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四纪念馆

王丹
5天前
“六四纪念馆”手记(6): 1。下午全程聆听了Perry Link教授的系列课程第四讲,介绍他眼中的方励之。这个名字现在有些人不知道了,真是时代的遗憾。 Perry讲得非常精彩,分享几段笔记如下: —-邓小平对方励之的忌惮,一个原因是方的科学家身份。 —-方励之的八个美德之一:幽默。 —-方励之提出科学与人权的六个共通处:怀疑精神,独立思考,平等意识,信息自由,美,普世性。 尽管我已经算是与方老师相当熟悉的人了,但听Perry条分缕析起来,仍然是津津有味。结束后,有听众上台拉着Perry的手说“您讲得太好了”,我觉得是发自内心的。 2。尽管如此,在这个周日的下午,听众也不过20人左右。让我有点感叹。我是真的觉得可惜。 我请来的讲者,不管是Perry还是苏晓康,论思想功底和学识水平,在中美知识界都公认是杰出学者。他们愿意两周一次,系统论述一些社会和思想议题,这是多么难得的机会啊! 我知道现在的人更喜欢短视频,但以洛杉矶之大,华人之多,只有20人愿意享受一场思想的盛宴,还是相当令人惋惜的。 我知道这里的原因很多,所以不是抱怨,纯粹是觉得可惜。 再次邀请大家报名参加Perry Link教授的系列课程,作为英文刘晓波传记的作者,他8月24日的第五节课将专门讲讲刘晓波。 报名链接如下:
王丹
1个月前
“六四”纪念馆手记(5): 1. 在新闻上看到, 位于曼哈顿中国城的美国华人博物馆昨天宣布, 将从16日起恢复一般日常收费, 主要原因是面对长期且持续的财务挑战, 不得已收费是为了确保营运稳健. “六四”纪念馆从2023年开幕至今, 也不是不曾在内部讨论过收门票的选项, 但大多数人的意见还是希望能够维持免费开放的模式, 主要考量是“六四”纪念馆作为历史记忆的平台, 具有重大的公益性质, 免费开放, 希望能够吸引更多的人前来参观. 但博物馆这样的公益机构, 从来都面临严重的财务挑战, 如果能够筹资达到5000多万美元的华人博物馆都不堪负担, “六四”纪念馆的压力, 不难想象. 我只能说, 我们尽力而为, 能够坚持多久就坚持多久. 2. 对于大家关心的财务透明制度, 我做一个简单的交代: 我们已经在改良和更新“六四”纪念馆的官网, 未来希望可以以一个季度为周期, 定期公布我们的筹款收入和分类支出, 让大家看到自己的捐款用到了什么地方. 其实, “六四”纪念馆的支出非常简单, 最主要的两项是完全公开透明的, 我现在就可以公布: 第一项就是房租, 每个月6000美元, 如果加上保险, 水电费,网络费等一应开支, 每月在6400美元以上; 第二项就是人事费用: 虽然我们的工作人员以义工为主 ,我作为馆长, 虽然每天都忙于馆务, 在目前的财务状况下也决定不领一分钱的薪水. 可是我不能让员工完全义务工作. “六四”纪念馆也不能永远靠义工维持. 我们已经把薪水和补贴的标准压到最低线, 即使如此, 每个月的人事费用也要4500美元左右. 以上两项都是刚性支出, 也就是说, 每个月必须支出的部分, 加起来就是10900美元. 更不要说还有其他行政杂费. 曾经有参加系列课程的朋友抱怨我们不开冷气. 我们已经接受意见, 未来的课程和演讲等活动都会开放冷气. 但大家知道吗? 我们每天开放的时间, 只要没有大批的参观者, 义工们宁愿开电扇也不开冷气, 因为这么大的空间, 如果每天都开冷气, 每个月的电费至少八九百美元. 我们的义工们为了替纪念馆节省费用的付出, 我铭感在心. 3. 说到收入的部分, 6月2日开幕前后曾经有一波捐款高潮, 到现在已经消退, 我们的“千人十元”计划的参加者, 还是没有能突破250人.换句话说, 我们以每个月不到3000美元的固定收入, 支撑最少10900美元的固定支出, 我最近的头发都白了不少. 守护历史记忆, 绝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常常有人批评民运一事无成, 但是又有多少人知道, 事要有所成, 需要付出的成本有多高呢? 做任何一件事, 嘴上说说容易, 敲敲键盘容易, 但实际做起来都是千辛万苦的. 当然, 有困难我们还是要坚持下去, 但这就需要大家一起努力, 而不是袖手旁观. 我还是要再次呼吁: 如果你同意建立这座全球唯一的“六四”纪念馆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请每个月拿出10美元, 固定捐款支持我们. 如果我们有至少一千人每个月捐款10美元, 纪念馆就能够长久维持下去. 千人十元计划的网址是: 谢谢大家.
