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读者:廿九载灯火暂熄,我们与时代的故事未完待续】 “自由亚洲电台开始播送普通话节目,下面请听亚太要闻......“。再次播放这段录音时,窗外的暮色正漫过窗棂,像极了我们此刻的心境——不是落幕的死寂,而是暂别前的沉潜。1996年9月29日,自由亚洲电台以普通话开始首播。此后,我们持续透过电波、网络,与您——中国的听众朋友交流,传递民众真实的心声。非常感谢您二十九年来的陪伴与支持,但今天,我们不得不向您道别。这个曾在清晨为您传递新闻解读、在深夜为您追寻事实真相的平台,将按下暂停键。 这二十九年,我们从未忘记为何出发。做为美国国会授权成立的媒体,我们坚守“向媒体环境恶劣、言论自由受到严重限制的地方,提供未经审查、准确和及时的新闻信息和评论”的使命。在中国1989年六四后的高压政治环境下,自由亚洲电台普通话组密集关注海内外民主人士的奋斗,从六四受难者的遭遇、1998年中国民主党组党,到之后的零八宪章运动,再到2015年维权律师遭遇709大抓捕,我们与您一起见证了中国民众争取民主自由的不懈努力!我们经历了1997年香港主权移交、2008年北京奥运,以及中国加入WTO后成为世界工厂的过程,报道了中国经济繁荣背后鲜为人知的环境污染,农民、劳工、拆迁户等弱势群体所付出的代价…… 二十九年来,我们始终恪守新闻人对事实的无限忠诚,和对公众知情权的责任担当,为全球华语读者深挖中国政治、社会、宗教、人权、少数民族等多层面被中国政府掩盖的事件真相、追踪热点动态、深度剖析相关政策,向听众和读者不断提供全方位的报道视角,还原一个真实的中国。2019年12月31日,自由亚洲电台率先报道了武汉新冠肺炎的消息以及封控三年后的白纸运动,引起海内外各界高度关注。 尽管中国官方严格管控,但自由亚洲电台秉承民主自由的精神,想办法让中国老百姓的声音通过短波让世界听见!2023年,六四事件三十四周年期间,中国的年轻人以近千条社媒留言和电邮,向我们诉说他们是如何了解到中国历史暗黑的一刻。除了感动,我们也更加体会到新闻的厚重,和作为新闻工作者的意义和责任! 在国际局势波谲云诡,中美关系微妙变化、台海局势牵动人心的当下,当我们的桌面上还放着刚讨论过的选题、记者才写完的采访提纲,电脑还在剪辑视频的时刻——美国政府停止了对我们的资助。从未想到,我们会以这样的方式和您暂别! 多年以来,普通话组在国际新闻界的舞台上屡获肯定!默罗新闻奖、亚洲卓越新闻奖、葛蕾西奖、纽约国际广播奖、柏克奖、台湾卓越新闻奖的领奖台上都有我们的身影。而我们深知,这些都是千千万万位忠实读者和听众的功劳!这也是二十九年,我们最珍贵的收获! 最后,感谢自由亚洲电台普通话组每一位同仁的辛劳奉献!感谢每一位评论员、投稿读者的默默支持!感恩千万忠实听众、读者的陪伴与厚爱!愿您在往后的日子里,依然能守住心中的光。或许未来某一天,我们还能重新点亮这盏灯,继续为您挖掘真相,继续讲好这个时代的故事。 感谢您与自由亚洲电台共渡的年代! 我们江湖再会! 自由亚洲电台普通话组 2025年10月31日 #自由亚洲电台 #普通话 #RadioFreeAsia
【六四36周年】 【赖清德:正视历史才能走向未来】 赖清德表示,36年前的6月4日,中国发生举世注目的天安门事件。在全球民主浪潮下,无数青年学子走上街头;他们的勇气与责任感,为人类追求理想的行动,留下深刻的见证。 他在文中指出,对于人权理念的坚持,是台湾与全球民主社会共享的价值,跨越了不同世代、国族与疆界;每年的六四,台湾社会都基于普世价值,点亮纪念的烛光。 赖清德强调,纪念六四天安门事件,不只为了悼念历史,更是为了延续这段记忆。威权政府,往往对历史选择噤声与遗忘;民主社会,则是选择保存真相,拒绝遗忘那些为人权理念付出的人—以及他们所怀抱的梦想。 赖清德引用台湾经验,指出台湾经历白色恐怖,至今持续努力落实转型正义;经历民主化洗礼,在历史的分水岭上,从威权走向民主,深知自由的可贵,更不能漠视威权主义扩张对全球民主与法治的侵害。 他表示,时隔36年,威权主义造成的威胁,仍是国际社会须共同因应的挑战,在在危及珍惜的生活方式。 赖清德最后指出,台湾站在全球民主防线的最前线,会持续与所有理念相近的伙伴肩并肩合作,坚定维护现状、守护民主自由。台湾不仅拒绝遗忘历史,更要在每一天落实核心价值,抱持着自信与韧性,确保世世代代在自由的土地上成长茁壮。 #六四36周年 #台湾 #中国 #天安门事件 #赖清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