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风险管理
关注
陈老师登月记 | CZR
5天前
止损铁律 · 写给自己看 记住,你不是神,行情你预测不了。 一旦没有止损,你就不是在交易,而是在赌博。 亏损不可怕,可怕的是死扛。 设好止损,就是给未来留条活路。 每次小亏,都是在买生存的门票。 永远别幻想“再等等”,市场不会怜悯你。 止损该砍就砍,哪怕心疼,也比爆仓好。 把止损当习惯,就像呼吸,不需要犹豫。 本金在,机会就一直在。 永远记住:侥幸是交易者最大的敌人。 🔥 写在最后: 这不是写给别人看的,这是写给自己看的。 只有真正刻在心里,才能在关键时刻救自己一命。 #BTC #USDT #Web3 #合约 #炒币 #10U战法
币圈:山寨币盼涨,机构牛再现?· 4411 条信息
#止损
#交易
#风险管理
#生存
#自律
分享
评论 0
0
陈老师登月记 | CZR
1周前
不要爆仓,严格止损,这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市场生存的第一原则。 昨天晚上开单,今天吃到了HEMI ASTER SOMI 0G这4个币,全都都是在群里面公开给的点位。 为了让铁粉可以翻身暴富,我分享了20个让你从1U打到1万U的干货。 1️⃣ 开单前先设止损,单笔亏损不超本金2-3%。 2️⃣ 仓位控制:一单不超总资金的10-15%。 3️⃣ 触发止损立刻平仓,不要犹豫。 4️⃣ 盈利加仓,绝不摊平亏损。 5️⃣ 不预测顶部或底部,顺势而为。 6️⃣ 明确目标价位,提前规划进退。 7️⃣ 无清晰信号不下单,宁可空仓。 8️⃣ 记录交易日志,复盘总结规律。 9️⃣ 下单前问自己:亏得起吗? 🔟 一天亏损超5%本金,立即停手。 1️⃣1️⃣ 盈亏别情绪化,长期才是关键。 1️⃣2️⃣ 再强信号也别重仓孤注一掷。 1️⃣3️⃣ 听单可以,仓位和出场要自己定。 1️⃣4️⃣ 分批止盈,让利润奔跑。 1️⃣5️⃣ 设置提醒,减少盯盘耗精力。 1️⃣6️⃣ 学会止盈/止损单,自动执行。 1️⃣7️⃣ 每天复盘30分钟,持续优化系统。 1️⃣8️⃣ 多周期确认:1H看趋势,15m找节奏。 1️⃣9️⃣ 资金分层:试错 vs 主力,错了不伤筋动骨。 2️⃣0️⃣ 目标是长期稳定盈利,而非一夜暴富。
币圈:山寨币盼涨,机构牛再现?· 4411 条信息
#加密货币交易
#风险管理
#止损策略
#仓位控制
#长期盈利
分享
评论 0
0
Jimmy 米哥 🚀🚀🚀
1周前
止损就像安全带 不舒服,烦人 直到它救你一命
#止损
#安全带
#风险管理
#保护
#重要性
分享
评论 0
0
澎湃新闻-金改实验室
1周前
分析|美联储抛出“风险管理式降息”:有何背景?透露出什么信号?
#美联储
#降息
#风险管理
#经济信号
#货币政策
分享
评论 0
0
凤凰网-凤凰网综合
1周前
美联储抛出“风险管理式降息”:有何背景?透露出什么信号?
