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登录
中国民主转型研究所(ICDT)
关注
统计数据
60
文章
0
粉丝
0
获赞
68
阅读
热门文章
1
TechFlow 深潮 发布的文章:近期教育领域的变化引发了广泛讨论,我认为教育改革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创新能...
145
32
中国民主转型研究所(ICDT)
1个月前
《中国民主季刊》2025年第二季 笔谈 达隆·阿西莫格鲁/罗斯高/史鹤凌/罗根·赖特/莫之许/长平:制度与发展:中国是否在失败?(朗读 何杨)
#制度与发展
#中国
#失败
#达隆·阿西莫格鲁
#罗斯高
#史鹤凌
#罗根·赖特
#莫之许
#长平
分享
评论 0
0
中国民主转型研究所(ICDT)
2个月前
重磅!《中国民主季刊》2025年第二季 笔谈: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西莫格鲁、斯坦福大学罗斯高、澳洲莫纳什大学史鹤凌等六位专家独立评论人谈中国经济一一制度与发展:中国是否在失败? 在过去几十年中,中国一度获得了快速的经济发展,经济总量、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都大幅提升。然而,从 2012 年左右开始,经济增速开始明显放缓。新冠疫情以来,人们终于惊讶地发现经济似乎陷入了停滞、无力复苏。无论国内、国际,许多人都失去了对中国经济在目前政权、体系下恢复活力的信心。 巧合的是,2024 年诺贝尔经济学颁给了三位研究政治、经济制度对于国家贫困与富裕影响的学者,达隆·阿西莫格鲁(Daron Acemoglu)、西蒙·约翰逊(Simon Johnson)和吉姆·罗宾逊(James A. Robinson)。消息公布后,迅即引起国内不少网民的关注和讨论。 在 2013 年出版的《国家为什么会失败》一书中,阿西莫格鲁和罗宾逊区分了包容性与榨取性两种不同类型的政治 – 经济制度。前者与民主、法治、财产权的保护等联系在一起,促进国家的繁荣、发展。后者与专制、国家权力不受限制、财产权没有保障等联系在一起,导致国家的衰败和贫困。两位作者预言中国经济发展将不可持续。 阿西莫格鲁和罗宾逊的理论视角是否可以用于分析中国的经济?制度的不包容性是否、如何影响了中国的经济?目前的困境是否与制度性的榨取、掠夺有关?哪些因素在制约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的经济是否已经登顶、国家可能从此转向衰败? 就这些重要问题,《中国民主季刊》邀请到了罗斯高(Scott Rozelle)、史鹤凌、罗根·赖特 (Logan Wright)、莫之许、长平等 5 位专家与观察人士进行讨论,并请达隆 · 阿西莫格鲁教授本人做了回应。
#中国经济
#诺贝尔经济学奖
#制度与发展
#经济增速放缓
#新冠疫情
分享
评论 0
0
中国民主转型研究所(ICDT)
2个月前
《中国民主季刊》2025年第二季 重磅笔谈文章 罗斯高/史鹤凌/罗根·赖特/莫之许/长平/ 达隆·阿西莫格鲁|制度与发展:中国是否在失败? 在过去几十年中,中国一度获得了快速的经济发展,经济总量、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都大幅提升。然而,从 2012 年左右开始,经济增速开始明显放缓。新冠疫情以来,人们终于惊讶地发现经济似乎陷入了停滞、无力复苏。无论国内、国际,许多人都失去了对中国经济在目前政权、体系下恢复活力的信心。 巧合的是,2024 年诺贝尔经济学颁给了三位研究政治、经济制度对于国家贫困与富裕影响的学者,达隆·阿西莫格鲁(Daron Acemoglu)、西蒙·约翰逊(Simon Johnson)和吉姆·罗宾逊(James A. Robinson)。消息公布后,迅即引起国内不少网民的关注和讨论。 在 2013 年出版的《国家为什么会失败》一书中,阿西莫格鲁和罗宾逊区分了包容性与榨取性两种不同类型的政治 – 经济制度。前者与民主、法治、财产权的保护等联系在一起,促进国家的繁荣、发展。后者与专制、国家权力不受限制、财产权没有保障等联系在一起,导致国家的衰败和贫困。两位作者预言中国经济发展将不可持续。 阿西莫格鲁和罗宾逊的理论视角是否可以用于分析中国的经济?制度的不包容性是否、如何影响了中国的经济?目前的困境是否与制度性的榨取、掠夺有关?哪些因素在制约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的经济是否已经登顶、国家可能从此转向衰败? 就这些重要问题,《中国民主季刊》邀请到了罗斯高(Scott Rozelle)、史鹤凌、罗根·赖特 (Logan Wright)、莫之许、长平等 5 位专家与观察人士进行讨论,并请达隆 · 阿西莫格鲁教授本人做了回应。
#中国经济
#制度与发展
#经济停滞
#国际影响
#新冠疫情
#政权与体系
分享
评论 0
0
中国民主转型研究所(ICDT)
2个月前
《中国民主季刊》2025年第二季正式发布。重磅文章精彩纷呈:达隆·阿西莫格鲁/罗斯高/史鹤凌/罗根·赖特/莫之许/长平等:制度与发展:中国是否在失败?;许成钢/张杰:穿越中国极权主义迷雾;白明 / 钟伟锋:习近平的中国经济向何处去?等。欢迎免费下载并推荐给您的朋友们。
#中国民主
#制度与发展
#极权主义
#习近平
#中国经济
分享
评论 0
0
中国民主转型研究所(ICDT)
2个月前
预告:《中国民主季刊》第二季将于5月15日正式发布 第二季聚焦中国经济问题,佳作荟萃。202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达隆·阿西莫格鲁教授为本刊撰写重磅笔谈文章,深刻指出:在判断中国经济进程最终走向时,有五个紧张关系不能忽视......
