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工权益

宝玉
2周前
硅谷的福报来了,硅谷 AI 初创公司正在拥抱备受争议的中国“996”工作制 在一个曾经以丰厚福利闻名的行业,一些创始人如今要求员工承诺每周工作 72 小时。要么接受,要么走人。 你愿意每周工作近乎标准 40 小时两倍的时间吗?这是美国许多初创公司向潜在员工提出的问题——而要得到这份工作,答案必须是明确的“我愿意”。这些公司正在拥抱一种最初在中国大陆流行起来的超高强度工作模式,被称为“996”,即早上 9 点到晚上 9 点,每周工作 6 天。换句话说,就是每周工作 72 小时。 中国的“996”现象曾引发了大规模的抗议和“现代奴隶制”的指责,批评者认为这种工作制导致了一系列员工死亡事件。尽管在海外声名不佳,但许多美国公司,尤其是从事人工智能领域的公司,正在采纳这种工作模式及其别称,以便在彼此之间以及与中国的竞争中脱颖而出。Adrian Kinnersley 是一位连续创业者,同时经营着一家人力资源招聘公司和一家雇佣合规初创公司,他对如此多的初创公司全力推行 996 感到惊讶。“这正变得越来越普遍,”他说。“我们有好几个客户,面试前筛选候选人的一个先决条件就是他们是否准备好接受 996 工作制。” 在新冠疫情初期,关于美国工人工作条件的讨论常常围绕着职业倦怠和增加灵活性的需求。即使在以高强度著称的科技行业,公司也开始强调努力促进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如今,对 996 的兴趣激增表明,风向已经彻底转变。这与埃隆·马斯克对 X 公司员工发出的“极其硬核”的最后通牒如出一辙,他鼓励员工拼命工作。 公司在寻找愿意接受这种制度的员工方面并没有遇到困难,有些公司甚至将其作为其核心工作文化的一部分。Rilla 是一家 AI 初创公司,其销售的软件旨在帮助承包商(如水管工)记录与潜在客户的对话,并指导他们如何谈判以获得更高的报价。该公司表示,其 80 人的团队中几乎所有人都遵守 996 工作制。 “有一个非常强大且不断壮大的亚文化群体,尤其是在我们这一代——Z 世代中,他们是听着史蒂夫·乔布斯和比尔·盖茨这些将毕生精力投入到创造改变世界的公司的企业家的故事长大的,”公司增长负责人 Will Gao 说。“科比·布莱恩特将所有醒着的时间都奉献给了篮球,我认为没有多少人会说科比不应该那么努力。” Rilla 对其期望直言不讳。在当前的招聘信息中,它明确声明员工每周需工作超过 70 小时,并警告那些对这种工作制不“兴奋”的人不要加入。公司每天都在办公室提供早餐、午餐和晚餐——甚至周六也不例外。 AI 物流初创公司 Sotira 的首席执行官 Amrita Bhasin 表示,湾区的创始人在公司发展过程中采纳这种工作制是很常见的:“在你的初创公司头两年,你基本上必须实行 996,”她说。虽然 Bhasin 认为这种高强度的工作量对公司领导者来说是强制性的,但她不认为应该期望普通员工也跟上这个节奏:“我认为把这种压力强加给他们是不公平的。” 一些创始人将这种工作制作为给最敬业员工的一种选择,从而创造出一种双轨制结构,只有部分员工被期望加班加点。旧金山的远程医疗公司 Fella & Delilah 的创始人 Ritchie Cartwright 最近在领英上发布了一条他发给员工的信息,概述了他试图将部分现有员工转移到 996 工作制的努力。为了吸引员工加入,Fella & Delilah 为愿意参与的员工提供了 25% 的加薪和 100% 的股权增加。该领英帖子声称,已有近 10% 的员工报名参加。(Cartwright 未回应置评请求。) 2021 年,在经历了多年来自工人的日益强烈的抵制后,中国政府对普遍存在的 996 做法进行了整顿,这种做法在技术上是非法的,但很少被强制执行。