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ng xin
4个月前
狮城之界:在监管与自由之间,新加坡再划一条线 2025年6月6日,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发布了一项看似技术性的澄清,却在Web3圈内投下了一枚监管震撼弹。根据这份声明,自2025年6月30日起,仅为境外客户提供数字支付代币(DPt)或资本市场产品代币(CMPT)相关服务的数字代币服务提供商(DTSPs),必须申请新加坡牌照,否则必须停止相关活动。 简而言之,新加坡再次清晰地划出了一条界线——而这一次,不再是地铁站台上的黄线,而是加密金融的“监管边界”。 一、这条“界线”划在哪里? MAS的核心信息如下: ✅ 继续受监管: 已在新加坡持牌的服务商(即为新加坡本地客户服务的)业务不变,也可继续为境外客户服务; ⛔ 新增监管: 那些“只服务境外客户”的服务商,如果其服务涉及支付代币(如USDT、USDC)或CMPT(如证券型代币),则需强制持牌; 🟢 无需担忧: 实用型代币(Utility Token)、治理代币(Governance Token)等相关服务商不受此次新规影响。 表面上这是一次“澄清”,实则是MAS以“反洗钱、监管有效性”为名,对“只做境外”的服务模式下了清场令。 二、“资本市场产品代币”是个什么鬼? 这是本次事件的关键词,很多人没搞明白什么叫“Capital Markets Products Tokens”。 根据MAS定义,这类代币通常具有以下特点: 类似证券(如股权、债券); 代表某种资产或投资契约; 在新加坡证券及期货法(SFA)框架下,属于“证券化资产”。 举个例子: 如果你发行一个代表未来现金流分红的token,它可能就落入这个监管范围; 如果你做的是一个基于DAO治理、没有投资回报承诺的实用型token,则不受影响。 也就是说,这是一次对“类证券型代币融资”项目的围剿。 三、为什么要“杀鸡”给谁看? 监管逻辑其实很清楚: 1. “影子银行”式运营不可接受。 有些服务商明明以新加坡为注册地,却只做海外客户,试图“吃监管红利”却不承担监管责任。 2. 防洗钱风险极高。 支付类和证券类token的跨境流动,本身容易被用作非法资金通道。MAS难以监控境外行为,只能“一刀切”。 3. 提高金融声誉门槛。 新加坡希望在Web3世界里保持“可信金融中心”的地位,而不是“监管套利者的天堂”。 这条线,划给了整个Web3世界看:你想借狮城名义做全球生意,必须真诚纳管。 四、事件影响几何? ✅ DeFi原生项目、纯DAO治理项目基本不受影响。 🟡 CeFi项目、发证券型代币、发行可交易收益代币的项目要非常小心。 ❌ 纯面向海外客户的灰色代币服务商,基本被请出游戏。 更深一层,这是一次对“互联网资本市场(ICM)”概念的侧面回应。 当前火热的 ICM 叙事主张“绕过VC、直接上链发行”,但一旦涉及投资属性(即CMPT),MAS这条界线就会起作用。 五、狮城之界,不止于一城 这不是第一次,新加坡在加密世界画线。 2022年,MAS禁止加密广告面向公众; 2023年,限制散户高杠杆衍生品; 2024年,对稳定币推出法案并强制储备披露; 2025年,如今再对“仅服务境外客户”开刀。 从“开放港口”到“高质量筛选器”,新加坡不断微调姿态:不是关上大门,而是只欢迎真正有长期价值和治理能力的项目留下来。 这正是它的“狮城气质”:边界清晰、规则优先,但你若足够诚实、合规,它会给予充分的信任和支持。 六、写在最后:《狮城之界》 地铁黄线之外,是自由与危险并存的站台边缘;监管红线之外,是创业者和投机者共舞的链上荒野。 新加坡,这个被誉为“东南亚链都”的城市,用一次次“澄清”,划出它对Web3未来的想象—— 不迎合炒作,不纵容模糊。 而是用一条条规则线,维护一座城市的长期信誉。
韩连潮
4个月前
【对马斯克与川普撕裂的反思】川普和马斯克正式开撕,这局面很多人早已预料,但没想到来得如此之快。两人都拥有巨大的自我(ego),又都极爱出风头、作秀,所以出现眼下这般境况,着实不令人意外。可以肯定的是,这场内斗必将给共和党带来难以愈合的内伤,甚至撕裂其基本盘。马斯克昨天发推征求民意,探讨组建第三党的可能性,正是这一趋势的明证。这不禁让人想起九十年代罗斯·佩罗(Ross Perot)参选总统,拿下了近20%的选票,其追随者后来建立了茶党——尽管茶党之后一蹶不振,但川普的崛起却与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我认为,追随马斯克的人恐怕不会太多。尽管马斯克对美国的问题看得非常准确,尤其是在潜在的财政危机上,而且他在此问题上的立场始终如一。