#美联储
#降息
#风险管理
#经济信号
#货币政策
分享
评论 0
0
陆图🔺|0x664
2周前
交易的主要工作不是交易,而是避免交易。
#交易
#避免交易
#风险管理
#投资策略
#谨慎
分享
评论 0
0
BITWU.ETH 🔆
2周前
🩸币安广场上刷到一个大学生的四次爆仓经历,心里挺唏嘘的! 有人可能会笑他蠢,但换个角度看,他只是把我们大多数人可能要花几年时间才会踩到的坑,在几个月里一口气走完了。 如果要从这些故事里提炼出一点东西,我觉得就是投资里典型的四个错误—— 1⃣把运气当实力 他最开始只拿了几百块,随便试了试,就赚到钱。 这恰恰是最危险的开局——短期的好运会制造一种幻觉,让人误以为自己掌握了规律,只要再复制一次,就能继续赢。 拿破仑说:“Victory has a hundred fathers, but defeat is an orphan.”胜利会掩盖错误,失败才会暴露真相。 市场最擅长的就是收回幻觉。短期的盈利,不是硬实力,只是运气的概率事件。真正的能力,是在无数次起伏里依旧能稳住自己的交易逻辑。 2⃣盲目加注,忽视风险 第二次他借了 500u,想着一把梭回去。结果行情一来,瞬间归零。 这是很多人惯犯的错误:觉得钱少,就可以无所谓。 但事实恰好相反——本金越少,越要保护。 因为小资本根本经不起一次完整的亏损,尤其是在没有其他现金流的阶段,更要珍惜自己的每一分筹码。 3⃣情绪失控,把交易当赌博 第三次他投了 1000u,想开始稳一点。但因为盯盘心态爆炸,被行情牵着鼻子走,追涨杀跌,最后加速亏光。 巴菲特说:投资中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市场的机会其实非常多,真正致命的不是波动,而是你在波动中失去了冷静。 4⃣听信他人,丢掉独立思考 最后,他遇到一个大哥,带着他一起操作。前期顺利,但对方的操作失误让他一起爆仓血本无归。 这是最致命的一刀:把决策权交给别人。 市场没有救世主,你听谁的喊单,听谁的内幕,最后的责任都只能自己承担。 独立思考不只是投资的必修课,更是一切自由的起点。 真正的成熟,是即便错了,也要错在自己的逻辑里。因为只有这样,你才有机会从错误里提炼出属于你自己的经验。 四次爆仓,总结出来的不过就四句底线—— 运气会骗你, 本金要珍惜, 情绪要克制, 独立要坚持。 说起来简单,其实就是大多数投资人一生的修行了!
币圈:山寨币盼涨,机构牛再现?· 4411 条信息
#币安广场
#大学生爆仓
#投资教训
#风险管理
#独立思考
分享
评论 0
0
Bitcoin.不求人
2周前
止损就是安全带,不系安全带再小的磕碰也会要命。
#止损
#安全带
#风险管理
#投资
#警示
分享
评论 0
0
𝙩𝙮≃𝙛{𝕩}^A𝕀²·ℙarad𝕚g𝕞
2周前
金融三角的顶点定义:三个行为的映射 在金融语境中,三角顶点对应金融的核心行为维度: • Need(货币稳定/必需):代表金融系统的基本秩序和生存需求,包括货币价值的稳定、通胀控制和风险管理。这确保了日常交易的安全网(如存款保险和央行调控),类似于文明中的“社会安全”。金融行为在这里体现为“保值”——优先集体稳定而非个人获利。 • Vibe(信用/氛围):信用是金融的“精神内核”和信任基础,提供共享的叙事和道德框架(如“诚实借贷”的文化信仰)。它连接参与者,驱动信用流动(贷款、债券)。信用不是技术工具,而是准“信仰”体系:强 Vibe 能凝聚市场,避免恐慌;弱 Vibe 则导致“信用真空”。 • Desire(投资回报/欲望):体现个体的追求,包括利润最大化、杠杆投资和创新金融产品(如衍生品)。这驱动增长和效率,但无节制时放大投机和泡沫。金融行为在这里是“逐利”——释放个人自由,但易生不平等。 金融三角的动态:金融系统通过信用(Vibe)桥接 Need 和 Desire,形成一个“信用三角”。选择两条边时,第三条被牺牲:例如,过度追求 Desire 会腐蚀 Need,导致不稳定。信用作为“胶水”,放大系统的“面积”(金融活力),但它是脆弱的——一旦信任崩坏,整个三角变形。
#金融三角
#信用
#货币稳定
#投资回报
