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软件工程师
关注
lan | AI日志
2周前
我也有朋友,靠着AI,几天时间就把自己憋了很久的一个点子,真的做成了一个能点能看的Demo。当时他兴奋地拿给我看,感觉创业梦马上就要实现了。 结果呢?没过几周,他就蔫儿了。 因为他发现,这个Demo就像一个用乐高搭起来的漂亮模型,看着很棒,但你不能真的开着它上路。想加个新功能,可能整个架子都得重来;用户一多,系统可能就崩了;更别提后面怎么维护、怎么更新了。 他拿着AI生成的代码,就像拿着一本散装的字典,每个字都认识,但就是写不出一篇流畅的文章。 安子点破了真相:AI能帮你“写字”,但把这些字组成一篇文章、一本书,还得靠人。 这个“人”,就是软件工程师。他们的核心价值,从来不是一个个蹦单词,而是构思整本书的结构、脉络和世界观。 工具确实让我们有了更强的“造句”能力,但“谋篇布局”的智慧,目前看,还是人类独有的。
#AI工具
#软件工程师
#创业困境
#技术瓶颈
#人类智慧
分享
评论 0
0
Y11
1个月前
最近,和不少优秀的创业者交流,他们提到了一个共同的变化:现在很多代码的编写工作,已经越来越多地交给了AI工具,而软件工程师的角色,更多变成了“指挥家”——通过提示词和指令,引导AI高效地完成任务。 这种转变不是突然发生的。 过去工程师可能需要花几天时间写一段复杂的代码逻辑,现在借助AI的辅助,可能几小时甚至更短时间就能完成。 就像用了一把更顺手的“智能剪刀”,能快速处理很多重复性的编码工作,让工程师有更多精力去思考更核心的问题,比如系统架构怎么设计更合理,用户体验如何优化,这些AI暂时还不太擅长的领域。 不过,这也带来了一个新挑战:“招人难”。很多公司发现,现在想找到经验丰富的工程师越来越不容易,因为不少有多年经验的人,对新出现的AI工具学习得不够主动,甚至有点“固步自封”,总觉得“我以前的经验足够了,为什么要学新东西?” 其实,这背后的核心,可能不是“学不学工具”,而是“用什么心态面对变化”。 AI工具目前更像是一个强大的“助手”,它能处理基础编码、语法检查、甚至提供多种思路,但真正决定一个系统是否成功的,还是工程师的逻辑思维、业务理解和创新能力。就像开车,导航能告诉你路线,但怎么应对突发路况、怎么安全驾驶,还是取决于司机自己。 对于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来说,与其担心被AI取代,不如把AI看作提升效率的机会。 就像当年个人电脑取代算盘,互联网取代纸质文件一样,新技术往往不是淘汰人,而是让人从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去做更有价值的事。主动拥抱变化,学习用AI工具来“放大”自己的能力,可能会让自己的职业道路走得更稳更远。 对创业者而言,他们需要的是能“驾驭”AI的人——既懂技术,又懂如何让AI更好地服务于业务。这或许意味着,未来的工程师不仅要懂代码,还要懂AI工具的特性和边界,知道在什么时候该让AI去做什么,什么时候需要人类工程师亲自出手。这可能是一个新的能力要求,也是一个新的职业机会。 说到底,技术本身没有好坏,关键在于人如何使用它。AI工具就像一把双刃剑,用好了能极大提升效率,但前提是我们要保持学习的热情,不被时代落下。毕竟,无论技术怎么变,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永远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
#AI浪潮:重塑就业,风险暗涌?· 123 条信息
#AI工具
#软件工程师
#技术变革
#创新能力
#学习热情
分享
评论 0
0
卫斯理
1个月前
成为独立开发者前 Tony Dinh作为软件工程师工作了七年 任何事情不是一蹴而就的,没有七年的积累,他也不会有这么成熟的技能
独立创业者如何突破零收入困境,迈向月入1000元· 243 条信息
#独立开发者
#Tony Dinh
#软件工程师
#职业发展
#技能积累
分享
评论 0
0
Y11
1个月前
软件工程师不必担心被人工智能取代,但要警惕一个更现实的挑战:未来他们可能需要维护由人工智能生成的、日益庞大的"遗留代码"。这一天正在加速到来。 一个典型的企业场景:某个部门为了快速上线新功能,调用AI工具自动生成代码。 这些代码可能在短期内解决了效率问题,但随着时间推移,问题逐渐浮现——代码注释模糊、模块间逻辑混乱、缺乏统一接口,甚至存在未被发现的bug。 当原始开发人员离职或转向新项目时,留在系统中的"AI代码"就成了烫手山芋。 这种情况正在多个行业真实发生。 某互联网公司的支付系统因AI生成代码出现逻辑漏洞,导致交易异常;某制造业企业的供应链管理系统因AI代码缺乏安全审计,被黑客利用。 这些案例揭示了一个核心矛盾:AI能快速生成代码,却难以保证代码的可维护性和可靠性。 对软件工程师而言,应对这种变化的关键在于转变思维。 与其纠结AI是否会"抢饭碗",不如主动学习如何与AI协作。 例如,利用AI生成基础框架,但保留核心业务逻辑的设计权;建立代码审查机制,对AI生成的代码进行安全和质量把关;将AI工具作为效率工具,而非完全依赖。 真正的风险从来不是技术取代人,而是人被技术的产物所困。 当AI生成的代码占据系统的大部分,工程师的价值将从"编写代码"转向"修复代码",甚至"重构代码"。 这要求从业者必须持续提升编程素养和系统思维,在拥抱新技术的同时,保持对代码质量的敬畏之心。 技术的进步从不意味着职业的消亡,而是能力边界的拓展。对于软件工程师来说,理解AI的本质、驾驭AI的工具,最终构建可靠的系统,才是面向未来的正确选择。
