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独立

川页
2个月前
Part 48 •「不是黑夜讓我沉默,是我在黑夜中醒來」 Gao Zhisheng Series 高智晟連載 ⸻ 我開始意識到,他們的目標從來不是逼我承認什麼具體的“罪名”,而是摧毀一個人的思考能力與信念支撐。他們問的問題總是空洞的,例如: 「你為什麼總是提司法獨立?」 「你對我們這個國家到底有什麼不滿?」 我曾經不理解為什麼一個國家要懼怕一個律師的文字。但在這樣長期的軟禁與審訊中,我明白了: 他們真正害怕的,是那種源於真實苦難的良知發聲,是思想的獨立,是人民的覺醒。 我從牆角的一點光線想到:如果一堵牆能讓光進來,那它就不是絕對的黑暗。中國也是如此。那些真誠為民請命的人,那些還敢寫、敢問、敢舉報、敢抗議的普通人,他們就是我們這個民族還沒徹底死去的證據。 我不再問自己為什麼還要堅持。我問的是: 如果我不堅持,那我怎麼面對我寫過的每一封公開信?怎麼面對千萬個曾找我幫助的冤民? 黑夜沒有讓我沉默,反而讓我醒來。 ⸻ English Version (Translation) Part 48 • “It Wasn’t the Darkness That Silenced Me — It Was the Darkness That Awoke Me” I began to realize that their goal was never about forcing a confession to some made-up “crime.” Their aim was to destroy a man’s capacity to think and to believe. Their questions were always vague and ideological: “Why do you always talk about judicial independence?” “What’s your problem with this country?” I used to wonder why a government would fear the words of a mere lawyer. But through these long months of confinement and interrogation, I understood: What they truly fear is the voice of conscience born of real suffering. They fear independent thought. They fear the awakening of the people. Even the faintest light in the corner of my cell reminded me: if a wall allows light to enter, then it is not absolute darkness. China is the same. Those who still speak out, write, protest, or resist — they are the proof that our nation is not entirely dead yet. I stopped asking myself why I must endure. Instead, I asked: If I don’t endure, how can I face the open letters I’ve written? How can I face the thousands of petitioners who came to me for help? The darkness did not silence me. It awakened me.
老周横眉
6个月前
美国引以为傲的三权分立制度正处于瓦解的边缘。 大家有没有想过,如果川普根本不理会任何法院裁决的话,法院能做什么呢?谁能来对白宫进行强制执行呢? 我仔细研究了相关法律。 最近,尽管联邦法官已经裁定川普不能使用19世纪的《敌国侨民法》来遣返数百名萨尔瓦多人,但白宫在紧急会议之后还是决定不理会法院的裁决。 法院裁决下来的时候飞机已经在半空中,但白宫的内部会议决定不召回飞机。 如果说白宫之后的态度是假惺惺的说:“哎哟,不好意思了,来不及召回了。” 那还算我们对川普这拨人的预料之中。 但现在最可怕的是,川普和他的亲信们明目张胆地表示,白宫根本不需要理会法院的裁决。 我们姑且就说遣返这些帮派成员(涉嫌但未定罪)是应该的。但如果说白宫认为是正确的,就可以无视法院裁决,那还要宪法、还要法院、还要三权分立来干嘛呢?如果总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那么美国跟朝鲜还有什么区别呢? 