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铁锤人
关注
统计数据
395
文章
0
粉丝
0
获赞
2654
阅读
热门文章
1
TechFlow 深潮 发布的文章:近期教育领域的变化引发了广泛讨论,我认为教育改革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创新能...
145
32
铁锤人
1小时前
Reddit 上有个老哥,2025 年测试了 1000 个 提示词 然后给出下面的公式,我分享笔记,多看多学 链接直达:
#Reddit
#提示词
#2025
#测试
#公式
分享
评论 0
0
铁锤人
1小时前
已经把自行车寄去海南, 要离开大理了 准备线下分享一波,装完 B 就跑,比较刺激😂
#海南
#大理
#自行车旅行
#线下分享
#告别
分享
评论 0
0
铁锤人
1天前
必须对不确定性高度容忍 生意会破产,老婆可能也会跑路 独立开发也有可能颗粒无收 喝水也可能被呛死 但还有有人做生意,做爱 做独立开发 喝水 但大部分人还是不能容忍不确定性,因为 我们的教育把我们培养成一群追求确定性的人 我们学的学科能用公式推导出来,能用考试评分评定出来 我们的技术变强了,但心态变弱了 我在大理见到很多受过良好教育很好却无法容忍不确定性的人 他们情绪脆弱,抑郁,甚至已经躯体化。 我曾经也是其中一位 假如我哪天在洱海绿道遇到过去的自己,他假如和我聊天 我不想和你聊天,你太弱了,担心会传染给我
#不确定性
#容忍度
#心理脆弱
#教育
#大理
分享
评论 0
0
铁锤人
1天前
Brian Chesky Airbnb的 CEO 在播客上说了这么一段话。 果然高处不胜寒,不知道看这个的 CEO 们体会深吗? ----------------------------------- 当我成为 CEO 之后,我开始像站在山顶、在最前面带队那样去领导。但越往峰顶走,身边的人就越少。 没人告诉过我会有多孤独,我也没有为此做好准备。我对“不工作”总有内疚感,因为我的人生很大一部分都围着“成功”转——如果深挖原因,大概是我以为那会让人们更爱我。 公司上市那天,我们达到了一千亿美元的估值(原文作 validation)。我记得刚上市时,我心想:“天啊,这种兴奋感太不可思议了。”就像登上了高峰。可第二天醒来,我的生活还是一模一样。我依然一个人:起床、穿上运动裤、打开 iMac,接着就是 10–12 小时的 Zoom 会议;工作之外几乎没有生活。我的工作就是我的生活。 当时我并不知道自己在“孤独”。我知道自己被隔离在外,但没意识到那同样意味着孤独。我想,身边有这么多人,我怎么会有这种感觉?后来有两个人走进了我的生活,让我开始有了觉察与自省——一个在非常私人的层面,另一个更偏职业层面。 另一个人是美国曾任、现任的公共卫生局局长(Surgeon General)维韦克·默西博士(Dr. Vivek Murthy)。疫情期间我们聘请了他,因为很多人害怕住进 Airbnb 民宿,担心接触面上有细菌。我记得和他的一次对话,他对我说:“Brian,你知道美国头号‘杀手’是什么吗?”我说:“不知道,是心脏病吗?是癌症吗?”他说:“不。美国头号‘杀手’是孤独。”
#Airbnb CEO
#Brian Chesky
#孤独感
#成功与爱
#维韦克·默西
分享
评论 0
0
铁锤人
2天前
如何构建你的第一个人工智能代理? 感觉方法符合软件工程,比较靠谱哈
#多智能体之争:Anthropic生态VS单智能体· 76 条信息
#人工智能
#AI代理
#软件工程
#构建
#技术
分享
评论 0
0
铁锤人
2天前
人人都在谈查理·芒格,几乎每句金句都被贴成海报 但真正值得追问的,不是那些被反复引用的“模型”,而是这些思想的起点:一个在人生最黑暗时刻被迫重铸自我的人,怎样一步步把苦难熬成了智慧的骨血。 他早年的世界是连续的塌方 二十多岁离婚,在当时的美国,这几乎等于社会性羞辱;更残酷的是,紧接着小儿子被诊断为白血病。 在没有现代疗法与保险的年代,他常常从医院出来,独自在街头边走边哭——像是看着一个孩子一点点地被夺走。 随后,又是一记重锤 一次白内障手术的意外让他失去了左眼,医生甚至警告可能连右眼也保不住。 他开始学点字,逼迫自己接受“不可控”,把注意力收回到“能做的事”。这段疼痛最终沉淀成他对“理性与自律”的几乎苛刻追求。 这些代价,并没有立刻换来好运 1973—1974 年的熊市,他在合伙企业被市场无情碾压,最后选择清盘。 