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人文
关注
Journeyman
5天前
囚禁我们的不仅仅是房子,也是不必要的食物、形而上的教育方式、扩张的资本,更是人无尽的欲望 - 梭罗
#阶层固化:求变之路,殊途同归· 644 条信息
#梭罗
#欲望
#物质主义
#反思
#人文
分享
评论 0
0
左手墨迹
2周前
是的。只有看得见自己的人才能看见他人
#自我认知
#同理心
#人际关系
#积极
#人文
分享
评论 0
0
澎湃新闻-私家历史
3周前
听见乡村教师的声音——透过个体讲述共和国的历史
#乡村教师
#共和国历史
#个体讲述
#教育
#人文
分享
评论 0
0
白板报 Whiteboard
3周前
意大利人阿尔图罗·卡斯谛廖尼所著的《医学史》,最后的结论部分写道: 医生将永远是病人的魔法师,从他那里可期望得到奇迹;医生将永远是病人的牧师,病人可向他忏悔罪和倾吐隐私;医生将永远是病人、非病人、个人、家庭和社会的朋友和顾问;尤其源于他的知识、源于他乐于施善、源于他对自己技术的信心,他将永远是一个判断和救治的专家。 在一部医学史中,那些对医学科学的进展曾起过重大作用的大科学家,当然要占一显著的地位。但我们必须记住,也必须强调,构成这座宏大医学建筑的,主要还是那千千万万的医者。他们默默无闻地把全部的智慧心力献给了自己的职业。他们在历史上并没有得到记载,而只是暂时地得到一些受惠病人的感谢和怀念而已。但一切的人,只要体会到了这种惊人的医学进步,都会感谢这些无名英雄,他们为了公众的生命健康,曾作出了巨大的牺牲。
#医学史
#医生
#病人
#奉献
#人文
分享
评论 0
0
江河老于
3周前
卡尔·萨根:书由树木制成,由扁平、柔韧的部件("叶子")组合而成,上面印有波浪般的文字。只需一瞥,便能听到另一个人的声音,或许是已逝去千年的人。作者清晰无声地直接对你说话。来自遥远时代的人们联系在一起 ———————————————————————— (我常有这样的感觉: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人就在我身旁)
#卡尔·萨根
#书籍
#跨时代交流
#思想
#人文
分享
评论 0
0
Silent Bird
1个月前
人老了.....看得人揪心 希望能被善待,不但为自己也为后代树立了榜样
#老年人
#关爱
#社会责任
#榜样
#人文
分享
评论 0
0
Ignatius Lee
1个月前
有关斯多葛主义的科普,虽然不充分,还是基本准确:
#斯多葛主义
#科普
#哲学
#思想
#人文
分享
评论 0
0
𝙩𝙮≃𝙛{𝕩}^A𝕀²·ℙarad𝕚g𝕞
1个月前
简直难以相信,竟然Noam Chomsky还能出来接受视频访谈!96岁高龄,吐字竟然比去年的访谈还清楚! "Remember your humanity and forget the rest" A conversation with Noam Ch...
#Noam Chomsky
#访谈
#96岁
#清晰
#人文
分享
评论 0
0
德潤傳媒
1个月前
日本服务的秘密:宁愿放弃营收,也不牺牲客户感受。 日本是全世界最闻名最讲究礼仪的国家。出租车司机把你送到酒店后,下车帮你卸下行李还弯腰致谢,所有的日本人都是这样彬彬有礼♥️
#日本服务
#客户感受
#礼仪
#出租车司机
#人文
分享
评论 0
0
东方网-上观新闻
1个月前
《天堂电影院》导演托纳多雷:电影是为了让人看懂而拍的
#天堂电影院
#托纳多雷
#电影导演
#电影艺术
#人文
分享
评论 0
0
李幺傻
1个月前
有人问,红军长征,几万人,这一路上吃什么?多年前读特里尔的《毛泽东传》,里面有句话是这样写的——他说,我们对不起藏区朋友。不知道这本书现在国内能看到吗?
#红军长征
#藏区
#毛泽东
#历史
#人文
分享
评论 0
0
中国日报网-中国新闻网
1个月前
一位匈牙利记者镜头里的中国回响
#匈牙利记者
#中国
#文化交流
#积极
#人文
分享
评论 0
0
客家之光
1个月前
一口气看完33种奇观,你都见过哪个?
