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杠杆效应
关注
大帅老猿
1个月前
有人说上班没有杠杆,我就再分享一个和杠杆有关的故事。我创业时租的办公室和饿了么在同一层!那栋楼里有多少公司最后成为了“饿了么”呢? 2011 年我月薪大概 3.2w,当时在一家上升期的公司,注意,什么叫上升期?就是在爬坡。很多创业公司的上升期是不好待的,也就是一般人可能会感觉到难受,因为公司和团队也都正在突破自己瓶颈的阶段,这个阶段也许还会空降一些更成熟的团队进来,他们和你一开始加入的那个创始团队不太一样,你可能会遇到和他们合作不畅,会有新老团体等等问题.... 我就是在这个阶段离职创业的,那会儿我也才27,回看创业的经历,我不算太失败,拿到了几百万投资(投资不是进我个人口袋的钱啊,在创业过程中都花掉了),但是当然我也收获了非常多打工永远得不到的经验。 但如果我当时不离职创业会怎么样?我所在的那家公司最后卖给了一家全球品牌,我们那一波成员每人应该都会到手一大笔钱。 公司卖掉之后,还有一批成员后来都进入了阿里巴巴,因为那家公司老板是张无忌。所以,上班是不是也有杠杆呢? 我说我今天的生活自由程度超过 80% 人应该不算吹牛逼吧,你愿意听我劝大部分人还是应该找个班上吗?尤其是你已经在上班的情况下,我真心劝大家不要轻易离职。
#创业经历
#职场选择
#杠杆效应
#阿里巴巴
#经验分享
分享
评论 0
0
sitin
1个月前
做任何事要有复利思维。 我一般会问我做的某件事情事情在中期、短期、长期能产生的价值是啥?是不是一次性的?能否系统化?所以说我在做一些事情的时候会考虑我写一篇文章是不是可以发10个平台? 我做一次分享,是不是可以变成我后续的训练营?然后我服务一个客户能不能沉淀出一个 SOP?通过这种方式去思考,然后可以让我自己的更好的一个放大。 因为这些事后续我是可以交给团队的小伙伴来帮我分担的,而不是我一直都在重复这样一个事情。 这里面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则是要么让我们做的事情更值钱,比如单次很贵,要么让我们做的事情可以有杠杆是哪怕是我们每次做的事情是100块钱,但是我如果放大1,000倍、1万倍也是很值。
#复利思维
#价值放大
#系统化
#杠杆效应
#团队分担
分享
评论 0
0
sitin
3个月前
如果你相信将来的时间值钱,那就别让现在的时间被白白浪费。 趁便宜多提升能力,搭建写作、IP、自动化等杠杆系统,用现在便宜的时间,换未来昂贵的自由。 做知识服务、做社群、做IP,不管你有没有开课,都要有基本的“收费意识”和“流程标准”。
#时间管理
#自我提升
#知识服务
#社群构建
#IP打造
#自动化系统
#杠杆效应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