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争议

抗战领导权 至于近年来中国官方及一些官方学者形容,抗战期间有两个领导,一个是领导正面战场的国民党,另一个是领导敌后战场的共产党。对此,郝柏村表示,他虽然同意抗战时期有两个领导的说法,但认为这个说法本身就有很大的问题,首先,在七七事变和上松会战后,共产党发表了一个《共赴国难宣言》 ,而《共赴国难宣言》就是承认抗战是由蒋委员长在重庆的国民政府领导,而且表示共产党要服从军事委员会的指挥。 他举例说,中国大陆官方经常宣传的“平型关大捷”是在八年抗战惟一一次由中央政府指挥、并有八路军参加的一次会战,当时林彪只是八路军的一个师长而已。而当时由第二战区司令长官是阎锡山指挥太原会战,共有三个集团军分左中右参战,左翼是国民党的杨爱源、中间是国民党的卫立煌、右翼是共产党朱德,所以林彪是朱德右翼的一个师,他们抄了日本人的后路,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而真正的中央战场则是郝梦龄(国民党第九军军长)阵亡的地方,同时在平原也有国民党军队一个旅四千人全部阵亡。为此,日本人事后还在现场竖立了一个碑,以示对中国军人的敬意。 不过,在中国大陆官方,有关平型关战事的描述说,当时八路军奉中共中央军委的命令等等。对此,郝柏村用“岂有此理”来形容。他补充说,这个会战是归阎锡山指挥的,毛泽东怎么能够指挥一个师呢?这都是内行人一看都很清楚的。 图:今年96岁的前抗战老兵郝柏村在台北接受BBC中文网专访,讲述他对抗战历史的看法。(BBC中文网摄) ---郝柏村:中共自称是抗战“中流砥柱”有欠公道 BBC中文网 2015年7月2日
谢天奇:毛泽东至少六次感谢日本侵华 一、早在1956年,毛泽东与访华的前日军中将远藤三郎谈话时,便说过: “你们也是我们的先生,我们要感谢你们。真是你们打了这一仗,教育了中国人民,把一盘散沙的中国人民打得团结起来了,所以,我们应该感谢你们。” (以上是根据大陆经济日报出版社 ,1998年由王俊彦着的《大外交家周恩来》上,第210页所披露。) 二、1960年6月21日,毛泽东接见日本文学代表团与左派文学家野间宏等人时说过: “我同很多日本朋友讲过这段事情,其中一部分人说日本侵略中国不好,我说侵略当然不好,但不能单看这坏的一面,另一面日本帮了我们中国的大忙。假如日本不占领大半个中国,中国人民不会觉醒起来。在这一点上,我们要感谢日本皇军。” (以上据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丶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年版的《毛泽东外交文选》第438页中提到。) 三、1961年1月24日,毛泽东与日本社会党国会议员黑田寿男会谈。当时黑田寿男及浅沼稻次郎作为日本社会党代表团访华,毛泽东谈及1956年时,接见日本日中输出入组理事长南乡三郎时谈到: “日本的南乡三郎见我时,一见面就说:日本侵略了中国,对不住你们。我对他说:我们不这样看,是日本军阀占领了大半个中国,因此教育了中国人民,不然……我们到现在也还在山上,不能到北京来看京戏……所以日本军阀丶垄断资本干了件好事,如果要感谢的话,我宁愿感谢日本军阀。” (以上据《毛泽东文集第八卷》“日本人民斗争的影响是很深远的”一文。) 四、1964年7月9日,毛泽东与参加第二次亚洲经济讨论会的亚洲丶非洲丶大洋洲访华代表谈话,又再谈及南乡三郎: “有一位日本资本家叫南乡三郎,和我谈过一次话,他说:‘很对不起你们,日本侵略了你们。’我说:‘不,如果没有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大规模侵略,霸占了大半个中国,全中国人民就不可能团结起来反对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也就不可能胜利。’事实上,日本帝国主义当了我们的好教员。第一,它削弱了蒋介石;第二,我们发展了共产党领导的根据地和军队。