#风险管理
分享
评论 0
0
中国网-新华社
2周前
同日“上新”5个品种!我国期货风险管理工具加速完善
#期货
#风险管理
#新品种
#金融工具
#积极
分享
评论 0
0
新华网-新华社
2周前
财经深一度丨同日“上新”5个品种!我国期货风险管理工具加速完善
财经深一度丨同日“上新”5个品种!我国期货风险管理工具加速完善-
#期货
#风险管理
#财经
#新品种
#积极
分享
评论 0
0
看不懂的sol
3周前
一图看懂:搞金融必须要知道的20张牌照 那么,什么是金融的本质? 就是三句话:一是为有钱人理财,为缺钱人融资; 二是实际上就三个词“信用”、“杠杆”、“风险”; 三是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的,金融如果不为实体经济 所以,金融的本质是一种工具。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既然是工具,那么就是中性的,无所谓好坏,关键在于用的人,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刀能用来切菜,也能用来砍人,被砍的时候不能说刀是坏的,只能指责拿刀砍人的人。 金融这个工具如果用对了,就能创造巨大财富,比如著名的美国铁路运动,连苛刻的马克思都称赞说:“假如必须等待个人财产积累够才去修铁路,那恐怕直到如今世界上还没有铁路,但通过股份公司转瞬之间就把这事给搞定了。” 正因为金融有这种财富放大效应,所以也一定会有人用其来谋取不法收入,比如2008年著名的次贷危机,就是华尔街一群极不负责的坏蛋,把极其复杂的金融衍生品卖给没有资格的群众,导致资金链断裂,引发全球性的债务危机。 金融是一种工具,这种工具有主要有三大功能。 一、为时间定价。 你一定听过“时间就是金钱”,“一寸光阴一寸金”这些话,我告诉你这些话都是真的。没错,时间是有价值的。 比如我们买房贷款。假如你看中了一处价值80万的房子,假如1万/平,首付24万,向银行贷款56万,假如利率是6.8%,为期30年,那么30年后你总共需要还银行131.436万元。也就说,你多还给银行的75.436万就是当初向银行借的56万块钱在这30年里的时间价格。也可以反过来看,30年后的131.436万相当于今天的56万。这个例子你用到了三种金融工具,货币(你的本金),银行贷款,实物资产(房子)。 在金融里面,时间就是金钱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时间都被度量成了有价格的商品,这个概念叫“货币的时间价值”。 比如: 还是刚才买房的例子,假如你买的这套房子是2007年北京的房子,那么现在值800万,在这里,时间把你当初24万变成了今天的800万。 你可以存在银行里,按照这种长期的、定存的利率来算的话(5年期存款平均定存利率5.85%),十年前你存的10万块钱,现在你可以拿到多少呢?大概是43.2万元。 你也可以把这这笔钱买股票,假设你买的是中石油,十年前的24万块钱剩下多少呢?9.6万块钱。 如果你当时很有眼光,买的是腾讯的股票,十年前的24万块钱变成了多少钱呢?现在是864万块钱。 从以上例子我们可以看到不同金融工具随着时间的变化,对财富的作用是不同的,有的是价值创造,有的是价值毁灭,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你选择什么样的工具。虽然表面上我们看到的可能是不同决策的影响,但是你往深层次想一想,你就会发现,这些财富数值的变化,其实是金融工具把我们拥有的相同时间(未来十年)进行了深度的加工,都化成了完完全全不一样的时间价值。 二、资金聚集 这是金融工具的第二个功能 -- 资金聚集。比如前文提到的美国铁路运动例子,在19世纪,大家都知道修完铁路后可以有效促进经济发展,铁路修好运费会下降20倍左右(相对陆运),很快便可以把当初修铁路的钱赚出来。 但是问题在于修铁路的钱去哪找? 