虽然在科技行业仍然普遍,但一些公司已经有所收敛,至少在公开场合是这样。 然而,在全球范围内,996 似乎正在抬头。今年夏天,英国风险投资家 Harry Stebbings 引发了一场关于这一趋势被采纳的激烈辩论,他认为 996 可能还不够——真正有雄心的初创公司可能需要更加努力才能跟上步伐。“事实是,中国现在真正在做的是‘007’——从午夜到午夜,每周七天,他们只是采用轮班工作制,”他说。“如果你想打造一家价值 1 亿美元的公司,你可以每周工作五天。但如果你想打造一家价值 100 亿美元的公司,你就必须每周工作七天。” Stebbings 表示,目前美国的公司及其员工对 996 的热情远高于他们的欧洲同行。“在欧洲,当你要求人们周末工作时,他们似乎会感到震惊,”他解释道。 经营人力资源和招聘初创公司的企业家 Adrian Kinnersley 对许多推行 996 的公司似乎“严重违规”美国劳动法感到震惊。虽然科技行业的许多员工可能不受加班费规定的限制,但 Kinnersley 说他看到一些公司甚至懒得进行员工分类。“加州是 AI 的中心,也是很多 996 文化的发源地,但它拥有全美对雇员最友好的劳动法,”他说。“在竞相开发 AI 产品的狂热中,几乎有一种歇斯底里的情绪,许多非常年轻、高智商的人在他们的热情中忘记了他们正在制造的所有风险和巨大的法律责任。” 尽管他有所保留,但他认为这种工作制在美国短期内不会消失。“我刚刚注册了域名 996careers .com,”他说。
蔡慎坤
2个月前
Daisy
4个月前
我们行业无法规避. 无论找哪个公司还是找第三方中介,只要你不是工会会员,你就不被允许. 甚至你即使是工会会员,但如果你是拉斯维加斯工会的,你也没有资格去芝加哥工会做事. 也有不少朋友对我所说的工会有误解,以为只要在美国开工厂,就会面临工会. 如果你的工厂人数很少,比如十几个,几十个这样的小型工厂,只要不涉及去到某些特定场所,就不会有工会的烦扰. 比如你只是在自己的工厂里做产品,做家具,做服务,就不会有工会来干涉. 哪怕你是在工会最厉害的地方比如芝加哥,也不会有工会来打扰,这就是经常有人质疑我说他在美国做生意多少年多少年,从来没遇到工会的原因😂 而我们行业则无论大小工厂,无论几个人的工厂,都会面临工会,因为我们做出来的东西不是直接卖,而是都要去展馆里搭建,某些城市里的展馆就属于工会垄断的地方. 我也曾经有过考虑加入工会的念头,甚至我去拜访过芝加哥工会的领导,他非常欢迎我们的加入,他甚至教我怎么做让我厂里的所有木工师傅轻松加入,只需要我这个雇主的一封推荐信,加上懂一点英语能够简单沟通就行,因为他们也缺少像我们这样的技术师傅,也希望有华人面孔来加入以免被人说工会不欢迎华人(目前基本很少看到华人面孔) 但是我经过仔细了解后,也跟公司律师顾问咨询后,最后决定还是不加入,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加入工会后,技术工人将不再属于我的公司而是属于工会,我自己的案子也只能听从工会指挥,派谁不派谁都是工会主管说了算,对企业主的约束也非常多,律师强烈建议小企业就尽量别主动加入工会,徒增烦扰. 我对工会的态度一直是,我不是全盘否认工会,有时候遇到厉害的工会工人对我们来说简直是多了左膀右臂减轻我们很多工作量或者可以多接几个案子,我讨厌的工会是那种完全不让我们这些非工会工人碰的政策,因为东西是我们做的,我们的师傅最熟悉,但是他们不让你碰,派来的大部分都是半生不熟的工人,做出来的东西就一言难尽,效率效果都无法保障. 客户投诉我们的概率就非常高,因为客户是不管过程的,他们只看结果. 而我们就是那个承担结果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