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图看懂:搞金融必须要知道的20张牌照 那么,什么是金融的本质? 就是三句话:一是为有钱人理财,为缺钱人融资; 二是实际上就三个词“信用”、“杠杆”、“风险”; 三是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的,金融如果不为实体经济 所以,金融的本质是一种工具。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既然是工具,那么就是中性的,无所谓好坏,关键在于用的人,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刀能用来切菜,也能用来砍人,被砍的时候不能说刀是坏的,只能指责拿刀砍人的人。 金融这个工具如果用对了,就能创造巨大财富,比如著名的美国铁路运动,连苛刻的马克思都称赞说:“假如必须等待个人财产积累够才去修铁路,那恐怕直到如今世界上还没有铁路,但通过股份公司转瞬之间就把这事给搞定了。” 正因为金融有这种财富放大效应,所以也一定会有人用其来谋取不法收入,比如2008年著名的次贷危机,就是华尔街一群极不负责的坏蛋,把极其复杂的金融衍生品卖给没有资格的群众,导致资金链断裂,引发全球性的债务危机。 金融是一种工具,这种工具有主要有三大功能。 一、为时间定价。 你一定听过“时间就是金钱”,“一寸光阴一寸金”这些话,我告诉你这些话都是真的。没错,时间是有价值的。 比如我们买房贷款。假如你看中了一处价值80万的房子,假如1万/平,首付24万,向银行贷款56万,假如利率是6.8%,为期30年,那么30年后你总共需要还银行131.436万元。也就说,你多还给银行的75.436万就是当初向银行借的56万块钱在这30年里的时间价格。也可以反过来看,30年后的131.436万相当于今天的56万。这个例子你用到了三种金融工具,货币(你的本金),银行贷款,实物资产(房子)。 在金融里面,时间就是金钱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时间都被度量成了有价格的商品,这个概念叫“货币的时间价值”。 比如: 还是刚才买房的例子,假如你买的这套房子是2007年北京的房子,那么现在值800万,在这里,时间把你当初24万变成了今天的800万。 你可以存在银行里,按照这种长期的、定存的利率来算的话(5年期存款平均定存利率5.85%),十年前你存的10万块钱,现在你可以拿到多少呢?大概是43.2万元。 你也可以把这这笔钱买股票,假设你买的是中石油,十年前的24万块钱剩下多少呢?9.6万块钱。 如果你当时很有眼光,买的是腾讯的股票,十年前的24万块钱变成了多少钱呢?现在是864万块钱。 从以上例子我们可以看到不同金融工具随着时间的变化,对财富的作用是不同的,有的是价值创造,有的是价值毁灭,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你选择什么样的工具。虽然表面上我们看到的可能是不同决策的影响,但是你往深层次想一想,你就会发现,这些财富数值的变化,其实是金融工具把我们拥有的相同时间(未来十年)进行了深度的加工,都化成了完完全全不一样的时间价值。 二、资金聚集 这是金融工具的第二个功能 -- 资金聚集。比如前文提到的美国铁路运动例子,在19世纪,大家都知道修完铁路后可以有效促进经济发展,铁路修好运费会下降20倍左右(相对陆运),很快便可以把当初修铁路的钱赚出来。 但是问题在于修铁路的钱去哪找? 华尔街想到了在美国发行债券或者股票,华尔街的经纪人在收取一定的手续费后,将这些资本投入到美国的铁路建设中,他们拿着英国人的钱(英国人买了大量的债券和股票)去英国买钢铁回来修铁路,很快铁路就建成了,所以马克思才会发出那些感慨。 我们人一生下来都会面临很多约束的,第一个约束就是时间的约束,你顶多就活100岁了不得了,第二个约束就是资金约束。 但是人类的资金约束不是每天每时每刻都在发生,而是会在某些关键的节点上面临着缺一大笔钱的困境。 比如对你个人来说,结婚,买房,生病,出国留学……在这些节骨眼上我们特别需要迅速地筹集一大笔资金。那么企业更是这样,创业的时候,研发投入,项目投产……每个发展的关键节点上,我们都需要依靠大量资金的助力。那么那些听上去更宏伟的事物呢?比如战争胜负,城市兴亡……这些会和金融无关,不需要资金的集聚吗? 在香帅的课程里提到了两个例子,一个是美国南北战争的胜负手是“债券发行”,另一个是纽约繁荣背后也是金融“资金聚集的力量”,在这里限于篇幅就不展开了,其实背后的过程跟美国的铁路运动一个模样。 没有近现代的金融工具和市场的发展,这种跨地区、跨时间的大规模资金集聚,其实根本就是没有办法想象的。 三、抵御风险 金融工具的第三个功能就是可以帮助人们抵御风险。风险其实是人类社会无法避免的一个部分。死亡、疾病、失业、汽车事故……这些都可能对我们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那企业就更是如此了,农业是靠天吃饭的,工业的投入大,失败概率高,面临着很多的不确定性。 1、保险:让社会分担分散个体的风险 比如美国的农业保险。2012年的夏天,美国遭受了自1956年以来最严重的旱灾,玉米是受灾最严重的作物,中西部有的地方甚至颗粒无收。 但令人庆幸的是,美国的农业保险特别地发达,它是这么一个机制:全国所有的农户都缴纳一定的保费,一旦参保的农户发生问题,这些资金就会被用来补偿他们的损失。因为有了农业保险,所以在2012年这次罕见的天灾中,种玉米的农民发现,他们的收入不但没有下降,反而上升了。 所以说,保险这种风险共担的功能,让我们人类获得了很大的自由。对自然的依赖减小了,我们个体承受的风险也被分散到了社会群体中间。这是保险的功能。 2、股票:让更多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大家都知道,荷兰在17世纪的时候,是全世界最强大的海上帝国,这个帝国的形成,其实是和一个金融工具的风险共担功能密切相关的 -- 股票。 