#中国民主季刊
#中国经济
#达隆·阿西莫格鲁
#诺贝尔经济学奖
#经济紧张关系
分享
评论 0
0
中国民主转型研究所(ICDT)
3个月前
欢迎收听《中国民主季刊》2025年第一季播客节目 专论 文贯中:中共的战犯与特赦政策的残 酷真相(朗读 晓泉)
#中国民主季刊
#战犯
#特赦政策
#中共
#播客
#文贯中
#残酷真相
#晓泉
分享
评论 0
0
中国民主转型研究所(ICDT)
3个月前
许成钢 | 制度的“遗传基因”: 中国制度与极权主义制度的起源 米塞斯说:“在过去的六十或八十年里,所有国家都对极权主义的崛起感到担忧,想保护自由和西方文明,通过意识形态和社会运动,阻止通向奴役之路的发展。所有的这些努力,都彻底失败了。”这是极为重要和深刻的警告。
#极权主义
#中国制度
#奴役之路
#意识形态
#社会运动
分享
评论 0
0
中国民主转型研究所(ICDT)
4个月前
金雁:从某种意义上说,极权主义阴魂不散
#极权主义
#阴魂不散
#政治分析
分享
评论 0
0
中国民主转型研究所(ICDT)
4个月前
欢迎收听《中国民主季刊》2025年第一季播客节目 简记 祢正平:全球民主人权事件(朗读:麥莉)
#中国民主
#全球人权
#2025播客
#祢正平
分享
评论 0
0
中国民主转型研究所(ICDT)
4个月前
欢迎收听《中国民主季刊》2025年第一季播报节目 读书 胡平|建立中国的民主工程学 : 王天成《大转型:中国 民主化战略研究框架》评介
#中国民主
#民主工程学
#民主化战略
#王天成
#大转型
分享
评论 0
0
中国民主转型研究所(ICDT)
4个月前
《中国民主季刊》2025年第一季 读书 乔晞华|宋永毅《毛泽东和文化大革命:政治心理与文化基因的新阐释》 多数学者着重于研究毛泽东理性的一面,甚至推崇他的思想、理论、政策等,也有不少学者认为毛泽东老谋深算、冷酷无情,但是宋永毅教授却注意到毛泽东的另一面......
#毛泽东
#文化大革命
#政治心理
#文化基因
#学术研究
分享
评论 0
0
中国民主转型研究所(ICDT)
4个月前
《中国民主季刊》2025年第一季 读书 胡平|建立中国的民主工程学 : 王天成《大转型:中国民主化战略研究框架》评介 当今世界,最重大的问题莫过于中国问题,而中国的民主转型则是重中之重。正如戴雅门教授所说: “ 中国向何处去? —— 这是未来数十年内,全球民主前景所面临...
#中国民主
#民主化
#民主转型
#中国政治
#全球民主
#民主研究
分享
评论 0
0
中国民主转型研究所(ICDT)
5个月前
《中国民主季刊》2025年第一季 专论 安德烈亚斯·谢德勒:民主巩固是什么 当一个国家从专制统治转型到某种形式的民主体制后,民主派紧接着的一个任务就是巩固新生的民主政体。然而,什么是民主巩固?政治学者、行动者们经常在不同意义上使用这一术语,导致了一种相当混乱的...
#中国民主
#民主巩固
#民主政体
#民主转型
分享
评论 0
0
中国民主转型研究所(ICDT)
5个月前
《中国民主季刊》2025年第一季 专论 张千帆:反思总统制——林茨命题的修正与细化(上) 本文梳理了总统制—议会制过去三十年的学术论争,总结了两种制度设计对于政体稳定性的优劣。但总的来说,总统制存在一些难以克服的内在弊端,不宜为民主转型国家广泛采用。
#总统制
#议会制
#林茨命题
#民主转型
#政体稳定性
分享
评论 0
0
中国民主转型研究所(ICDT)
5个月前
赵越胜:高科技暴政的预言家乔治·奥威尔(一、二) 70多年前,世界沉浸在二战胜利,纳粹暴政灭亡的欢乐中,乔治·奥威尔罕见地敲响警钟,警告世人,暴政依然存在。人们在欢呼自由,也同时欢呼着暴政的来临。在当前民主衰退,暴政黑潮在全球卷土重来的时刻...
