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霸权

增强美元霸权,构建“全球统一加密金融大市场” -- 白宫首份加密货币报告解读 报告原标题《STRENGTHENING AMERICAN LEADERSHIP IN DIGITAL FINANCIAL TECHNOLOGY》(加强美国在数字金融技术领域的领导地位) 报告洋洋洒洒166页,涵盖加密货币政策的方方面面,全篇贯穿的核心价值取向包括: 1、保障公民与企业合法使用公开区块链的权利; 2、维护美元主权与国际主导地位(以合规稳定币为抓手); 3、给予银行与创新主体公平进入金融服务的渠道; 4、用“技术中立、边界清晰”的监管框架取代“执法式监管”; 5、坚决抵制CBDC对隐私与金融稳定的潜在威胁。 是的,报告明明白白的公告天下,美元稳定币就是用来加强美元霸权的。 这部分在我之前的《天才法案”与新东印度公司》一文中已经有分析。 这次的报告,个人认为最令人感兴趣的部分,莫过于对defi的激进的去监管政策: 在报告给出的原则监管框架下,真正做到「无权限、不可升级、无人可控」的 DeFi 协议本身,面对的直接合规负担的确会显著降低,完全去中心化的defi协议,将几乎没有监管压力! 这将让defi开发者重回美国,带来defi的新一波繁荣,为即将上链的美股美债和美元稳定币在这些去中心化的defi协议里产生收益进一步扫清障碍。 美元稳定币、美股美债rwa、和今天对defi更为友好的报告建议的监管态度,将为一个超级美元化的全球金融统一大市场奠定基础。 美元稳定币,再加上rwa及支持rwa的各种defi带来的高收益,将一边为穿透资本管制提供工具,另一方面为脱离管制的资本提供高收益产品。 这将一方面加快对法币流动性的争夺,另一方面加快以美元稳定币为锚定的资金池的正向螺旋。 这一场完美风暴,这将启动资本的非国家化进程,然后是资本家的非国家化,和在资本的驱动下,企业和企业家的非国家化。 最后,当然也要再提一句,对defi的巨大利好,也就是对以太的巨大利好。 承载海量资金的defi协议,只能是最安全最抗监管的协议,只能跑在最安全最抗监管的链上!
蓝狐
4周前
简单说下GENIUS法案和CLARITY法案的影响。它们是对加密圈影响深远的法案。 首先对美政府来说,它的出发点肯定不是为了让加密圈的人爽。它最重要的出发点是维持、巩固并扩张美元霸权位置。加密技术有个特点就是打破传统的地理疆域,美元通过上链可以做到这一点。正如语言会越来越少,只有强势语言才能生存下来。货币也一样,只有强势货币才能生存。一些边缘国家之前还能通过地理疆域保持本国货币的生存,而未来会越来越难。有些国家的货币通胀很高,美元稳定币在这些国家会被逐渐被老百姓所喜欢,这一幕已经在一些高通胀国家发生。随着美元稳定币逐渐走向支付,这一点影响会越来越大。其实这两个方案对于非强势货币国家来说,是很残酷的,这是加密推土机,将铲平哪些弱势的货币。而对于其他强势货币,比如欧元/日元/人民币来说,美元稳定币的扩张也会带来一定的挑战。当然最终来说,货币只是表达,货币背后代表的经济硬实力更关键。 那么,对于加密圈来说,尤其是以太坊链来说,有极其深远的影响。由于以太坊是中性网络,不是受美控制的网络,其实反而更利于美元的扩张,以太坊有机会在未来承载远超其他地方的美元量级。这意味着两个事情:一,以太坊上承载的资产量会远超人们目前的想象;二,在以太坊生态上将产生远超目前规模的交易量,尤其是稳定币支付是高频行为。这也意味着,以太坊生态有机会突破真正的亿级用户(不是说有地址,而是真正进入生态的用户),也会产生对gas的大量需求,这会对ETH形成巨大需求。 CLARITY法案将ETH等加密代币定义为商品,去除了被当作证券的后顾之忧;而GENIUS法案会推动了美元上链和稳定币支付的场景,这是另外一种大规模采用的可能场景,是一个还没有展开但即将到来的壮阔场景。
