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AI搜索
关注
向阳乔木
2天前
鸡肋产品 Perplexity 正确用法:专治大模型“胡编乱造” 最近用AI生成书籍解读播客,担心幻觉误导大家。 用Perplexity核验,发现效果不错。 至少它是个AI搜索,能用搜索结果核验年份和事实性错误。
#perplexity
#AI搜索
#事实核验
#幻觉纠正
#书籍解读
分享
评论 0
0
蓝点网
3天前
人工智能搜索公司 #Perplexity AI 向谷歌提出 345 亿美元收购 #Chrome 浏览器的远期报价,希望收购该浏览器壮大自己的 AI 搜索。对谷歌来说如果被迫出售 Chrome 将是个巨大的灾难,不过目前美国监管机构正在步步紧逼,要求谷歌出售 Chrome 解决反垄断问题。查看全文:
Perplexity AI欲345亿美元收购谷歌Chrome,反垄断压力加剧· 3 条信息
#Perplexity AI
#谷歌 Chrome
#收购要约
#反垄断调查
#AI搜索
分享
评论 0
0
Tom Huang
1周前
写在 GPT-5 发布之后,关于 Sam Altman 的「阳谋」和如何定义下一代的 AI 搜索,或者 AI Native 的搜索引擎 (以及,Perplexity 这种并不是真正的 AI 搜索的最终形态) 昨天同事在 Refly 群里丢了一张如下的 ChatGPT 改版图,乍一看几乎所有人的反应是「GPT 没活了」连界面都改没了(笑 其实猛的一看,这不就是 Google 最初的样子的? 其实 OpenAI 不是一直没活,而是一直朝着 AI 时代的 Google 前进! GPT-5 的发布,核心的几个指标大家看清楚了吗 自动路由、极大上下文、便宜 10x 的输入 token、极速的输出、极强的边思考边进行工具调用的能力、极强的逻辑/全栈编码能力 有了这些,用户基本上可以无脑的输入「搜索内容」,然后 GPT-5 自动路由,自动快速检索,边思考边快速输出富交互的内容,这是一个范式的巨变 (在 ChatGPT 这样一个量级的产品里,这里每去掉一个按钮,在保障效果的前提下,都是对流量提升的倍数提升) 这才是 AI Native 搜索该有的样子,而这 ChatGPT 向下一个 10 亿甚至数十亿流量入口迈进的坚实的一步 而 AI Native 搜索达成流量入口之后,各种 *-Canvas 承接搜索之后内容的编辑 - 协作 - 再输出,也就是 AI Native Office ,一整个闭环了 OpenAI 靠 GPT-5 直接拿下了 PC 互联网两大超级应用 90% 的使用场景(搜索+Office),接下来就是等 GPT-5 后续的迭代,更快的速度,更低的成本,然后解锁全新除开积分订阅的商业模式 --- 一些其他的我一直很疑惑的思考,就是,为啥 OpenAI 一直做不好 AI Coding? GPT-5 之后就有了答案,其实并不是不想做,而是实际上 OpenAI 一直在等一个机会,就是模型真正发生像人一样的 「智变」的机会,就是从 O3,或者 Deep Research 开始,一边思考,一边使用工具,在思考中使用工具,在输出中使用工具 有了这样的「智变」之后,再加上「逻辑编码」能力,就迎来了 GPT-5 的时刻,现在可以一口气直接输出整个 Repo 级别的完整代码和全栈逻辑,还原度,实现逻辑,细节都非常到位 举一个非常形象的例子,你就知道 Claude Opus 4.1 vs GPT-5 的变化,比如你让 Claude 初始化一个 TS 全栈的 React + Express 项目,Claude 会逐行写代码创建文件而非使用脚手架,比如 Vite/Express-generator,即使你明确告诉他,而 GPT-5 切切实实直接调用了这两个工具完成了初始化,并在这个基础上细粒度的完成了整个全栈逻辑 这就是「智变」时刻,GPT-5 靠模型路由,速度/成本,thinking + tools 组合调用,极致的编码能力,完成了一口气的反超,再次拿回整个 OpenAI 的大幅度基础模型领先的身位 只能说在这个时刻开始,我又回到了 2 年前拿到 GPT-4 时候的忐忑的心情,当时我觉得人类好像正在迎来一个全新的智能时刻,而经历了两年搁浅之后,在今天的 GPT-5 身上,我又一次感受到了这个巨变时刻和忐忑 也许今年不只是 Agent 的元年,LLM Scaling Law 