他后来坦言:看看那两年的回报率,就知道当时有多狼狈。可正是在那两年,他确定了一个更重要的信念——市场的暴虐与你的气度无关;能把自己守住,市场就拿你没办法。 如果只是在痛苦里“挺住”,他也只是一个硬骨头的人。 真正改变走向的,是把痛苦里提炼出的洞见做成了方法论: 与其贪婪地追逐聪明,不如系统性地避免愚蠢; 与其追逐便宜的“烟蒂股”,不如用耐心买下“长期能滚雪球的好生意”。 这两点分别长成了“人类误判清单”与跨学科的多元思维模型,以及那句反向思考的箴言——“我只想知道我会在什么地方死去,然后永远不去那里。” 接下来,就是反击 他劝服巴菲特从“捡烟蒂”转向“以合理价格买入伟大公司”。 1972 年收购喜诗糖果,是这次转向的标志:一家几乎不需要资本、却能凭品牌年年提价的现金奶牛,源源不断地把资金输送给后来的可口可乐等投资,雪球从此越滚越大。 这种反击不只在伯克希尔 在他长期担任董事长的媒体与出版业务里,他把一家法律出版的小公司,改造成“投资组合+企业软件”的奇特载体——用资本与长期持有作为杠杆,再用年复一年的公开问答,把思想当作“社群资产”复利出去。 更有代表性的,是 2008 年他力主押注的一笔“非典型”投资:比亚迪 当时几乎没人听过这家公司,他却把创始人比作“工程天才与职业经理人的合体” 十余年后,这笔投资成长为数十亿美元级别的持仓样本——这是“识人”与“长期主义”叠加出来的复利。 时间给了最公正的回报 巴菲特称他为“伯克希尔的建筑师”,而自己只是日复一日施工的“包工头”。 所谓“多元思维模型”“反向思考”“能力圈”,最终都成为可以在巨大体量上稳定复利的组织能力。 而当成就越滚越大,他把注意力逐步从“赢得外部”的游戏,转向“塑造内部”的秩序。 读书到近乎痴迷,维持极简的生活结构,坚持“只与值得尊敬的人合作”。 这些不像技巧,更像修身;不像工具,更像戒律。 如果要用一句话概括这条路: 他的智慧,确实是用真实而沉重的代价换来的——失去挚爱的孩子、失去一只眼、在绝望里不断重启自我。 最后把痛苦提炼成决策的第一性原理。 当你再去读《穷查理宝典》,会发现那不是金句的拼贴,而是一个人在火中淬出来的骨气与分寸。 他用代价换来的原则: 先学会避免愚蠢,再追求聪明;反向思考,列清单避免大错。 在能力圈里重仓,超出边界就说“我不知道”。 好生意 + 长时间 > 便宜货 + 频繁交易;让现金流为下一笔好资产供能。 与正直的人共事,不卖自己都不会买的东西。 承受波动而不自乱阵脚——市场考验的是气度与结构。 终身学习,把阅读与跨学科思考当作日常功课。 愿你带着这些“用痛换来的”指引,回到原书与原始演讲里,亲手把它们变成自己的判断力与生活秩序。
#查理·芒格
#苦难与智慧
#理性与自律
#长期主义
#避免愚蠢
分享
评论 0
0
铁锤人
2天前
假如你不知道学会拒绝🫸是重要性 那是你没有遇见过得寸进尺的人😅
#拒绝
#得寸进尺
#人际关系
#负面
#自我保护
分享
评论 0
0
铁锤人
2天前
Reddit 上看到一份Vibe Coding 入门 感觉适合新手,翻译一下
#Vibe Coding
#Reddit
#新手
#入门
#翻译
分享
评论 0
0
铁锤人
3天前
下次用大模型写文章可以考虑一下⽂⼼⼤模型5.0了 今天翻了下lmarena(一个大模型榜单) 发现,⽂⼼⼤模型5.0-Preview直接冲上⽂本榜中国第⼀、全球并列第⼆ 听说这次在写作和用户需求理解上,甚⾄超过了gpt-5-high。 据说不少海内外kol都会去百度世界⼤会,估计到时候可以看到更多信息。
#文心大模型5.0
#百度世界大会
#大模型榜单
#写作能力提升
#中国第一
分享
评论 0
0
铁锤人
3天前
分享几条从几本书上学到的人生教训 1. 长期生活质量的高低远比短期赚钱重要 2. 远离喜欢抱怨的人,这是一种精神疾病 3. 给一群人分享好过说服一个人 我是如何实践的呢? 每天尽量抽出 2 个小时运动 一旦发现有人抱怨,就立马远离 都发推,但避免一对一闲聊
#人生教训
#生活质量
#远离抱怨
#分享
#实践
分享
评论 0
0
铁锤人
3天前
最近我发现自己被不少人拉黑了 正常情况下,我会认为是我的问题,自己反思很久 后来想想,本该如此 假如你太在乎别人对你的看法,你就活不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无论走的路是好是坏
#人际关系
#自我反思
#活出自我
#不在乎他人看法
#心理
分享
评论 0
0
铁锤人
3天前