太多人低估了稳定币法案的威力,在我看来,这简直就是天才想出来的美元霸权3.0版本—— 6.6万亿美元存款面临向稳定币转移风险,而每1美元从银行流向稳定币,就预计产生 0.9美元美债增量需求。 这个法案从构思到推出都是有必然性的,你从历史中可以找到答案—— 1⃣美元1.0:黄金锚定下的美元霸权 美国凭借黄金储备 + 二战后重建资金建立了1.0霸权地位,紧接着,60年代越战财政赤字、美国产业空心化,美元不断被抛售,法国戴高乐直接用军舰运回黄金。 直到1971年,尼克松关掉金本位,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宣告1.0时代结束。 2⃣美元2.0:石油美元霸权 脱钩黄金之后,美元开始进入信用货币时代。 标志就是70年代后期,美沙协定签订,全球石油贸易必须用美元结算,奠定了石油美元体系。 这一阶段,美元的霸权不是靠黄金,而是靠全球能源流通主导权,美债信用(全球最大、最深、最流动的债券市场),以及美军+北约的地缘安全保障。 直到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元开始疯狂超发,全球越来越依赖美国印出来的流动性,美国自身债务失控,全球没找到第二个替代储备资产。 3⃣美元3.0:链上美元霸权 这一时期,稳定币法案直接通关,成为美元的新传导机制,把美元放到链上,不需要经过银行、SWIFT、清算所。 即便某个国家对美元进行资本管制、金融去美元化,老百姓依然可以绕过这些限制,直接用USDT、USDC存储和转移价值。 总结一下—— 美元1.0 → 物理黄金锚定 美元2.0 → 地缘能源锚定 美元3.0 → 链上流动性锚定,本质是美元数字化 + 去中介化扩张 这种能量博弈非常有趣,web3认为我们需要在超发货币中保护财富主权,霸权政府想利用web3稳固霸权。 现在没有共同的敌人了,现在我们只有共同的利益,需要把更多的人拉到这个体系中来,那么上涨就是共同目标,是必然会发生的!
最近,一些经济学文盲,高频率传播经济学家赵晓的文章,关于特朗普、关税战和美元霸权。赵晓的分析文风凌厉、煽动性强,但逻辑上存在关键性错误与误导,下面逐点拆解:1)他误解了“特里芬难题”的本质;2)他混淆了“实力锚定”和“结构循环”;3)他误判了关税与“美元信用”的关系;4)他用“文明冲突”话术偷换经济问题;5)他将“去金融化”误认为“重建主权”。 一、他误解了“特里芬难题”的本质 赵晓的说法: “特里芬难题”是书呆子的理论,现实中美元霸权不是靠逆差建立的,而是靠美国的实力。 错点: 特里芬难题并不是历史描述,而是结构性悖论,说的是一个国家无法同时维持全球货币地位与本国货币信用的长期稳定。这不是“靠不靠实力”的问题,而是一个系统运作的必然副作用: •如果你想让美元成为全球储备货币,就必须长期向全球输出美元(即产生贸易或资本账户逆差); •但这会损害本国制造业、财政与债务健康,从而削弱长期的货币信用。 所以特里芬难题不是说“靠透支称霸”,而是指出称霸的代价,这不是逻辑漏洞,而是结构宿命。 二、他混淆了“实力锚定”和“结构循环” 赵晓的说法: 美元霸权是靠制造业和军事实力,不是靠输出赤字。 错点: 美元最初的确靠黄金和制造业确立地位,但现在的美元霸权早已变成“金融霸权”,它依赖的是: •美债市场的深度与流动性; •美元的流通性; •美国的制度、资本账户开放、资产透明度等。 美国制造业再强,也不可能完全代替美元的全球结算功能。赵晓试图回溯到黄金锚定时代,实则否定了过去50年美元霸权从“实物锚定”转向“信用锚定”的过程,这是对历史阶段性认知的混乱。 三、他误判了关税与“美元信用”的关系 赵晓的说法: 川普搞关税,是为了恢复制造业与美元信用锚,才是高阶解法。 错点: 1.关税不能恢复制造业竞争力。制造业的迁出根本原因是全球成本结构、自动化和供应链效率。贸易战只会推高成本、扰乱资源配置。 2.关税会削弱美元信用,而不是增强。