16到17世纪的时候,荷兰有一个“东印度公司”,它想开拓远洋海上贸易,但是远洋贸易面临两个约束:第一,造船的耗资太大;第二,海上贸易的不确定性特别大,你要光靠船长或船员他们自己的力量就很难完成这样的探险。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聪明的荷兰人就设计了一套机制:他们让荷兰人民来购买东印度公司的“股票”,只要你购买了这个公司的股票,你就能按照认购的比例,分享东印度公司远洋贸易的利润,这就叫“利益共享”;但是万一探险失败的话,你投入的资金就算沉没了,这叫“风险共担”,通过这么一个“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远洋贸易的资金风险就被分摊到了购买股票的国民身上。借此,东印度公司筹集了大量资金,船员们也就没有了后顾之忧,大胆地踏上了远征东方的航线,开创了荷兰的海上帝国时代。 所以,荷兰人第一个发明了股票这种金融工具。 三、风投、创投:让社会分担创业创新风险 现在最流行的风投、创投就对企业鼓励创新、创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很多人下海创业,但是创业不是好玩儿的,它是九死一生的游戏,不要说普通人,就算是亿万富翁,一个不小心也可能倾家荡产。 所以我们会说,股票也好,风投也好,这些金融工具,都使得我们人类对风险的承受能力突破了地域和时间上的限制,个体、企业都被赋予了更大的能量,我们人类经济活动的范围也就被大大地拓展了。 我们再总结一下,金融作为一种工具,具有时间定价,资金聚集和抵御风险三个功能。但能不能用好这个工具,得看你的本事了。我用交通工具来打个不恰当的比方,简单的金融工具比如买保险、买理财产品,买房贷款之类,有点类似学自行车,大部分人只要花点时间学一学都会,但复杂点的金融工具,比如股票、期权,期货或者各种眼花缭乱的衍生品,就有点类似开飞机了,不是随便学学就会的,进入门槛很高。 生活中的绝大多数普通人,包括我,之所以一提金融就觉得是洪水猛兽,根本原因就在于没有对其有清楚的认识,却容易受财富聚集传奇的诱惑进而参与不适合的金融投机,就像你没有驾照就开车上高速一样,出事是大概率事件。这种受金融伤害的事情像传染病一样容易传导,进而产生普遍性的误解。 你想采取什么样的金融工具,取决你的目标,工具一定要跟目标匹配,才能发生效用。比如你是想创业的,那么发行股票,寻找风头创投等是在考虑之内。如果只是想财富的保值增值,那么房子,股票,债券等是在考虑之列,但不管如何,你最好得先看说明书,考得驾照再上路,不然,这些工具就会变成价值毁灭。
【七问预包装食品数字标签:是什么?怎么用?消费者能看到什么?】9月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关于实施预包装食品数字标签有关事项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作为食品标签的新载体,数字标签和实体标签究竟有何区别?实体标签可以因此简化哪些信息?数字标签又能额外展示哪些信息?什么是数字标签?结合2025年3月发布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25)可知,数字标签是指食品包装上采用二维码等信息化手段展示的食品标签。消费者扫描数字标签二维码后,可通过手机等移动设备了解食品标签信息。同时,借助数字标签的页面缩放、语音识读、视频讲解等功能,实现食品标签信息“可听、可播、可放大”,有效解决标签信息“找不到、看不清、读不懂”的问题。数字标签属于食品标签的范畴,其内容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六十七条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有关预包装食品标签强制标示内容的规定。数字标签不强制标示所有强制性标签信息,如生产日期、保质期到期日等,但同时在食品数字标签与实体标签上展示的信息,信息内容应保持一致,展示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和婴幼儿配方食品的产品信息时,数字标签的相关信息应当与其注册或者备案的内容保持一致。广告、营销等其他信息不属于数字标签,相关信息应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数字标签二维码的使用要求有哪些?为保证数字标签信息易于获取,扫描二维码后,食品标签信息应当在数字标签的一级页面展示。数字标签展示的食品标签信息,应当清晰、醒目、直观,易于识读,不可设置弹窗、飘窗等可能对消费者阅读数字标签造成干扰的元素。除食品标签强制性信息,数字标签还可以展示哪些信息?相比于食品实体标签,数字标签没有版面限制,食品生产者可以同时在数字标签上按照法律、法规、规章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展示配料来源、生产工艺、产地信息、食用方法、产品追溯、食品安全与营养等信息,便于消费者更好地了解食品,进一步发挥数字标签在助力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风险交流、食品信息展示等方面的作用。食品生产经营者应确保展示信息真实、准确,不对消费者造成误导。更多详情请查看原文>> :sys_link: 网页链接 https://www.sohu.com/a/932904195_114988 :icon_weibo: https://weibo.com/5890672121/Q3DmltdMz#搜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