特朗普的边境事务沙皇,霍曼在接受福克斯新闻访问的时候公然说:“我们不会停止。我不在乎法官怎么想,也不在乎左派怎么想。我们来了。” 万斯在X上居然也公然表示:“法官无权控制行政部门的合法权力。” 这违背了每一个美国孩子在公民课上都会学到的,关于三权分立的最根本原则。 那么现在的问题来了,如果川普从现在开始,根本就不听法院的 —— 你管你裁决,我想干嘛就干嘛。 那么这时法院能够做什么呢? 我研究了一下发现:几乎没有任何有效手段能强制执行法院的裁决。法官可以判涉事的机构或官员藐视法庭罪,仅此而已! 而且大概率是民事藐视法庭,而不是刑事藐视。处罚也就是罚款。白宫怎么会怕你罚款呢,根本连交都不会交。他连你的裁决都不理会了,怎么还会理会你的罚款呢? 当然,理论上来说法官也可以判刑事藐视法庭罪,但刑事的话需要通过司法部门,但司法部门也已经完全被川普控制。 那么真正的问题来了,为什么我们一直以为美国拥有最健全的法治和最优秀的三权分立制度,但如今一看却如此不堪一击呢? 我认为,因为美国的所谓三权分立制度,其实是一种“只防君子,不防小人”的制服。 就连美国国父们都没有想到,美国人民有一天会堕落到选出一个这样的流氓来当总统。 所有这些制度,其实是为一个讲基本道理的社会所制定的。 这些什么法院裁决,对一个野蛮人来说根本无效。当你遇到一个完全不讲道理和法律的总统时,其实美国政府现在已经变成丛林了:到最后就看警察和军队听谁的。 如果警察和军队听川普的,那么你什么法官,什么裁决,根本就形同虚设。 如果警察和军队也分成两派,那最终就是内战。 美国,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
终于有好消息了,FBI代理主管告诉川普从白宫派来的清洗人员:F**k off!, 看来美国还有希望。 FBI高官抗命:特朗普政府清洗失败,司法独立再添保障 近日,一则关于美国联邦调查局(FBI)的新闻在国际舆论场掀起波澜——FBI代理局长布莱恩·德里斯科尔(Brian Driscoll)公开抵制特朗普政府的清洗命令,拒绝解雇八名高级FBI官员,并拒绝提供所有调查2021年1月6日国会大厦袭击事件的FBI人员名单。这一决定不仅是对特朗普政府施压司法机构的明确回击,更是对美国司法独立原则的一次有力捍卫。 特朗普的“清洗”企图:政治干预司法的又一次尝试 特朗普政府及其盟友一直试图重塑FBI和司法部,使其更符合自己的政治需求。此次命令由代理副司法部长埃米尔·博夫(Emil Bove)下达,他曾是特朗普的刑事辩护律师,如今成为司法部高官,试图以行政命令的方式直接干预FBI的人事决策。这无疑是特朗普政府一贯政治手法的延续,即通过清洗司法机构,排除异己,以求全面掌控执法系统。 这种做法的危险性显而易见。如果FBI高层按照特朗普政府的要求大规模调整人员,司法系统的独立性将被严重削弱,调查可能遭到干扰,甚至被迫中止。而1月6日国会大厦袭击事件的调查,正是特朗普及其盟友最忌惮的案件之一。 FBI的坚定立场:守住司法红线 面对来自政府高层的政治压力,德里斯科尔展现了非凡的职业操守。他不仅拒绝了这一命令,还明确表示名单中包括他自己和代理副局长罗伯特·基桑(Robert Kissane),若执行清洗,他本人也在劫难逃。这种不畏权势、维护机构独立性的姿态,让FBI内部的许多人员深感振奋,也让外界看到司法体系内部仍然有人愿意坚守底线。 FBI的这一抵抗行动,也表明美国司法体系并非完全被政治力量所操控。尽管近年来特朗普政府对司法系统的干涉越来越频繁,但仍有忠于法律和公正的官员愿意站出来抵制不当命令。德里斯科尔的行为无疑是对美国司法独立的一次重要维护。 舆论反响:FBI内部和公众的支持 据报道,德里斯科尔的决定在FBI内部得到了广泛支持。许多特工对这位代理局长的勇敢态度表示赞赏,认为他捍卫了FBI的信誉和独立性。与此同时,公众舆论也普遍站在FBI一边。美国司法体系的独立性是维护民主制度的基石,一旦执法机构被政治化,公正调查的可能性将大大降低。 对于特朗普政府来说,这无疑是一个重大挫折。其试图通过清洗执法机构来巩固权力的企图遭遇了坚决的抵制。这一事件的发生,也让外界更加警惕特朗普及其盟友可能采取的进一步行动。 未来展望:司法独立仍面临挑战 虽然德里斯科尔的抗命暂时守住了FBI的独立性,但特朗普政府的干涉并不会就此停止。未来,美国司法体系仍将面临政治化的风险,特别是如果特朗普及其团队继续在政府内部布局亲信,试图通过行政手段操控司法机构。 然而,这起事件至少释放了一个积极信号:司法体系并非完全屈从于政治压力,仍然有官员愿意坚守原则。在未来,美国社会和司法机构需要更加警惕政治干预的企图,确保法律的公正性不受侵害。 结语 德里斯科尔的抗命,是司法独立的胜利,也是对特朗普政府滥权的一次警示。这一事件提醒我们,一个国家的法治体系,不能被个别政治势力所左右。FBI的独立性关乎美国民主的根基,而这一回合,法治暂时守住了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