#AI代码
#软件工程师
#代码维护
#技术风险
#人机协作
分享
评论 0
0
AI Will
1个月前
Anthropic 70%、80% 甚至 90% 的代码都是由 Claude 编写的。 人们认为这是假的,因为他们觉得这意味着要解雇 70%、80% 或 90% 的软件工程师,但真正发生的是,人类变成了 AI 系统的管理者。
#Anthropic
#Claude
#AI代码生成
#软件工程师
#人机协作
分享
评论 0
0
Cayde
1个月前
说一个残酷的现实, 现在刚毕业入行的软件工程师很可能成为最后一代初级工程师. 随着ai能力逐渐提高, 世界既不需要初级工程师, 也不需要有人能成长为高级工程师了. 就像《师傅》电影中的一样, 世界不需要师傅了, 因为洋枪洋炮进来了.
#软件工程师
#AI
#失业
#技术变革
#悲观
分享
评论 0
0
Baye
2个月前
花了好几天时间重构一个大模块,终于找回来写代码的状态了。发现了 vibe coding 和真正软件工程师的区别,程序员关注的是对代码的掌控,代码越漂亮越兴奋。vibe coding 关注的则是交付,越快 ship 越早拿到市场反馈越兴奋,两者的目标是完全不同的。
#代码重构
#Vibe Coding
#软件工程师
#交付
#市场反馈
分享
评论 0
0
Tom Huang
2个月前
来自 FAANG(别跟我说你不知道)的软件工程师教你如何 Vibe Coding 最一线生产经验,小本本记好 reddit. com/r/vibecoding/comments/1myakhd/how_we_vibe_code_at_a_faang/
#FAANG
#软件工程师
#Vibe Coding
#一线经验
#Reddit
分享
评论 0
0
一口新饭
2个月前
看完这一集会发笑的软件工程师大概率6~12个月会丢掉“软件工程师”的职位。 I’m sorry,这很残忍,但the writing is on the wall. wish you all the best.
#软件工程师
#失业
#职场
#负面
#警告
分享
评论 0
0
AmAzing-
2个月前
看到很多人讨论 AI 在编程领域的影响,感觉误区很严重。一,对于没有编码基础的人,他们可以使用代码来做东西了。我觉得这是很好的事情,那些实践的人也很牛逼。但这并不一定产生价值。所以也没必要认为 vibe coding 出来的东西就能怎么样;二,对于真正的软件工程师,我很认同的一个观点是,软件工程师的职责其实是 “Change software safely.” 所以要在生产环境下、团队协作下利用好 AI,这又是另一个课题。这两条路完全不同,不能混为一谈。
#AI编程
#编程误区
#软件工程师
#Vibe Coding
#生产环境
分享
评论 0
0
宝玉
7个月前
媒体总想制造个大新闻制造点焦虑! 媒体:美国程序员的就业人数已跌至198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那可是互联网存在之前的好多年了。 真实情况:美国政府的数据里程序员 ≠ 软件工程师。 大部分程序员供职于专门给企业编写软件的公司。虽然软件业整体近年来也不景气,但并没有像程序员这么惨烈。一个关键差别:程序员 和 软件工程师 虽然平时看起来差不多,但美国政府的数据里却分得很清楚。 程序员:负责最基础的代码编写,通常是按照别人给出的具体说明来工作,也就是所谓的“码农”。 软件工程师:除了写代码外,还要自己设计软件方案,分析客户需求,与客户沟通、规划项目,他们拿更高的工资,工作范围更广。 2023年,程序员的年收入中位数是99,700美元,而软件工程师则高达132,270美元。自2022年以来,程序员职位减少了27.5%,而软件工程师职位只下降了0.3%。
#美国程序员就业
#软件工程师
#媒体误导
#行业就业数据
分享
评论 0
0
李老师不是你老师
9个月前
一名曾在谷歌工作的中国软件工程师丁林葳被美国司法部于周二提出新指控,指控他涉嫌窃取商业机密以助中国发展人工智能产业。 丁林葳2019年受雇于谷歌,根据修订版起诉书,在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间,他涉嫌将超过1000份包含公司机密信息的文件上传至他的个人Google Cloud账户。检察官指出这些商业机密涉及谷歌超级计算机数据中心用于训练大型AI模型的硬件基础设施和软件平台。 在此期间,丁林葳被一家中国科技公司聘为首席技术官。2023年他在中国成立第二家以AI和机器学习为重点的科技公司,并在2023年上传了更多文件到Google Cloud账户,检察官称丁林葳并未向谷歌披露此前上传了1000份文件,也没有告诉谷歌他与这些中国公司的联系。 谷歌是在发现丁以其中一家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身份在北京参加投资者会议后,揭露了这些上传行为。大约在同一时间,丁告诉其经理他打算离职,并已预订了飞往北京的单程机票。 2024年1月初,FBI对他的住所执行搜查令,并在两个月后将其逮捕。 据检察官称,丁每项窃取商业机密的指控最高面临10年监禁和高达25万美元的罚款,每项经济间谍罪的指控最高面临15年监禁和500万美元的罚款。
#商业机密
#人工智能
#谷歌
#司法部
#中美关系
#软件工程师
分享
评论 0
0
firstuncle
9个月前