然而,马斯克的问题在于他高估了自己,却低估了华盛顿政客圈和特殊利益集团的盘根错节。更要命的是,他在政府中的商业利益未能彻底撇清,这使得人们很容易将他对政策的争论,也解读为是为了私利。 共和党的大部分人可能更注重短期效益,看不到国家的长远利益,更不擅长寻找根本解决方案。因此,他们倾向于相信川普的说辞,跟其走的人会占多数。 我昨天发推支持马斯克时,并不知道两人已闹崩。我主要是从政策层面支持他,我的立场和观点也是一贯的:“大而美”的法案中充斥着给予利益集团的各种小恩小惠,置国家财政于不顾,这无疑是让美国错失了一次真正实现“再次伟大”的机会。 当然,我并不知道马斯克批评该法案的真正动机是什么,是否真如川普所说,因为电动车福利被取消。或许两者兼有吧。但在这个问题上,我更倾向于相信马斯克。 值得一提的是,石油天然气利益集团在华盛顿实力巨大,“大而美”法案并未削减对它们的补贴。我个人并不认为需要用政策来扶持电动汽车产业,但同样不认为石油业理所当然地享受补贴——它们已经赚得盆满钵满,难道还嫌不够? 我曾提出修改并简化税法,取消所有特殊利益集团的特殊待遇。政府的职能不应该是扶持某个产业而打压另一个,或偏袒某个群体而歧视另一个。这绝非政府应有的功能。 许多人对华盛顿的这场政治真人秀幸灾乐祸,巴不得看到美国内斗不已,这样他们就可以趁机侵蚀美国利益、破坏国际秩序。我真心希望马斯克和特朗普两人都不要做出“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政策之争完全可以通过坐下来讨论解决——当然,我也知道这可能只是一厢情愿。 有人曾将这两人捧为神明,但眼下他们之间的互撕,却让我们更进一步认识到:世上没有神人,也没有什么“最伟大、最英明的领袖”;是人就不会完美,就会有诸多的认知和性格上的缺陷。正因如此,我们需要健全的制度来防止和减少因执政者判断失误而对国家和人民造成的伤害。
昨晚看到马斯克和川普在网上公开交锋,正好是凌晨两点多,我便起了一局奇门遁甲,权当观局解意,借此分析后续可能的发展与影响。 1️⃣ 对马斯克的影响: 本局中马斯克落于震宫,生门透出,虽象征一定的声望推动力,但结构中丁火伤官克辛金官星,暗藏“伤官见官”之象,极易引发高层监管反制。同时太阴临震,疑有幕后力量支持,带有一定策动与预谋意图。其主动引爆争端,意在撬动“话语权焦点”,但震宫动象过强,局面易失控,或将激化社会对立与监管矛盾。 ➡️综合来看,此次争端多由马斯克主动挑起,背后或有媒体与科技圈的支持。然而一旦后续继续爆料、卷入政权敏感议题,极可能引来政府层面的政策打击与法律反制。 2️⃣ 对特斯拉与美股的影响: 离宫为科技与高科技股所应,宫中现白虎、杜门、天任,象征产业发展受阻、封锁情绪上升。杜门主闭塞,空亡主虚脱,市场信心疲软,技术面面临回调压力。乙戊相合,或暗示特斯拉在扩张或估值方面遭遇政策打击或资金撤离。 ➡️整体而言,特斯拉短期可能面临资本市场不利,舆情压价、监管调查或将同步而来,导致股价波动、情绪面疲弱。 3️⃣ 对加密货币市场(Crypto)的影响: 虚拟资产主应坤宫与乾宫。坤宫见玄武、天冲、景门,象征市场剧烈震荡,舆论暗涌与背后力量博弈。乾宫惊门透出,九天高悬,并临驿马星,构成“远播恐慌+动荡不安”之格。戊丁交战,伤财动势明显。 ➡️Crypto市场受波及风险极高,尤其BTC、ETH等主流币恐被牵涉进政策打压与言论风暴中,呈现出短线剧烈波动乃至阶段性恐慌回调的态势。 4️⃣ 后续走势与影响节奏: 本局值使为“死门”,象征事件起始即带有压制、防御与潜在危机。离宫、坤宫皆处空亡,说明事件虽然喧哗,但实际影响或将逐步“空转消散”。 不过,乾宫临驿马,动象不止,恐有后续事件接连引爆。 ➡️第一波冲击预计在午月(6月5日至7月5日)达到高峰;若未及时降温,申月(至8月7日)前后恐再现“连环对抗、政务交锋”或多方平台围攻马斯克之势。Crypto与美股情绪也将在此期间持续高波动。 5️⃣ 对川普的影响: 川普象应乾宫,九天临惊门,虽被挑衅,却得天英、驿马之助,主“动中得势”。此争端反而有助于他凝聚保守派选民,强化竞选声量。未来或借机对X(Twitter)、Crypto、科技行业发力,推动监管议题并收割选票。 ➡️整体来看,川普虽处被动,但反弹力量可观,极可能借题发挥,反转为自身优势。 ➡️最后,此局为“雷动九霄,虎斗苍穹”之象。马斯克动天心之气,引发舆论争峰,但因布局未稳、政策未明,极易反噬。美股受挫,Crypto动荡,政治能量翻涌,权力结构随之震动。此为“初战非胜、连环伏兵”之局,若不及时收敛,恐至官非牢灾、权势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