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登录
#职场选择
关注
卫斯理
2周前
我觉得这个选题不错 今天也在群里聊到这个话题。 为什么大家会选择打工?原因就是没有独立赚钱的能力,这是大部分人面临的一个很尴尬的境地。 独自赚钱需要承担的风险还有痛苦是上班的很多倍,所以我们宁愿放弃自由 也要去上班。 因为上班再窝囊也能获得稳定的收益,自己创业大部分时间都是饿肚子的,还有就是要对抗不确定性,一般人很难承受这种不确定性。 我做销售的感受就是 有时候收入高 有时候收入低。收入高的时候信心爆棚 收入低的时候很迷茫。 大家有什么看法可以留言
#职场选择
#打工原因
#独立赚钱
#就业稳定性
#创业风险
#不确定性
#收入差距
分享
评论 0
0
彻易Heawcyrt
2周前
很喜欢王川老师说的一句话: “重要的不是赚多少钱,而是以什么方式和过程赚到钱。” 一个让你痛苦和内耗的方式,是无法长久的,这也是我为什么不去打工不去考研升学。 你通过什么方式赚钱,就会决定了你遇到什么样的人,学习什么样的技能,形成什么样的思维模式。 你靠信息差赚钱,你会对商业机会极其敏感,但也可能停留在“赚快钱”的层面,难以建立壁垒。 你靠大哥带混圈子赚钱,会让你变得投机、油滑,需要不断维持关系,内心充满不安全感。 你靠专业技能赚钱,你会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但也很可能因此不具备独立跑通商业模式的能力。 你靠满足用户需求、创造价值赚钱,这会把你锤炼成一个解决问题、整合资源、洞察人性的多面手,这个过程虽然艰难,但它带来的个人成长是指数级的。 如果说,之前的我还能靠以上几种拿到点成绩赚个小六位数,在同龄人中看起来不算狼狈; 那么今后,我要刻意放弃掉前面这些,只专注于用最后一种方式赚钱。 我不怕打破固有的赚钱认知和习惯重来,大不了就是失败了没钱了,子弹空了就去赚子弹,赚到几个月生活费了租个房子买箱泡面继续猛干。 只要次数够多,总会成功一次大的。更何况目前手里子弹短时间也不会花完,我自己好养活,试错的机会还很多。 失败是常事,成功是偶然。放宽心。从逻辑上来说,这次的选择一定且必然是正确的。
#人生哲学
#职场选择
#价值观
#信息差
#商业机会
#快钱思维
分享
评论 0
0
Cell 细胞
3周前
“百度创业早期引进的几个人才,他们觉得自己的素质能力只是中等水平。腾讯创始时的那些元老也觉得自己只是中等。 如果时光流转回当时,你拿到两份 offer,一份是摩托罗拉中国或 IBM 中国的,一份是腾讯公司的,你会去哪家公司?腾讯当年也是竞争不过跨国大公司的。”
#百度
#腾讯
#职场选择
#摩托罗拉
#IBM
#创业早期
分享
评论 0
0
BillyHe
3周前
字节创始员工:如何做出好产品(1) 转自作者公众号:张晓东西南北 和一鸣的聊天 2014年3月,我在字节,刚入职5个月,准备离职——我之前在360的领导创业,希望我加入,我已经答应了,提了离职。有天晚上在工位,张一鸣突然说聊聊,我有点惊讶,找了个会议室聊聊 跟一鸣聊完,彻底改变了我对做产品的理解,同时我决定留在字节 首先,他说: 创业是一个赌概率的事,做DAU 1万、10万的产品,是能力问题,但做DAU 100万、1000万的产品,还是机遇问题,让我现在出去做一个像今日头条这种用户量级的产品(当时DAU已经100万+了),我也没有绝对的把握——你现在已经在一个创业赌中概率的团队了,离开加入另一个创业团队重新赌,这个动作很不理性 我表示认同,但还是想走,他问为什么?我说核心原因是我老领导答应了我一个事,他会拨出一部分资源帮我验证我的一个产品想法,我想试试。这个产品想法我想了很久,之前聊天跟一鸣也简单提过。他说那我们聊聊产品,聊聊这个想法 我的想法是: 当时推特崛起,所有人都觉得这是下一个社交信息平台,从最早的饭否,到新浪网易搜狐腾讯…所有大公司都杀进来,全都在做微博,甚至有创业团队的创业项目是做一个工具,一键把内容同时发到所有微博平台,最终新浪微博胜出,我是微博重度用户,重度到有时候周末不起床不下楼刷一天,没干别的,就刷微博 然后我发现这产品有个问题: 当你关注的人多了之后,你的首页信息质量会下降 比如你关注了李开复,他聊科技行业,你觉得可以看看,然后他又聊自己生活里的事,你觉得没什么好看。