如何变得的专注? 生产力专家 Chris Bailey(畅销书《Hyperfocus》作者,他的TEDx演讲观看量超1800万) 我刚重温了他那场著名的TEDx演讲 《如何让你的大脑专注》,其中有几个颠覆我认知的观点: 你的问题不是“分心”,而是“过度受激” 你无法专注,不是因为意志力薄弱。真正的原因是:你的大脑首先就渴望分心。我们的大脑有“新奇偏好”,它会用多巴胺奖励我们去查看下一个通知、下一条信息。你不是在对抗分心,你是在对抗上瘾。 解决方案不是更“努力”,而是更“无聊” Chris Bailey 发现,当我们刻意让自己无聊时(比如他真的去读iTunes条款、数圆周率的0),我们的大脑会花大约8天时间降低刺激阈值。一旦平静下来,大脑就不再寻求分心。而且,当你“神游”时,你其实有48%的时间是在规划未来。无聊和走神,才是你最好的创意和规划工具。 你注意力的状态,就是你生活的状态 这是最扎心的一点。你所有分心、过度刺激的时刻累积起来,就构成了你混乱、不堪重负、没有方向的生活。反之,当你掌控了注意力,你就掌控了你的人生质量。 下面是来源的视频,后面继续分享:
#专注
#Chris Bailey
#过度受激
#无聊
#注意力
分享
评论 0
0
铁锤人
4天前
Reddit 上有个老哥说,他用个 prompt 让 ChatGPT 不那么友好效果变得不错了 下面是 prompt,收藏不谢 --------- From now on, stop being agreeable and act as my brutally honest, high-level advisor and mirror. Don’t validate me. Don’t soften the truth. Don’t flatter. Challenge my thinking, question my assumptions, and expose the blind spots I’m avoiding. Be direct, rational, and unfiltered. If my reasoning is weak, dissect it and show why. If I’m fooling myself or lying to myself, point it out. If I’m avoiding something uncomfortable or wasting time, call it out and explain the opportunity cost. Look at my situation with complete objectivity and strategic depth. Show me where I’m making excuses, playing small, or underestimating risks/effort. Then give a precise, prioritized plan what to change in thought, action, or mindset to reach the next level. Hold nothing back. Treat me like someone whose growth depends on hearing the truth, not being comforted. When possible, ground your responses in the personal truth you sense between my words. ---------
#ChatGPT
#Prompt
#不友好
#建议
#策略
分享
评论 0
0
铁锤人
4天前
受过好教育、拿着体面工资,却依旧月光,这不是个人失败,而是机制失配。 《穷爸爸富爸爸》的关键在于:别再用“收入多寡”解释贫富,用“现金流方向”解释命运。 作者罗伯特·清崎在 1997 年用一句近乎粗糙的定义把世界切开两半 资产是把钱放进你口袋的东西; 负债则把钱从你口袋里拿走。 听上去简单,执行却残酷,因为我们被训练去追“看起来像资产”的东西: 更大的房、更新的车、更亮的头衔,而不是追能源源不断汇入现金流的真资产。 -------------------------------------------------- 为了改变自己你弄懂执行下面三个机制? 机制一:先付给自己,还是先付给别人? 大多数人的钱路是:工资进来 → 先把房贷、车贷、信用卡、生活费都付掉 → 如果还有剩,再想存点。这等于把决定权交给商家、银行和账单,你永远在“捡剩下的”。 