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创业困境
关注
lan | AI日志
2周前
我也有朋友,靠着AI,几天时间就把自己憋了很久的一个点子,真的做成了一个能点能看的Demo。当时他兴奋地拿给我看,感觉创业梦马上就要实现了。 结果呢?没过几周,他就蔫儿了。 因为他发现,这个Demo就像一个用乐高搭起来的漂亮模型,看着很棒,但你不能真的开着它上路。想加个新功能,可能整个架子都得重来;用户一多,系统可能就崩了;更别提后面怎么维护、怎么更新了。 他拿着AI生成的代码,就像拿着一本散装的字典,每个字都认识,但就是写不出一篇流畅的文章。 安子点破了真相:AI能帮你“写字”,但把这些字组成一篇文章、一本书,还得靠人。 这个“人”,就是软件工程师。他们的核心价值,从来不是一个个蹦单词,而是构思整本书的结构、脉络和世界观。 工具确实让我们有了更强的“造句”能力,但“谋篇布局”的智慧,目前看,还是人类独有的。
#AI工具
#软件工程师
#创业困境
#技术瓶颈
#人类智慧
分享
评论 0
0
德潤傳媒
2个月前
太难了!因为要给员工交社保,12人小公司不打招呼老板直接跑路了! 这家公司仅有12名员工,近期效益不好,连下午茶也省了,听到下月让给员工交社保,老板直接选择关门。 网友们分成两派,一派认为像这样不负责任的公司早关门较好。另一派认为,不能一刀切,给那些创业小公司,还有在困境中挣扎的公司留有宽松环境,当下钱难挣,创业开公司更难了!
#小公司倒闭
#社保缴纳
#创业困境
#劳资纠纷
#经济压力
分享
评论 0
0
Panda
3个月前
调研GEO赛道半月后,我决定放弃纯GEO创业的想法,并分享一些关键洞察(相信我,目前还没有一个原生AI背景的人系统梳理过这个方向): 1. GEO与SEO本质趋同: 核心目标都是提升网站被发现率——SEO针对Google等传统搜索引擎,GEO则面向ChatGPT、Gemini等AI搜索。 2. GEO产品化创业难,服务型为主流: GEO领域目前难诞生规模化产品型公司。具备真实盈利的多为服务型公司,依赖传统B端销售模式,请客吃饭喝酒,很无聊,VC也懒得投 3. 产品化的核心需求唯二: - 趋势监测: 通过外部技术手段,逆向分析主流AI搜索(如ChatGPT、Gemini)的排名权重算法,模拟其策略,进而监控客户在AI搜索结果中的提及率、排名等关键指标。 - 网站优化: 原理类似SEO,但方法不同。传统SEO强调关键词匹配提升排名;而GEO因LLM能“理解”内容,优化重点在于**增强内容可读性与信息密度**——通过添加清晰段落、FAQ等,帮助AI快速抓取网站核心信息。这实质上是影响AI搜索策略中的“信息简洁性”因子。当前普遍做法是创建类似`robots.txt`的`llms.txt`文件,在GEO早期阶段,此文件往往能获得较高权重。 4. 功能单一,定价集中:现有GEO产品几乎都围绕上述两点,订阅费集中在$200-$400/月区间。 5. 效果验证与留存难题:无论融资与否,GEO产品化的核心痛点在于**效果难以量化**。即使将监测和优化做到极致,也很难向客户证明其流量增长直接源于你的服务。高昂月费下,客户续费率堪忧。 6. 玩家生态分化:(为避免争议,具体的公司名字都略掉了) - 无融资公司:多为做原SEO半死不活的公司转型而来。 - 获天使轮之后的公司:我看起来更像是产业合作探索,不是正常的创业流程。 - 拿了天使/种子轮,早期融资的公司:多为YC、A16Z等顶级孵化器试水性投资。 7. 严重的定位偏差与估值泡沫: 几乎大家都在讲GEO做好了是新时代Google的故事。起初我也被打动了,毕竟这样算的话,GEO就是一个万亿美元的市场规模,如果我能啃下千分之一的份额,那就是billion,独角兽了。但慢慢发现逻辑不对,**新时代的Google是AI搜索,而GEO只是新时代的SEO** 8. 国内外格局: 虽然全球GEO公司都很烂,但国内目前没看到像样的GEO公司,做的都是企业服务,一单单帮客户发水文水贴,尝试提高排名,固然有效但很无聊 最后我可能还是会回到喜欢的video领域。21年openai的CLIP发布之后,我们就内部训了Video-CLIP,可惜当时公司失败被收购了。现在我觉得环境更成熟了,还是想试试,没准还可以蹭个GEO+videoAI的噱头
#GEO赛道
#AI搜索优化
#创业困境
#SEO本质
#VideoAI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