它破坏全球贸易秩序,促使国家多元化储备(如去美元化),反而会动摇美元主导地位。 3.用保护主义打全球贸易,无法恢复特里芬难题下的平衡,只会引发新的失衡。 四、他用“文明冲突”话术偷换经济问题 赵晓的说法: 川普搞的是文明筛选,中国必须选边站。 错点: 这是典型的政治化经济问题,把全球化的结构矛盾说成文明冲突,是在回避制度层面的竞争力和结构改革问题。 •如果川普的目的是排异“制度套利”,那问题根源应该放在全球制度协调机制上,而不是关税棒子上。 •他对“自由国家俱乐部”的设想,实则是“选择性全球化”,但这种排他型贸易体系过去屡屡失败(如TPP在美国内部都遭反对)。 五、他将“去金融化”误认为“重建主权” 赵晓的说法: 川普是用制造业取代虚假的美元金融霸权。 错点: 金融霸权并非虚假,而是现代美元体系最核心的支点。美债、美元清算系统(如SWIFT)、美元资产吸引力构成了现代货币霸权的基本盘。 想用制造业替代这个结构,就像想用蒸汽机替代互联网,不是“高维打低维”,而是“拿锤子打电波”——根本错位。
蔡慎坤
3个月前
赵晓:最近关于川普、关税战、美元霸权的讨论又热了起来,不少人端着一副“经济学家”的嘴脸,动不动就拿出一句“这违反了特里芬难题!”仿佛谁不按这句老话说话,就是经济文盲。我只想送他们八个字:只信书,不如无书!你倒是说说,什么是“特里芬难题”?它怎么来的?为什么今天还要听它的?——别只搬书,把脑子也搬出来! 一、什么是“特里芬难题”?一句话就够了! 1960年代,经济学家特里芬说:如果你的货币是世界储备货币,就必须长期输出美元(也就是逆差);但你越逆差,你的信用越不牢,最终会崩盘。 听起来是不是很高大上?再来翻译成人话:你是全世界的提款机,但你天天亏钱,早晚会破产! 于是,一大批人一边跪拜美元,一边摇头说:不能搞关税战啊,会破坏体系啊,会“特里芬”啊! 可事实与现实都啪啪打脸。 二、“特里芬难题”理论的一个最大盲点 它只看货币的流通机制,却忽略了支撑货币的实力基础。 那些背书本的“经济专家”天天念“特里芬难题”,说什么“美元称霸就必须逆差”,但你知道吗?美元刚刚成为世界货币的时候,根本不是靠“负债称霸”的! 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美元成为全球锚定货币。当时的美元,是钉在黄金上的——35美元=1盎司黄金;而更重要的是:美国制造力世界第一,占全球工业产值一半以上;二战后,全球重建的机器、汽车、电力、钢铁,全靠美国生产,美国是世界的工厂;1971年以前的美元霸权,靠的是制造、科技和军工,而不是逆差和透支!自那以后,美元霸权也不是靠“输出逆差”赢的,而是靠“输出实力”赚的。 所以川普说得对——真正的美元信用,从来不是靠“全球透支”,而是靠“美国实力”,现在要靠“美国制造”。今天他要重建制造业,压缩逆差,不是“破坏美元体系”,而是重新回到美元称霸的初心! 也就是说,川普干的事,本质上并不是“背离特里芬”,而是要在更高维度上解决“特里芬难题”。 川普不是搞倒退,他是要美国回到“能造、能赢、能主导”的现实轨道上,以实力支撑美元体系! 三、川普来了,把“难题”当成“问题”,直接解决! 川普不信书,他信现实。他看到什么? 1.制造业外流,美国工人变穷; 2.他国趁全球化做大,成了美国制度的掏空者; 3.美国天天逆差,养着全球,还被骂成霸权? 川普说一句话,全世界都该醒醒: “问题不是逆差,而是美元背后的体系正在坍塌!” 你还在用60年前的经济教科书当金科玉律,人家已经在现实中改写规则了! 四、为什么说特里芬难题早该“更新换代”? 因为它有三个bug: 1.假设参与美元体系的都遵守游戏规则——万一有人不呢? 2.或者假设全球化带来价值趋同,异质玩家被改变——现在是价值撕裂; 3.假设“输出美元=全球经贸稳定”——现实是,美国被反向收割,美国自己就不稳! 所以今天继续拜“特里芬难题”的,只能说:你 out 了! 