#奇观
#旅行
#自然
#人文
#盘点
分享
评论 0
0
邢松林
1个月前
《江油照相馆》
#江油
#照相馆
#人文
#市井生活
分享
评论 0
0
悉尼閑人
1个月前
“南京照相馆”
#南京
#照相馆
#城市生活
#人文
#怀旧
分享
评论 0
0
澎湃新闻-社论
2个月前
【社论】更年轻、更人文、更科技的人工智能大会
合肥2025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引发热议,AI与数字国乐交融· 47 条信息
#人工智能
#科技
#人文
#年轻
#大会
分享
评论 0
0
人民网-人民网-人民日报
2个月前
徽州民居 降温有巧思
卢村民居的屏风墙。 方龙摄 卢村思成堂的天井和二楼窗户。 方龙摄 卢村思成堂的水井。 本报记者 田先进摄 核心阅读 从以山为屏、择水而居的村落选址,到白墙黛瓦屏风墙的建筑特色,炎
#卢村
#思成堂
#建筑特色
#人文
#摄影
分享
评论 0
0
Hu Ping胡平
2个月前
ZT:熊飞骏:十年寂寞傅国涌( 2025 年 07 月 21 日) 昨天,傅国涌走了,才59岁就英年早逝,永远离开了这个他日益看不懂的人间。 昨天的网络属于傅国涌的,数不尽的悼念文字围绕着他,依旧有那么多的人文精英懂他惜他。在傅国涌告别人世的第一天,网络总算又记起了他的光华,他已经被冷藏快十个年头了。 十年前的博客时代,傅国涌的大名在文坛学界炙手可热,每隔几天就有一篇雄文在网络走红,被数以百万计的读者如饥似渴的品读传送。他的博文点击量动辄几百万,那时的博文是没打赏的,否则他早已成亿万富翁。 博客时代走出了一群真正的人文俊杰,他们的雄文有如十五的月亮,把漆黑的夜空照得通明透亮。他们是真正无私无畏的一代,在没一分钱打赏,创作收益多为负数的情势下,几百上千万言雄文在他们笔下倾泻而出,在文明沙漠点亮了恍若天上群星的午夜烛光,极大推进了中华民族的文明进步。他们是中国真正的脊梁,和胡适、鲁迅、陈寅恪这代人文巨匠等量齐观。 “进一步退三步”的文明密码,总是在历史关键时刻举起了它那只看不见的手。这代真正的人文俊杰,在近十年遇上了”上下合力”的文化沙尘暴,绝大多数被冷藏边缘化。他们的文章要么难于面世;要么没几个读者。不是他们的文字今不如夕;而是”社会文化品味”深陷滑铁卢。 上面的导向”天意高难问”;下面的”逆淘汰”潮流也容不下真正的人文巨匠。 段子、短视频专宠的文化快餐时代,思想深邃见识精微,真正能够推动文明进步的巨笔雄文,文化受众加速度缩水。阿Q在抖音上任性吼几嗓子,因为同声相求的缘故,很容易赢得过百万喝彩声。鲁迅的《狂人日记》如果能侥幸面世,点击量很难超过三位数。 阿Q才是普罗大众真正的知音! 傅国涌作为博客时代的人文巨匠,在彻底被动的文化逆流下,也一样被加速度边缘化。这个十年前博文点击量动辄几百万的文曲星,好不容易发出一篇新作,点击量不及好追时事热点写手的十分之一,四位数是常见的悲凉。 十年前的傅国涌也是时评高手,但他基本不追时事热点,被边缘化是大概率事件。全民情绪化时代,搞笑和时事热点才是激活公众兴奋点的永恒题材。 傅国涌因此逐渐淡出网络,偶尔冒个泡也波澜不惊,十年寂寞少人问。 不只是傅国涌一人被冷藏边缘化,博客时代的绝大多数人文巨匠,都”十年寂寞少人问”。 2012年的”**三剑客”,有几人还记得他们的名字。 因为好研读历史又不识时务,我和傅国涌有了很多交集,在华族近代史领域的共识,不只一次相互拍案叫绝。拙著《中国近代史的前车之鉴》,傅国涌声称通读过两次,还推荐给很多学界同仁,评价之高令飞骏惭愧汗颜。 傅国涌的英年早逝,我和多数悼者是不一样的心境,更多感受出”不如归去”的解脱。他不属于文化快餐时代,不是他跟不上这个时代,而是这个时代配不上他的绝代风华。胡适、鲁迅如果活在阿Q受宠的快餐时代,也会强烈感受”天国很近!人间很远!” ………… 二○二五年七月八日
知名历史学者傅国涌因心脏病去世,享年59岁· 16 条信息
#傅国涌
#英年早逝
#人文
#博客时代
#文化逆流
分享
评论 0
0
罗昌平
3个月前
“中国不可能永远都在文明的高速公路上逆行。”章立凡说。 章立凡先生于2025年3月22日病逝。今天方知,震惊不已。我们一起游乐,走访很多地方。 一首绝句,缅怀章立凡先生—— 铁钩青史庙堂尘,棘骨凝霜忒有神。 谁道逆行无醒客?青霄犹立自由身。 ……
章立凡先生去世:讣告风波后的深切追忆· 16 条信息
#章立凡
#逝世
#悼念
#自由
#人文
#文化评论
#历史
分享
评论 0
0
环球网-人民日报
3个月前
聆听人文相亲“立体乐章”(边城见闻)
“绥芬河没有河,一条小河没脚脖,水缸常见底,啤酒管够喝,除了上山就下坡,遍地不见自行车,山上跑火车……”一段在当地家喻户晓的顺口溜,道出绥芬河的独特。
#人文
#旅游
#文化交流
分享
评论 0
0
东方网-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政府
4个月前
领略“上海之根”的水乡灵动与人文厚重
#上海之根
#水乡
#人文
#文化旅游
#历史遗迹
分享
评论 0
0
澎湃新闻-澎湃评论
4个月前
马上评|科技与人文如何双向赋能大湾区?
#科技
#人文
#大湾区
#赋能
分享
评论 0
0
李幺傻
4个月前
有一次去陕北延长县采访,山里只有一户人家,夜晚走不出大山,就住在他家。那家只有一面土炕,怎么睡?他老婆睡最里面,他睡中间,我睡最外面。夜半,他老婆起夜,光溜溜从我身上跨过去,在地上的脸盆里滋出极大极尖的声响。他鼾声如雷。尿完后,又回到最里面睡觉。陕北乡村都这样,来客人就睡一起。
#陕北
#乡村生活
#社会文化
#人文
分享
评论 0
0
红网-天山网-新疆日报
4个月前
航拍新疆·航拍新发现|戈壁深处传来琅琅书声
戈壁深处传来琅琅书声
#新疆
#航拍
#戈壁
#教育
#人文
分享
评论 0
0
红网-人民网
5个月前
穿越千年,用AI唤醒语文课本里的诗人
穿越千年,用AI唤醒语文课本里的诗人
#AI
#语文课本
#诗人
#教育
#历史
#技术
#人文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