最近捞女游戏的爆火,又把男女对立的问题推到了顶峰 男女对立的问题,在最近的中国特别火 而在男女对立问题中,又以彩礼问题为核心 那么中国的彩礼为什么那么高? 为什么中国彩礼存在其实是必然的? 方脸说:中国的彩礼为什么那么高?天价彩礼背后的经济学逻辑?
《捞女游戏》引发争议,男女性别对立再升级· 20 条信息
#捞女游戏
#男女对立
#彩礼问题
#中国
#经济学
分享
评论 0
0
Ignatius Lee
3个月前
你要他尊重经济学规律加薪,他要你尊重政治学规律降薪,跟着就会有人跳出来说要你尊重历史周期不发工资试试看。
#经济学
#加薪
#政治学
#降薪
#历史周期
#工资
分享
评论 0
0
Daniel Fang
3个月前
烟草是足够暴利的行业,所以被他们垄断了。
#烟草行业
#暴利行业
#行业垄断
#经济学
#市场控制
分享
评论 0
0
海外爆料
3个月前
🔥 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而非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力
#生产关系
#经济学
#哲学辩证法
分享
评论 0
0
Silent Bird
3个月前
哈耶克,六句封神
#哈耶克
#经济学
#自由主义
#社会理论
分享
评论 0
0
张杰
4个月前
预告:美东时间明天上午(6月1日)8:30将播出经济学家罗小朋博士和前解放军日报记者江林的演讲,敬请关注!
#经济学
#罗小朋
#解放军
#江林
#演讲
分享
评论 0
0
看不懂的sol
4个月前
很多兄弟问,关于影响加息/降息货币政策的通胀和通缩的根源是什么? 弄清楚这些后你会对流动性有不一样的认知。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年年岁岁压金线,为他人做嫁衣裳。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其实古代描述这样的社会场景的诗词歌赋都很多,但是谁又明白这其中的经济学原理? 这其实很简单,看到没有,并不是饥荒到大家都没有吃的,而是有人酒肉臭,田是种满了的,可饿死的居然是种田的人!这是为什么?这其实就是经济学里面的通缩现象! 为什么会通缩?在古代以白银等贵金属充当货币的年代,钱是印不出来的!忽略打造首饰,磨损,丢失,还有开矿挖掘等情况,所以钱的流通量就基本是不怎么变化的,当土豪劣绅壮大起来后,庞大的官僚集团壮大起来后就尾大不掉了!那么贵金属基本就都进这些地方去了,就很少再流出来了,久而久之这些贵金属便以资产的形式固定下来不流通了,于是社会上流通的钱就减少了。 流通的货币减少,那么商品的交换就变得缓慢,经济就开始衰退了。当然以前主要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虽然不那么明显,但赋税是要交的吧,钱越来越贵,也就等于同样的钱上交的粮食抵税,那么粮食就会增加,这样一来,丰收年还勉强能维持,一遇到灾害基本上人就活不成了。 通缩是一个螺旋下降式经济,当货币减少后,经济衰退,商品交换就会受到影响,这就叫生意不好做,古代,商品交换少了,那么浪费的就多了,这叫资源错配。 比如农民种的白菜烂地里,但城里人还买不起白菜吃。这样种白菜的因为白菜卖不出去,就会少种,这样将导致商品变少,直到少到和货币相匹配位置,整个螺旋下滑。在这个过程中就已经不知道有多少人饿死了。 相信大家也看出来了,其实罪魁祸首就是货币资源的错配引起的,说个大白话根源其实就是分配问题。 而进入现代社会社会后,很显然货币是会无限印刷的,之所以不随便印刷,就是因为还能够硬扛得住,虽然大家扛得很艰辛,但总体来说是不会有大问题的。 但扛也是有一个极限的,一但扛不住了怎么办?解决通缩问题往往是要牺牲既得利益者的利益的,这往往是解决不了的,没有人会般起砖头砸自己的脚的,最终结果就只有接着印钱来解决了。 这个时候经济专家们会说这是经济周期,你看通缩后会有通胀,通胀后会有通缩,其实哪有这样一回事!其实就是顶不住了就印钱,直到最后人们不认可印的钱为止才算完事!当然如果印钱印得好,新印的钱缓解了以前的问题,那么就又开始了新的轮回。 于是新的现象就不同了,以前的朝代是通缩完事,现在的社会是通胀到钱变成废纸完事,整个社会形态得结束形式发生了根本转变。
#加息
#降息
#货币政策
#通胀
#通缩
#流动性
#经济学
#社会不公平
#贫富差距
分享
评论 0
0
勃勃OC
4个月前
完了,5950突破了 直接新高。。。。 这下生日都不用过了 这,就是美股的几何性质 R永远大于0 你学会了吗?
#美股
#股市新高
#几何性质
#经济学
#投资
分享
评论 0
0
海外爆料
4个月前
🔥 在人民公社时代,农民叫社员, 不准入城,不准迁徙,外出要证明, 世代为农民户籍,定量吃粮, 劳动成果全部上交,没有任何福利, 基本没有现金收入。 大跃进时锅没收,人编号, 白天劳动,晚上强迫学习。 一代经济学大师董辅礽说: “人民公社就是现代农奴制。” 这样的年代为何还有人怀念⁉️
#人民公社
#大跃进
#农奴制
#经济学
#董辅礽
分享
评论 0
0
新浪新闻-新浪网
4个月前
美国诺奖得主:中国治不了美国的“就业病”,本就是个“误诊”…
【文/观察者网阮佳琪】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十年后,美西方炮制出所谓“中国冲击”(ChinaShoc..._新浪网
#诺贝尔奖
#中美关系
#就业问题
#经济学
#误诊
分享
评论 0
0
勃勃OC
4个月前
美股“特朗普生日新高理论” 确实是我在中推首次提出来的 如果真的当天到了新高 大家能给我打点钱吗 谢谢大家 维持我在日本的生活 3月被特朗普操死了 55555 爱你们!
#美股
#特朗普
#经济学
#股市
分享
评论 0
0
Ignatius Lee
4个月前
这不是什么消费主义话术,这是一种社会性浮夸
#消费主义
#社会行为
#浮夸
#经济学
#文化观察
分享
评论 0
0
高伐林
4个月前
20世纪60年代就提出“注意力经济”概念的美国经济学家赫伯特·西蒙指出,“在一个信息富裕的世界里,信息富裕就意味着某种东西的匮乏,即信息所消耗之物的匮乏。信息所消耗之物是显而易见的:它消耗的就是其接受者的注意力。因此,信息富裕导致了注意力贫困”。
#注意力经济
#信息富裕
#注意力匮乏
#经济学
#赫伯特·西蒙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