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金融

到底是穩定幣融入傳統金融,還是傳統金融融入 Web3?🤔 表面上看,穩定幣(如 USDT、USDC)正積極「合規化」,擁抱傳統金融的規則: ✅ 持有大量現金、美債等「傳統」儲備資產 ✅ 尋求監管背書,接受審計 ✅ 成為傳統支付巨頭(Visa、PayPal)的橋樑工具 ✅ 華爾街巨頭(貝萊德、富達)紛紛發行自己的穩定幣(如 BUIDL) 這一切,彷彿是 Web3 的穩定幣在努力融入 TradFi 的遊戲規則,尋求合法性與規模。是 Web3 在「被收編」嗎? 但反過來看,傳統金融巨獸的觸角,正以驚人速度伸入 Web3 的核心地帶: 🏦 華爾街擁抱鏈上國債: 貝萊德將美債代幣化(BUIDL),高盛、花旗探索代幣化資產,傳統金融的「血液」(國債)正大量注入鏈上穩定幣儲備。 💸 央行數位貨幣(CBDC)本質是「國家版穩定幣」: 各國央行競相研發 CBDC,技術與理念大量借鏡穩定幣與區塊鏈。 🔄 傳統機構成為鏈上流動性關鍵玩家:高盛、Jump Trading 等巨頭已是加密貨幣市場的重要做市商,深度參與 DeFi 鏈上生態。 所以,真相可能是:界限正急速模糊,一場史無前例的「雙向融合」正在發生! 穩定幣需要 TradFi 的資產背書與監管護航以獲得信任與規模;而 TradFi 則迫切需要 Web3 的技術(區塊鏈、智能合約、7/24 全球結算)來提升效率、開闢新市場(如 RWA ,規模已超 $600 億!)。 这不是单向的「融入」,而是深层的「基因重组」🧬 傳統金融體系正吸收 Web3 的技術精髓與開放性,進行自我改造;而 Web3 則透過穩定幣這個殺手級應用,將 TradFi 的龐大資產與信用體系引入鏈上,為 DeFi 注入真實價值。 最終問題或許不是「誰融入誰」,而是:在這場大融合中,誰能掌握重構後的新金融生態的「定義權」與「話語權」?是新舊巨頭的共舞,還是有全新物種誕生?這場融合才剛開始,好戲在後頭! #穩定幣 #傳統金融 #Web3 #DeFi #RWA
Rocky
7个月前
我们算是最早一批,今年喊从美股转战港股的投资博主,年初七港股开市就让大家押注港股。投资逻辑很简单:逆向投资+错位投资法。我们在小群经常讲解这套策略,投资是反人性的,永远是28策略。 另外今年港股打新也是一个极佳的套利机会。所有的 #Web3 交易和资产的玩法,基本都来自Web2传统金融,假如您Web3交易所打新玩的很牛逼,我相信Web2也不差。而且港股打新玩法更新后,打新占用的资金只需要2天,还能融资申购,可谓机会多多。从24年的数据来看(如图4),超额认购的热门公司,收益都十分可观。 但港股FINI系统升级以后,一人多户打新时代算是彻底结束了,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人海战术,七大姑八大姨,开香港银行卡+富途证券或者老虎证券,多号打新。比如最近火爆的蜜雪1272倍的超额认购,热度非凡,基本是中签后暗盘抛售,稳赚。随着今年港股热度的起来,假如你不喜欢炒股,那就稳稳的港股打新套利也是一个办法。 而且就如同我在小群里面讲的如👇图2。今年会很多国内的AI公司,芯片公司,人形机器人公司等赴港上市,将会是打新的极大机会。不容错过! 金融市场总是充满机会,无非是辨别可靠的消息和数据分析能力,当您确定了策略和玩法,那就赶紧行动+执行,机会永存!🫲左手港股,🫱右手加密,中间抱着黄金,2025年,一定不差!🧐 感兴趣可以进小群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