华尔街想到了在美国发行债券或者股票,华尔街的经纪人在收取一定的手续费后,将这些资本投入到美国的铁路建设中,他们拿着英国人的钱(英国人买了大量的债券和股票)去英国买钢铁回来修铁路,很快铁路就建成了,所以马克思才会发出那些感慨。 我们人一生下来都会面临很多约束的,第一个约束就是时间的约束,你顶多就活100岁了不得了,第二个约束就是资金约束。 但是人类的资金约束不是每天每时每刻都在发生,而是会在某些关键的节点上面临着缺一大笔钱的困境。 比如对你个人来说,结婚,买房,生病,出国留学……在这些节骨眼上我们特别需要迅速地筹集一大笔资金。那么企业更是这样,创业的时候,研发投入,项目投产……每个发展的关键节点上,我们都需要依靠大量资金的助力。那么那些听上去更宏伟的事物呢?比如战争胜负,城市兴亡……这些会和金融无关,不需要资金的集聚吗? 在香帅的课程里提到了两个例子,一个是美国南北战争的胜负手是“债券发行”,另一个是纽约繁荣背后也是金融“资金聚集的力量”,在这里限于篇幅就不展开了,其实背后的过程跟美国的铁路运动一个模样。 没有近现代的金融工具和市场的发展,这种跨地区、跨时间的大规模资金集聚,其实根本就是没有办法想象的。 三、抵御风险 金融工具的第三个功能就是可以帮助人们抵御风险。风险其实是人类社会无法避免的一个部分。死亡、疾病、失业、汽车事故……这些都可能对我们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那企业就更是如此了,农业是靠天吃饭的,工业的投入大,失败概率高,面临着很多的不确定性。 1、保险:让社会分担分散个体的风险 比如美国的农业保险。2012年的夏天,美国遭受了自1956年以来最严重的旱灾,玉米是受灾最严重的作物,中西部有的地方甚至颗粒无收。 但令人庆幸的是,美国的农业保险特别地发达,它是这么一个机制:全国所有的农户都缴纳一定的保费,一旦参保的农户发生问题,这些资金就会被用来补偿他们的损失。因为有了农业保险,所以在2012年这次罕见的天灾中,种玉米的农民发现,他们的收入不但没有下降,反而上升了。 所以说,保险这种风险共担的功能,让我们人类获得了很大的自由。对自然的依赖减小了,我们个体承受的风险也被分散到了社会群体中间。这是保险的功能。 2、股票:让更多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大家都知道,荷兰在17世纪的时候,是全世界最强大的海上帝国,这个帝国的形成,其实是和一个金融工具的风险共担功能密切相关的 -- 股票。 16到17世纪的时候,荷兰有一个“东印度公司”,它想开拓远洋海上贸易,但是远洋贸易面临两个约束:第一,造船的耗资太大;第二,海上贸易的不确定性特别大,你要光靠船长或船员他们自己的力量就很难完成这样的探险。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聪明的荷兰人就设计了一套机制:他们让荷兰人民来购买东印度公司的“股票”,只要你购买了这个公司的股票,你就能按照认购的比例,分享东印度公司远洋贸易的利润,这就叫“利益共享”;但是万一探险失败的话,你投入的资金就算沉没了,这叫“风险共担”,通过这么一个“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远洋贸易的资金风险就被分摊到了购买股票的国民身上。借此,东印度公司筹集了大量资金,船员们也就没有了后顾之忧,大胆地踏上了远征东方的航线,开创了荷兰的海上帝国时代。 所以,荷兰人第一个发明了股票这种金融工具。 三、风投、创投:让社会分担创业创新风险 现在最流行的风投、创投就对企业鼓励创新、创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很多人下海创业,但是创业不是好玩儿的,它是九死一生的游戏,不要说普通人,就算是亿万富翁,一个不小心也可能倾家荡产。 所以我们会说,股票也好,风投也好,这些金融工具,都使得我们人类对风险的承受能力突破了地域和时间上的限制,个体、企业都被赋予了更大的能量,我们人类经济活动的范围也就被大大地拓展了。 我们再总结一下,金融作为一种工具,具有时间定价,资金聚集和抵御风险三个功能。