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11
1个月前
经营网站与治理国家,在底层逻辑上有相似之处,都离不开对数据、资金和物资流动的管理。 最近读《未来简史》,有个观点很有意思:如果让单一处理器处理并决定所有数据,这种极端模式其实和苏联式共产主义有共通之处。 苏联曾设想实现“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理想社会,简单说就是把个人创造的价值全部集中到国家手中,再由国家统一规划分配,满足每个人的需求。 尽管这个目标从未真正实现,苏联和东欧国家却在努力接近它——他们放弃了分散式的信息处理方式,改为集中式管理:全国的信息都汇集到莫斯科,重大决策也由那里拍板。 这种模式导致的结果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失去了直接沟通的渠道,所有人都必须服从政府的指令。 在经济领域,这意味着市场规律被行政命令取代,资源配置的效率往往大打折扣。 就像我们管理网站时,如果所有决策都由一个人拍板,不考虑用户反馈和市场变化,网站的发展也会偏离实际需求。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无论是国家治理还是企业运营,完全集中式的管理可能会在短期内实现某种“秩序”,但长期来看,缺乏灵活性和对个体需求的响应,往往难以持续。 真正有效的管理,更像是一种动态平衡——既要把握整体方向,又要给基层留出自主调整的空间,让数据在流动中形成更具活力的生态。
Y11
1个月前
我们都在追求进步,但如何让进步更可持续、更有质感?或许可以从这几个简单的点开始: 首先,目标不必追求“一步到位”。就像爬山,直接盯着山顶可能会让人望而却步,不如把路线拆成一个个具体的小平台,比如从山脚到第一个休息亭、再到第二个观景台。 每完成一个小目标,就像登上一个小台阶,既能看到新风景,也能积累继续向上的信心。 这样的“小里程碑”会让我们在忙碌中找到清晰的节奏感,而不是在宏大目标前迷失方向。 其次,别忽视“微小进步”的价值。 进步不一定非得是惊天动地的改变,可能只是今天比昨天多背了10个单词,或者优化了一个工作流程中的小环节。 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最小进步单位”,就像滚雪球,虽然一开始很小,但持续积累,终会形成可观的力量。 重要的是,哪怕只是完成了一件小事,也要学会给自己肯定——这是对自己努力的看见,也是让动力延续的关键。 再者,“每天一点点”的坚持,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力量。 很多人总觉得“今天没做好,明天再重新开始”,但真正的进步往往藏在“每天做一点”的积累中。 就像每天给花浇水,单看一天似乎没变化,但持续浇灌,它总会发芽、开花。 哪怕每天只进步1%,一年后就是原来的37倍。所以,与其焦虑“还没做到100%”,不如专注“今天比昨天多做了什么”,时间会给坚持答案。 另外,每周留一点“复盘时间”也很重要。就像农民种地需要休耕,人也需要定期停下来,看看庄稼长得怎么样,哪些地方需要施肥,哪些地方可能有病虫害。每周固定一个上午,花点时间回顾这一周做了什么、哪些做得好、哪些可以改进,把经验沉淀下来,把方向调整对。这个过程不是否定过去,而是让每一步都走得更稳、更有方向感。 其实,进步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就像建房子,一砖一瓦慢慢垒,最后才能成为高楼大厦。只要我们不贪多、不急躁,专注于当下的每一个小行动,坚持复盘调整,就会发现,不知不觉中,自己已经站在了曾经仰望的高度。那些看似微小的坚持,终将汇聚成改变人生的力量。
浙江“反二社区”惊天冤案:超20名青年遭跨省抓捕,警方被指罗织罪名、非法关押未成年人 (综合报道)一场源于网络口角的普通纠纷,在浙江省玉环市警方的介入下,已演变为一起席卷全国、牵连数十名网络青年的“惊天大案”。自2025年6月以来,玉环市公安局以“打击网络黑恶势力”为名,对一个名为“反二社区”的网络亚文化团体展开大规模跨省抓捕。截至目前,已有至少20人被刑事拘留,其中包括至少4名未成年人。随着案情细节不断曝光,大量证据指向此案系地方公安为炮制政绩而滥用职权、罗织罪名的严重冤假错案。 案件真实源头:遭驱逐者恶意报复,夸大案情误导警方 与官方试图描绘的“有组织犯罪”形象截然不同,此案的真正起因是个人报复。据知情人士透露,报案人黄某及其女友李某曾是“反二社区”QQ群的管理员,后因霸凌群内其他动漫爱好者引发公愤,被驱逐出群。二人怀恨在心,随即开始“开盒”(非法获取并曝光他人隐私)群内成员,引发了与杨海晨等人的网络冲突。 