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以微博博主“一卷民谣”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称,自己在提醒邻居不要将垃圾丢在门口后,遭到多名邻居暴力围殴,险些丧命。事件发生于2025年。 据其讲述,事发当天,他陪表妹前往新租的房子,因邻居多次将厨余垃圾倾倒在门口,他上前提醒“不要再往这儿丢垃圾”。话音刚落,一名八旬老人从屋内冲出推搡,并高喊“你敢推我”;随后一名醉酒男子上前揪住博主衣领,将他拖向屋内。博主试图报警,但对方嚣张回应:“你打啊,你敢打老人吗?” 博主称,当他提醒对方门口装有监控时,反而激怒了对方。随后,对方的儿子将他推至监控盲区,将其按在墙上并摁倒在地,三人轮番拳打脚踢、挥棍殴打,持续近两分钟。博主被打至头破血流、无法动弹,而表妹试图上前制止也被另一名男子拦下。警方到场后才制止暴行,但围观者反而指责他“先动手”,甚至有人当着警察的面继续挑衅、再度殴打。 他表示,被抬上救护车时全身发抖、脖颈受伤、无法转动,“那一刻我真的以为自己会死”。事后,他与表妹返回现场,找到作案棍棒并交给警方。目前案件已立案,警方正在调查取证。 博主称,事发后自己精神状态受创,长期失眠、无法工作。他强调不会接受任何调解,因为“这不仅是个人伤害,而是一种社会暴力的放任”。他呼吁警方依法严惩施暴者,并向公众发出提醒:“遇到暴力时不要硬刚,不要低估恶意。保护自己、第一时间报警,是最重要的。”
《卫报》:英国谢菲尔德哈勒姆大学被曝暂停中国人权研究,疑受北京施压 11月3日,《卫报》报道,英国谢菲尔德哈勒姆大学曾在北京方面的压力下暂停了一项关于中国人权与强迫劳动的研究,导致该校一项重要的人权项目被迫中止。 报道称,今年2月,该校下属的“海伦娜·肯尼迪国际正义中心”(Helena Kennedy Centre for International Justice, HKC)下令其知名教授劳拉·墨菲(Laura Murphy)停止所有关于中国供应链与强迫劳动的研究。墨菲的研究长期聚焦新疆维吾尔族强迫劳动问题,其成果曾被联合国及多国政府引用,用于推动禁止强迫劳动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政策。 大学在过去曾称这项研究“具有开创性意义”,但其“强迫劳动实验室”网站被下线,研究项目被搁置。直到10月,学校才解除禁令并向墨菲道歉。 知情人士透露,暂停研究的直接原因包括校方担心人员在华安全,以及大学因被一家中国公司起诉而失去保险支持。不过,《卫报》获得的内部邮件显示,商业考量同样影响了决策。墨菲表示,她后来得知学校“用我的学术自由换取了中国留学生市场的安全通道”,对此“极度震惊”。 这并非孤立事件。早在2022年,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就曾点名批评HKC是“反华势力先锋”,随后谢菲尔德哈勒姆大学官网被中国封禁,校方内部记录称“这对留学生招生造成明显影响”。去年4月,该校驻北京办公室还遭三名国家安全人员上门问询,语气“明显带有威胁”,要求停止相关研究。此后,大学通知中方不再发布有关中国强迫劳动的报告,“关系立即改善”。 英国高等教育监管机构表示:“任何因外国政府反对而压制研究的行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接受。” 英国政府发言人亦回应称,已就此事向北京表达关切,并强调英国“绝不容忍外国势力在本土恐吓、干预或威胁个人”。 墨菲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尽管研究禁令已被解除,她仍保持警惕,“我不知道学校是否还愿意像过去那样坚定支持我。” 此事件被视为中国政府对英国高校学术研究影响力的最新案例,也暴露出在政治与市场之间,学术自由所面临的艰难平衡。