但能不能用好这个工具,得看你的本事了。我用交通工具来打个不恰当的比方,简单的金融工具比如买保险、买理财产品,买房贷款之类,有点类似学自行车,大部分人只要花点时间学一学都会,但复杂点的金融工具,比如股票、期权,期货或者各种眼花缭乱的衍生品,就有点类似开飞机了,不是随便学学就会的,进入门槛很高。 生活中的绝大多数普通人,包括我,之所以一提金融就觉得是洪水猛兽,根本原因就在于没有对其有清楚的认识,却容易受财富聚集传奇的诱惑进而参与不适合的金融投机,就像你没有驾照就开车上高速一样,出事是大概率事件。这种受金融伤害的事情像传染病一样容易传导,进而产生普遍性的误解。 你想采取什么样的金融工具,取决你的目标,工具一定要跟目标匹配,才能发生效用。比如你是想创业的,那么发行股票,寻找风头创投等是在考虑之内。如果只是想财富的保值增值,那么房子,股票,债券等是在考虑之列,但不管如何,你最好得先看说明书,考得驾照再上路,不然,这些工具就会变成价值毁灭。
#金融工具
#风险管理
#时间价值
#资金聚集
#实体经济
分享
评论 0
0
硅谷王川 Chuan
3周前
从九十亿美元对冲基金破产的教训看风险管理
币圈:山寨币盼涨,机构牛再现?· 4411 条信息
#对冲基金破产
#风险管理
#九十亿美元
#金融风险
#教训
分享
评论 0
0
百萬Eric | Day Trader
3周前
在双顶和双底形态中,入场点并非唯一。常见的做法大致可以分为两类:激进型和稳健型。 激进型做法(赌形态成立),是在形态未完全确认前就提前入场。比如双顶的第二个高点直接做空,或者双底的第二个低点直接买入。这种方式的盈亏比最好,但风险最大,因为形态可能最终不成立。 稳健型做法(确定形态成立),则是等待颈线突破后再跟随。双底突破颈线做多,双顶跌破颈线做空。这样的方式更稳健,但代价是点位不如激进型,利润空间相对减少。 两种方式没有绝对的好坏,关键在于个人的交易风格:是更看重盈亏比,还是更追求胜率?无论选择哪种方式,都必须配合明确的止损,否则很容易陷入假形态的陷阱。
#K线分析:市场趋势与反转信号的博弈· 84 条信息
#双顶双底
#激进型交易
#稳健型交易
#交易策略
#风险管理
分享
评论 0
0
百萬Eric | Day Trader
3周前
在交易里,亏损和盈利从来不是对称关系。 亏损10%,需要赚回11%才能回本; 亏损50%,则必须盈利100%; 一旦亏到70%,就要翻233%才能弥补。 这说明了一件事:亏损越大,想要回本所需的收益率呈指数级增加,几乎不可能靠一两次操作追回(换句话说,想要快速回本就会陷入重仓梭哈的怪圈)。 真正的风险管理,不是等亏大了再想办法补,而是在亏损可控时就坚决止损,把账户曲线控制在可修复的区间。 换句话说,交易者能活下来的关键,不是神操作回血,而是从一开始就不让亏损失控。
币圈:山寨币盼涨,机构牛再现?· 4411 条信息
#交易亏损
#风险管理
#止损
#回本难度
#避免重仓梭哈
分享
评论 0
0
百萬Eric | Day Trader
3周前
《头肩顶形态的四种赌法》 头肩顶是典型的见顶形态,但真正的入场点并不只有一种。不同交易者可以根据风格选择不同的切入方式。 常见的四种操作路径是: 1. 在右肩提前预判入场,盈亏比最好,但风险最高。(赌肩部成立) 2.跌破颈线时确认入场,更稳健,但可能少拿一段利润(赌跌破)。 3.跌破后反弹回测颈线入场,胜率较高,但需要耐心等待(赌压力成立)。 4. 跌破后出现大阴线顺势入场,最直观,但往往点位已不佳。(赌趋势延续) 因此,头肩顶的价值不在于能否“完美抓到”,而在于结合自身风格,选择合适的入场方式,并始终设置止损,确保盈亏比合理。
#K线分析:市场趋势与反转信号的博弈· 84 条信息
#头肩顶
#交易策略
#风险管理
#技术分析
#投资
分享
评论 0
0
百萬Eric | Day Trader
3周前
#HYPE 触发了“突破预警”信号。 回顾前三次同类信号,价格分别上涨了25%、12%和14.78%。 但我并不会机械地认为,这次一定还会涨。 我的理解是:有信号的币,相较于没有信号的,更值得重点关注。 至于操作,可以有两种逻辑: 一种是左侧入场,止损放在前低或前高。 另一种是右侧入场,等阳线或阴线走出来,再顺势而为。