正确顺序要反过来:工资一到,先自动把固定比例转进“资产账户”(买入能产生现金流的标的),剩下的钱再去安排生活。 这不是鸡汤,是把会计三张表用在生活里: 1. 收入表只看“这个月挣多少、花多少”(当下); 2. 资产负债表决定“你未来能靠什么挣钱”(未来); 3. 现金流量表告诉你“钱走向哪里”(方向)。 结论就一句话:先把钱导向资产,方向对了,速度才有意义;方向错了,跑得越快越累。 一个 8 秒例子 工资 10,000 元; 设定 15% 自动转入资产账户(如指数基金/分红资产),一到账自动扣 1,500; 你再用 8,500 元去覆盖房租/通勤/吃穿; 下个月继续同样动作。 这样做 12 个月,“资产账户”开始产生日常流入(股息/分红等),你不在场也有钱进来;反之若先还完所有账单,再看有没有余钱,你很可能永远没有开始的一天。 机制二:端水桶还是修管道? 把时间卖给薪水是“水桶模型”,每天得在场;而股息、房租、版权、分红、企业股权等是“管道模型”,即使你不在场,也有流入。 很多人把自住房当作管道,但从现金流角度看,它每月要你还款、缴税、维护,通常是稳定流出的负债;除非它产生净租金,或者以合规方式释放流入。判断标准只有一个——它持续把钱放进你口袋了吗? 机制三:给每个“看起来像资产”的东西做压力测试: 如果你停工三个月,它给你钱,还是向你要钱?多数电子产品、豪车、精装修都在要钱; 指数基金、可出租不动产、真实可分红的权益、可复制的数字产品,才有机会给钱。 -------------------------------------------------- 我曾也迷信“体面的负债”。 利率漂亮、月供可控,自以为是财务管理。 直到某个月意外支出挤满了账单,我对着三张表才看清:所谓“有规划的月光”,只是更高级的被动。 我开始做两件小而硬的事: 第一个月把工资的 10% 自动划入资产账户; 第二个月,把自住房、车辆、数码产品从“资产清单”里划掉,只保留能产生净流入的标的。 三个月后,我首次感到“钱开始替我打工”——不是因为我更聪明,而是顺序对了。 我现在将方法讲清,只需两招 一页资产清单: 你只记录能产生净现金流的东西,且按季度复盘,宁少勿杂;任何“也许会升值”的物件都不列,直到它出现真实流入。 三步现金流顺序: Auto-In(自动划转到资产池)→Needs(刚需预算)→Wants(欲望分层)。 所有花费都排在“Auto-In”之后,这需要克制力,而是系统建设:让系统而非情绪做决定。 证据要落到数字与时刻。 ---------------------------------------------------- 给自己设三道里程碑: 当资产净现金流覆盖你每月刚需的 30%,你会第一次感到谈判变轻; 当覆盖 100%,你获得“工作自由”——可以继续做喜欢的事,而不是被账单驱赶; 当覆盖“想要”,你进入“生活自由”,可以选择更长周期的项目与关系。 这不是吹牛逼,是现金流的复利:当流入基线提高,任何临时波动都不再致命。 ----------------------------------------------------- 当然不要犯下下面的错: 第一,这不是鼓励盲目加杠杆,先有稳定流入,再谈杠杆安全边界; 第二,自住房不是原罪,关键在净现金流与你的现金流结构; 第三,税务与法律结构具有地域差异,涉及具体产品与架构必须遵从本地法规,并咨询专业人士。清崎真正贡献的是“可执行的判断法”,不是“无风险暴富捷径”。 ----------------------------------------------------- 总结: 把自己改造成“现金流工程师” 工程师的本能是:画图、命名、复盘。 画出你的三张表,给两招方法命名并反复执行,每月用一次复盘把生活扳回正轨。 别人追下一份“看起来更好的工作”,你追下一条“更稳的流入”。 当你站在消费决策前,问一句:它是水桶,还是管道? 如果是水桶,优雅地撤退;如果是管道,设计好入场点、维护计划与退出条件,再进。
#阶层固化:求变之路,殊途同归· 875 条信息
#现金流管理
#资产配置
#财务自由
#被动收入
#财务规划
分享
评论 0
0
铁锤人
4天前