也并没有放缓,而只是在「突变」前一个短暂的缓冲,就像你用迅雷下载软件到最后 99% 的时候要等很久一样 而在今天,这个突变「蹦」的一下,发生了,很难想象接下来的 2025 年和未来的很多年,人类与 AI 的共生关系的变化 激动、焦虑、兴奋夹杂在一起,此刻,作为一名 AI 时代的创业者,我竟然一时之间感觉脑子轰鸣,也许此时此刻每一位创业者都应该停下来,短暂的思考一下,这一次 GPT-5 的发布,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哪些可以做加法,哪些可以做减法,怎么样才能不被智能提升的车轮给碾压掉 共勉 第一次写这么长的推特内容,文笔有限,欢迎大佬们轻点喷(
#GPT-5
#Sam Altman
#AI搜索
#AI native
#智能突变
分享
评论 0
0
勃勃OC
3个月前
谷歌母公司Alphabet股价下跌5%,因苹果正在探索在其浏览器中使用AI搜索。 苹果高管Cue表示:4月份浏览器中的搜索量首次出现下滑。 Cue还表示:认为Perplexity和Anthropic可能是可选方案。
#股价下跌
#谷歌
#Alphabet
#苹果
#AI搜索
#浏览器
#perplexity
#Anthropic
#Cue
分享
评论 0
0
Yangyi
5个月前
老板几乎全部都有AI焦虑: Deepseek会不会颠覆我的业务? Deepseek能为我的业务做什么? 咱们先说第一个问题,大部分会考虑流量入口,比如AI搜索 当本地小模型开始充斥大量手机时,手机厂商将会拥有自己的Agent 这些Agent是否会成为入口? 我的看法是,会替代掉一部分场景成为入口首选 那问题接踵而至,什么样的业务场景会被替代? 答案显而易见,输入成本<场景垂直查询成本,都会被替代 怎么理解? 我举个例子,比如你端起手机说,嗨小爱,我一会儿要去鸟巢找个朋友聊天,请帮我找下咖啡厅和停车场 这个场景如果你打开大众点评,查询成本很高,它就会被替代 但如果你的查询成本低,低到你只是打开一个固定app,浏览就可以,那你还是会去浏览,而不是和agent废话,比如打开同花顺看看持仓 如果业务不想被这类手机入口替换,就要去想办法优化用户链路,让用户在垂直场景有更优的信息获取/处理体验,否则全部会被终端agent淘汰,最终沦为别人的信息库 —— 第二个问题,AI怎么帮助我当前的业务 我只能说,AI只能帮助那些有价值的业务 绝大部分的企业,带队的人是傻子,自己做业务都做的异常笨重,找不到核心矛盾和突破口 你作为老板,给他资源,他连人力资源都用不好,这时候你想让他用AI来整体优化成本,把业务跑起来,犹如天方夜谭 你该做的事情是去把这个人淘汰掉,而不是想办法借住一个外力去协助他 因为ai的强化,是基于对业务流程的理解上的 你用人工跑,好比人效1:300,你上ai可以在质量不降低的情况下1:1000 但问题是你1:300的质量本身都有问题,说明业务流程就存在巨大漏洞,你指望找个ai培训的团队来给你们讲讲课,就改变了,基本不可能 几十万可以缓解你的焦虑,但解决不了你的问题 你想在这个世界上找到一个既懂你的业务,又懂AI的人,你还期望他给你的老部下打工当辅助,我只能说是白日做梦。 劝各位老板醒醒,上一个时代陪你们打拼战场的人,现在的时代已经不属于他们了,他们并不会因为有大炮就能令战争获胜,反而会忌惮那些会用大炮的将军,想尽一切办法让他们的战争武器毁于一旦 如果你真的想变革,该做的是去孵化新的AI团队,而不是找一个人来屎上雕花。只有这样才会形成鲶鱼效应,在适当的时机全部切换基底到新的形态下,完成这轮转变
#AI焦虑
#DeepSeek
#AI搜索
#手机厂商
#流量入口
分享
评论 0
0
哥飞
5个月前
以DeepSeek为例,哥飞跟你简单聊聊如何做AISEO。 如果AI使用的搜索服务返回的结果不太行,而AI不做任何校验,全盘接收,最后给用户的回答就会有很多错误信息。 如图一,上一轮火爆的AI搜索,或多或少都有这个问题。 如图二,DeepSeek的深度思考就不一样,会去看,到底哪些才是用户想要的信息,把其它干扰信息排除掉,剩下的准确信息再去当做参考资料来回答,准确率就上升了。 但是不是有了深度思考就一定能够得到完全正确的信息呢? 也不一定的,你看他思考的过程,其实只是简单判断网页是否符合用户想要的信息,但是符合的这条信息里说的,是真是假,是否有夸大或者过时的信息,其实深度思考也做不了判断。 也就是假如信息源头本身信息有问题,那么不管怎么深度思考,AI都一定会“被骗”。