从网络生物的本能出发,我就不免要吐槽中共了。 在由中共把控的巨型局域网里,因禁言删贴导致的网速卡顿、算力滑坡,实在很影响我们的体验。 我们为什么没法更清晰的了解现实世界的种种真相? 我们为什么无法在朋友圈子中畅所欲言? 作为群体,我们又是为什么,无法对那个永恒命题给出更靠谱的答案? 因为我们被迫在一个低速低效的网络里运行,我们的思考被“喂料”限制,我们的交流被“缺乏信任”限制,在其他社群衷诚合作同舟共济通过优化布局释放更高算力的时候,由中国人组成的网络正忙于尔虞我诈彼此拆台进行自我劣化。 在这里,真实信息无法传播,真知灼见无法分享。 语言被污染,整个族群的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因饱受阉割变得低下。 于是你发现,你很难和所谓的“中国人”顺畅交流。他们的网速似乎永远有问题。 在这样的群体里,能顺畅交流的个体是稀缺的。 因为网速正常而能在对那个永恒命题的运算里有精彩表现的个体,更是稀缺的。 绝大多数普通人,普通的中共国人,竭智尽虑,也算不出靠谱的答案,不知道对自己(个体/家庭/族群)来说最佳生存策略是什么。 算不出来,又需要有个答案可以拿来应用,他们就只能复制粘贴。他们从朋友圈子里,从网络上四处传播的鸡汤里,摘取片言只字;他们从父辈的“成功经验”里撷取片段,对“成功人士”进行粗陋的模仿;他们按宣传部门的引导行事,一次次冲进类似缅A、烂尾楼那样的坑里。 在族群竞择这个层面展开分析,把由中共把控的人脑智联局域网络的运算能力,和欧美国家作为人脑智联互联网络的运算能力相比较,谁会胜出,一望即知。 欧美会更快找到适合自己的生存与发展策略,而中共,在这种算力竞赛中,会输。 虽然欧美社会也出现了“网速卡顿”,虽然这些国家的人口基础受移民、教育部门积弊的影响,出现了质量下滑趋势,他们的网络也因存在不少难以与他人顺畅交流的个体,拖慢了整体网速,但在网与网的总算力比拼中,这不影响大局。 而且全世界网速快的个体都会想方设法连到他们的网络里去,成为他们的一分子。 人类个体组成了网络,网络也在塑造人类个体。 社会的进化,是智联网络的整体进化,但具体的方式则是人类个体作为单个信息处理终端的进化,通过联网,通过在网络中下载各种用于升级的数据包实现的进化。 在思想自由、言论自由、出版自由有保障的社会,那些更强的大脑组合成了算力更强的网络,通过合作,不断优化族群的整体生存策略,并将这些策略分享给整个网络,分享给正在成长的稚嫩头脑,令下一代的思考者能站在自己的肩膀上前进。 在信息能自由流动的网络里,智慧能够累积,也能够互相碰撞,激发更多火花。 因此这样的智联网络更有创造力。 在这样的国家,这种信息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人类个体,更有创造力,在追寻永恒命题的答案时更具优势,更能通过找到最佳策略,为自身和所在族群创造出想要的生活。 这是生活在低速低效网络中的人只能羡慕嫉妒恨的事实。 欧美的年轻人大概率并不比你聪明,也并不比你努力,但他们不需要那么聪明那么努力就能执行更优越的生存策略,他们所在的环境允许他们思考,允许他们尝试,也允许他们得到各种在中国年轻人看来堪称奢侈的帮助。 欧美的年轻人可以是平庸的,人云亦云的,对各种复杂问题不求甚解的,但他们可以比同样平庸的中共国年轻人活得舒服轻松许多。 因为在他们生活的国度,最优生存策略既简单也容易执行。 有句网络流行语说,“人类的本质是复读机”。 也许这话是真的,我们知道,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进行深度思考,并不是所有人都具备超级电脑那样的运算能力——在计算永恒命题,也就是“何为最佳生存策略”时,这样的力所不能及常令我们深感无奈。所以,大部分人只能抄袭别人的生存策略,做“复读机”。 但你能抄到什么? 在《人生online》的easy模式里,你能抄到无数简单有效的策略。在hard模式里,你却步步艰危,生得统计,死得随机。 让命运走向截然不同的不是你的能力,是你所在的服务器。 但服务器之间的差异,又是由智联网络自己一步步养成的。 高速高效的网络在运行过程中继续变得更高速更高效,低速低效的网络在运行中越来越慢,直到崩溃。 对许多人来说,切换服务器,切换游戏模式,就是最佳策略。 重要的,是让自己有机会选择更轻松、易执行的生存策略,而不是凭算力不足的个人头脑,依据被扭曲过的受限制的信息供应,去寻找作为底层打工人大约永远找不到的答案。 但“润”这个策略,是无法出现在算力不足的中共国年轻人头脑里的。 太多人没有能力自己思考,在他们从中共宣传部门喂的料里算出的策略中,不存在“润”这个选项。 太多人被刻意养成没有内置单机软件的网络终端,一言一行,一喜一悲,全受外部信息环境主导。 太多中共国人无法独处,身心健康依赖于社交网络给予的情感支撑。 当宣传部门通过各种渠道让他们相信“出国会被欺负”,他们是真的信。 他们没有独立运算的能力,这能力本是人类的天赋,但在他们身上被阉割: 他们从小被教导要“听话”,不是要思考。 这一切,不是很悲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