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引擎

3个月前
Googl开始试探AI Mode——搜索结果完全没有10个蓝色超链接了,取而代之的是在对话里聚合答案——不算意外,意外的是目前Google是在把AI Mode当作增值功能专供给One AI Premium用户使用,这是一个20美金/月的订阅包。 我会条件反射的想到Neeva,2019年上线,2023年关闭,产品卖点是赌用户会为没有广告的搜索服务掏钱,预期值是6美金/月。 Neeva的创始人2003年入职Google,负责开发了核心广告产品Adwords,离职前已经升到了SVP,在Google声誉由盛转衰的节点出来做了订阅式搜索Neeva,赌的就是大家对于Google及其商业化的厌恶,会给主打质加比的平替服务提供机会。 Neeva也想剜掉一次输入换取10个蓝色超链接的体验,在前AI时代就尝试了很多信息重组的方法,甚至会堆人力去编辑热门关键词的反馈页面,但流量一直没有迎来波峰,最后是以融资估值的对价卖掉了。 创始人写了文章解释这次创业的种种痛苦,说很多人会以为花钱才能搜索的商业模式是失败原因,其实不然,说服用户为更好的体验付费一点都不难,转化率非常健康,问题主要出在没办法说服用户切换新的搜索引擎。 换句话说,Neeva不担心用户留存,但解决不了用户增长,俞军的著名公式——产品价值=(新体验-旧体验)-迁移成本——含金量还在发光,即便是从大厂出来、且深知大厂缺陷的人,也会低估用户对于熟悉环境的依赖性。 现在Google自己要来摘桃子了,我不怀疑AI Mode的测试数据只要够好,未来一定也能找到和广告融合的方法,并被推向大众市场,但就眼前的情况而言,Google是在亲自做一件所有号称Google杀手都想做的事情: 用户交一点钱,换取一个无广告、更简洁的搜索服务。 就很黑色幽默。
4个月前
今天下午 MCP So 在 ProductHunt 发布,趁机分享下我是如何通过程序化 SEO 在 MCP Servers 关键词拿到搜索第一名的: 先了解下什么是程序化 SEO: 简单的描述就是通过自动化程序,生成对搜索引擎友好的页面,让搜索引擎尽可能多收录网站页面,让网站内容更容易命中用户搜索需求。 拿 MCP So 举例,如何实现程序化 SEO👇 1. 先写个爬虫,尽可能多的收集网络上的 MCP Servers,入库的初始数据是 MCP Server 的名称,简介,GitHub 链接等信息 2. 做一遍数据清洗,根据 GitHub 链接拼凑出来 readme 文档地址,用 jina reader 读到内容 3. 根据 readme 的 Markdown 内容,设置提示词,要求 AI 按照固定格式返回一个 JSON,结构化内容可以是这种形式: - category 自动归类 - tags 自动打标签 - summary 固定格式摘要 - what is xxx - how to use xxx - features of xxx - use cases of xxx - faq from xxx 4. 合理规划网站页面路径,设置面包屑导航。 比如: - 首页导航点击进入分类页 - 分类页点击进入详情页 - 详情页通过面包屑点击回到分类页 - 详情页通过随机推荐进入其他详情页 通过网站上清晰的路径规划,让搜索引擎蜘蛛能爬到更多的内容,收录更多的页面 5. 服务端渲染结构化内容,提升详情页的关键词覆盖密度。比如: - 详情页的 URL 路径可以是 /server/mcp-server-chatsum - meta 里面的 title 是 mcp-server-chatsum,description 放 mcp-server-chatsum 的介绍 - H1-H3 标签都包含 chatsum 关键词 6. 为长尾关键词自动构造页面,比如 mcp-server 搜索量不大,但是 xxx-mcp-server 搜索量加起来很大,xxx 可以是一批长尾关键词,就可以定时选一批 xxx-mcp-server 关键词造页面,提高搜索命中率 7. 合理设置 sitemap.xml,可以在 gsc 提交一个主要的 sitemap.xml,在主 sitemap.xml 链接到一个 sitemap_categories.xml 和 sitemap_servers.xml,然后周期性的更新后面两个 xml 的内容,一次性不要提交太多,几十个最好。 以上就是我使用程序化 SEO 做 MCP So 这个导航站的一些经验。
4个月前