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AISEO很容易做,只要你能把你想被人从AI嘴里听到的信息,放在AI能看到的地方就行。 那么怎么去找哪些地方AI能看到呢? 请看图三、图四,搜索结果会来自于哪些地方,这些地方的信息是怎么放上去的,你也多把你的信息放上去就行。 我参加的播客,我参加的线下活动,我的公开写作,都被搜索出来了。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有必要开一档播客,然后把播客内容分发到各个平台。 既能传播理念,也能让更多人学SEO。 AI会根据搜索结果来总结内容,我们只要让我们的信息能够出现的搜索结果里就行,而那些权重高的网站,显然更容易出现在搜索结果靠前的位置。 所以,要想做好AISEO,不一定是自己做一个网站去拿排名。 我们并不追求让AI访问我们的网页,因为让AI访问我们自己的网页,在服务器里,只是会多一次爬虫请求而已,并不会给我们带来收益。 更好的做法是把自己想让AI看到的信息放在一些有权重的大站里。 最好同时留下网址,甚至不需要链接形式,文字URL就可以了,就已经能让AI看懂了。 让AI知道我们的产品品牌,把我们推荐给用户,让用户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
#DeepSeek
#AISEO
#AI搜索
分享
评论 0
0
Gorden Sun
6个月前
灰度到了微信的AI搜索,很好用
#微信
#AI搜索
#灰度测试
分享
评论 0
0
howie.serious
6个月前
search vs deep research,AI 搜索的三个层级:使用 ChatGPT 时,什么时候用gpt-4o+search,什么时候用 o3-mini+search,什么时候用 o3+deep research? AI 搜索的三个层级: level1 gpt-4o+search:搜索信息、综合多个信息源内容,给出一个整体回答; level 2 o3-mini+search:level 1+推理过程;如果问题是需要思考的,需要多步骤的推理过程,最终给出一个权衡、分析后的结果,就用o3-mini; level 3 o3+deep research:level 2 + 难度为研究级别,输出结果为千字~万字的研究报告; 换一个角度: 如果一个问题是人工用几分钟可以解决的,用 gpt-4o+search就够了; 如果一个问题是人工用几十分钟可以解决的,用o3-mini+search; 如果一个问题是人工用几个小时、甚至几天才能解决的,用 deep research。 底层模型的区别: 除了产品设计/system instruction 上的区别,主要区别在底层模型。 gpt-4o 是预训练范式的知识模型,上下文窗口 128k,输出长度 16k;强在语言理解; o3-mini 是强化学习范式下的推理模型,上下文窗口 200k,输出长度100k;作为蒸馏模型,语言能力是低于 gpt-4o 的,但是强在推理;而推理模型+search = magic。 deep research 则是 agent 范式下的产物的。相对于o3-mini,它是满血 o3,语言能力更强;相对于gpt-4o,推理能力碾压。作为独立的 AI agent,异步处理任务。它会向你提出 clarifying question,和你明确需求。 一旦需求明确,就成了“飞毛腿导弹”——发射后不管。它会用几分钟到几十分钟时间帮你独立完成这一研究任务。 AI 搜索这件事,仅仅不到一年的时间,已经发展到这个程度,相当令人震惊。
#AI搜索
#层级
#ChatGPT
#GPT-4o
#o3-mini
#Deep Research
#信息源
分享
评论 0
0
高级分析师
7个月前
悄悄提示一下,谷歌的搜素可以说取得了重大突破。你们去使用以下Google Gemini Pro 1.5 with search Grounding,体验和别家的真的不太一样。 别家的AI搜索还停留在RAG的初级阶段,只能读取摘要,谷歌已经真正意义上做到了Agent规划搜索关键词、完整读取网页。
#谷歌
#Google Gemini Pro 1.5
#AI搜索
#重大突破
#Agent规划
#完整读取网页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