一般人包括我自己都认为等川普内阁都就位以后一点一点查账,有一笔揭露一笔,但这样作肯定是耗时巨大还会被员工抵抗磨洋工,几乎在短期内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天才就是天才,当媒体曝光doge由6个年轻的软件工程师组成我突然意识到可能使用不同寻常的的手段,后来证实是黑客+ai技术,说黑客是指管理员拒不交出密码工程师也有能力访问,这是得到总统授权的。 那些在外面嚎叫说elon,我们没选你,你没权看数据,好笑吗?DOJ,FBI都不是选的,下次抓你的时候就用这句话抵抗。 有个细节,只有6个天才,又不熟悉政府结构,从哪里开始呢?老马给出了答案,看谁对老川总统令反抗最大! 结果USAID自投罗网,一天的时间,通过ai技术排查,很快筛选出嫌疑的项目,直接曝光。你说天才不天才? 用同样原理,那些上大街的嘶吼的议员是自投罗网的第一批嫌疑人,他们的后果马上就会来了。 有个贴说,别急更大的还没来呢,关键是老马在点赞👍🏻。 现在你们明白了为什么他们恨老马大于恨老川了吧,老川有了老马就像有了原子弹。 这几天啥都没干,疯了一样刷屏,每当自己觉得太耗时间内疚的时候就安慰自己说这是伟大变革时代,别人冒着生命危险在战斗我在给勇士们加油助威,自己也充满了参与感和自豪感。😀
#川普内阁
#账务调查
#媒体曝光
#DOGE
#软件工程师
#黑客技术
#AI技术
#总统授权
#Elon
分享
评论 0
0
阿橡
10个月前
Salesforce停止招聘工程师 因为AI提高了30%的生产力 - 2025 年不会再增加软件工程师
#Salesforce
#招聘
#AI
#人工智能
#生产力
#软件工程师
#停止招聘
#2025年
分享
评论 0
0
Byron Wan
1年前
🇨🇳 Linwei Ding (丁林葳) lived in Silicon Valley but he spent months at a time in his native China. Nothing unusual about that — except that he was supposed to be working full time as a software engineer in Google’s San Francisco-area offices. Ding had others badge him into Google buildings, making it appear as if he were coming to work, when he’s actually busy marketing himself to Chinese companies as an expert in AI. Ding stole 500 files containing some of Google’s most important AI secrets. It’s unknown whether Ding had distributed the stolen material to his partners in China — in other words, it’s not clear the information was protected. The stolen technology was extremely significant, representing 10 to 15 years of work by Google scientists. The technology Ding stole involves the building blocks of Google’s advanced supercomputing data centers that fuel the remarkably humanlike answers consumers see when they ask questions of ChatGPT. The stolen secrets related to both software and hardware, including information about advanced computer chips that the US government has worked hard to keep out of Chinese hands. “That’s one of the most concerning aspects — that this sort of undercuts the US efforts to [prevent] China being able to develop this technology. This will give them new capabilities and insights that were developed by Google over the last 10 years at least, to develop these very advanced chips for training AI models.” If a Chinese national were to take protected information of their own accord, patent it in China and open their own business with it, “good luck challenging that in court in China. It rarely if ever succeeds.”
#国际差旅
#硅谷生活
#软件工程师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