因为,你还活在冷战后的天真世界,没看到现实早变成了“文明冲突”的战场。 五、川普在做什么?三个字:换体系! 他的逻辑清清楚楚:回流制造业,重建美元信用锚; 重构供应链,防止战略被掏空; 用关税做过滤器,把破坏规则的“制度套利型国家”请出自由贸易俱乐部。以此,重建美元主导的货币与经贸体系。 这是“再工业化”,不是“保护主义”; 这是“净化全球化”,不是“退出全球化”; 这是“战略外科手术”,不是“经济民粹主义”。 六、你以为川普是乱来?其实他有一套“战略算法”! 别被“他好像不读书”骗了,川普的战略背后,其实藏着一个简单但炸裂的“国家决策模型”。 我们翻译成人话,大概是这样的: 美国的全球领导力能不能稳得住,看三件事: 1.制造业够不够强 2.规则能不能主导 3.逆差扛不扛得住 这三个变量加在一起,才构成了美国真正的“国家主权稳定度”。 现在回头看看过去几十年: 1、制造业空心化:美国把工厂搬空了,却幻想靠华尔街和美元印钞统治世界; 2、贸易逆差攀升:美国养活全世界,自己却负债累累; 3、规则被钻空子:WTO的游戏,美国写的规则,却被异质制度的国家反手拿来打你自己。 你看美国,这还叫全球霸主?简直成了全球提款机! 所以,川普干的事不是发脾气,而是系统反击重新洗牌: 1.制造业回流:重建美元信用锚点,不靠虚,而靠造。 2.压缩逆差:不给不守规矩的国家白送市场。 3.主导新规则:打造“自由国家俱乐部”,把掏空规则的国家请出门外。 有人说川普挑战了“特里芬难题”,其实说反了——川普的做法才是对“特里芬难题”的更高阶解法!旧版特里芬难题告诉你:“美元要称霸,就必须逆差”;川普告诉你:“美元不能光靠透支称霸,而要靠实力重新锚定”。 与其维持一场“注水霸权”的幻觉,不如来一场“真实主权”的重建!这就是战略建模者川普,比黑板经济学家更懂现实世界的地方。 七、中国怎么办?选边站! 川普搞的不是“贸易账本”,而是“文明筛选器”。 WTO 已死,全球化 2.0 是给“守规矩的自由国家”准备的。 中国必须决定:是继续当那个“打擦边球”的游戏破坏者, 还是成为像德国、日本那样真正的市场文明国家? 你留,必须改; 你不改,就别怪人家说——Sorry,you’re out.
很多人常说:一个自由民主的台湾符合美国的核心利益,之前我也是这么认为,但我觉得从今以后这个认知得更新一下了。因为要让上面这句话成立,首先得确定什么是现阶段美国的核心利益。 在过往,这个核心利益叫做美国主导的全球战略,其可以被简化到最根本的两条,也就是美元霸权和军事全球化。而这两者有时候是辩证统一的,前者使得美国掌握全球铸币权,能够从盟友甚至是对手的经济发展中获益,从而维持一个强有力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后者的存在又保证前者得以实施,为美元成为全球硬通货做出信用背书。当然这个关键词"全球"也是分层级的,最近的一层必然是美欧之间的关系,当然这同时也包括加拿大,学术上管这叫做"跨大西洋关系",其不仅是经济,更是历史、文化和战略安全的全方位的关系。100年以来,这是美国最重要的外交工作,所以才有了二战中的先欧后亚战略。很可惜,其重要性在中文社区中经常被忽略,以前我曾对其做出过介绍,这里我就不费口舌跟各位解释了,你信就信,不信拉倒。现在如果连这一层关系都能被舍弃,那么就意味着美国正在进行全方位的战略收缩,注意,是全面收缩不是调整重心。换而言之,从今以后没有所谓的全球利益了,在美国本土外的任何利益都可以被轻易放弃。 人们之所以看重台湾,是因为在美国对中国的战略围堵中,台湾是必不可少的那一环,而如果美国不玩这个战略围堵的游戏了,台湾的价值将大幅削弱。当然,说到这里,很多自我欺骗的华川粉,必定会斥责我不得污蔑伟大领袖,对此我得用一句老话来回应:不要看他怎么说,要看他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