为实现报复,黄某与李某向玉环市公安局报案,并采取极端手段博取警方同情。消息称,李某假装自杀,黄某则假装割腕,向警方谎称遭到“反二社区”这一“黑恶势力”的“网络暴力”而被迫轻生。他们将群内成员的日常调侃与时政讨论,恶意歪曲为“受境外势力煽动颠覆国家政权”,在警方面前将一场私人网络骂战包装成了一起严重的刑事案件。 警方被指“立功心切”扩大打击,跨省抓捕涉嫌程序违法 这份被指夸大其词的报案材料,迎合了急于完成“扫黑除恶”业绩的玉环警方。玉环市公安局迅速成立专案组,将一个在各网络平台合共活跃成员达数万人、可自由加入的开放性网络社群,强行定性为“网络反华黑恶势力团伙”,并于6月19日以“寻衅滋事”为罪名正式立案。 随后,一场针对全国各地社区成员的跨省抓捕全面展开。警方以“配合调查”为由上门带人,一经带至玉环便立即转为刑事拘留。消息指出,目前已确认的被捕者至少有20人,分布于四次抓捕行动中。由于大量QQ群内的网友失联,实际被捕人数可能远高于此数字。 罗织罪名与非法审讯:从“网络暴力”到“邪教骨干” 为将案件办成“铁案”,玉环警方被指无所不用其极。他们先是试图将案件定为“涉黑涉恶”,在发现被捕者多为普通学生和动漫爱好者、毫无涉黑证据后,又借“网络暴力整治”行动之势,将方向转为“网络暴力团伙”。 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警方将被捕青年间关于动漫形象“蓝猫”的玩笑,歪曲为名为“蓝猫神教”的“网络邪教组织”,宣称要将“邪教黑恶势力全部抓干净”。对于发表过政治批评言论的青年,则扣上“境外势力下线”、“煽动颠覆”的帽子。 警方的办案手段也充满争议,其行为被指控包括: * 非法羁押与恐吓未成年人:已知被捕者中至少有4名未成年人。其中一名少年小X在群内活跃时年仅16岁,事发后刚满17岁,已被抓捕超过3个月,警方甚至试图将其认定为团伙“高层”。 * 诱供与制造伪证:在高压审讯下,以证人名义恶意诱导部分精神状态不稳定的被捕者签署指认他人的虚假材料,随后立即将其转为犯罪嫌疑人,以固定“证据”。 * 心理施压:故意通过官方媒体及私人等各渠道泄露被捕者的个人隐私,引导网络舆论攻击其家属,以此逼迫当事人认罪。 被捕者多为弱势青年,无辜者身陷囹圄 此案的被捕者中,许多人存在不同程度的精神健康问题,他们加入社区的初衷仅仅是寻求心理慰藉和同伴支持。其中,未成年人小安的遭遇尤为令人痛心。他年仅17岁,有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曾向群友透露其自残轻生意向。他从未参与黄某等人的任何冲突,仅因是群管理员,便被警方认定为“黑恶势力骨干”并批准逮捕,至今已被羁押超过两个月。消息称,玉环警方以小安为突破口,在高压审讯下逼迫其签下大量不实举报材料,其办案手法被指突破道德底线。 目前,该案因证据严重不足而陷入僵局,但警方并未停止抓捕和取证行动。这起由个人报复和警方“业绩冲动”共同炮制的冤案,已让数十个家庭陷入无尽的痛苦,并对中国本已狭窄的网络言论空间,再次蒙上了一层寒霜。外界正密切关注此案进展,并对中国司法系统的公信力表达了深切忧虑。 注:为保护涉案未成年人,小X、小安等均为化名 学习墙国记者 庄辉 新亚自由报道记者 李靖靖 联合报道
施明磊
1个月前
10月10日,程渊的生日。他请我感谢一直以来支持他的朋友们。他比刚出狱那会儿身体好多了,5年牢狱下来,他没有变得极端、暴戾,反而更加从容、平和。 今年母亲节,程渊受洗信主了。在上帝面前跪下的那一刻,他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平安和力量。 在之后的信主见证分享中,他谈及自己如何从人权理念走向基督信仰。他说:“最初我做机构,是出于对弱势群体的同情,但做着做着,每天大量地面对各式各样的苦难,每个案子、每个当事人,没有不冤的,你要和不公义做斗争,常常面对各种阴暗。久而久之,最初的那个同情心已经消磨殆尽。而这些人在我这里变成了一个个案子,一个个代码,我自己也变得冷酷无情缺乏情感。 到了监狱,每天都会看到各种各样冷酷无情、缺乏人性的人和事。我常常在想为什么人要恶意揣测别人、为什么要去争抢资源、为什么为了一点点自己的好处就要去竞争、抢夺、杀戮。但凡有一点点为他人舍己的心,人和人相处的成本会降低太多。 我也无数次回想过去,反思自己是如何丢掉了情感这个最宝贵的东西。 今天,当我真的向上帝跪下说我愿意的时候。我发现我失去的情感完全恢复了,突然间明白,起初的那一点点同情心、公义之心,都是出于上帝的,只是我以前不认识他。” 我们全家都为他感恩,神从未撇下我们。愿上帝继续保守我们,也期待未来相聚的那日子。请弟兄姊妹为我们祷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