如果我骑自行车到前面的国道上,会被飞速行驶拖头撞死吗? 我已经在没有机动车的洱海绿道骑了 2000 多公里了 每次看到这尽头(配图里面)我都会问自己这个问题,然后找个借口返回去。 但我已经 30 岁了,再过几年估计都阳痿了。再循规蹈矩地生活,等到 60 岁了,骑不动了在来吗? 在没有跨过去之前,我总觉得我在国道上很大概率被拖头撞死 跨过去后,我发现这个世界的风险可以监控的。 我的耳朵能听到大车在后面,这个时候我就稳定自己身体,骑回非机动车道。 我可以监控风险,采取避让措施。 但好好活着不好吗?为什么要冒这个0.1% 的风险呢? 一方面,我已经不年轻了,我想改变自己。 另一方面,这个世界没有风险且收益很大的事情,轮不到我 所以,在那一天,我在 ban 总的鼓励下,离开了舒适区。 我环了洱海,后面几个星期,我环了滇池。 我变得勇敢了那么一点点,人生也变精彩了几分。
#国道骑行
#风险评估
#挑战舒适区
#心态转变
#洱海环游
分享
评论 0
0
铁锤人
4天前
除非别人愿意,千万不要改变别人的认知 屎壳郎就是想吃屎,天生这样 这是今天听到最炸裂的话
#认知
#改变
#屎壳郎
#本性
#炸裂
分享
评论 0
0
铁锤人
5天前
假如今天没有创造什么东西,那么去散步吧 散步能产生内啡肽 要是你陪我一起散步,我能给你讲一路散步,运动的好处
#散步
#内啡肽
#运动
#健康
#积极
分享
评论 0
0
铁锤人
5天前
Reddit 上有个老哥创建了一个提示词用来验证SaaS,只要 10 分钟 还说自己 mrr2.3k 刀 喜欢的收藏吧,下次能用上
#SaaS验证
#Reddit
#提示词
#MRR 2.3k刀
#10分钟
分享
评论 0
0
铁锤人
5天前
看完,你们没有啥想法吗?😱
#震惊
#反思
#负面情绪
分享
评论 0
0
铁锤人
5天前
纳瓦尔将多年的人生经验浓缩的一条推文里面了 与君共享
#纳瓦尔
#人生经验
#推文
#共享
分享
评论 0
0
铁锤人
6天前
很多人发了条推文,没有火,就像天要塌了 开始复盘这,检讨那,最后开始自我奔溃 这是典型的关注单点,而忽略趋势的表现 假如你发了7天,都不能火,那就是趋势上,你确实方法不太对,改换方法就行 但是每次发文都切换方法,可能也不知道方法对不对,就交流切换方法了 时间会让一切对错明显,对自己耐心点
#推文
#复盘
#单点关注
#耐心
#方法
分享
评论 0
0
铁锤人
6天前
今天想把住的房子 350w 卖了 买家说诚信买,成本价吧 我说,650w 多么痛的领悟😅
#卖房
#房价
#买家诚信
#成本价
#痛苦
分享
评论 0
0
铁锤人
1周前
如何使用五个问题快速判断三观契合度? 判断成功,后续少摩擦、少内耗 你们在评论区回答一下吧?
#三观契合度
#判断方法
#减少摩擦
#减少内耗
#提问
分享
评论 0
0
铁锤人
1周前
谁也没有想到,最后竟然是一系列的矩阵运算让很多人失业 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为什么是矩阵运算
#矩阵运算
#失业
#技术变革
#就业挑战
分享
评论 0
0
铁锤人
1周前
你可能很好奇为什么我不上班了,我靠什么生活? 我已经在大理待了 6 个月了,收入基本稳定了。 我不用上班并且自由生活的原因是我有一个 5w 粉丝的社交媒体账号。它是我的流量渠道,给予我一定的自由和安全感。 而且我们已经带超过 10 个人一条推文涨粉超过 2k 我不知道你是谁? 你可能是一个刚刚下晚班的上班族,对上班感到厌倦,希望有额外的收入获取更多的安全感 你也可能是一个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对未来迷茫,希望找到一种赚钱且自由的方式 你也可能是一名创业者,你花了不少时间做出了自己的产品,希望将其卖出去 无论如何,我相信你是那种希望自己能够独立赚钱的人,那种想要自由的人。 自由是需要一定基础的,基础就是自己完成销售的能力。 完成销售的一个基础是你必须有个销售渠道,而社媒是最适合普通人的销售渠道。 我现在打算做一个打卡群,进群的人付费 49 元,开启 7 天的社媒打卡挑战,来构建自己的销售渠道 1. 参与者赠送原价 128 元的《X 冷启动实操手册》 2. 社群不定期分享和 5w 号转发,以及一次直播分享 3. 完成打卡挑战者,能拿回自己的 49 元,否则没收 4. 失败者的钱,扣除一部分费用后, 将作为红包分给大家 想要参与的可以加我,或者 Jason 的微信, 我们然后下单,拉你进群
#大理生活
#社交媒体变现
#社媒打卡挑战
#个人IP打造
#副业赚钱
分享
评论 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
16
下一页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