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黄金不断刷新历史新高,不由得引发思考:到底是什么力量在推动金价上涨? 我认为最大的可能性就是美元即将进入降息周期 + 弱美元周期 + YCC + QE。尤其是如果美国真的走向类似日本的道路,尝试实行 YCC 模式,那么黄金的定价逻辑将会被彻底改写。 其实线索早就埋下了: 今年年初,日本逐步退出 YCC,而美国却在“海湖庄园计划”流出后,被市场普遍猜测可能进入前所未有的超常规财政与货币化债阶段。 美债规模越来越庞大,而自然买盘却在减少。某个临界点一旦到来,市场可能出现类似“向心坍缩”的剧烈波动。只是没人能预测这一天具体何时发生。 黄金用 ATH 给出了先行信号,那么比特币呢? 今年以来,美国在加密领域的法律框架加速完善,尤其是以稳定币为核心的监管工具箱基本成型。这意味着未来一旦债券收益率进入下行通道,基金经理很可能会像配置黄金一样,把比特币、以太坊等核心加密资产纳入“避险篮子”。在这个过程中,机构增配的合法性与便利性正在显著提升,市场的投机热潮也可能因此回归。 更值得注意的是,美银首席投资策略师 Hartnett 提出的“尼克松模式可能重演”。背后的逻辑很清晰:政治压力会迫使美国在未来几年走向更宽松的政策组合——降息、QE,甚至可能探索 YCC。短期内,这会推高黄金和加密资产,并点燃市场情绪,带来类似 2020–21 年的“风险资产狂热”。但风险在于,如果出现二次通胀,政策被迫急转直下,最终也可能像 1973–74 年那样迎来一次深度的资产价格回调。
He Qinglian
1个月前
WSJ《数读欧洲的衰落》:一串串对比数据说明,在经济活力和军事实力等方面,欧洲国家已被远远甩在后头。这个曾经统治世界的大陆可能沦为历史进程的旁观者。以下是说明欧洲处于舒适的衰落过程中的几组数据: 德意志银行的数据显示,欧洲经济已在基本停滞的状态中蹉跎了15年,是工业革命以来最长的经济停滞期。德国的经济规模较2017年末仅增长了1%,而同期美国经济增长了19%。 世界银行数据显示,欧洲在全球经济产出中所占份额从2005年的约33%降至2024年的23%。这种相对衰退主要是因为中国和印度的崛起,但美国在全球产出中的份额则坚挺得多。追踪经济史的数据库麦迪逊项目显示,如今,欧洲在全球经济中占比可能已降至中世纪以来的最低水平。 欧洲福利国家的福利支出占全球的一半,将因人口老龄化而承受日益沉重的压力。欧洲人的平均年龄接近45岁,而美国人仅为39岁;预计到2050年,欧洲的劳动年龄人口将减少近5,000万,为不断增加的退休者埋单的劳动力越来越少。 造成上述原因是因为政策失误: 欧洲税收和监管不断加码;自2010年以来,欧盟法规总量翻了一番。繁琐的规则保护着老建筑、既得利益企业和年龄渐增的消费者,限制了新基础设施和产业的创建。正如意大利总理梅洛尼所言:“美国创新,中国模仿,欧洲监管。” 另一个问题是能源。欧洲各国的政策制定者推出了雄心勃勃绿能计划,宣称将降低能源成本、助力应对气候变化并创造绿色就业岗位。但事实证明,转型是痛苦的。 欧洲的经济下滑伴随着军事力量的萎缩。过去几十年,欧洲侧重福利支出而非国防建设,在全球军事力量中所占份额已降至中世纪以来最低水平。 “欧洲政界需要有能力告诉民众,他们不能获得免费的东西,而目前没有任何人说这些话。”一说就面临丢选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