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风险

Wintermute 是真狂: 有人看到我们在那一天往 Binance 存了 7 亿美元,就大喊 Wintermute 要砸盘,但他们根本没看我们同一天也提出了差不多一样多的金额。这些人其实就是在赌山寨币的散户 — — 而我们恰好是从他们身上赚钱的人。 所以这是一种“生态关系”吧 — — 他们在加密推特上瞎嚷嚷,我们从他们的愚蠢中获利。有点悲哀,但如果他们都聪明了,我们的交易量可能还真会下降。 我们几乎一直是净多头(long)。在风险管理上,我们有明确的规则:我们的多头仓位不会超过净资产的 25%,即使市场明天全崩,我们最多损失 25%,不会破产。我们也不会把超过 35% 的净资产放在单一平台上。 1011,我们的仓位在 Binance 上,但转不出来,所以在 DeFi 上能卖的全卖光了,而在 Binance 上能买的全买了,但没法转移资产过去,只能干等库存回流。当然,我们本来也可以去借资产来做市,但那风险很大,可能被清算。另一种办法是对不同市场(比如 DeFi 和 Binance)的 USDC 报不同价格,做跨市场套利,但那也很难操作。我对我们的表现还是挺满意的。虽然本可以赚更多钱,但确实就是库存用光了。 接下来几个月主要的影响会是:主流币(majors)之外的板块都会受到冲击,因为这次爆仓主要集中在山寨币上。现在市场上的山寨币和 meme 币数量比四年前多得多,投资者的钱更少、更谨慎,所以我觉得山寨币的市场热度会明显下滑。当然,每天都有新的散户入场,所以市场迟早会复苏,但短期来看,不会出现大的“山寨币季节”。 与 2022 年相比,现在市场的互相纠缠程度(interconnectedness)降低了很多。那时候 Three Arrows 一倒,整个市场被它的多头仓位直接拖垮。 现在如果说一个做市商真的倒闭了,你应该去问它会影响谁?影响链条有多长?大家最担心的是其实是“传染效应”。还记得 Alameda 当时是怎么做的吗?他们在反弹的时候就开始疯狂抛售 DeFi 上的资产,大家都能看到,非常明显。 如果做市商真的破产了,比如说是 Wintermute — — 这只是一个假设 — — 那结果会怎样?我们有一些贷款,那些可能会全部变成零;我们还有一些和协议签的做市合约,这些可能还在;破产后我们理论上还可以卖掉一部分资产来回收资金,或者直接跑路(开玩笑);此外我们还有结算对手方,他们可能在我们这里存有保证金,比如 BTC 或 ETH。 所以说,真正的影响范围主要包括做市商所服务的协议(protocols)以及与做市商有保证金往来的交易对手(counterparties)。最坏的情况就是他们为了套现去抛售手里的 BTC 或 ETH,但这种情况的影响范围其实很有限。
勃勃OC
1个月前
周五我说要减仓,周一暴涨,有人调侃我还是不要做投资了,搞抽象就行 好了,现在周二盘前暴跌,我又适合做投资了? 蛮无语的。怎么能因为一天的走势改变自己整个季度的策略?更何况这是一个策略空间,应该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你都能赚钱的那种策略 而不是某些那种要求赌对个股,必须得涨,大涨特涨,期权翻十倍才行的跟单“策略”。 首先我不是在做投资建议,我是在分析Q4回调的可能性 其次,Q4真的回调也和特朗普什么时候TACO无关,因为这无人可以预测 Q4回调的根本原因是“市场再次被谈判左右”这个事实。二月底给我们造成的伤痛我自己是无法忘记,也永远不想重来。 在这种高度不确定, 甚至开始模仿二、三月份行情的情况下,我甚至认为只要今年赚了钱的人都可以跑,全清了都没问题——当然美股不能清仓,我认同这句话:不论如何,你至少得在游戏里。更何况现在还没崩呢。 问题的关键是,少赚点算什么?风险没有价值吗?安心没有价值吗?卖早了就是输了?这是什么价值观?我不好意思,我这里一定要批评一下: 这种价值观破产也不值得可惜。 难道你能把市场里所有的钱赚满吗?今天某些稀土公司又涨了100%,请问你赚到了吗? 没赚到的话,又如何?群里那个抱怨因为减仓少赚就质疑自己投资人生的人,确实有点问题。 我不是乱猜或者偏见,但我怀疑应该是个家庭主妇。大妈们都有点这疑神疑鬼,没有担当,不敢负责的坏毛病。 最后,你跑不跑,减仓不减仓要自己判断。我都等了一个季度了我肯定得跑。那些死也不放手的反而可以加仓。 最后美股都会再次新高,殊途同归。但在此之前,我先得把我卖的call 平了,并准备点现金卖put 这就是为什么同样的市场下,我们的操作注定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