你没看错,这个一年一千万访问量的网站 blackscreen. app ,只有一个功能,给你显示黑屏。 其他什么操作都没有,也没有任何的文字说明,你打开网站,他就开始工作了。 你可能会想问,站长是怎么想到这个需求的呢? 肯定不是拍脑袋也不是拍大腿。 这个网站40%访问量来自于搜索引擎,56%访问量来自于直接打开。 这就说明了两件事情,一是这个网站可以源源不断的从搜索引擎补充新流量,二是这个网站可以把流量留下来,用户愿意记住网址或者加入收藏夹,方便下次直接打开就用。 因为站长知道有人会在谷歌等搜索引擎搜索“Black Screen”,所以他就做了这么一个网站来解决这些搜索用户的需求。 因为他做的网站能够解决需求,所以用户愿意用,谷歌也愿意给排名。 这个网站域名注册于2020年,其实离现在并不远,不是一几年,也不是零几年,而是2020年。 还有另一个网站 blackscreen. space 注册于2023年6月,到现在还不足两年。 这两个网站,占领了谷歌搜索“Black Screen”的前两名。 刚才说了,这种需求不太可能是拍脑袋想出来的,那要怎么知道有这样的需求呢? 既然我们想要流量来自于搜索引擎,那就去研究搜索引擎关键词就好了。 你可以用专业的 SEO 工具去调研关键词,如 Ahrefs、Similarweb、Semrush等,但这些都要花钱买会员,今天哥飞教给大家两个不用花钱的方法。 一是用谷歌搜索的下拉搜索功能,如图二,你输入任何关键词,都能够给你显示相关的有搜索量的关键词。 二是用谷歌趋势 https://trends. google. com/trends/ 的相关查询功能,如图三,同样可以基于你输入的关键词,给你显示相关的热门搜索关键词。 这两个工具还可以结合起来使用,在第一个里找到一些关键词,在第二个里同时查看多个关键词的热度趋势,从而找出有更多搜索量的关键词。
5个月前
今天天气真好啊,来聊聊百度,百度这个公司,真的是那种少有的把把天胡开局,最终却一坨又一坨屎收尾的典范。搜索引擎红利,桌面产品红利,谷歌退出红利,桌面转移动红利,智能驾驶红利,AI红利,全部都是肉直接喂到嘴边,只嚼两口就吐出去,再喷出一口大粪来。其实吧,至始自终,百度都只有1个问题,就是他的结构性问题,这个问题从百度搜索业务的管理和运营结构确定的那一刻起,未来所有的结局就已经注定了 一、先随便回顾一下百度的作死史 搜索主业-互联网最大的时代红利,再叠加谷歌撤出的buff,按理说这应该是个业务和技术的双超级巨无霸,但时至今日,移动互联网、云服务、人工智能,几个大的啥新玩意也没赶上。 贴吧-全球最大中文社区,高峰时流量上天,各个领域的拥趸前赴后继的给贴吧贡献流量和内容,也救不活这个傻屌产品 91助手-13年19亿美金重金收购91无线All In移动,17年死的时候连个行业波浪都记不起来。 百度云-看阿里云如日中天了眼红,2016年正式开始推百度云战略,背靠天然流量入口,啥也没搞起来。 智能驾驶-2013年就开始布局智能驾驶,2015年就成立了L4事业部,每年投入100亿研发,起了超级大早,赶了晚集的晚集,不仅在商业化上逐渐被后起新势力用弯道超车的研发所抛弃,战略投资威马汽车,把阿波罗智能驾驶的所有资源都倾尽其中,最后倒闭,然后又All In到极越汽车里,结果上个月闹出CEO逼宫原地解散的抽象笑话。 人工智能-14年吴恩达加入百度,17年就走人了,如今吴恩达已经是AI领域绝对的传道灵魂人物和旗帜。然后就是陆奇加盟,干了才1年多,就又走人了。讽刺的是,也就是这两年期间,“Attention Is All You Need”横空出世,Transformer走向历史舞台,如果说这个世界上谁最适合搞这些,那一定是专注于自然语言处理的搜索引擎公司,从那时候起,哪怕像阿里云像素级模仿亚马逊云一样,你百度就紧跟谷歌的步伐就好了,他都懒得去弄。直到今天,远远地掉队于第一梯队,甚至第二梯队都不保。 AIPC-AI失败的负面效应会持续到来,这不,远端大模型,本地做推理的AIPC(Mobile)架构刚出来,苹果就选了百度作为国内的合作对象,奈何实在不争气,产品力实在太差,也不知道细节上发生了什么,但才半年不到,就忍无可忍要换成腾讯和字节。 二、到底问题出在哪里? 其实百度的问题,从始至终就2个 1是他从一开始就形成了诸侯制的销售体系。各个区域的区域老大、加盟代理商占山为王,百度总部严重依赖过各个独立区域的销售贡献,时间久了后,从总部到地方,形成了无数的藩王集团,但凡有任何削藩的想法和动作,都会激起巨大反弹,就像砍了大动脉一样惨烈。 2是百度从一开始在竞价收入模式上,就走了歪门邪道的路子,医疗、烟酒、游戏赌博、社交,这么说吧,这些业务贡献的主力军领域,一大半以上涉及黄赌诈。莆田系医疗、棋牌游戏、擦边球社交等等。 也正是因为以上2个因素,导致各地的藩王全都是黑社会,注意,这里的黑社会不是一个夸张的形容词,而是真实的事实。而利益输送则从下至上,裹挟了整个百度集团的几乎所有业务管理层。 你说这种情况下,有追求的李彦宏、有理想的技术和产品管理层,能安心做事吗,骨子里的价值体系都出问题了,这个企业还能好吗。 这也是为什么,百度的产品体系,是所有互联网大厂里面最垃圾、最烂的,没有之一。因为他的所有的产品和业务规划,但凡有一个愿意打持久战、用心用规律做事的Leader,都会被排挤走。就最简单的账户体系,你但凡用过百度的产品,你都能骂一句离谱。 一声叹息,要不李彦宏套现全部身家后重新搞个公司吧,百度别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