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家

陈小平
1个月前
我们这一代人中的前辈与盖世人杰万润南先生走了,小平在此哀悼。 我们时常感叹世界不大,彼此常能相见,但遗憾的是,万先生与我的世界足够大,我们一生都没有见过,无论是在北京,在天安门,还是在美国,彼此留下的也只是信件交往。 万先生是六四事件中亲自出场的大人物之一,他应该算当时中国最大的民营企业家,(不过,我不知道论经济实力,他与另外一位企业家和学者陈子明谁在当时赚钱多)我看相关报道是,万先生将身家产业放在身后走上前台,是他岳父、时任中纪委委员李昌先生的幕后动员。 众所周知,中纪委有批老头子激烈反对六四戒严和镇压,其中就有李昌先生。 不过,外界不太知道的是,当时在中纪委的一位老将军也派女儿来政法大学找我们,让老师们从法律上论证戒严的不合法和违宪,这任务后来落在我头上,我的文章给了老将军女儿,也给了香港文汇报的副总编程翔先生,他也登出了。我想李昌先生劝万润南先生出场,就是这个背景下的行动。可惜,万先生出场时间比较晚,且是以他个人和四通之名行动,影响力比较有限。当时广场的议事机构是首都各界维宪联席会议,我未闻万先生在这种机构中出场。不过这个联席会议后来也被广场反对撤退的力量压倒而无法作为。 万先生,陈子明这样的当时在北京有影响力的民间企业家,都是早期中国企业家社会责任的典范。而且时代关怀是那个时代成功企业家的常态。 从我亲历的事件看,万先生在经商成功后,他支持破产法专家曹思源的修宪研究计划,请出了北大的周舵先生当他的智囊。周先生在六四最大贡献之一是推动了当局与学生和知识分子的对话,实际就是谈判,这在中共49年后的历史中是罕见的。他还是解放军血洗广场前的绝食四君子之一。此外,刘晓波先生也是四通的常客。
老万病故,十分哀痛。重贴旧文,谨表悼念。血要热 头脑要冷 骨头要硬——推荐万润南回忆录《商海云帆——四通故事》(2014/02/25):我曾经说过:我们这代人所能留下的最有价值的文字,恐怕就是自传,就是回忆录了。 大约从2006年起,万润南--我们都叫他老万--开始在网上陆续发表他的回忆文章。按时间段分为几部份,有“童年记忆”、“中学时代”、“清华岁月”、“四通故事”和“我的1989”;据老万说,他还要写“流亡生涯”。用老万自己的话,这也“算是对自己的一生有一个交代”。 去年6月,香港的天语出版社出版了他的《商海云帆》,副标题是“四通故事”,其实,这部《商海云帆》收入的内容并不只是“四通故事”,还收入了“我的1989”。 毫无疑问,创办四通和参加八九,是老万一生中最精彩最辉煌的两段经历。这两段经历已经载入了史书。如今我们又可以看到当事人的自述,其意义自然非比寻常。 四通创办于1984年,是八十年代中国最成功的民营企业。在四通成立的当年,销售额是980万元,到了1988年就达到10亿元。根据1988年全国信息产业的排序,四通名列第一,四通一家的销售额就占了这个序列前十家的三分之一。如今鼎鼎大名,不久前刚刚收购了摩托罗拉的联想,那时候排在第八位,销售额是1亿4千万。在四通前前后后的领导层中,被人指指点点的不乏其人,唯有老万受到普遍的赞扬和尊重。这不仅是做事的成功,也是做人的成功。 四通创办不久就闹过一次家变,有人要另起炉灶,带走了一批人,卷走了一笔生意。老万本着君子绝交不出恶声的原则,和出走的一方友好分手,宁可在生意上吃哑巴亏也不忍苛责对方。还有一个下属搞财务欺诈,好在被及时发现,没造成实际损失。公司里很多人主张对犯事者起诉,送进监狱,老万不肯,老万担心那样做就会把这个年轻人的一生都给毁了。对于当年的同事,合作伙伴和下属,老万总是说好话,至少是不说重话不说狠话。这纵然不全是出于性情,也是出于教养。 老万在八九期间做了两件事。一件是企图促成召开人大常委紧急会议,来解决当时的政治危机;另一件是企图劝说学生适时离开广场。无论是在原则上还是在策略上,这两件事都做得很正确,可惜这两件事都没能成功。尤其是劝说学生适时地离开广场这件事,有不止一次几乎成功,但还是失败了,留下千古遗恨。 老万认为我提出的策略“见坏就上,见好就收”没有可操作性。“因为实际情况是见‘坏’有人上,见‘好’非但不收,反而变本加厉,蜂拥而上。”可是老万自己就强调,应该从1989年的悲剧中吸取教训,而最重要的教训就是:不要把对方逼到死角,要会妥协,要让党内改革派赢一回。这不是和我的意思一样吗? 有人说,万润南在1989年那场风暴中是“头脑膨胀”,“错估形势”,“野心勃勃”,“政治投机”。老万对此一笑了之。老万说:“人心里都有一道坎,这道坎我过不去。” 事实上,八九民运不仅是中国,而且也是世界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场民主运动。正是在5月19日当局宣布戒严令之后,全国各地各界人士以及海外留学生和各种背景的华人的参与达到最高峰。在人类历史上,你找不出第二件事,象中国的八九民运那样赢得全世界一边倒的支持。因此,现在不是要问老万和我们当年为什么要参加,而是要问嘲笑讥讽老万的人,当年你为什么不参加。其实,现在嘲笑老万的人,绝大部分当年也是参加了的;因此,那些嘲笑老万当初押错了宝的人,十之八九不过是在朝自己的脸上吐唾沫罢了。 自六四流亡海外至今,老万再也没回过中国。不少朋友曾试图帮忙安排他回去,无非是认个错,说几句软话。老万说得很明白:“违心的话,我是不会讲的。这个年龄了,我也不想委屈自己了。”这话说得平淡,然而也很坚决。老万平日讲演或写文章,都不那么豪言壮语--除了写诗。在六十岁生日的时候,老万写过一首“六十述怀”:“古今兴亡理皆同,天意尽在民心中。但随项羽学人杰,不过江东为鬼雄。”读这首诗和老万其他的诗,你可以了解到,除了温文随和之外,老万也有慷慨激昂。 老万在书中几次提到,心要热,头脑要冷,骨头要硬。我想,这既是他的自我期许,也是对我们读者的期望。