你关注了马伯庸,他发段子,你觉得很好看,但他又对社会新闻发表了意见,你觉得可以划走…… 于是乎,我冒出一个想法: 我们能不能设计一个产品,让发内容的人,在发的时候就选择内容类型:科技、搞笑、历史、军事、篮球……然后用户关注一个人的时候,可以选择在某个/某些领域下关注他,比如在科技领域关注李开复,在搞笑+历史领域关注马伯庸——这样,你关注了每个领域的专家,让这个领域的专家给你提供/推荐这个领域的信息,用专家推荐来解决信息质量下降的问题,然后你就可以得到一个完美的产品:一打开,全是高质量的、你感兴趣的、吸引你的内容 我当时沉迷这个想法,还用axure设计了产品原型,带动效的那种交互原型,怎么发、怎么关注……彻底沉迷 我跟不同的人聊过这个想法,很多是专业的产品经理,大家从用户心理聊到用户习惯,从社区如何养成聊到种子用户如何冷启动……各个角度,没有人能指出我这个想法到底哪里有问题,没有人能让我放弃这个想法 但张一鸣一句话就把这个想法击碎了: 你计算一下,一个新用户打开你这个产品后,要点多少次关注,才能得到一个可以看的首页,这样筛下来,有多少用户能完成这些操作? 我如雷灌顶,是,我们都知道产品每多一步,漏斗有多大,假设我今天有10000新增用户,进首页、找专家、选择某个/某些领域关注……这么筛下来,最终有多少用户首页有内容?这产品根本不成立,这是简单的小学算术问题——这还没算你得先有这么多领域的作者每天发东西,自己选择把内容发到某个/某些领域……全算进来,这个产品机制根本不可能运转 然后张一鸣说: 你思考产品能到这一步是好的,产品经理应该思考这些问题,不思考这些是不好的,但不能只到这一步,只到这一步是不够的。关于信息获取,我在饭否(他是饭否的技术负责人)的时候就在想了,这个问题我的结论是:只能靠推荐来解决,你不可能让用户自己操作来解决这个问题,关于信息获取的问题,中国思考最深入的前几个人,就在这里了 后来我知道,他这句话说的太保守了,关于信息获取的问题,全世界思考最深入的前几个人之一就在这里了——甚至没有之一,思考最深入的人,就在这里了 The rest is history 字节通过推荐解决信息获取的问题,从囧图段子到头条抖音TikTok,一路高歌猛进,取得了2014年无法想象的巨大成就,营收和利润都超过之前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公司腾讯,直逼Facebook,现在短视频已经成为全世界每个国家的超级电视台(只要这个国家没封禁它),后面还会是超级电视购物,这一切,最初都源自张一鸣的一个认知: 信息获取的问题,只能靠推荐来解决 最后,一鸣说,看得出来你喜欢做产品,如果你想参与这种水平的产品讨论,你应该留下,到这里,我已经彻底服了,毫不犹豫的留下
#字节跳动
#张一鸣
#产品管理
#创业
#员工故事
#职场选择
分享
评论 0
0
中日政经评论
2个月前
付鹏还是有智慧的。在恰当的时候,用恰当的理由离开,让大家都下的了台。不然,国安部就要找他谈话了。
#付鹏
#智慧离职
#国安部
#离职理由
#职场选择
分享
评论 0
0
李老师不是你老师
2个月前
985本科毕业的女生小静最近开始跑外卖,她称上月收入3560元,跑一单收入4-5元,每天工作13个小时。每天以吃咸菜馒头为主,所以每月伙食费只需要300元,上月租房加租车花费1200元,给妈妈治病花了1500元,除去各项开销,最后还剩300多。但小静相信,只要肯努力生活会好起来的。
#就业压力
#外卖员
#生活艰辛
#985大学
#职场选择
分享
评论 0
0
网易新闻-环球网资讯
3个月前
复旦研究生退学摆摊卖土豆泥日入700元:“我满足了,活得更自在了”
复旦研究生退学摆摊卖土豆泥日入700元:“我满足了,活得更自在了”,摆摊,肉末,耳根,葱花,复旦,土豆泥,研究生,马铃薯泥
#复旦大学
#研究生退学
#创业故事
#土豆泥
#日入700
#职场选择
#生活方式
分享
评论 0
0
网易新闻-潇湘晨报
3个月前
29岁赵莽直聘正教授年薪60万 辞去海外工作:我有什么理由不把它们带回国?
29岁赵莽直聘正教授年薪60万 辞去海外工作:我有什么理由不把它们带回国?,教授,直聘,密码学,武汉大学,信息安全,网络安全
#赵莽
#正教授
#年薪
#海外归国
#职场选择
分享
评论 0
0
***土隹
3个月前
别再问一聋为啥不要公司了
#职场选择
#公司文化
#个人发展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