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文广:评大学生必修课《毛概》 九十年代末期,在大学中设立必修课《毛泽东思想概论》。大学生入学后,不管你是学文,学理,也不管你是学工还是医农,都必须上这门必修的公共课。考试结果要按百分制记入总成绩。 《毛概》也是研究生入学的必考课。 **掩盖历史、掩盖灾难的《毛概》** 《毛概》论述 毛泽东武装夺取政权。而对毛泽东武装夺取政权社会付出的代价,对利用日本入侵的机会壮大自己的队伍,对苏联的大力支援等既没有描述也不加分析。 毛泽东领导下完成的“社会主义改造”。使中国经济走上计划经济的道路,以苏联为模式,从此中国经济走向了死胡同。这也是“大跃进”,“人民公社”灾难起源之一。 如果这个“改造”是正确的,是消灭“剥削”,那为什么现在还要大力发展民营企业,还要让民营企业家入党? 现在把“社会主义改造”说成“是我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成为新中国一切进步和发展的基础”。这是为了美化毛泽东,而颠倒是非。 至于毛泽东如何把一大批文艺工作者打成“胡风反革命集团”,把55万社会精英知识分子打成“右派”的事实在《毛概》中只字未提,“文化大革命”的浩劫更不是这本教材的分析内容。 五十年代初,毛泽东“一边倒”向苏联。后来为什么要“反修”,要反对苏联霸权主义?这是因为毛泽东要争当国际上的霸主,要在共产主义运动中争当老大。为此不惜以各种借口发动流血的各种运动。《毛概》在这方面只字不提,完全回避,因为要保持毛泽东光荣伟大正确的形象。 教育部社政司为《毛概》规定了要有“掌握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一章,所讲“活的灵魂”第一条就是“实事求是”? “毛概”课本把“实事求是”说成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毛泽东的思想指导毛泽东的行动,从毛的行为也可以看到他的思想,我们看一下,毛泽东在思想上、行动上是怎样“实事求是”的。 49年前的历史我们暂且不论。我们先看1949年后,毛泽东在一些重大事件中的表现是不是“实事求是”。 1950年毛泽东与金日成,斯大林共同商定发动入侵南韩的战争,意欲占领南韩,“解放”南韩,惹得联合国出兵干涉,在这场战争中,造成约百万人的死亡。 就是这样一场由毛泽东等人策划发动的入侵行为,却被毛泽东称为反抗美帝主义侵略的“抗美援朝”战争。中国人被蒙在鼓里四十余年,直到今天仍有很多人不知道事实真相,只知道美帝发动侵略,中国在“抗美援朝”。 请问:毛泽东在“朝鲜战争”的问题上实事求是了吗? 胡风写三十万言上书,对文艺工作提出建议,结果毛亲自写按语,写编者按,在他的指挥下定了“反革命集团”,多少人为此进入大牢。这是“事实求是”吗? 1957年,毛泽东号召知识分子鸣放,帮助党整风,几周后却发动反右斗争,把55万敢于说话的社会精英知识分子打成右派,划成敌我矛盾,压到社会最底层长达22年,这是“实事求是”吗? 毛泽东把刘少奇定为叛徒、内奸、工贼,这是“实事求是”吗? 且不说毛泽东发动领导的“大跃进”,“文革”已被中共承认的两次大灾难,大浩劫是否“实事求是”了。 在大学的紧张学习生活中,为什么还要用《毛概》这门“烂课”,浪费学生的精力?为什么要用毛泽东的一些荒谬思想去引导学生? 中国在二十世纪几乎有半个世纪都在造神,到了二十一世纪还要在大学生中塑造毛泽东的神化形象吗? 为了大学生、为了下一代,也为了中国的将来,应该取消《毛泽东思想概论》这门大学生的必修课。 不应该把《毛概》做为研究生入学的必考课程。 2003-7-25于山东大学
由于缺乏蛋白质,年轻女性子宫发育不良,出现幼稚子宫。更多的人是月经量减少,乃至停经。由于子宫悬吊组织萎缩,子宫脱垂出体外。时任甘肃省委书记汪锋1961年5月9日在临夏调研时给毛泽东的报告中,列举了一组数字:临夏新集公社新一号生产大队第九生产队有青壮年妇女25人,闭经的12人,占48%,在通 经的13人中,今年1月才通的有13人。一直没有闭经的两人中一个是女队长,一个是炊事员,1959年以来,只有脱产干部的家属生了一个孩子。第五生产队有青壮年妇女26人,闭经的21人,占81.2%,全队自1959年以来没有生一个孩子。第六生产队有青壮年妇女19人,闭经的13人,占68.4%,在通经的6人当中,三个是炊事员,两个是女队长,一个是脱产干部的爱人。1959年以来生了两个小孩,都是干部家属生的。第七生产队有青壮年妇女24人,闭经的16人,占66.6%,在通经的8人中,有4人是今年1月后才通的,一直没闭经的四人,一个是炊事员,另三个是干部的爱人。1959年以来只有干部家里生了一个孩子。 王梅松教授在1960-1961年在湖南参加医疗队时在涟源、邵东、祁东等县调查发现,数十万人育龄妇女中只有极少数妇女来月经,其它都是非妊娠性停经。这些极少数来月经的妇女是多吃多占的“四不清干部”家属。青壮年男性出现睾丸、附睾萎缩,精液不能生成。青壮年未婚男子,在正常营养的情况下,每月遗精1-3次是正常现象,王梅松教授在湖南调查发现,在1960-1961年间,许多青壮年未婚男子,一年到头都未发生过遗精现象。所以,在大饥荒年代,除了因饥饿而死以外,人口出生率降到极低的水平。 ---陈子明:真相的遮蔽与还原——读《墓碑》,驳“毛派”
《墓碑》前言中写道: 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我利用到全国各地采访的机会,查阅全国各地的档案,访谈经历过大饥荒的人。我从大西北到大西南,从华北到华东,从东北到华南。查阅了中央档案馆和十几个省的档案馆,访谈了上百位当事人。经过十年的努力,我收集了上千万字的档案资料,记下了10多本当事 人谈话记录。我终于比较全面和比较深入地得到了这场持续三四年的大饥荒的真实情况。时间已经过去了40多年,按照中国档案法,有关大饿荒的档案本应公开,但是,除四川、江苏等少数几个省以外,多数档案馆还严加控制。经过多番周折我才得以查阅,其中甘苦自不待言。 举例来说,2002年12月,杨继绳到贵州省档案馆查阅档案目录,查到了30份有用的文件。 我将以上内容填好贵州省档案馆的“利用者档案资料调卷申请单”,交给调档的负责人。没想到,她看了我写的内容以后,不敢作主,说要请示领导。请示后,馆长答复,查这类档案要省委廖副秘书长签字。廖副秘书长在省委大院里的常委办公处值班。省委大门有岗哨,常委小院还有一道岗哨。新华社贵州分社这位朋友很热情,经多方周折,他把我领进了常委办公处。廖副秘书长四十来岁,显得精明强干,他很热情地让我座下让茶。但他说,你要看的这些内容我也作不了主,要请示秘书长,秘书长就在楼上,我立即去找他。他上楼二十来分钟就下来了,对我说:秘书长说,要看这些东西得请示中共中央办公厅。要不要打电话请示?我说,算了吧,下次再来。 ---陈子明:真相的遮蔽与还原——读《墓碑》,驳“毛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