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风
1个月前
Daniel Fang
1个月前
中共国开始对个人养老金征税了 退休职工领的常规退休金(基本养老金)永远不用交税,这次规定和常规退休金无关,只针对“个人养老金”,下面用大白话讲清楚: 一、先给结论:常规退休金免税政策没变! 不管政策咋调整,国家发的基本养老金(就是退休后每月领的“退休金”),永远免征个人所得税 。两三亿退休职工领常规退休金,过去不交税,现在、未来也不用交,这是国家给退休人员的保障,政策一直稳稳的! 二、“3%扣税”针对的是“个人养老金”,和常规退休金不是一回事 “个人养老金”是 政府鼓励、个人自愿参加的“补充养老保险” (相当于你“额外给自己存的一份养老钱” ),和常规退休金(基本养老金)完全独立。 举个例子: - 老张退休后,每月领常规退休金5000元(国家发的,免税,不用交一分钱 ); - 同时,老张年轻时自愿参加了个人养老金,每年自己往账户里存1.2万,退休后要领这份“额外存的钱”。这时,领“个人养老金”的部分,才需要按3%扣税,和常规退休金无关! 三、为啥推出“个人养老金3%扣税”?不是坑人,是鼓励多存钱养老! 这是国家给的税收优惠政策,目的是让大家“提前给自己存养老钱”,实际是“帮你省税”,不是“坑人”: - 缴费时:每年存个人养老金的钱(最多1.2万),可以从工资里“税前扣除”(比如你工资1万,存1.2万个人养老金,计税时只按8800元算,少交税 ); - 投资时:个人养老金账户里的收益(比如买理财赚的钱),暂时不用交税; - 领取时:虽然要交3%的税,但税率比普通收入低很多(普通收入最高45%税率,这里固定3% ),整体还是“先省税、再少交税”,鼓励大家多储备养老钱。 四、一句话总结 - 领国家发的常规退休金(基本养老金) :永远免税,放心领! - 领自己自愿存的个人养老金 :才需要按3%扣税,这是“补充养老”的额外钱,和常规退休金无关,而且整体是税收优惠,不是“坑老百姓”。 国家政策很明确:保障基本养老(常规退休金免税),鼓励补充养老(个人养老金给税收优惠),两者分工不同,别被误解吓到啦~
勃勃OC
1个月前
高瑜
1个月前
#蹭網發推之一0六 今天是香港《蘋果日報》停刊四周年紀念日。 2020年8月10日,香港當局依據“國安法”抓捕了香港壹傳媒集團老闆黎智英。10個月後,數百名警員大舉搜查《蘋果日報》編輯部大樓,並宣布凍結三間相關公司資產。2021年6月23日,警方又逮捕了《蘋果日報》的總編輯和4位高管,23日當天,報紙不得不宣布停刊,最後一期報紙于次日出版。 24日出版最後一份香港《蘋果日報》,總銷量為100萬份,創下香港報章單日銷售最高紀錄。香港市民冒雨搶購一空。我有幸在23日倒數第二份《蘋果日報》上,刊登了25年我為《蘋果日報》撰寫的最後一篇專稿——“我愛蘋果日報“,責編擔心我的安危,提出是否用化名?我回答:“不,用高瑜。” 《蘋果日報》是香港新聞自由的橋頭堡,她的停刊,標誌香港言論自由的終結。黎智英先生和蘋果同仁長期在廣告商抵制、記者遭遇圍攻和燃燒瓶的襲擊下,堅持獨立自主的辦報精神,把《蘋果日報》辦成97之後,香港發行量最大的報紙。在香港各界掀起的歷次爭普選、反送中的民主運動中,黎智英和《蘋果日報》毫無保留地支持民主運動,甚至還為示威者印過標語。《蘋果日報》的結束,令香港市民感到了“一個時代的結束”。 今天看到 集誌社記者撰寫的前蘋果人員到蘋果舊址憑弔的文字,十分感概。《蘋果日報》大樓位於香港將軍澳工業邨,已經置空了四年。上着鐵鎖的大門上掛著“危險”,“不得擅進”的警示牌,年年的6月23日都有前蘋果的記者、編輯來紀念拍照。今年只見滿院雜草叢生,成熟的芒果掛滿枝頭,熟透的荔枝則落在四年前被砸得滿地的玻璃屑上。 《蘋果日報》的Logo依然在辦公大樓的最高處歷歷在目,它仍舊煥發著香港職業媒體人的精神與活力。四年了,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前行政總裁張劍虹、前副社長陳沛敏、前總編輯羅偉光、前執行總編輯林文宗、前英文版執行總編輯馮偉光、前主筆楊清奇都在關押、待審中。無論世界發生多麼翻天覆地的大事,他們仍舊是香港人和世界關注的焦點,是衡量中共政權法治與人權的標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