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损策略

没有山寨季了?以后的大饼只能做T,低多高空为主? 交易的三次悟道      第一次悟道:跳出“胜率陷阱”      很多新手沉迷追求“买了就涨”,但真正入门后会发现,哪怕胜率50%,只要盈亏比做到3:1(比如亏1次亏100,赢1次赚300),长期也能盈利。就像抛硬币,正面赚3块、反面亏1块,哪怕50%胜率也能稳赚——关键是别为了“赢面”去赌小概率事件。     第二次悟道:把亏损当“交易门票” 止损不是“认栽”,而是给系统买“保险”。比如做趋势交易时,用2%本金作为止损线,就算连续止损5次,本金也只亏10%,但只要抓到一次趋势,盈利可能覆盖10次亏损。这就像开车系安全带,不系可能“省事儿”,但出事就是致命的。     第三次悟道:告别“赌徒思维” 重仓押注就像拿全部身家买彩票,偶尔中奖会让人误以为是“能力”,但只要一次失手就会归零。真正的高手像工厂流水线,用固定仓位、固定策略重复操作,比如每次只拿5%资金交易,哪怕胜率60%,靠复利也能滚大雪球。就像种地,不是靠某一季爆收,而是年年春耕秋收的规律作业。      最终闭环:努力是“体力活”,悟性是“脑力活”努力是复盘千次K线、回测百种策略,把别人的“悟道”变成自己的肌肉记忆;悟性是透过涨跌看到人性博弈,比如明白“市场恐慌时别人割肉我建仓”的反人性逻辑。 就像厨师炒菜,看菜谱是努力,能根据火候微调咸淡才是悟性——交易从来不是“灵光一现”,而是用汗水浇灌出的认知开花。
写给迷茫亏损期的兄弟们,必读《股票大作手回忆录》 这本书到底好在哪里? 这直接让我想起了当年。 当年,我刚入交易行业不久, 我第一次看完这本书的时候,也是直接扔到一边去了。 不要跟我讲什么空洞的大道理, 你只需要告诉我: 亏几个点后止损,是10个点,还是20个点? 你只需要告诉我,什么时候是入场点,什么时候买入就行了。 我也同样完全不明白这本毫无干货的书籍有何意义,为什么那么多人推崇之极? 我需要的是干货! 什么叫干货? 明确的知识就是干货。 我对你们这些“干货”要求不高,你们只需要让我买进去连续2个涨停就可以了。 这才是我等茫茫多人需要的。 但是股票大作手回忆录里,这种内容根本就没有。 所以,对于很多迫切的需要“干货”的人而言,这本书就是垃圾。 1、我们到处开始寻求想要的 “干货”。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交很多很多的学费,每一次费劲千辛万苦从某 “大神” 或者某 “神书” 中翻出了一个明确的指令,欣喜若狂的去执行后就会发现根本就特么的不好用。 于是,我们气急败坏的大吼:骗子!你们这群骗子! 这就是投机领域人们的信任感极低的原因之一。 不同的是 —— 有的人一直骂街,一直骂到最后爆了仓,觉得全世界都欺骗了他。 但是少数人后来可以觉醒,他们知道这是自己的问题,是自己太傻太天真,对干货的定义太初级…… 他们开始突破,他们开始明白,在投机交易领域这种不确定的走势下,没有任何固定的标准可以让你 “百战百胜”。 他们开始正视不确定性,开始研究止损,止盈,资金管理等。 他们突破了一层阻碍,迈入了下一个阶段。 而在这个时候,如果你再一次翻开《股票大作手回忆录》的话,你会忽然发现,利弗莫尔在这些领域给出了你很多的建议: 了结亏损的头寸,持有盈利的头寸。 优秀的交易者总是有耐心,等待他们的交易关键点出现。 盈利最多的交易,往往一开头就有浮盈…… 你会忽然发现,在理念方面,利弗莫尔其实给了你很多的 “干货”。 这个干货,并不是 “MACD 金叉 + 成交量放大 + 支撑位突破做多” 这种初级玩意。 他是在告诉你,我们该如何处理不确定性,告诉了你投机交易所需要的 “智慧”。 而你当初之所以觉得他啥也没说,是因为你的水准连他的一句话都看不懂而已。 这个时候,你开始明白,他要是提出了那种初级的建议,根本就没有资格被称为 “投机之王”。 2、交易理念的完善需要大量的时间,你开始经历各种各样的不确定性的疯狂冲击。 这个阶段,别人的理念对你的帮助已经不大了 —— 缺少相对应的经历,再好的建议你也理解不了。 你艰难地完善自己的交易规则,在怀疑、恐惧、亢奋、失落中反复挣扎,开始独自筑造自己的认知大厦。 而在这个过程中,你一定会有爆仓或亏到失去信心的时刻: 生活一团糟,身边的人充满质疑; 自觉前途暗淡,看不到任何希望; 自我否定感充斥全身,甚至想放弃这个带来无尽痛苦的领域。 而在你极度崩溃的时刻,若再次翻开这本书,会看到一道光 —— 你会发现,利弗莫尔在整个投机人生中: 曾破产4 次; 一次债务缠身长达几十年; 两次破产直接导致家庭支离破碎…… 但即便如此,他从未放弃。在最悲惨的绝境下,他抓住唯一机会,用500 股伯利恒钢铁再度起死回生。 这个时候,你忽然发现:自己这点经历在他面前,弱得不值一提。 你忽然找到了继续前进的勇气 —— 这点困难都坚持不了,谈什么走向投机的最高峰? 你开始擦拭伤口,再次踏上征途…… 3、你继续自己的经历,在死去活来的坚持中终于达到一定水准,洞察到投机交易的某些真相。 你浑身冰冷地发现:这个行业与你年轻时看到的完全不同 —— 这里冰冷残酷,风险无处不在,你需要时刻如履薄冰。 这个阶段,你开始思考自己的投机人生。 此时翻开利弗莫尔的回忆录,依然能找到诸多共鸣与感触: 你会明白,追逐暴利本身可能反过来重创你; 你还会明白,交易员需要控制的不仅是账户风险,还有整个人生。 利弗莫尔走过的路,是顶级交易员完整的成长历程。他毫无保留地阐述一切,为后世交易员提供了方向与参考。 这本书的可贵之处在于:只要你迈出新手领域,就能在书中或多或少找到投机界前人的经历与经验。 你千辛万苦悟出来的道理,利弗莫尔早已用轻描淡写的几句话道明;你以为过不去的痛苦,与利弗莫尔相比不过是 “过家家”…… 所谓 “前人指路” 或许就是如此 —— 方向的指引; 关键认知的共鸣与强化; 对坚持正确行为的鼓舞。 这些都是交易员生涯中极度需要的帮助。 投机如山岳般古老,华尔街没有新鲜事 —— 因为人性从未改变。 《股票大作手回忆录》始终在那里,鼓舞并指引着茫茫多的交易员,它告诉你:投机并不容易,但精彩无比。 这,就是这本书的价值所在。 最后,很多人被这本书影响,学习到了很多东西, 最后却冷嘲热讽利弗莫尔的自杀。 真是自古真诚留不住,唯有套路得人心。 你需要的,可能仅是喊单者的镰刀。 这种不知感恩之辈,我看在投机领域没有任何机会。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