王丹
2个月前
“六四”纪念馆手记(2): 1. 今天下午是中国书院系列课程中,林培瑞(Perry Link)教授的第一节课,讲“中国共产党的性质”。 第一节课就非常精彩,我做了不少笔记:Perry谈到中国近代以来七个历史时期,在文化上都标榜一个“新”字,这导致中国文化的演进总是处于一个追赶的过程中,不断寻找捷径(我的理解是:这是中国文化演进过程中存在的负面问题)。他也比较了中共与历代农民战争的六个相似之处,让我对中共的性质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在一个多小时热烈的问答中,还有许多精彩之处,我就不一一详述了。有兴趣的朋友,推荐选修Perry接下来的七节课。中国书院的系列课程,报名链接是: 2. 纪念馆开幕以来,陆续收到不少已经参观的朋友的意见反馈,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我必须说,纪念馆目前的陈列,展品的丰富性,场地的修缮等等方面,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不要说别人,我自己都不是很满意。但我的想法是:无论如何,先把纪念馆开起来。然后,一边开放参观,一边根据大家的反馈不断改进,这样可以让纪念馆始终处于一个开放性的动态的完善状态中。例如,我们接下来就准备把原来的帆布屏风,改为木板移动屏风,这样看起来更美观,也可以挂更重一些的展品。 当然,所有这些改进得以进行,都要感谢外界的支持。我们能做的,就是把大家的心意落实到纪念馆的建设上。您的一点点心意,汇聚起来,就是我们前行的动力。千人十元计划,需要大家共同的支持: 2025.5.15.
王丹
2个月前
华盛顿时间,6月4日凌晨4:40。 前天结束“六四”纪念馆的开幕仪式,回到家已经是深夜11点。昨天早上9点从洛杉矶出发,在达拉斯转机,抵达华盛顿已经是晚上9点。 今天要在国会山,与美国国会领袖和议员们一起,向全世界表达对“六四”受难者的哀悼,对中国民主的期待, 一样的时差:凌晨2点才睡着,4点就醒了。困,但怎么也睡不着。 按照三十六年来的惯例,今天禁食一天。为什么?大家都懂的。 我在大学教书时的一个学生私信我。现在也已经是大学老师的她,也是每年的今天禁食一天。她问我:“看看世界现在这个样子,不知道坚持还有什么意义。你是这个世界上最在意这件事的人,你觉得呢?” 我觉得?睡不着的我坐在床上想了很久,发出了我的回复:“很多事,是做给自己的。为的是自己能够面对自己,为的是自己能为自己骄傲。坚持也是如此。坚持一件事,不论成败,意义都是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 我知道这不是最好的答案,或许安慰对方的成分多了一些。其实,坚持对我,当然还有一个意义,那就是尊严。 中共那样一个残暴贪婪,反文明的政权,在大屠杀之后居然还能存活,居然还有那么多人明知真相但保持沉默。如果我也沉默,我也放弃,我会觉得生而为人,毫无尊严。 当年那么多同学与我一起倾城一战,试图为国家拼一个美好的未来,其中很多人失去了青春甚至生命。如果没有人继续为他们发声,如果任由他们和那个时代被人遗忘,我会觉得生而为人,毫无尊严。 向中共这样的政权屈服是没有尊严的事情,因为艰难与挫折而放弃也是没有尊严的事情。坚持,或许就是争一口气吧。 但是,能用一生去争一口气,在我看来,这,就是尊严。 也许有人觉得说这些太不现实,但是我真的,很在乎尊严这件事。 我想,当年走上街头的那些中国人,也很在乎! 以此,为“六四”三十六周年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