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隐
2周前
《略论查理柯克遇刺》保守派当然可以严正谴责暴力,并对柯克之死表示哀悼,这是理所当然的。基督徒在面对生命的消逝时,应当怀着怜悯的心。然而,把一位缺乏思想深度的网红人物包装成思想成熟、富有智慧的保守主义思想家,就已经滑向轻率的偶像崇拜,甚至近乎造神。这不仅贬低了保守主义传统的思想高度,也破坏了公共讨论的严肃性。 说他肤浅,并不是出于人身攻击,而是出于事实判断。他在宗教、政治、伦理、国际关系、经济与公共政策等领域都缺乏系统理解,更多只是重复像万斯这样的诡诈、投机政客的口径,而不是一个独立思考者。作为一名以时评见长的人,他竟然煞有介事地挑剔泽连斯基会见特朗普时未穿西装,却不明白泽连斯基在最讲究礼仪的英国国王面前也始终坚持穿着军便装,那是坚韧抵抗侵略的象征。也赢得了诸多政要和欧洲王室的尊敬。他甚至指责泽连斯基“不想要和平,让一代青年送死”,这种论调若成立,世界上一切遭受侵略的民族都该束手就擒。这种逻辑既悖逆圣经的战争正义论,也违背国际法与最基本的常识。 俄乌战争是一面镜子。圣经的正义观要求我们分辨侵略与抵抗、强暴与自卫。俄罗斯的入侵是赤裸裸的强暴,而乌克兰的坚持是自卫,是为保卫家庭、土地与民族的责任。若有人轻描淡写侵略,却反过来指责受害者的抵抗,那已经背离了正义的根本。 从圣经与国际法的角度看,援助乌克兰的正当性不可动摇。乌克兰是在行使《联合国宪章》赋予的自卫权,其抵抗符合正义战争的条件:正当理由、正当意图、合法权威与胜算可能性。援助乌克兰不仅合法,更是合乎圣经的“为义而战”。 从现实政治与经济的角度看,美国援助乌克兰更不是赔本买卖,而是一笔长期收益极高的战略投资。美国七成以上的援助资金实际回流国内,用于采购装备、补充库存和升级供应链,直接振兴军工产业与制造业。乌克兰战场消耗掉了大量美军的老旧库存,不仅减轻了仓储负担,还迫使美国以预算补充更先进的武器,加快了国防工业的升级换代。更关键的是,这些老式武器在战场上被乌克兰人用来重创俄罗斯,彻底揭穿了“世界第二军事强国”的虚名,让俄制武器在全球军火市场信誉崩塌,市场份额急剧萎缩,美国军工则顺势扩大规模与影响力。 同时,乌克兰战争也促使欧洲显著加大了对美制武器与军事服务的采购,进一步绑定在美军工业体系之下。若是按照川普那套令人作呕的交易型孤立主义,把欧洲推去自负安保成本,长远看只会逼迫欧洲自立门户,脱离美制武器体系。这种路径才是真正会给美国军工带来长期损失。而在现实中,援助乌克兰恰恰稳固了跨大西洋的依赖关系,使美国在战略与经济上同时获益。若放任俄罗斯继续扩张,未来爆发更大规模冲突,美国与欧洲付出的代价只会更加惨重。相比之下,现在的投入,不论从哪一个角度看,都属于稳赚不赔。而川普的乌克兰政策,尤其是两次联大表决,以及以最高礼遇对待战犯普京,已经多次给美国留下了永远无法抹除的信仰和道义耻辱! 另一类反对声音,则常借“民意”说事。可数据表明,美国社会,无论精英还是民间,始终有约七成支持乌克兰,即便偶尔下降到六成,仍是多数。而波动很大程度上源于川普“拉偏架”的言论,是人为扭曲的,而非真正的趋势。 从德性层面来看,反对援乌的右翼,与为加沙极端分子辩护的左翼,本质相通。他们都纵容邪恶、冷漠弱者,只是披着不同的外衣。因此,对柯克的死亡,我们可以表达哀悼,但在思想层面,他的论调必须接受批判。正义与不义的界线不可含糊。基督徒既要在真理上保持清醒,不让肤浅取代深度,也要在怜悯中存心柔和,不因人的跌倒而幸灾乐祸。惟有基督是我们唯一的拯救与平安,是引导我们分辨公义与怜悯的主。 (最近忙于教育,几乎没有关注时事。凑巧群里有人讨论,顺便说上几句,若不周全,尚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