在抗战前,我们的军队曾达到过三十万,由于我们自己犯了错误,减少到两万多。在八年抗战中间,我们军队发展到了一百二十万人。你看,日本不是帮了我们的大忙?这个忙不是日本共产党帮的,是日本军国主义帮的。因为日本共产党没有侵略我们,而是日本垄断资本和它的军国主义政府侵略我们。” (以上内容来自《从历史来看亚非拉人民斗争的前途》一文,根据中央文献出版社丶世界知识出版社一九九四年出版的《毛泽东外交文选》刊印。) 五、1964年7月10日,毛泽东接见再度访华的日本社会党人士佐佐木更三丶黑田寿男丶细迫兼光等,其谈话提到感谢日本侵华:(文中有三个部分提到感谢日本侵华,以下用a丶b丶c列出) a)毛:“我曾经跟日本朋友谈过。他们说,很对不起,日本皇军侵略了中国。我说:不!没有你们皇军侵略大半个中国,中国人民就不能团结起来对付你们,中国共产党就夺取不了政权。……” b)佐佐木:“过去,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给你们带来了很大的损害,我们大家感到非常抱歉。” 毛:“没有什么抱歉。日本军国主义给中国带来很大的利益,使中国人民夺取了政权,没有你们的皇军,我们不可能夺取政权。” c)毛:“……蒋介石是第一位教会我打仗的人,就是指这一次。一打就打了十年。我们从没有军队,发展到三十万人的军队,结果我自己犯错,这不能怪蒋介石。把南方根据地统统失掉,只好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在座的,有我,还有廖承志同志。剩下的军队有多少呢?从三十万减至二万五千人。我们为什么要感谢日本皇军呢?就是日本皇军来了,我们和日本皇军打,才又和蒋介石合作。二万五千军队,打了八年,我们又发展到一百二十万军队,有一亿人口的根据地。你们说要不要感谢啊?” (以上内容来自《毛泽东思想万岁》原文复刻,1969年(716页版本) p.532—545。注:中国大陆当年出版的《毛泽东思想万岁》一书有多个版本,但只有716页的详尽版本才有披露上述言论,估计当时中国正处于“文化大革命”,不同派别的中共官僚互斗,对消息发放的标准不一所致。) 六、1970年12月18日,毛泽东与《西行漫记》的作者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Edgar Snow)的谈话: “……那些日本人实在好,中国革命没有日本人帮忙是不行的。这个话我跟一个日本人讲过,此人是个资本家,叫作南乡三郎。他总是说:‘对不起,侵略你们了。’我说:不,你们帮了大忙了,日本的军国主义和日本天皇。你们占领大半个中国,中国人民全都起来跟你们作斗争,我们搞了一百万军队,占领了一亿人口的地方,这不都是你们帮的忙吗?” (以上内容来自《毛泽东卷》第六篇“与著名美国记者、《西行漫记》作者埃德加.斯诺的谈话”;该书编者:姜义华,出版者:香港商务印书馆,1994年2月第一次出版内容) 图:1955年10月,毛泽东、周恩来、廖承志在中南海会见日本恢复日中邦交国民议会议长久原房之助。
朱韵和
5个月前
汪精卫的行为严格来说叫“送国”,而不是“卖国”,因为他本人确实没从中捞到任何好处,反之还做出了大量牺牲。,,在乱世之中,像汪精卫这样声名显赫、人人敬仰的英雄,完全可以随波逐流,见风使舵,何必总是硬出头?甚至可能连“送国”都谈不上,当时沦陷区早就归日本所有,日军对物资是想拿就拿,对人是 想杀就杀,何需汪精卫来送,早就全是日本人的了,汪精卫赤手空拳跑到沦陷区,除了从日本人手上勉强争回一点利益,中国还有什么东西可以供他送出去的? 1940年3月30日,汪精卫正式“还都南京”,升的还是青天白日旗。当时关于旗子的问题发生了不少争吵,汪精卫坚持要挂青天白日,日本人则坚决不同意,毕竟跟青天白日旗打了这么多年仗,你说要在日本人的大本营里升这个旗,日本兵心里肯定也受不了。唇舌交锋之间,日本方面还是占到点理:就算不考虑咱日本人民的感情,你到处竖着和国民党政府一样的旗子,我们的军队分不清楚打错人怎么办啊?汪精卫方面一想,这倒还真是个问题,最后只能做了点妥协,在青天白日上加个黄色的三角旗子,上书“和平、反共、建国”六字,以示区别。