Daniel Fang
5个月前
(转)关于长期无辜羁押民营企业家的申诉书 尊敬的中央巡视组: 我叫杨超庆,是洛阳佳嘉乐农产品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及法人代表,我在此向中巡组反映一个我的事。 我出生于1964年,从1983年就开始从苦心钻研事食用菌工业化生产技术并逐步形成产业化,是国内最早从事食用菌工厂化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的代表,至今已有40多年的产业从业经验,并在该领域获得了近200项国家发明专利, 2001年被洛阳市科技局评为“洛阳市青年科技专家。2006年我创办的“洛阳佳嘉乐农产品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也被评为洛阳市唯一的"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龙头企业,并创建了国家"大型真菌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我在农业领域建立的"无化肥、农药、激素"等化学品添加的现代工业生产方式,即"新生态"农业生产体系得到了国内多家知名投资基金的投资,企业股东实缴投资5亿多元,也是洛阳市重点支持的现代农业企业。 2016年7月份,时任洛阳市汝阳县长让我公司参与县里的扶贫工作,并经县政府研究依托我公司在汝阳县的自有基地为核心,在汝阳县多个乡里成立100家农业生产公司,建立100个食用菌分布式扶贫生产基地承接我公司下游生产任务,该项目预算总投资5.5亿元,且当时明确全部由当地政府组织到位(政府与汝阳农商行鉴定了流动资金贷款合作协议,用于项目建设),每个农业生产公司的股东都由"汝阳县扶贫投资开发公司(县国资平台)”和一个社会自然人组成。我公司负责组织项目建设及产业经营,并与县政府鉴定了合作协议。 根据县政府的规划,自2017年初至2018年初共成立了50个农业生产公司,并启动了100个分布式扶贫基地的建设,然而在项目全面按照县政府规划规模化启动建设的高峰期,汝阳农商行的贷款单方面压缩贷款,将预算的5.5亿贷款仅发放了2.6亿,由于2018年4月份汝阳农商行董事长变更,新任董事长李孝楠突然全面断贷,导致项目在建设的关键期全面停滞。当时我拼尽全力积极努力协调各种资金,想尽办法坚持推进项目建设。然而汝阳农商行的突然停贷引发的连锁不良反应使得我的一切努力都无能为力,最终项目于2018年7月份因资金链全面断裂而停止至今,也客观上造成汝阳农商行已放的贷款无法偿还,并导致我苦心经营20余年的企业面临破产。 该项目为当地政府牵头的产业扶贫合作项目,并于2018年8-10月完成国家审计署审计,明确了项目的合法合规。为了不让政府和企股东遭受经济损失,在天大的困难面前,我和我的团队没有选择逃避和躺平,我在困境中依然保持旺盛的斗志,并利用自身绝对领先的技术和产业基础的规模化优势,,积极寻求新的投资人进行产业重整。由于农业项目.生产周期较长且有遭遇了三年疫情,使得新投资人投资重整时间有所延迟。而疫情平稳后的2023年7月24日,新的投资人资金落实到位,我当天及时向县委做了汇报并得到了认可,第一时间缴纳地租并全面启动规模化复工之时,汝阳县公安局了解到产业有资金注入,其为完成农商行坏账清收工作,立刻将我这个不是合作项目股东又不是贷款人的受政府委托的经营者,以骗贷罪羁押在汝阳县看守所至今,而这种长期无辜羁押最终导致了我努力寻找的新投资人因此事而撤资,直接造成了企业员工被迫解散,并致使宝贵的技术体系及生产设施全面损坏,引发产业全面荒废的恶果。 由于该产业属于经验型现代农业项目,完整的技术及生产工艺设施都是在我30多年来对行业理解的经验基础上完成的,在项回未完全建成达产之前,我个人在项目中的重要性是无法取代的。同时,我也深知因为该技术工艺都是行业中的原创技术且在该同行中没有参考,所以在我被无辜长期羁押后,直接导致了复产工作全面停滞至今,眼看着近十几亿投资的资产即将成为拉圾被处理,我很着急。本次得知中巡组进驻河南,我也恳请巡视组领导能够全面关注此事,本着对产业支持及民营企业家保护为出发点,能让我尽快出来主持复产工作,借助良好的市场需求和扎实的技术体系基础,我有信心和能力通过债务重整的方式化解农商行的债务问题,确保县政府不受经济损失,同时让十几亿的资产发挥其应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国家的食品健康和社会就业作出贡献。 最后,我再次肯请中巡组能够就此事进行专项全面客观调查,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早日让我回归到产业的复工复产中去,借助良好的市场需求,以我对该行业30多年的从业经验,我坚信复产后5年左右可将农商行债息化解,将企业打造成乡村振兴的新典范。 申诉人:杨超庆 2025年5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