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立凡

【嘉文】 章立凡:不幸的年代 我记得看过一本批判胡风的漫画集,那上面把胡风就画得非常丑恶啦。回想起来,我觉得在当时社会环境影响下,过早地让儿童去关注了政治; 或者说,是政治过早地介入一个儿童的思维了。至少在我五岁的时候,就有了“蒋匪帮”、“反革命”、“胡风分子”等这样的概念了。所谓划分“好人”“坏人”,已在你脑子里了。 这种情况到1957年有一个很重大突破。那年正是我从幼儿园升入小学的时候,突然知道了“反右”。从那时已形成的观念出发,觉得毛主席要批判我父亲,那父亲就肯定是错的。只是有这种判断,但这种判断也不强烈,那时也不懂什么叫错误。好像错误是“反党”什么的,对这个错误的严重性没有判断。 当时我父亲所在的民建(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派人来动员我母亲表态。表态在那个年代中国人的生活中很重要,你要是表态表不好,以后的日子就会有一大堆不如意。 我觉得,从50年代起提倡思想斗争、揭发检举,中国就开始了一个提倡背叛的年代。到1957年,这种背叛不只发生在社会上同事之间、师友之间、上下级之间;连家庭父子之间、夫妻之间、晚辈和长辈之间,都会有背叛。到文革中更演变成为造反,最后全社会以造反为时尚,其所由来者渐矣,提倡者和被整者形成了一种循环。那个拍板整我的校长,被人整得非常惨。实际上大家都在这种整人的政治文化里苟活。痛,但一点不快乐。 ……
【嘉文】 马雅:云中之鹤章立凡 革命时代的另类少年 近日获悉,恢复高考后的首届硕士研究生、民主人士章乃器之子章立凡先生,于3月下旬去世,享年75岁。本号重发章立凡先生青少年时期的好友马雅女士的一篇旧文,以志缅怀。此文中的鹤君,即为章立凡先生。 他出身世家,故隐其名。他身材修长,高视阔步,举止轻灵,有如鹤在云中飞翔, 故称之为鹤君。 认识鹤君,还得从思邈谈起。思邈在初中和我同校,曾主动跟我结识,理由是:“我喜欢你的发型,乱蓬蓬的带自来卷儿,有点儿像贝多芬。”但我知道思邈偏爱我还别有原因。我在学校里以崇拜西方名著出名,这在当时被视为“思想落后”,更在干部子弟中几乎绝无仅有,所以让思邈“慧眼独钟”。 思邈出身“高职”,她家的亲戚遍及海外。到了“文革”,那是啥滋味,不提你也明白。思邈成了一个活跃的“四三派”,对抗 “老红卫兵”“血统论”,替“出身不好” 的人鸣不平。我爹算“文革”前就“出事”了, 我本人一天红卫兵也没当过。 所以,虽然没有“揭竿而起”,像某些“黑五类”子弟一样,我却淡化了同干部子弟们的关系;不过,对各方神圣,我都保持距离,隔岸观火。后来,社会上就把像我这样无党无派、悠哉游哉的人士, 统称为“逍遥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