当时沦陷区里挂的是北洋政府的五色旗,时隔多年,人们重新看见青天白日,照理来说心情总该舒坦一点,但是那不伦不类的黄色三角旗又分外扎眼,让人欢喜不起来。那边日本兵更是怒不可遏,直接愤起暴动,被军部强行镇压了下去,这种现象似乎已然预示了汪政权日后两头不讨好的命运。汪精卫在还都仪式上发表了演说,语气低沉,早已不复当年慷慨激昂之风采,整个仪式就在低调的气氛中迅速结束了,没有发扬出把丧事当喜事办的精神。 汪精卫当时除了要吞并其它汉奸的地盘和升青天白日旗,还有一个极重要的要求:绝不与国军交战。政权成立之初,汪精卫曾对影佐祯昭以及大日奸犬养毅之子犬养健说道:“倘若将来贵国政府要利用我们的兵力,把我们看作日军的一翼,让我们与重庆军队作战的话,势必会引起内战,造成同民族间的流血牺牲,这是绝对要避免的。我们的最终目的,并不是要打倒重庆政府,而是在可能的情况下与之合作。这一点与所谓的反蒋运动有本质的区别”,“我们这个和平运动,正如一向所说的那样,完全是为了实现全面和平,而别无它意。因此,只要实现和平,今后中国政权由谁来掌握不是问题。因此,将来重庆政府倘能加入我的运动,我的目的就算完全达到了。为此,我会立即辞职。现在我事先清楚地表明白已的内心想法。”汉奸汪精卫的说法令两个日奸感动不已,在回忆录中都对汪的爱国精神和人格品质作出了极高的评价。及至后来板垣征四郎又想借用伪军的力量,汪精卫竟出口威胁:“如此我们的军队必反转枪口打日本军!”当时日本人给伪军配发的武器装备极差,但伪军到底人多势众,真在后方闹起来,就算不成气候,也够小日本喝一壶的,汪精卫此言让板垣征四郎碰了一鼻子灰,日后也就没再提“协同作战”的事。 当然对共产党所谓“抗日游击队”,汪精卫是从不手软的。说来搞笑,汪精卫在共产党眼里是汉奸,而汪精卫对于共产党的评价,虽没有直接用“汉奸”这两个字,意思也是大抵相近的。当时蒋介石偷偷摸摸的和,汪精卫光明正大的和,两边却都没有和成。反倒是共产党,不声不响的就跟日本人“你是风儿我是沙,缠缠绵绵到天涯”了。据陈公博《八年来的回忆》记载,新四军一直与日军相互交换物资,陈毅当时负伤,竟是由日本宪兵护送至上海疗伤,共产党的代表公然住在沧州饭店内,汪精卫却拿他们一点办法都没有。汪政权组织苏北清乡,日本人提前通知新四军和八路军,导致无功而返。日本大使馆书记官池田则完全成了共产党的说客:“共产党并不坏,其政治且较重庆和南京为进步。” 说到这里我感觉已经把我国抗战时一组奇怪的现象解释得很清楚了:日军基本上都是国民党打的;伪军基本上都是共产党打的;伪军基本上都是前国军组成的——因为不抗战的军队,就连做伪军的资格都没有。及至后来日本投降,蒋介石顺利收复沦陷区,一些未被收编的伪军还在孜孜不倦的进行剿匪事业。按陈公博所说,假如日本人在剿匪的问题上有所阻挠,那是翻脸也在所不惜的。抗战胜利后的政治协商大会上,共产党急吼吼的闹着要解散伪军,除了要削弱国民党这边的实力,确实也有跟汪精卫苦大仇深的原因在里面。 平心而论,汪精卫能做到不跟国军交战这一点,作为一个汉奸而言也算是很不容易了。除此以外汪政权还收回了租界、废除了小部分不平等条约,民生上沦陷区可能比抗战结束和解放后的某些时日还要好很多,而且汪精卫对各派汉奸地盘的吞并确实从一定程度上来说降低了抗战胜利后蒋介石重新统一全国的难度(只可惜汪精卫吞并得还不够)。对日军也是尽力掣肘,物资能不给就不给,人丁是一个也没让日本抽到太平洋战场上去,日方甚至有言:“重庆是武力抗战,你们是和平抗战”,到抗战末期,双方颇有剑拔弩张之势……且慢,再这样写下去,就要变成“汪精卫、周佛海和陈公博等人发挥聪明才智,以拳拳报国之心,和愚蠢的日本鬼子巧妙周旋,最后终于迎来了抗战胜利的一天,把沦陷区完完整整的还给了民国政府……”这是什么?这是红色电影《小兵张嘎》的演法。汪精卫对日斗争倒是不假,但充其量也只能说是别人可能会卖一百分国,而他只卖了五十分。但这五十分终究是卖出去了(或者说送出去了),对汪一派人来说总归是一件屈辱的事,在日本人的屋檐下混,想诸事美好,团圆结局,那是根本就不可能的。 ---汪精卫和平运动始末 作者: 推倒柏林墙 图:汪精卫就任南京国民政府主席,宣读誓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