#HYPE
#突破预警信号
#加密货币
#投资策略
#风险管理
分享
评论 0
0
百萬Eric | Day Trader
4周前
在交易里,很多人执着于提高胜率,但真正决定长期盈利的核心,其实是盈亏比。 假设风险固定为50,盈亏比不同,结果完全不一样: 1:2 → 盈利100 1:3 → 盈利150 1:5 → 盈利250 这意味着,即便胜率只是一般,只要盈亏比足够高,长期下来依然可以实现正收益。反过来,如果盈亏比太低,即使胜率很高,也可能陷入“赚小钱、赔大钱”的死循环。 因此,每一笔交易的关键不是预测是否正确,而是确保止损清晰、止盈空间充足。你不需要次次都对,但需要在对的时候赚得足够多。 换句话说,交易不是比谁预测得准,做错几笔单子也更是不重要,真正决定你能否长期盈利的是数学期望是否站在自己这一边。
#交易
#盈亏比
#风险管理
#长期盈利
#数学期望
分享
评论 0
0
Cald@LSE
4周前
怎么从对冲基金的角度提升你的Crypto交易能力? 大家好,我是 Cald. 我看到 Crypto 圈的朋友们,痴迷于寻找下一个百倍币,研究各种链上 alpha,但他们的账户净值曲线却常常波动巨大,很多人明明看对了方向,却死在了黎明前。 为什么?因为他们的交易体系里,缺了一个最重要的角色:一个首席风险预算官。 第一课:停止“头寸管理”,开始“风险预算” 我们先抛弃“仓位管理”这个词,它有误导性。它让你关注“我下了多少本金”,而机构关注的是“我分配了多少风险”。 在对冲基金,我们不叫“仓位管理”,我们谈论的是 VaR (Value at Risk) Budgeting。 每个 Pod(交易小组)在年初就会拿到一份风险预算,也就是一个明确的 VaR Limit。这就像你玩游戏,开局只有100点血量。你的每一笔操作,消耗的不是你的金钱,而是你宝贵的“血量”(风险预算)。 这个机制从根本上改变了交易的性质: 1.从追求无限收益,变为在有限风险下的最优解。 2. 迫使你将每一笔交易都量化为“风险单位”。 如何量化? 就要用到那个核心公式:预期收益 / 波动率。 一个高夏普率的交易,就是用极小的风险预算,去撬动一个潜在的高回报。而一个你“感觉良好”的 all-in 操作,可能在开仓的瞬间就花光了你整周的风险预算。 第二课:资产的风险,是动态的、非线性的 Crypto trader 最大的误区之一,就是把资产当成一个静态的东西。 在机构眼中,不存在“比特币”这个恒定的资产,只存在“此时此刻的比特币”。 1. ETF 决议前的 BTC,和横盘震荡期的 BTC,它们的波动率预期是天壤之别。前者的风险单位可能是后者的5倍、10倍。如果你的 sizing(头寸规模)一成不变,那你其实是在用完全不同的风险去赌博。 2. 同样是 $10,000 美金,满仓现货 SOL,和用 $1,000 美金开 10x 杠杆的 SOL 合约,虽然名义本金不同,但它们在某一时刻可能占用的是你同等级别的风险预算。 专业交易员的日常,就是不断地对场上所有资产进行动态的风险评估。一个资产在重大事件(比如 CPI 数据公布、项目重大升级)前后,会经历 Volatility Shock (波动性冲击),它的风险定价会发生剧变。你的 sizing 必须随之调整,否则就是对风险的傲慢。
币圈:山寨币盼涨,机构牛再现?· 4411 条信息
#加密货币交易
#风险管理
#对冲基金策略
#波动率
#仓位管理
分享
评论 0
0
Jimmy 米哥 🚀🚀🚀
1个月前
设止损就像系安全带 烦人 直到它救你一命
#止损
#安全带
#风险管理
#保护
#重要性
分享
评论 0
0
南帝~(一灯大师)
1个月前
严格的交易纪律:克服追涨杀跌、贪心(盈利时不止盈)、侥幸(亏损时不止损)等情绪,按既定策略执行交易,不被短期市场波动打乱节奏,这是长期稳定盈利的保障。
币圈:山寨币盼涨,机构牛再现?· 4411 条信息
#交易纪律
#情绪控制
#稳定盈利
#风险管理
#长期投资
分享
评论 0
0
奇迹
1个月前