#乔治·奥威尔
#高科技暴政
#民主衰退
#全球政治
#二战历史
分享
评论 0
0
中国民主转型研究所(ICDT)
5个月前
《中国民主季刊》2025年第一季 专论 文贯中:中共的战犯与特赦政策的残酷真相 本文用中共自己的数字揭示,所谓“不审不判”的战犯政策,实质是不顾现代法理,随心所欲地将战俘升格为战犯。所谓皇恩浩荡的特赦政策,实际上将高达近 40% 的战俘拘押 26 年有余,其中 16更被剥夺...
#中共
#特赦政策
#战犯
#战俘
分享
评论 0
0
中国民主转型研究所(ICDT)
5个月前
一部苦难时代的爱情史诗|胡发云《爱是如此忧伤》 这是一部严格的非虚构文学作品。一对异端男女,两个敌对家族,三代人的百年沉浮,一部二十世纪中国人的情爱史、生活史、精神史、战争史、社会活动史…… 四百张图,五十万字,采撷于浩如烟海的原始资料,拼接成历史真相。
#非虚构文学
#爱情史诗
#中国历史
#社会活动
#战争史
分享
评论 0
0
中国民主转型研究所(ICDT)
5个月前
王维洛先生认为,中国恢复和重建土地私有制,可以分两步走:先恢复到《五四宪法》,废除《八二宪法》第十条规定;然后参照《中华民国宪法》的规定,全面恢复和重建土地私有制。这是一条回归传统、回归普世价值的路,恢复和重建土地私有制不再需要什么革命,哪怕是无声的革命。
#中国土地私有制
#五四宪法
#八二宪法
#中华民国宪法
#普世价值
#无声革命
#王维洛
分享
评论 0
0
中国民主转型研究所(ICDT)
5个月前
吴国光:“新星”官员能给中国带来希望吗? 在专制制度下,人们不得已而以嘲讽的方式避重就轻批评领导人的学历,对此我理解而且同情。但是,如果因此把中国政治的问题归结到这里来,认为换上学历辉煌而扎实的领导人就好了,只怕不是欺人也是自欺。
#中国政治
#学历问题
#新星官员
#专制制度
#领导批评
分享
评论 0
0
中国民主转型研究所(ICDT)
5个月前
《中国民主季刊》2025年第一季 专论 王维洛:恢复与重建中国私有土地制度 中共是全球最大的地主,占有面积最大,土地价值最高。根据 2024年底国务院发布的 2023 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综合报告,国有土地总面积5,237,140 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 18.394 万平方公里...
#私有土地制度
#国有资产管理
#中国民主
分享
评论 0
0
中国民主转型研究所(ICDT)
5个月前
《中国民主季刊》2025年第一季 专论 王飞凌:抉择世界秩序之争:中美的全球大博弈 本文简述正在进行的“中华博弈”即中国与美国之间的全球性大竞争,以及如何获得一个比较更可取的结局。这场非同寻常的国际竞争,势将选择世界领袖、抉择世界秩序。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民主法......
#中美关系
#全球竞争
#世界秩序
#国际关系
#地缘政治
分享
评论 0
0
中国民主转型研究所(ICDT)
5个月前
《中国民主季刊》2025年第一季 专访 孟捷慕/德里克·莱文:从接触到竞争:中美关系的变迁与未来 美国与西方国家过去几十年中奉行对华“接触政策”,这一政策的制定者们说,经济合作与交流有助于推动中国在政治上走向开放、自由。然而,迄今中国并没有在政治上变得开放,而......
#中美关系
#接触政策
#经济合作
#政治开放
#中美竞争
#国际关系
#中国政治
#全球化
分享
评论 0
0
中国民主转型研究所(ICDT)
5个月前
《中国民主季刊》2025年第一季 重点访谈 林培瑞/滕彪:接触政策、知识分子与西方对中国的误读 西方是否长期误读了中国政治和社会?这种误读的表现和原因是什么 ? 西方的接触政策是否已经失败?推动中国民主化是否是接触政策的目标?西方是否应该推动中国的自由、人权......
#接触政策
#误读
#民主化
#知识分子
#西方政策
#人权
#中国政治
#西方误读
分享
评论 0
0
中国民主转型研究所(ICDT)
5个月前
陈小平|专访徐友渔:从哲学家到北京囚徒:我对这种人生很满意 著名中国哲学家徐友渔1980年代以来在学术界备受尊重,他后来从学术象牙塔走上街头,参与六四,零八宪章,出书记录中国警察国家状况等活动,活跃于中国公知领域。2014年, 他因为参加一场在私宅中举行的六四.....
#徐友渔
#哲学家
#六四事件
#零八宪章
#北京囚徒
#中国公知
#警察国家
分享
评论 0
0
中国民主转型研究所(ICDT)
6个月前
《中国民主季刊》2025年第一季 重磅笔谈 黎安友、索菲·理查森、白夏、大卫·麦克科特等:西方对华政策转变与中国民主化前景 1989 年天安门屠杀,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民主国家曾制裁中国,但不久后,改变了立场,转而奉行一种名为“接触”的政策,欢迎和帮助中国融入国际体系......
#西方对华政策
#中国民主化
#天安门事件
#国际关系
#中美关系
分享
评论 0
0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