今之币圈,牛熊无定,众人臆断纷纭。牛耶熊耶,皆为表象。实则于市,唯善治己者,可握财富之机。若心浮意躁,盲目跟风,纵牛市在前,亦难获利;若能沉心钻研,谨守本心,依势而为,即便熊途漫漫,亦能寻得生机。故曰:“自胜者强”。于币圈之潮,修己身,明己志,方为致胜之道,财富之匙。
币圈:山寨币盼涨,机构牛再现?· 4411 条信息
#币圈
#牛熊不定
#风险管理
#自我提升
#财富机遇
分享
评论 0
0
百萬Eric | Day Trader
1个月前
交易风格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突破策略、顺势交易和逆势交易。 突破策略的核心是等待价格冲破关键位置,再顺着动能入场,适合追求强趋势行情的人。 顺势交易则更关注趋势中的回调,比如旗形、三角形等形态,等待回调结束后再跟进,是一种风险相对可控的打法。 逆势交易不同,它是在趋势的末端寻找反转,例如双底、双顶的结构,这类方法的容错率低,但如果踩中拐点,收益空间通常较大。 不同风格并没有对错,关键是能否和你的性格、风险承受能力,以及交易系统保持一致。
#交易风格
#突破策略
#顺势交易
#逆势交易
#风险管理
分享
评论 0
0
Han Qin
1个月前
如果说高杠杆长期是不可持续的只是数学计算,那有朋友问说我是不是足够幸运就可以了? 只能说我们还不了解黑天鹅事件对高杠杆来说有多致命。 1/ 杠杆会放大一切波动 杠杆的本质是用小的自有资金撬动更大的仓位。 在正常市场波动下,杠杆可以成倍放大利润,但一旦遇到极端行情(黑天鹅),亏损同样会被放大。 举例:5倍杠杆时,价格只需下跌 20% 就能让本金归零。 2/ 黑天鹅事件往往是跳跃式波动 黑天鹅往往伴随突发消息(战争、监管禁令、重大黑客事件、金融危机等)。 这种冲击不是线性下跌,而是直接“跳空”大幅下挫,导致止损单来不及触发。 杠杆仓位瞬间穿透保证金,直接爆仓,甚至负债。 3/ 流动性枯竭与强平连锁反应 黑天鹅来临时,市场流动性骤减,买盘消失,卖盘堆积。 高杠杆仓位被强制平仓, 导致被动砸盘, 然后进一步加剧下跌, 重复更多强平,更多下跌,最后螺旋式崩盘。 杠杆交易者往往最先成为这个连锁反应的“燃料”。 4/ 风险无法提前对冲 普通风险可以通过风控、止损、对冲来部分规避。 黑天鹅的特点是无法预测、无法提前定价,因此杠杆账户几乎没有防御空间。 即便有人尝试买保险(期权、对冲头寸),在极端情况下也可能失效或流动性不足。 5/ 心理与资金管理失效 杠杆越高,心理承压越大。黑天鹅行情下,恐慌和贪婪会让交易者错过逃生机会。 而低杠杆或无杠杆的投资者,至少还有“活下来、等反弹”的余地。高杠杆则“一刀毙命”。 总结: 黑天鹅事件带来不可预期、不可控制的极端价格波动,而杠杆把这种不可控风险放大到“爆仓级别”,因此对高杠杆交易者是致命的。
币圈:山寨币盼涨,机构牛再现?· 4411 条信息
#高杠杆
#黑天鹅事件
#爆仓风险
#市场波动
#风险管理
分享
评论 0
0
XinGPT🐶
1个月前
【开合约亏了30w刀总结出的经验】 之前对于交易工具的选择和仓位管理完全没概念,最近根据自己的心态逐步建立交易体系,开始情绪交易法和性格财富学的研究。 第一部分体会是: 根据宏观做自己的资产大类调整:主要是调整现金和风险资产比例,降息周期做风险资产配置,加息或者高利率环境做现金配置,配置在反转预期出现前半年开始逐步进行; 现货做中长线交易和方向判断:比如周期底部逐渐建仓,顶部逐步减仓;基本面和技术面分析结合来判断顶部底部区间,不强求买到最底部或者卖到最高点。 合约只做极端情绪反转(比如极度悲观或者极度乐观),不做短线的方向判断。 之前我合约亏钱总是在短线方向的判断上,包括很多大神爆仓也一样,短线博弈不确定性太多了,合约放大这种不确定性,最后肯定是负ev。 这三者的时间周期和空间(仓位)顺序依次递减;全部资产—大仓位—中小仓位;长周期-中周期-短/极短周期。
币圈:山寨币盼涨,机构牛再现?· 4411 条信息
#合约交易
#情绪交易法
#资产配置
#风险管理
#避免短线博弈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